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高考關系到國家和萬千青年的命運,被永遠地載入了史冊。即使過了數百年,齊淑芳仍然在史書中看到了相關記載。
這一年的高考是最簡單同時也是最難的一次,簡單在于題目的簡單,語文滿分一百,光作文就占據六十分或者七十分,難在考生的準備時間不足,它是十年浩劫結束后的第一次高考,從確定恢復高考到考試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尤其是老三屆,他們荒廢了整整十年光陰啊,即使是簡單的題目對于他們而言也很困難。
齊淑芳是早有準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然而九成九的知識青年都沒有任何準備,時間緊張,資料不全,想復習都毫無頭緒,570萬人參加高考,考中的不到30萬人。
這一屆被錄取的大學生年齡參差不齊,包括老三屆、應屆高中畢業生和工人、干部等等。
這個時代大家對知識的渴望,是后人無法想象的,不知道誰先聽說齊淑芳手里有復習資料,一窩蜂地涌上了賀家的家門。
送走最后一個來借《數理化自學叢書》空手而歸的人,齊淑芳無奈苦笑。
上海那邊還沒有重新出版,在古彭市,《數理化自學叢書》存世數量真是太少了。
她收集的這套書除了寄給慕雪尋一套,其他全部都借出去了。她曾經工作的兩趟列車各借一套,給她曾經的同事們,現在的同事們也借走一套。他們拿到手后,十七冊分開傳閱,邊閱邊抄,然后相互交換,都沒有獨占的意思。
每個人都渴望知識,每個人都想把握住這次翻身的機會,大家都很體諒彼此。
自私的人不是沒有,但書是齊淑芳的,沒人敢私自昧下來獨自使用。
借出去這些以后,齊淑芳手里還剩兩套書,沒思考多久,她就主動借給了附近兩所高中學校的教師,也是熟人了,書在他們手里,將會有大批學生受益,不僅僅是應屆畢業生,還有往前好幾屆無緣高考的高中畢業生。
因此,自己手里反而沒有這套書了。
她準備這么多年,早就把里面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一題一題地做下來,筆記也有半箱子,現在自己靠這些筆記重新復習足矣。
其實,知識早就刻在了腦海里,即使不再復習,她也有信心考上大學。
但,溫故而知新,她沒有因為驕傲而大意。
她的筆記有抄自《數理化自學叢書》的題目,還有自己按著步驟做出來的答案,做錯的也已經更正過來了,還有金教授、金婆婆、陳三川和賀建國給她另外出的題目以及自己做出來的答案等等,其中還有幾位老人的注解,其參考價值遠勝《數理化自學叢書》,所以無書可借后,齊淑芳就把筆記借給陳寧,陳寧頓時如獲至寶。
齊淑芳自認不是多么大公無私的人,但她的自私有底線。
她在生活上自私,不會在大義上狹隘。
國家需要人才。
她從后世穿越而來,清楚地知道這個時代國家的人才是多么匱乏。
愿意讀書的人有恒心,有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遠非后人可比,他們現在就是缺少這份資料,自己既然有,就做不到敝帚自珍。他們有了這份資料,不能說全部都被錄取,但多被錄取一個,國家多一個人才。
自己收藏的書可以幫到國家未來的人才,她很自豪。
對于她的做法,金教授夫婦和賀建國都非常贊同,覺得與有榮焉。
感覺到秋末冬初的寒意,眼看日落西山,齊淑芳正準備閂門,云母突然出現在門口,仗著身材瘦削,擠進了門縫里,滿臉都是諂媚的笑,“淑芳啊,我有事求你。”
“什么事?”
齊淑芳眉頭微皺,把差點關上的大門重新打開。
云母搓了搓手,又在臟兮兮的黑色斜襟大褂上蹭了蹭,想去拉齊淑芳的手方便說話,齊淑芳就著逐漸暗淡的光線看到她指甲縫里的污垢,不經意地后退了兩步,正好避開她伸出來的手,“云嬸子,你有什么事就直說吧。”別動手動腳,這句話她在心里說道。
“哦哦哦。”云母縮回了手,“報紙上不是說恢復高考了嗎?”
