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極北之地
懸崖這邊,是一處背靠大山的谷地,非常寬闊。
一路走去,山谷下面那些形狀規(guī)整的田地清晰可見,在大山腳下,坐落著幾十間粗糙的房屋,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根在山谷中的一塊操場上隨風(fēng)飄揚的五星紅旗。
路上,張老師一邊走,一邊給林楓幾人介紹溜索村的來歷。
據(jù)說溜索村的祖先是在秦朝的時候隱居在這里的,都是一些被征召來修建長城的民工,為了躲避殘暴的大秦律法,他們選擇了隱居于此,終身不在出去。
這不禁讓林楓幾人想到了桃花源記。
一直到九十年代,開始旅游者陸續(xù)來到這里,給村里人灌輸一些現(xiàn)代思想,逐漸的,溜索村才對外開放,而溜索村的人才得以走出來。
這些村莊里的瓦房,也大多數(shù)都是近幾年改建的,因為最開始的溜索無法承載鋼筋水泥,前些年的那場事故,就是因為溜索半途斷裂,七八個人就這么葬身在懸崖底下,小琳琳的父母就在其中。
現(xiàn)在這兩道手臂粗的溜索,是溜索村的村民尋求國家?guī)椭瑖覍iT派遣技術(shù)人員幫助解決的,算是解決了溜索村進(jìn)出村的通道。
跟在張老師身后的林楓,心中對那兩根橫跨懸崖的溜索來歷產(chǎn)生的疑惑算是解開,一臉恍然道:“我就說嘛,那么粗的兩根溜索,想要橫跨數(shù)丈寬的懸崖,只有現(xiàn)在的科技才能辦到。”
聞言,張老師微微一笑,搖頭道:“不,早在大秦時期,溜索村的先祖搬進(jìn)村子之前,那兩道溜索就已經(jīng)存在了,只不過沒有如今這兩道粗。”
林楓腳步一頓,不解的問道:“這么說溜索村早在秦代的以前,就已經(jīng)存在了嗎?”
“也并不是,當(dāng)溜索村的祖先發(fā)現(xiàn)溜索村的時候,溜索村里并沒有人住,也沒有田地和房屋,只有這兩道溜索存在,就像是自然生長在這懸崖兩斷似的。”說起這兩根溜索的來歷,張老師也是有些迷惑,迄今為止,溜索村的人或者祖先也沒有交代過那兩道溜索的來歷。
這一點,更是讓林楓幾人好奇,沒有人住在這里,可是卻憑空生出兩道溜索,這怎么可能?難這里以前并不是懸崖?有人安裝了溜索后,山體塌方才出現(xiàn)的懸崖?又或者是外星人?
不然以秦代的科技,根本無法完成用溜索連接懸崖兩端,秦代之前更別提了。
林楓的懷疑并沒有人能給出答案,這兩道溜索的來歷也是一個無法解釋的謎團(tuán),或許只有回到秦代,找到溜索村的祖先,才能找出這兩道溜索的來歷。
說這話,一行人已經(jīng)下了山,來到山谷底部。
“到了,這就是真正的溜索村了。”張老師停住腳步,指著前面的一排紅磚瓦房說道。
林楓放眼望去,這里有二十多間房子,看來溜索村的人口并不多,而在那些房子的背后,是一片綿延無盡的山脈,山脈之上,一條在黃昏中微微發(fā)白城墻,宛如一條巨龍,盤旋著山脈之上。
“那山上怎么會有一道城墻?”由于此時已經(jīng)將近天黑,林楓看的不太真切,但剛才站在山頂看日落的時候,他留意了一眼,那就是一道城墻。
張老師笑道:“你們居然連長城都不知道?那就是長城啊,溜索村的位置,就是當(dāng)年大秦時代的最北方,那上面的長城說不定還有溜索村的祖先們的功勞呢?”
“長城!”
林楓幾人頓時一愣,他們居然把長城給忘了。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剛才還身在西陽市,現(xiàn)在一下子就來到了當(dāng)年大秦時期最北方國界線,他們不敢猜測那就是長城。
當(dāng)?shù)弥L城的時候,嚴(yán)學(xué)軍的目光忽然一亮,尤其是聽到張老師說,這里就是當(dāng)年大秦時代的最北方。
“林老師,難道這里就是極北之地?”嚴(yán)學(xué)軍悄悄走到林楓身邊,在林楓耳邊小聲問道。
林楓猛地一震,對啊,按照古代人的劃分,這里就是極北之地!
“對了,今天是多少號?”林楓忽然冷不丁的問道。
“今天是十五號啊,你問這個干嗎?”林思思不解的看著林楓,不明白他為何忽然問日期。
“十五號,那今天晚上的月亮肯定是圓的!”林楓大喜,如果他們在兵馬俑的點將臺上發(fā)現(xiàn)的那句話,時間地點確定是月圓之夜,極北之地,那么剩下最后的那句,七星x現(xiàn),或許就能知道答案了。
聽到林楓這句話,林思思忽然明白過來,驚叫道:“對啊,月圓之夜,極北之地,這真是太巧了!”
看著幾人驚喜的表情,不明所以的張老師問道:“什么月圓之夜,極北之地,你們是在找什么東西嗎?如果你們想在這里找東西,直接問我就行了,這里除了那懸崖,凡是人能去的地方,我都去過。”
“都去過?”林楓試著問道:“那你有沒有看到,有什么東西帶著七顆星星?”
“七顆星星?這個我還真沒見到過,你們能告訴我具體點嗎?到底是一件什么樣的物品呢?”張老師不解的問。
“算了,其實這個東西是什么,我們也不清楚,咱們還是趕緊去看看那些孩子們吧。”林楓覺得,那東西應(yīng)該不是怎么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不然這么多年溜索村的人們早就發(fā)現(xiàn)了。
“恩,那些孩子就在學(xué)校,我這就帶你們過去。”既然林楓不愿意說,張老師肯定不會去問。
說是學(xué)校,其實就是兩排破瓦房,一共有五六間房子,除去一間教室,一間廚房,剩下的是孩子們的宿舍。
“老曹,李威,你們在嗎?”走進(jìn)用泥巴壘起來的圍墻院子,張老師沖著那兩間亮著暈黃燈光的房子喊道。
厚重的腳步聲響起,林楓幾人在火車上熟悉的那個憨厚大叔聲音響起:“小張,是你回來了嗎?琳娃子的病好了嗎?”
“已經(jīng)好了,多虧咱們這次遇上了貴人,是他們幫琳琳治好的病,而且貴人這次是和我一起回來的,還要給其他孩子們看病呢?”張老師歡喜的說道。
“哦,貴人?看來這天下還是好人多啊!快把貴人請到屋子里來,我要當(dāng)面謝謝他們。”大叔激動的說道。
本部小說來自
...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