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幾個同學都在下面問那睡衣的名字,我在一條評論下面回了。
然后,連那條評論,都沒有再出現……
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廣告的嫌疑?
但舉手指發誓,我真·沒拿人家一分廣告費,其實以這個文的流量,哪個商家瘋了才會來找我打廣告,^_^
說到廣告,今天騰訊給我推送了一條南極人的吊牌新聞。
南極人這個牌子……怎么說呢,在我心中那就是,好歹是個牌子。
就是你知道這個牌子,要說多好,好像也不至于?
幾年前我買過一天南極人的睡衣,天貓店的,那時候對假貨沒有什么認知,總覺得天貓店就是有保證的,然后看見聚劃算只要三十八,就買了,買回來之后稍稍的,有那么點傻臉……
大概就是別的也就罷了,就是兩個袖子……長短不一。
不過那衣服我本來就是準備在家里當睡衣穿,所以也沒有再去退換,反正保暖也湊合了,穿著也沒什么不舒服。
然后今年夏天的時候,有同學告訴我說,南極人代工的多,然后我就覺得這牌子大概不太行了,而剛才我看那個推送,人家南極人好著呢!
人家是代工……或者直接說就是貼牌,然后創造的利潤呢?
比茅臺還厲害!
……
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在這個時候,就允許我引用一句老歌詞——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太快!
就像這幾年流量突然冒出來,其實我一開始,還鬧不清流量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為我覺得都是藝人。
于是就覺得這人演的也不好啊,唱的也一般啊,為什么這么火啊?
然后人家告訴我,他紅啊!
為什么啊?
他紅啊!
到底是為什么啊!
……
好像沒有什么到底,有一些還能說臉好看,但有一些……貌似也不是太好看。
然后最近幾年,一些媒體的價值觀導向,我個人覺得,不是那么太對頭。
過去樹的淡泊名利的有,自力更生的有,天賦奇才的有,我就是有錢就是豪的……還真沒什么印象……賭王家千金好像進入過娛樂圈,但始終沒翻出過什么浪花。
現在想想,這姑娘真是生錯了年代,換到現在,絕對是霸姐一號!
沒演技?
我家有錢啊!
唱的不好聽?
我家有錢啊!
不夠努力?
我家有錢啊!
我都這么有錢了,你還想我怎么樣?
有錢沒什么不好,只是我個人不太喜歡這種典型,因為我們大多數,都是普通人。
也許是我老派,我總覺得,你樹一個努力的,喜歡他的人也會下意識的去學一學,覺得努力是好的。
你樹一個代代,那喜歡他的人……要怎么學?
怪父母祖輩沒掙下足夠的錢嗎?
今天是十一月二十三日。
一眨眼,十一月也過去了大半,天氣預報本來說今天有雨,但目前看來,天氣是晴朗的,這雨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下。
Q7從前幾天就開始期盼今天,因為上午的第三節課會讓他們跳繩。
他跳繩跳的不錯,一分鐘能跳一百多下,屬于在他這個年紀能頂滿格的那一種。
但他一開始是跳不好的,跳繩如同跳遠,手腿都不能協調。
我們就給他買了根兒童跳繩讓他在家練習,他慢慢地能跳三個、五個、十個、四十個……
終于,能夠一口氣跳幾百下了。
我告訴他,這世間的大多數時間不外乎兩個字——一,努力;二,堅持。
有沒有比天份的?有,但一般人,是到不了比天分的地步的。
還是我那個博士朋友,她說的確有那種很聰明的人,她的一些同事,國際名校出身,學什么東西都快,你是能感覺到不一樣的,但是,他們也還是我的同事啊,也沒有說就比我高多少啊。
我那個朋友,也是很努力的存在,也是那種白天帶孩子,晚上寫論文的存在。M.XζéwéN.℃ōΜ
早先有人對我說,方向如果錯了,你越努力,離你的目的地越遠。
我當時覺得很有道理,但又總覺得有哪里不對。
而這兩年呢,也總有一種說法——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對不對呢?當然是對的。
比如改革開放的時候,跟著大形勢走,那真是站在了風口上。
但是有一個問題,像這種明明白白的選擇機會是非常少的——其實就是改革開放,在最初的時候,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很多老百姓也心存猶疑,一直到92年之前,不少地方少都還有爭論。
是有不少人在那時候下了海經了商,但有很多并不是自主選擇,而是無可奈何。
比如我奶奶這邊有很多都是皮鞋廠的。
然后他們早早的就跑車的跑車,做生意的做生意,為什么?廠子不行了,發不出工資了,雖然沒有宣布破產,卻等于破產。
那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有自謀職業——雖然那時候還沒有這個詞。
據我所知,早先有一大批做生意的,都是這么來的。
有沒有一早就眼光奇準,然后自己走上這條路的呢?
