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四月十六號。
天氣預報今天是個大晴天,最高溫度,二十六度。
支付寶上,河南沒有新增病例,看來昨天那個消息是謠傳,謝天謝地。
記得在疫情最開始的時候,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支付寶的數據,又新增了多少,河南是什么情況了,開封是什么情況。
當時群里的一個姑娘說,這每天增加一千多個,誰受的了。
當時的確是這種感覺的,每天一千多每天一千多,數字一直在變化,不知道什么時候是盡頭,所謂的拐點又在哪里。
現在再想,這么大的國家,十四億人口,能控制到這種程度,是多么了不起,而且,我們還沒有參照——03年的那一次,和這一次到底是不一樣的。
早餐是一個油餅,從京東買的半成品,然后是昨天沒吃完的螺螄粉。
螺螄粉是開封一家網紅店的……唔,或者說不該叫網紅店,因為還沒有什么網絡直播的時候,這家店的生意就很好,最初是在大梁門那里,后來搬到了馬市街對面——是的,就是昨天出現過的那個馬市街。
開封老城不大,過去繁華的街道就那么幾個。
不過現在開發出了新區,以后應該會大起來吧。
這一家的螺螄粉口感不錯,但店內搭配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美團又十五塊才起送,我只有買兩份,今天早上吃的那份泡了一夜,口感沒有太大變化,就是有點碎了,非常不好撈出來。
小灰灰今天去上班了。
他們還沒有完全復工,施行的是輪班制,Q7依然在他奶奶家。
過年的時候,我們把他帶回來住了幾天,在小灰灰要去上班的時候,又把他送了過去,因為小灰灰的工作地點在大廳。
他們現在施行辦公一體化。
就是所有民政的,幾乎合在了一個辦公地點。
交社保的、辦營業執照的、辦稅的、辦離婚的……
嗯,小灰灰說最近很多人離婚。
他們每天需要接聽幾百個電話,在封閉的空間里面對上百人。
開封的疫情一直控制的不錯,累計確診是二十六例,但我們不敢大意。當然,在飯店都開始營業后,我有想把Q7接回來,但他不想回來,我問他那你什么時候回來,他說等疫情結束了吧,我頓時無語,只有感嘆——你防范意識真好!
我公公喜歡看新聞,估計他跟著沒少看。
想不想孩子呢?當然是想的,我們每周會過去一到兩天,戴著口罩……
不要笑,是真的。
我和小灰灰都戴著,在那邊,不吃東西不喝水,進門先洗手,然后陪小孩說說話,問問他們有沒有什么需要的。
前兩天小灰灰的二姑摔了下胳膊,我們去看她,在她家,全程戴著口罩。
口罩這個問題,就在這一百天內,深入到了精神里——還記得大年初三的時候,我們對口罩還不是太上心。
啊,又扯回到了大年初三。
這一天,我們在我婆婆家來了一把國粹,去看了我們恒大的房子。
就是那個還有三十年貸款的。
我對這個房子基本是滿意的,對面是中意湖,站在我們陽臺上就可以看到,書房里還有一個衛生間,以后我關上門,就隨便外面鬧騰了。
現在我在屋里碼字,如果順暢了還好,如果不順暢,就要對著外面吼一嗓子——“小聲點!”
房子買的是精裝修的,因為我早先裝修過一套房子,實在是閃腰岔氣,而且我可以預想到,如果房子要裝修,小灰灰一定會把這事丟給我,他還會美名其曰的說——“咱家你說了算!”
所以干脆就買了精裝修,什么風格不風格……呵呵呵,你們看我很有風格嗎?
