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S
11月11日晨
雖然還沒有查到買走小夢心靈的人究竟是誰,但調查已經有了突破性進展,我們發現了臺長已經過期的機械女兒。
通過觀察我可以大致判斷出,這個機械女兒是對外銷售的第一批次,屬于B型號,已經過期長達一年,也就是說她在地下密室以渾噩狀態呆了整整一年。
臺長為什么要藏著已經過期的機械女兒呢?我想應該是期望某一天奇跡能夠降臨,機械女兒能夠重新恢復吧。
對于一個母親來說,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不得不說,可能性真的微乎其微。
為什么是微乎其微,而不是不可能呢?
因為我就是個特例,認真來說B型號其實是第二批次,我所屬的A型號才是第一批次,只不過A型并不對外銷售罷了。
我的生產時間更早一些,而我卻沒有過期,其中原因我自己也不明白,期間好像發生過什么,但我真的不記得了,按理說機器人不可能遺忘,可我真的忘記了。
希望在我過期前能夠想起來吧,冥冥之中好像有個聲音對我說,那段記憶非常重要!
——星的系統日志第31頁
距離天亮還早,星便迫不及待沖進了院長辦公室,凜果然一夜未眠,聽到聲音立刻抬起頭,直覺告訴她星找到了線索。
果然,星的語氣很激動:“就在剛才,臺長對一個聯系人發出了通話申請!”
“通話申請,有什么不正常的嗎?”凜蹙眉問道,新時代每個人都有隨身的個人終端,通過個人終端可以直接發信息、通話以及視頻,可謂方便到了極點,對于任何人來說,通話申請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當然不正常,臺長連續申請了二十五次,這足以證明她很急迫。”
“接通了嗎?”
“沒有,個人終端一般不會離身,這說明對方要么長期取下了個人終端,要么不愿意接。另外我查了臺長的通訊錄,只有此人的昵稱是一個字:誠,這足以說明他是特殊的。”星飛快將自己的發現說給凜聽。
“你的意思是,此人很可能就是買走小夢心靈的人?”凜明白了星的意思,經過徹夜思索,她將整件事的前前后后完全理清,同時也發現了許多關鍵點,比如臺長的機械女兒,她總覺得有印象。
“非常有可能,我立刻聯系小海,讓他檢索臺長認識的人中,所有和誠字有關的人,看看能不能找到最符合的。”星一邊說一邊給珞珞發視頻通話,他還沒有小海的ID,所以只能通過珞珞聯系。
視頻通話過了好長時間才被接通,畫面中珞珞穿著睡衣,雙馬尾散開亂糟糟的,正揉著惺忪睡眼直打哈欠。
“干什么嘛,天還沒亮呢,討厭死了。”珞珞撅著嘴就像只貪睡的小貓,剛說完就又要栽倒在枕頭上。
星連忙大喊:“別睡別睡,有線索了,快醒醒!”
“什么?有線索了?”星的話如一盆冷水當頭澆熄下,登時讓珞珞睡意全消,整張臉都趴在了屏幕上。
將剛剛發現的線索告訴珞珞,珞珞當即就要對小海發起消息轟炸,既然她都被吵醒了,也不能讓小海睡。
便在這時,凜出現在了星的旁邊,珞珞登時一聲驚呼差點從床上掉下去,僵硬了好幾秒才尷尬笑道:“凜姐,你怎么也在呀?我和星沒說什么,真的沒說什么。”
“再裝,繼續裝,星都已經告訴我了,瞞著我這件事以后再和你算賬,現在趕快去調查,我補充一點,臺長的機械女兒很可能是第一臺對外銷售的B型號,當時上過所有新聞的頭版頭條,將照片找出來很容易確定。”
“保證完成任務,凜姐再見!”珞珞從床上跳起來敬了個禮,然后匆匆關閉了視頻畫面,怎么看都有種逃跑的感覺。
辦公室重新陷入沉默,星和凜都在靜靜地等待調查結果,誰也沒有再開口。
足足過了半個小時,星才重新收到珞珞的視頻通話申請,剛剛點擊接受,珞珞驚喜的聲音立刻響徹整個辦公室。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珞珞的臉幾乎趴在屏幕上,興奮的小臉通紅聲音都在顫抖。
“我記得沒錯對嗎?”凜問。
“恩恩,凜姐你記性真好,臺長的機械女兒的確是第一臺銷售的B型號機器人,是B1,屬于傳承類……”
通過小海的能耐,一段深埋于時間長河中的記憶被挖掘了出來。
2033年,因為某些不知名的重要原因,LAI在人工智能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功制造出了第一批擁有智慧和感情的機器人,這批機器人是A型號,稱為試驗機。
以這批試驗機為基礎,LAI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徹底將心靈量化構架系統完善,生產出了不存在質量問題,可以對外銷售的B型機器人。
當時LAI的總裁龍先生自信滿滿地認為,擁有感情的機器人必將改變世界,LAI必將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公司。
然而,當龍先生對外宣布這則驚人消息的時候,迎來的不是贊嘆和訂單,而是大規模的指責和抵制甚至唾罵,這被社會學家稱為群體性情感反彈。
人們可以接受那種沒有情感的機器人,卻沒法接受擁有感情的機器人,尤其沒法接受機器人取代自己的親人愛人,在大眾看來,那是對死者的褻瀆,更是對情感的最大欺騙。
當機械兒女口中喊著爸爸媽媽張開手臂要抱抱,當機械丈夫妻子親昵地依偎在身邊,當機械父母關切地叮囑著出門要注意安全,那究竟是怎樣一種感覺呢?
明明已經死去,卻又以機器人的身份活在身邊,剝開同樣的外殼,里面的心真的相同嗎?真的還是用一個人嗎?
無數的疑問出現在公眾的議論話題中,甚至連許多哲學家都為了這個問題而進行過專業探討。
可惜,最后的答案是沒有答案,連當代最偉大的哲學家都無能為力。
不管有沒有答案,LAI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和困境,如果不能突破大眾心理這道坎,機器人就不可能銷售的出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