有的,比如我家太后。
她做生意是在八十年代初,他們的廠子還在吃大鍋飯還能發下工資,咱們國家的經濟體制還沒有改革到那里。
那她為什么會想到做生意呢?這就有多種原因了。
一,門里出身。我姥爺早年做生意。
當時家里有多富裕呢?我大舅,是有三個奶媽的。
我家太后給我講這段歷史,大概是這樣的——我姥爺他老人家腦子好使啊,當年去上海進貨,到地方先買一輛洋車,也就是后來的自行車。這東西□□十年代可以說是人手一輛,但在當年,完全可以說是小汽車級別的存在了。買了一輛這樣的車之后呢,就開始跑廠家跑商鋪,把該辦的事辦完了,轉手再把這車賣了。
據說還能再賺點錢,我真不知道是怎么操作的,大概口才特別好?
這一手他老人家玩的爐火純青,后來在那個特殊年代還靠這個來補貼家用,大概就是偷摸的買個皮大衣,讓我姥姥穿上幾天,之后該打理打理,把皮毛養好了,然后加錢賣出去。對別人還有話——大概就是這是賣孩子媽的舊衣服?這里面,我估摸著還有一點別的操作,否則就是舊衣服,可能也還會有點事。
我家太后從小看自己爹做這些,思想里就有做生意的概念,所以國家一允許,就動了心思。
二呢,則是被我大伯他們氣的。我大伯拉著我爹跑車,天天只見去跑,就不見分錢,太后氣不過,就自己干了,然后把我爹也給拉到了自己這邊。
但是她的選擇對了,就一定是結局好的嗎?
最終如何,我前面已經說過了,這里就不重復了。
當然,有的同學可能說,你家太后那是個例,別人家……
不,并不是。
我們家的故事,并不稀罕,稍稍稀罕一點的是太后練了輪子,但其他什么暴富之后迷失,絕對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的行列。
我父母當年的那些同行,在富起來之后,有掉到不同的坑里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是皮包公司,被騙,然后騙人。本來也是有門面有渠道有存款的,最后不僅自己走的凄慘,留給獨生女的也是一筆債,那女兒我們所知道的情況也是離婚騙錢——當然,這是來自婆家的說法,到底是怎么樣,我并不能十分肯定。
我和那個女兒差不多的年紀。
我們雖然不在同一個學校,但也一起玩過。
說到這里,要插一句題外話,那就是學校。
現在說中產階級的焦慮,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學區房,是這樣的。
以我自身舉例,真的,一個好學校是不一樣的。
雖然后面我父母有各種狗血事情,但在早期,他們在他們所處的環境中,對我的學習還是有自己的判斷的。
當時市場上,很多家長都把孩子放到了旁邊的學校里,而我的父母,給我在市中心找了一所不錯的小學。
要說這個小學有多么好,并沒有,可顯然也沒什么不好。
學生也好老師也好,總體來說,都沒有什么亂七八糟的事情,記得早先說校園霸凌,我發過一條微博,說沒感覺到過,有人對我說這是幸存者偏差。
我仔細想了想,可能還真是。
如果學校比較正規,老師比較負責任,管理正統,那顯然,這種霸凌會少很多——我不是說絕對沒有,而是,他想霸也沒這個機會是吧?
我為什么說到這個呢?因為在我印象里,一直有一個深刻的畫面,就是大概有一天,我在做作業,我說的那個姑娘的媽媽——就是后來掉入皮包公司坑里的那個,對我說,哎呀你應該這么寫啊。
她還給我做了個范例,很秀氣的字體。
……
恍若隔世。
皮包公司是一個坑,集資公司是另外一個坑,這大概就是早期的P2P?
就是所謂的高利息,很多當時不知道錢要往哪里放的生意人就都做了,我父母放進去十多萬,九十年代的十多萬,然后,也是說沒有就沒有了。
再之后,這條路上還有各種誘惑。
你的那些朋友、親戚、甚至你的父母都有可能給你制造事端。
也不完全都是惡意,比如有的父母會覺得你有錢了,那幫一下兄弟姐妹多應該啊,總不能你吃肉讓你兄弟姐妹連湯都喝不上吧?
我說這些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知道哪個方向是對的,那在這個時候,我們所能做的,大概也就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