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隊列研究
一、概 念
(一)基本原理
(二)研究特點
(三)研究目的及用途
二、類 型
(一)前瞻性隊列研究
(二)歷史性隊列研究
(三)雙向性隊列研究
三、研究人群的選擇
(一)暴露組的選擇
1.特殊暴露人群或職業人群
2.有組織團體的人群
3.一般人群
(二)對照人群選擇
1.內對照
2.外對照
3.總人口對照
4.多重對照
四、樣本大小的確定
(一)確定樣本量需要考慮的問題 1.暴露組與對照組的比例問題
2.失訪率
(二)樣本量大小的決定因素
(三)樣本量計算
p1= p0×RR =0.0175,q1=0.9825
五、調查表制定
六、資料收集和隨訪
(一)資料收集
(二)隨訪
七、資料整理
八、資料分析
(一)率指標的計算
1.累積發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CIR)
2.發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二)人年計算
1.以個人為單位計算暴露人年(精確法)
2.用近似法進行計算暴露人年
3.壽命表法
Lx= Ix+(Nx- Dx- Wx)/2
Ix+1 = Ix+ Nx- Dx- Wx
(三)率差別的顯著性檢驗
1. Z檢驗
2.其他的檢驗方法
(四)標化比
(五)效應估計
1.相對危險度(relativerisk,RR)或率比(rate ratio)是指暴露組發病率(Ie)
2.歸因危險度(attributable risk,AR)或率差(rate difference)
3.暴露組歸因危險度百分比(AR%)或病因分值(etiologic fraction,EF)
4.人群歸因危險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PAR)
PAR = Ie- I0
PAR = Ie- I0=1.625%-0.51%=1.115%
5.劑量反應關系分析
九、偏 倚
1.選擇偏倚(selection bias)
2.失訪偏倚(lost to follow-up)
3.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
4.健康工人效應(health worker effect)
5.混雜偏倚(confounding bi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