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最西面的土地,乃是號稱虎狼之國的秦國,這個國家經過商鞅變法勵精圖治,隨后一發不可收拾,歷經六世之余烈,終將一統戰國,可惜二世而亡,往往令人嘆息。
秦國
咸陽宮,大殿內雕梁畫棟,二十八根擎天巨柱支撐著屋檐,上面雕刻這龍虎銅文,秦國篆體,可謂是精美絕倫。
這里一共有七人,為首一位正座在大殿中映,而下面便是贏氏一族的子弟。
大殿之上,坐在王位上的,正是秦孝公,可以說他雄才大略,秦孝公時期,當時秦國并不是七國中間的強國,反而十分弱小經常受到魏國的欺負,當時的魏國經過李悝變法,實力強大,經常和秦國爭奪關中,當時的秦孝公抓住機遇,通過商鞅變法,使秦國迅速崛起,秦國這才有了問鼎的資格,可以說秦孝公這個基石乃是最為重要的一環。
坐在下面的第一個是秦惠文王贏駟。
他經手的秦國已經是十分富強,商鞅變法以后秦國實力與日俱增,秦國變強,六國不敵,合縱抗秦,所以秦惠文王就打破六國的合縱,在位期間北伐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可以說文韜武略,不在話下。
第二位是就秦武王贏蕩,只見他濃眉大眼,英武不凡,他在秦國在位只有三年,最后武王舉鼎砸死了,而且沒有兒子。不過秦武王這三年還真了不得,這個時期,秦國已經很強大了,但是武王抓住時機,東進中原。公元前311年,秦武王派左丞相甘茂打下韓國重鎮宜陽,從此秦國兵出函谷關,橫掃六國,唯一拿的出手的只有他的勇武了。
第三位便是秦昭襄王贏稷,這位他在位時,便是發動了長平之戰,白起坑殺了四十萬趙卒,從此六國在無力抵抗秦軍,東周更是在其手中滅亡,秦國真正橫掃六國,還是他一手促成的,活的也比較長,屬于最長壽的帝王。
第四位就是秦孝文王贏拄,他在位三天就死了,既無功也無過。
下面的便是莊襄王異人,在位時重用呂不韋,建立東郡,占領趙國37座城池,進一步削弱趙國。
最后一位是贏政,剛剛回國,只見他劍眉、星目。身上有一種橫掃六合的威武霸氣,這便是后來的秦始皇,滅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
這七個人是秦國的歷代皇帝,因為系統的爆表,這里除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秦始皇三人以外,其他四人都是跑出來的。
秦孝公笑著看殿下的滿屋才俊,只覺得自己后繼有人,年歲五旬的他,也是稍加寬慰,對著眾人道:“剛才鄭國使者傳信前來,讓我秦國發兵援助,你們感覺怎么樣”
“啟稟大王,我認為鄭國讓我國出兵滅韓,無非是想讓韓軍回援,以便解鄭國之危,于國而言,有利之”異人挺身拱手,說出自己的看法。
“異人所說不錯,我國休養生息,與三年前的大戰不無關系,如今正需要恢復原氣,我們攻韓國沒有一戰殲滅的打算,最好不要輕舉妄動”贏稷說完,眼中散發著一種傲氣,好似天下大勢都在其手中,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哈哈哈哈,何必那么麻煩,干脆讓我領兵殺過去算了”贏蕩聲音粗礦,孔武有力,露出肌肉,顯得十分霸氣,肌肉在衣服的掩飾下,依然顯得那么狂野霸道。
秦孝公笑著看著眾人,這幾人都是贏氏里杰出的人才,特別是贏政、贏稷、贏駟,這三人都乃天資英杰,在外可獨掌一方,在內可安家守業,看向閉口不言的三人,秦孝公撫摸著胡須,笑吟吟的問道:“政兒,駟兒,你們倆個有什么看法”
贏政面不改色,拱手一拜:“圍而不殺”
“虛張聲勢”贏駟依托嬴政后面直言,補充一句。
“哦,看不出來你們倆個意見一致啊”秦孝公眼瞅著二人,笑意滿滿。
“韓國不可以攻,但是我們可以虛張聲勢,讓他們回援便可,一來我軍就當是操練兵馬,二來也援助了鄭國,一箭雙雕”贏駟掐著自己的胡須,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為什么不可以直接殺進去,直接滅韓,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異人轉露目光,似是詢問贏駟。
“如果我們出兵滅國,韓國便會調動主力來與我們死戰,到時候魚死網破,而且還便宜了鄭國”
“沒錯,而且韓軍也會像鄭國一樣,會向魏趙求援,三晉抗秦,我秦國更加危險,眼下魏國霸主之威尚存,韓襄王那個老頭的四子和魏惠王的女兒聯姻,到時候就不好說了”贏稷看問題看的透徹,戰國所謂的聯姻,其實就是政治聯姻。
“原來如此,受教了”
秦孝公仔細思量一番,看向六人,道:“你們有什么好的人選嗎?”
