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這點事都辦不好。”
一個工作人員,灰頭土臉地從書記辦公室出來,臉色青灰。
“錢書記這兩心情不好,了讓你心點。”旁邊的工作人員,看著同事那灰頭土臉的模樣,同情地道。
“唉,我能有這么辦法,明明知道這結(jié)果,但這工作你能不去匯報么?要是不是,回頭只怕就不是挨一頓罵這么簡單。”
兩人對視了一眼,都無奈嘆了口氣。
這總要去匯報工作的,誰去都不定要挨罵的,只能希望錢書記的心情快點好起來...
錢昭明這兩的心情確實是不太好。
基本上這兩一些文件什么工作之類的,不重要的,都被他給打了回去。
碰到一些事,也能抓著人訓斥一頓。
這會坐在辦公室里,端著保溫杯喝著茶,臉色頗是有些陰沉。
起來,他在窯嶺也有些年頭了。
這窯嶺上下,他一把抓,無人敢捋虎須。
但偏偏這回出了個吳兵,看起來不太識相,被他毫不留情面的教訓了幾回,準備拿著做個典型。
誰知這家伙竟然調(diào)回了縣里,而且去的還是整風辦。
這就讓他有些麻爪了。
整風辦是什么地方,那是有事沒事都能來給你找點麻煩的。
而且這吳兵這回去整風辦,還是去當副主任,二把手。
這不得什么時候,就要來給他一巴掌。
更莫這整風辦還是彭銘川那煞星的地盤,這靈巖縣里,誰都敢碰,更莫他這個沒了后臺的鎮(zhèn)黨委書記。
這番想著,錢昭明的心情就愈發(fā)陰郁。
自從縣長龍世成調(diào)走之后,雖然他也多次跟唐明匯報工作,但一直沒什么進展。
想要改換門庭,真正進入一把手的兜袋里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
想著吳兵當初瞧著自己的那清冷表情,錢昭明咬了咬牙,拿起電話,打了個電話出去。
“楊主任,我明想來跟縣長匯報一下工作,不知道方不方便。”
“哦,好的,好的,麻煩您了。”
放下電話,錢昭明輕舒了口氣,這靠不上唐書記,至少也要靠上吳縣長。
這位吳縣長剛來縣里沒多久,總要有些自己人。
想來靠上他老人家,應該沒那么難,怎么自己也是窯嶺的一把手,在縣里正科級里邊多少也是有些份量的。
第二日,錢昭明便大早去了縣里,進了吳立冬辦公室。
對于錢昭明來匯報工作,吳立冬還是很滿意的。
“昭明同志,窯嶺是我們靈巖大鎮(zhèn),煤炭產(chǎn)業(yè)是窯嶺的經(jīng)濟支柱,也是我們靈巖的一個重要產(chǎn)業(yè);你作為一把手,要把握好窯嶺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情況,及時地引領和引導產(chǎn)業(yè)進一步發(fā)展......”
“你要及時向縣政府,向我匯報相關的情況。”
聽著吳縣長的言語,錢昭明這心頭自然是明白的,這趕忙的應著:“請領導放心,我一定會抓緊抓好窯嶺的支柱產(chǎn)業(yè),時刻關注和引導產(chǎn)業(yè)進一步發(fā)展,并及時向您匯報。”
在吳立冬辦公室待了大半個時出來,錢昭明臉上神色終于輕松了幾分。
如同他所料,吳縣長對他來匯報工作,是十分滿意的。
同時這言語之中,要他多來匯報工作,意思就很清晰了。
坐在回窯嶺的車上,錢昭明也長舒了口氣,有了吳縣長的支持,這要是吳兵真要對自己這邊有什么動作,自己也不用太過擔心。
回到窯嶺,錢昭明原本打算把譚斌叫來,了解一些情況,但卻聽得譚斌下午有事,回縣里去了,這忍不住的輕哼了一聲,便也懶得理會。
反正只要自己在窯嶺一,這譚斌就鬧不出什么大問題來。
譚斌這個時候,在家里那是翻箱倒柜,酒柜里上回兩瓶茅臺老酒,已經(jīng)請彭銘川喝掉了。
這回翻了一陣,終于挑出了四瓶老五糧液。
在2010年以前,五糧液的價格和茅臺的區(qū)別還是不大的,都是高端酒宴的主流。
有了這四瓶老五糧液,倒是也拿得出手了。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譚斌便趕緊開車先去張里接譚亮。
這車到了張里辦事處,看著眼前熟悉的張里辦事處樓,譚斌也還是有些感嘆的,自己離開這里,才大半年,張里的情況便是發(fā)生了翻覆地的變化。
而接自己的位置的那位年輕,現(xiàn)如今不但把張里的局面翻了一個番,甚至連他也成了自己需要巴結(jié)的對象了。
“譚書記。”
劉苗正好下樓來,看著院子里的車和里邊的譚斌,眼睛微微一亮,便笑著過來打了聲招呼。
“苗書記。”看到熟人,譚斌也趕緊下車,跟劉苗打了一聲招呼。
劉苗可也是了不得的,現(xiàn)在人家老公是縣委常委了,可不好怠慢。
不過,在以前兩人便一起搭檔過,算是也比較熟悉和親近。
“譚書記回來了,怎么都不進來坐坐。”
“我這有點事,在等我家譚亮,等下就出去,就沒來打擾你們了。”譚斌笑著道。
“哦,在等譚亮啊...譚亮這伙子也不錯,最近這綜治辦,被他帶的相當穩(wěn)定,劉書記也是多次表揚的。”
聽得劉苗的言語,譚斌呵呵地笑著道:“譚亮年紀還有些輕,還是要你們這些領導多多幫忙指導。”
兩人聊了兩句,那邊譚亮便出來了。
看著譚亮出來,譚斌和劉苗兩人,又言語了兩句,然后便告辭而去。
看著譚亮坐上了車,譚斌便是問道:“亮子...這次彭主任,了晚飯還有些誰?”
“銘子了,就四五個人,隨意吃吃飯,聊聊,具體有些誰,倒是沒。”譚亮笑著道。
“哦,四五個人。”譚斌這心頭微微歡喜,這人多就是喝酒,人少才是真正談事。
四五個人,倒是剛剛合適。
“對了,這翠明軒是什么地方?我怎么沒有聽過?”譚斌一邊開車,一邊按照譚亮的指點往城郊開了出去。
“我也就跟著銘子去過一兩趟,是一個很漂亮的莊園,里邊不對外開放的,好像就是唐書記和銘子他們平常喝酒吃飯的地方。”
“唐書記他們喝酒吃飯的地方?”聽著譚亮的言語,譚斌這心頭更是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