“是啊,基本上是舉國皆知,有什么問題嗎?”
“有,當然有。”云母提起遠在西雙版納的云杉,臉上散發著和說起云柏時完全不同的光彩,此時的光彩十分奪目,極具慈母形象,“小二來信說她想參加高考,就是他那里沒有復習資料,讓我買什么數理化的書,說這書很重要很重要,這不是你手里的書嗎?那么多人來問你借。你和我女兒關系那么好,你就借一套讓我給他寄過去,我們全家都感激你!”
借一套?好大的口氣啊!充滿了理所當然的調調。
可是,自己真的就會同意么?
就算云家曾經讓給自己家一些副食品供應,但也因為他們要用糧食相抵,把這份人情消磨掉不少,剩下的有限情分已經在這幾年完全消磨光了。
齊淑芳心中冷笑,“不好意思啊云嬸子,我手里現在沒書了,所有的書都借出去了,你還是去找別人幫忙吧,或者下個月去上海的新華書店看看。我聽說,上海那邊的印刷廠為了這批參加高考的學生,已經開始加班加點,可能會在十一月份出版這套書。”
和自己交情很好的何勝男、歐明湘、金玉鳳這些人都沒說借一套,和其他借書的人一樣相互傳閱傳抄,云母到底是哪來的信心,自己會答應借一套書寄給云杉?
“沒有?”云母的嗓門瞬間拔高。
“確實沒有,都借出去了,這種事我沒必要瞞著云嬸子你。”齊淑芳攤了攤手,“想參加高考的知識青年太多太多了,一套書根本就借不過來。現在借出去的都被打散了,通常好幾個人拿著同一冊書一起抄寫,根本就沒有整套閑書借給你寄去云南。”
現在,問她借書的人也有外地親戚寫信來找復習資料,這人都沒張口向自己借書給親戚寄去,而是自己連夜抄寫,抄完一冊寄一冊。
但,齊淑芳沒跟云母說。
她真擔心云母說借書找人去抄,然后直接把書寄給云杉。
不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云家人的人品現在讓人不敢恭維。
自從云柏未經家人允許就在首都結婚,每個月象征性給家里寄十塊錢作為生活費,云家的日子每況愈下,人品也越來越差,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錢所致。云柏的哥哥云松現在在糞管所上班,但他老婆把錢很緊,云家反倒不如云柏獨自一人養家糊口時過得好。
云母一聽齊淑芳不借,老臉立刻拉下來了。
很快,她臉上重新掛上笑容,“淑芳啊,你是不是不想借啊?怕我借了不還?你放心,等小二用完了,我就立刻給你送來。”
齊淑芳又好氣又好笑,“等云杉用完了?什么時候?考完試?這套書最重要的時間就在考試之前,等考完試了還有什么用?放在家里占地方嗎?云嬸子,話就說到這里吧,我弄到幾本書不容易,都已經借出去了,你也別為難我。”
“淑芳,你在外面這么長時間都在干什么?送個人怎么這么慢?”賀建國一邊說,一邊抱著平安從堂屋里出來,慢慢走近大門。
見到賀建國,云母準備強迫齊淑芳必須借書的話一下子咽了下去。
齊淑芳接過朝自己伸胳膊的女兒,“這就進屋。是云嬸子來替云杉借書,我說都借出去了沒辦法借給她,正說著,你就出來了。”
賀建國嗯了一聲,轉頭面對云母,他個頭高,身體壯,有點居高臨下之感,“這套書供不應求,沒辦法,連淑芳平時做題的筆記都借出去了。云嬸子再去別家問問吧,說不定別人手里有自己不用的可以外借寄去云南。”
面對齊淑芳一個人時,云母還可以撒潑打滾,現在賀建國出來了,云母不敢。
瞪著眼睛看了齊淑芳一小會兒,云母咬咬牙,扭頭走了。
她要是能借來別人手里的什么數理化,何必專門跑來賀家找齊淑芳?齊淑芳和云柏那死丫頭交情好,以前云柏在家時兩家來往很密切,現在云柏死在首都結婚生子不肯回來,他們對自己家就沒好臉色了,什么人嘛!