“白起將軍戰無不勝,就讓他去吧”異人連忙推舉。
“白起將軍是我國名將,他要是帶兵肯定血流成河,而且會引起魏國和趙國的忌憚,萬萬不能”一直沒開口的贏拄直接否決這個提議。
“王龁、桓齮、胡陽、章蟜、贏疾他們倒是可以,剛好讓他們去歷練歷練”贏政直接推舉了幾人。
“其實我介意讓贏疾去,此人成熟穩重,可堪大用”身側的贏駟也發表了看法。
秦孝公大笑,一拍桌案:“如今我秦國猛將如云,想當年我國是個小國,無一人可用,如今…哈哈哈哈”
秦孝公看著眾人,眼中發出數道冷光:“就人贏疾去,剛好讓他歷練歷練,讓他告訴天下人,我秦國要東出,先給他們提個醒”
“大王英明,秦國萬歲…”
央央大道,秦國三萬鐵騎,三萬步卒直奔上黨,贏疾一馬當先,身后跟著贏華等一桿秦國上將。
贏疾一路上虛張聲勢,只為了引起韓軍的注意,而韓襄王在各地都布置有眼線,自然瞞不過他的眼睛。
韓國陽翟
“報告大王,秦國大軍已殺向上黨”
“該來的總是來了”韓襄王并不意外,各國只見合縱連橫,一國危難,必然向另一國求援,而韓襄王自然會聯想到秦國。
“大王,如今我們就是拖住他們,給四殿下爭取足夠的時間”申不害拱手一拜,神色肅穆。
韓襄王看向大殿的風景,思索再三:“如今毅兒那里不容有失,傳命讓宜陽、武遂、王陽三地各調兵五千,支援毅兒,丞相你帶領二萬士卒,會和三萬上黨軍,勿必守住”
“大王放心,上黨就交給老臣了”
天下局勢動蕩,韓國對鄭國動刀子,如今秦國又橫插一腳,趙國又對林胡等異族動兵,楚國也舉步維艱與吳越二國爭奪南方霸主之位,其他國家人人自危,如今還算清靜的就只有齊國了。
此時的姜小白正在喝茶,對面坐著一位白衣男子,手持羽扇,面如白玉,五官精致,舉止有禮,謙謙君子。
“先生,你覺得這個韓毅如何呢?”姜小白喝口茶,面帶微笑望著眼前的俊杰。
“此人并非池中之物,鄭國被滅理所當然”男子輕煽扇子,顯得十分儒雅。
姜小白身后的袁達不屑道:“大春天的又不熱,煽什么扇子,裝神弄鬼”
姜小白看了一眼,隨即出言教訓道:“不得無禮”
男子笑了笑,全然不在乎袁達的言語,看著飄來的桃花道:“人若有情兮,吾愿服從之,世上梧桐樹,只留鳳凰棲”
“先生如今天下大亂,周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就請先生出生吧”姜小白誠懇的看著男子,起身拱手,深深一拜。
此人便是管仲,歷史上他可是幫助姜小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諸葛亮對外宣傳時也自比管仲,樂毅看見實力不俗。
“我師弟兄三人,如今已經有人出師,我這個做師兄的也不能太落后,在下管仲見過主公”管仲笑吟吟的起身,掀服彎曲,便跪伏在地。
“得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不知道先生另外兩個師兄在哪,我見先生如此才能,想必你那另外兩位師弟才能也不小啊,不如我將他們一并請來”姜小白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樣,神情真摯。
“主公!我那三師弟王猛怕是與你無緣了,他已經投靠了韓毅,至于我那二師弟諸葛亮己經云游四方了,難以找到啊!當然我書信一封,大王可派人送去”
“那就有勞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