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室門口的等候區靜悄悄的。
背頭哥連等候區也進不去,被一位四十來歲的婦女給擋住了。
這婦女就是專門在造影室外面維持秩序的,本地人,口才很厲害。
“立住,不要動!”婦女講話細聲細氣,自有一股四十歲婦女的威嚴,“你是哪個的家屬?”
“他------就是他------”背頭哥指著陳栩生,本想蒙混過關。
沒想到婦女心細如發,“等候區一個家屬就夠了,其他的在外面,不要鬧哄哄的都窩里頭!”
婦女一句話就把背頭哥趕出來了。
背頭哥在等候區外的走廊上,從手機的攝像頭看出去,這里的燈光特別暗,灰蒙蒙的,墻壁沒什么色彩,特別適合播放恐怖片。
直播間的粉絲因而十分生氣。
“說好的直播呢?就給我們看走廊嗎?”
“我們要看的是神醫,不是走廊!”
“背頭哥你太遜了,連個娘們都收拾不了。”
“說好的一拳打死一頭牛呢?”
“原來也不過是沒用的軟腳蝦!”
有的人赤裸裸挑釁,有的人則冷嘲熱諷。
“那也不能太怪他,畢竟這顏值讓人硬不起來。”
背頭哥正自郁悶,只見走廊上來了兩個人。
一個穿著白大褂,五十來歲,但是黑發濃密,精神抖擻。
另一個挎大背包的年輕人,斯斯文文,鼻子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卻是H日報的記者馬子駿。
馬子駿是被背頭哥的直播吸引來的。
他昨晚上來過H市第一醫院,連夜寫了產婦的新聞,一看直播,又是柳青青,趕緊的帶上記者證來到醫院。
馬子駿通過直播已經了解到事情的大致情況,來到醫院,先跟院長打了電話。
院長本來還蒙在鼓里,急忙打電話到造影室確認,收到王鵬飛回復絕對是大好事。
于是院長梁剛強親自帶了馬子駿來到血管造影室。
沒錯,記者馬子駿身邊意氣奮發的那位“醫生”,就是H市第一醫院的院長——副院長梁剛強。
梁剛強本來也是腦外科醫生,因此一聽就知道此介入手術的特殊性和意義。
梁剛強好郁悶,他在職的時候沒有碰到這么“經典”的病人。
他立即放下一切匆匆趕來。
實際上他也想一起參與手術,如果可能的話,甚至是由他來主導手術。
有了院長領路,馬子駿順利地進入等候區。
背頭哥眼見馬子駿對陳栩生進行采訪,又嫉又妒。
但在婦女的虎視眈眈之下,背頭哥仍無法開直播。
背頭哥趕緊溜出走廊,貓到樓梯無人的角落,向粉絲們匯報最新進展。
------
院長梁剛強則穿了防護服進入造影室,(介入手術需要造影是有射線的,必須穿防護服。)
當時手術已經結束了,進入收尾階段。
梁剛強厚著臉皮,心說:不管,不管,反正他來過了,這手術他就是參與了!
……
手術特別順利,因為這顆動脈瘤發現的時候還沒有破裂嘛,預后肯定會很好的。
梁剛強詢問手術情況。
王鵬飛出于內心的激動,特別驕傲地向院長匯報了。
而且王鵬飛預料到此手術具有的深刻意義,全程都錄像了。
梁剛強快速回放了幾個關鍵的節點,然后脫下防護服,來到等候區,接受馬子駿的采訪。
王鵬飛看完這一出,才知道自己中了招------暗道:搞了半天,院長是來搶功勞的!
臥槽!王鵬飛差點口吐芬芳。
只見梁剛強歡快地接受采訪。
“恩,那個,這臺手術確實是很有意義,因為病人非常典型,發現動脈瘤的時候還沒有破裂。”
“一般顱內動脈瘤,是很難發現的,因為沒有人會在沒有癥狀的時候去查頭顱MRA,一般都是出血后才會做檢查。”
“但是,第一次出血之后,往往很快就會有第二次出血,所以,顱內動脈瘤的病人死亡率很高。”
梁剛強侃侃而談,王鵬飛十足郁悶,這榮譽不應該是他王鵬飛的嗎?
只聽馬子駿問道:“那么,怎么會忽然想到給這位病人做頭顱MRA呢?”
不明就里的梁剛強道:“這就是我們H市第一醫院的醫生專業水平十分強大,對病人抱著負責的態度------”
梁剛強轉開話題:“恩,那個我可以跟你介紹一下這次手術的情況。”
梁剛強已經看了錄像,深信手術的各個節點完全掌握,能夠接受記者各種盤問,采訪,同時,他還要借此機會對H市第一醫院宣傳一把。
但馬子駿作為新聞記者,關注的點,卻不在這里,打斷道:“但是據我所知,最先發現病人的顱內動脈瘤的,是兩位實習醫生。”
“對,對,”可見梁剛強的表情變得有點尷尬,支支吾吾說:“我們的實習醫生,都有專業導師帶領,他們的業務水平,也在導師的帶領下迅速提高------那么此次手術------”
馬子駿再次打斷道:“但是我聽說其中一位實習醫生不是在腦外科實習的,而是B超室的。”
這里馬子駿出了一點紕漏,因為昨天晚上柳青青是隨著B超室醫生一起出現在急診室的,馬子駿以為柳青青是B超室的。
馬子駿道:“昨天晚上,她還協助急診室醫生,為一名高危產婦接生。”
“啊?”梁剛強本想裝B一把,現在裝不下去了,看來馬子駿是要采訪那兩個實習醫生啊。
梁剛強只好叫王鵬飛:“那兩個實習醫生呢?”
王鵬飛一聽記者竟然對院長不感興趣,反而對兩個實習醫生感興趣,實在樂不可支。
王鵬飛樂得把柳青青和羅陽推出去。
“在這里,這兩個都是我組里的,恩,專業素質不錯。”王鵬飛得意地說。
然后他指揮柳青青跟羅陽兩個,“你們好好跟記者說說,怎么就想到要給這個病人做頭顱MR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