氣歸氣,可辦不到小兒子交代的事情,云母十分發愁。
都說“老兒子大孫子”,云杉是小兒子,云母打心眼兒里疼他,哪怕他不聽家人的勸告執意偷了戶口本報名上山下鄉,云母也沒有改變最初的疼愛。
“借到了嗎?”云母一到家,云父就迫不及待地問,旁邊的云松臉上也帶著一點期待,他已經打算好了,等母親借來書,自己先抄一份,然后再照著手抄本多抄幾份出來做人情,早點調離糞管所,天天掏糞倒糞,他真是干夠了。
沒工作的時候,掏糞工都是好的,現在做掏糞工了,又想得到更體面更干凈的工作,得隴望蜀,說的應該就是云松這種人了。
云母沒好氣地道:“借到個屁!人家不借。”
“咋回事啊?”云松頓時急了。
云母氣呼呼地把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
云父眉頭緊皺,云松也不高興,“給死丫頭發電報,加急電報,讓她問齊淑芳借書!我就不信,死丫頭開口,齊淑芳會不借。”
云母眼睛一亮,次日一早就捏著云松給的幾毛錢去給云柏發電報。
云家人恨云柏忘恩負義不是沒有原因,估計擔心娘家人糾纏,云柏只給他們留了工作地址即鐵道部專運處,并沒有告訴他們自己的家庭住址,所以云柏收到電報已經三天后了,看完電報,隨手一扔,理都沒理。
云杉不聽自己的話,還管他干嘛?
說是這么說,畢竟事關往后的命運,很難做到無動于衷,云柏摸了摸隆起的肚子,讓丈夫抄了一份《數理化自學叢書》,給云杉郵寄過去。也巧了,她丈夫正有這套書,大家爭相傳閱,所以齊淑芳發電報來問自己需要不需要,自己直接回復不需要。
云杉拿到手抄本以后,喜不自勝,立即秘不示人,自己暗中苦讀,高考的情況到底怎么樣,最終能錄取多少人,都是一個未知數,還有各個高校的錄取分數也不知道是高是低,自己依靠這套書多考幾分,被錄取的可能性就大幾分,如果借給別人,別人考得好了,自己的機會就小了,因此,云杉十分用功,家里的大小事情都交給了年輕美麗的妻子。
此次高考由各省出題,報名時間是十一月,二十八日前截止,報名費五毛。
齊淑芳十一月二十號報的名,古彭市允許報名參加高考的第一天,交了報名費,名字報上去,總算松了一口氣,當然身份需要符合條件才能報名成功。
她報考的是大學,而不是中專。
“什么時候考試?”齊淑芳回到家,金婆婆迫不及待地問道。
齊淑芳先把準考證小心放好,然后回答道:“報名參加高考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先篩選一部分,由各個市縣出題,作為初試,十二月二號在師范大學舉行。初試通過后才能參加正式的高考,仍然在那個考場,時間在十二月二十三號。”
各省高考時間都不一樣,這是他們這里的高考日期。
金婆婆算了算,“還有十來天,你除了上班,就好好復習吧,家里有我和你老師,孩子更不用你操心。雖然你這些年學習的內容不少,但臨時磨磨刀有益無害。”
“謝謝師母。”
就是齊淑芳不緊張,也受周圍人的影響,慢慢緊張起來。
轉眼間,到了十二月二號。
一大清早,齊淑芳就婉拒家人的陪伴,自己帶上紙筆文具和準考證等,隨著龐大的人流擠進了考場,找到座位坐下,等到快考試開場時,她傻眼了。
沒做考卷,只有一塊黑板掛在墻上,老師以粉筆寫題目。166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