第13章 實驗方法
流行病學研究設計包括試驗(experimental)和非試驗(nonexperimental)設計方法。通俗地說,試驗就是指一種嘗試(trial)或測試(test)。例如,一位教授可能會把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稱為試驗。而對于大多數(shù)科學家來說,該術語包括了更多特定的含義,它是指科學家們在施予某種措施后,觀察在該措施下所產(chǎn)生的某種效果。對于流行病學家來說,“試驗”是指在研究中,研究者將某種暴露因素或干預措施分配給受試者。因此,試驗流行病學設計可以被局限地定義為對受試對象實施了某種干預措施或者稱為暴露因素。
流行病學的試驗設計,除了滿足現(xiàn)實的可行性和倫理學的最低標準外,其設計時需要遵循兩個原則,即盡量減少與試驗無關因素對結局的影響及盡量準確估計所存在的與試驗無關因素對結局的影響。通常來說,在試驗設計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干預措施,其分配方案往往采用隨機分配(random allocation/randomization)的方法。隨機分配的目的就是通過隨機的方法創(chuàng)建不同的組,使不同組間的變異是隨機的,從而消除了各組間的分配的偏倚。
酒館黃昏后
最強小漁民
水神無敵
飛劍問道(飛劍問到)
[全職高手]不滅
竹節(jié)人
武林高手在異世
林素衣陳玄
鳳驚天之狂妃難求
沉香如屑
當流行病學的試驗設計無法滿足可行性和倫理學的要求時,流行病學家則需要考慮進行非試驗研究設計(通常被稱為觀察性研究)。試驗設計與非試驗設計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在非試驗設計中,即被研究對象身上未接受/暴露任何研究者人為施加的干預措施,研究者僅是一個觀察者,而不是干預實施者。非試驗設計方法有四種主要的設計,即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橫斷面研究及生態(tài)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