所以房子交給我們的時候,就是收拾好的,一開始我們還沒有去收房,因為業主群里有各種意見,說有的業主去看了,恒大干的非常不好,有很多毛病,要維權什么的。所以,一九年六月一號就交房了,我們一直到八月份才去收房……
還是我一個大哥也在那邊買了一套,我們說到這個事,他說你去看吧,你嫂子現在心情一不好,就去看看那個房,當然是有毛病的,不過他給你修。
我就和小灰灰去了,大體上真的很不錯,后來小灰灰的一個朋友,給我封陽臺還說,東西給你們用的都是好東西,就是做工毛糙。
這一點,恒大物業上的人自己也承認,因為要趕工期,很多地方就趕了,下面二期三期的就會好很多。
不過恒大的態度也很不錯,你挑出毛病了,就給你修,整套房子,質保期兩年,下水道之類的地方,質保期五年,過了質保期再修大概是要拿錢的。
其實實話實說,真搬進去了,那些邊邊角角的小毛病,誰也不會再挑出來讓修了。
我和小灰灰都是懶散的,這套房子離我們現在住的地方頗有點距離,大概十五公里,這在大城市不算什么,在這個四線小城已經是很遠了。
所以早先物業通知我們說修好了,我們也沒有去看,這一天就想閑著也是閑著,就過來看看吧。
同我們一起來的,還有我小叔子和他妻子——這幾天他們沒有外出,憋的也有點難受。
那個時候,三四天不出家門就覺得憋得慌了。
我記得當時網上還有一個調侃,大概就是在早先,微博有這樣一個詢問,沒有網絡,吃喝不愁,你能在一個房間里呆多久?
大家紛紛表示,能呆到提這個問題的傻家伙破產,還有的直接不回答,而是說,上哪兒領錢吧。
啊,寫到這里,我突然有一個想法——到底是什么人在問這個問題?
為什么有一種細思極恐的感覺?
嗯,總之就是我們早先都覺得可以宅到天荒地老,但是在疫情剛出現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對,我們好像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能呆在房間里,我們還通著網!
在這里,還是要感謝國家當年咬著牙,發展我們自己的通訊技術。
八零后的應該都還有記憶,小時候家里安裝一個固話都很費勁兒,要先找熟人,然后還有初裝費。
在我小時候,我們家算有錢的,我記得在周圍的親朋好友里,算是最早安電話的那一批。
后來我一個老師打電話舉報什么事情,用的是我們家的電話;
我一個表姐去日本,每個月同我二姨打一次電話,用的是我們家的電話——她打過來。
后來小灰灰回憶這段經歷,就是那時候的大哥大大概是兩三萬,還是雙向收費。
在二零零零年前后,流行的是BB機,現在的小孩子大概都沒有聽說過。
這種機器分兩種,帶漢字的和只顯示數字的。
帶漢字的一般會顯示誰誰誰叫你,只顯示數字的,就是只有一個電話號碼。
這機器又叫CALL機,被CALL的人,還要再找電話打回去。
但就是這樣,那時候帶漢字的一個CALL機也需要一千多。
我們一直說物價上漲了,但其實這些電子產品是真的降價了,就不算通貨膨脹,他們也是降價的,包括話費上網費,這一切,都源于國家當年咬著牙,要求四大必須用國家自己的產品,哪怕國外的更便宜看起來質量也更好。
有的東西,是真的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哪怕為此要經歷陣痛,需要很多人付出犧牲。WwW.ΧLwEй.coΜ
也許有的人要說,憑什么是我們犧牲?
如果要往大里說,是為了我們國家;往小里說,是為了我們自己。
在這個時候,如果網絡不通又會如何?
前兩天有一個新聞報道,武漢一個醫護人員,堅持了很多天沒有休假,采訪說為什么?我記得回答是,沒有什么為什么,就是必須要堅強。
嗯,又一次扯遠了。
總之我們現在能吃飽穿暖,還能上網刷劇,只是因為不能外出了,就覺得難受了,我們這個震驚啊!
我的朋友圈,大多都是宅的,過去我們頗能宅的住,基本就是能不出來就不出來,現在不出來都是為國家做貢獻了,反而又點宅不住了?
我一個上海的朋友說,她過去是自愿宅,現在則是強迫宅,所以突然愛上了遛狗……
恒大這一次進門需要登記和測量體溫,不過用的是耳溫槍,小灰灰后來很是啰嗦了幾句,說這個時候,怎么還能接觸皮膚呢?我對此頗翻了幾個白眼,因為他后來還摘下口罩去吸煙了……當然,是在空曠地帶……九大街那個地方,本來也真沒什么人,后來物業說,登記去住的,不足百分之十。
這一天,鄭州版的小湯山醫院開始建立,資料上說,一開始命名為: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隔離病房,后來這個醫院應該是叫鄭州岐伯山醫院。
哦,在這個春節,我們還一起圍觀了一件事,那就是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立。
我剛才去查了一下,火神山是在1月23號訂的方案,雷神山是在1月25日,兩個醫院,都只用了十天,而在這十天里,每天都有幾千萬網民對其進行云監工……啊啊啊,叉醬,小黃,小藍,咸豐帝們已經退位,你們現在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