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到了一九六一年,程青域大學(xué)畢業(yè)后經(jīng)選拔進入第五研究院工作,這是錢博士歸國后受命組建的中國第一個火箭、導(dǎo)彈研究所,盡管此時程青域還只是研究所里一個小小的研究員,但至此他能接觸到最頂尖的科學(xué)技術(shù),還能得到著名科學(xué)家的指導(dǎo),加上國內(nèi)科學(xué)百廢待興急需人才,他能在壓力中迅速成長,這樣的機會是極為難得的。
程青域在研究所里工作非常認真,雖然家就在首都,但他極少回家,通常一兩個月才會請半天假回家跟父母弟弟一起吃頓飯,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飯就趕回去。
九月十二是他的生日,程青域前天就接到母親電話讓他生日當(dāng)天有時間回家吃飯,研究所的工作剛好告一段落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想到弟弟之前打電話找過自己似乎有什么事要說,他就向領(lǐng)導(dǎo)請了一天假坐車回家了。
到家時母親正在廚房做飯,父親難得沒有加班在堂屋看報,弟弟程青睿不見人影,恐怕又跟那群發(fā)小在哪野呢。
他站廚房門口喊了聲“媽”,李靜然回頭驚喜道,“你今天就回來了?我還以為得等到明天呢。”
她看著高大清雋的大兒子,眼里是掩不住的溫柔慈愛,一如程青域從小到大印象中一樣,母親總是這樣溫和美麗,從來沒有發(fā)怒或者脾氣失控的時候。
他解釋道,“最近工作不忙我就請了一天。”
他的工作屬于保密級,家人從來不會深入詢問,只會關(guān)心他有沒有吃好、睡好。
果然,程青域說完后李靜然拍著她的肩說,“工作不忙就好好休息,跟上次回來比好像還是瘦了些,家里還有一只臘雞,我給你燉個雞湯補補。”
不知道大兒子今天回,晚上她只準備了兩個小炒,現(xiàn)在肯定是不夠,好在雞湯燉起來挺快,就讓兒子先去堂屋休息,跟丈夫說說話,程青域聽話的去了堂屋。
顧勝民從兒子進院門開始就知道了,對兒子先去找妻子這件事是很滿意的,母子兩在廚房的對話他也聽到了,雖然手里握著報紙但其實根本沒看進幾個字,等兒子過來,他才笑著將報紙收起放在茶幾上。
“爸,沒想到您今天也這么早回來,最近工作忙嗎?”
問的問題跟剛剛李靜然關(guān)心他的問題一模一樣。
父子兩在客廳談話,話題涵蓋了科技、政治、國際局勢、日常生活等方面,最后提到了程青睿。
“上個月青睿說他大學(xué)意向是報考軍校,我跟你母親對此沒有異議,充分尊重他的意愿,這次你回來跟他溝通一下,看他具體是怎么想的。”
這種溝通顯然不是流于表面,而是結(jié)合程青睿的思維、目標、就業(yè)等綜合考慮,支持他的同時查漏補缺提出合理化建議,讓他的思維更加開闊。
程家家風(fēng)民主,父母與孩子溝通無障礙,但在這個家里程青睿最喜歡最有話題的還是哥哥程青域,畢竟小時候父母工作忙,他是哥哥幫著照看大的,從吃飯到說話到讀書認字,生活常識、人生觀、世界觀等,很大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程青域影響。
事關(guān)弟弟的前程,程青域自然鄭重以待,不過程青睿晚上沒有回來吃飯,跟父母閑聊到九點鐘回房后,才聽到院門口響起的動靜,程青睿推著自行車到家了,沒等程青域放下手中的書下床,房門就被程青睿一下子撞開,如白楊般挺拔散發(fā)著勃勃生機的青年燦笑著出現(xiàn)。
“哥,你什么時候回來的,我放學(xué)回來還沒見到你。”
程青域拍拍身旁的位置示意他坐下說話,將看了小半的書放在床頭道,“六點多鐘到家,你又去哪野了,飯都不回來吃。”
程青睿換了個自在的姿勢,靠在床頭柜上回,“去張高峰家了,他得了本國外的軍事書刊,純英文的,好多詞匯看不懂,我們一起查字典來著,早知道你在家,我就把書帶回來給你翻得了。”
差了半天字典還有三分之一連蒙帶猜的不確定,畢竟好些從沒見過的新式武器,字典上也找不到注釋,但只看那些武器的照片就已經(jīng)足夠這群十七八歲的年輕人熱血沸騰了。
程青域大學(xué)畢業(yè),英語水平自然比程青睿好,加之他從事科研工作,研究所里也訂閱了不少國外雜志書刊,說不準有些專業(yè)名詞他就知道。
聽弟弟聽到這個,程青域就知道他確實喜歡軍事,否則哪會花精力專門查字典啊,這小子從小的性子就屬于“無利不早起”的那種,父母讓他考九十分有獎勵他就考九十,讓考九十五分有獎勵他就考九十五,讓考一百他也能考一百。
幾次之后也知道他是故意的,問他為什么不能多考,他竟然說考多了也是浪費,起點過高不利于日后進步。
這話聽上去有些道理,但細想又不是那么回事,哪家的小孩能像他這樣,能考一百非考九十,就怕那多的十分浪費了?
這可是他自己的學(xué)習(xí),又不是為別人學(xué)的,腦回路清奇到所有人都理解不了,不過從此以后,老師家長對他的要求提到最高,竟然每次都能過線達標,這種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夠到達的。
連學(xué)習(xí)都如此,其他事上可見一斑,不感興趣的事他是絕對不會多花心思的。
“你真決定考軍校了?”
程青睿點頭,“恩,我提前了解了大學(xué)能報的專業(yè),發(fā)現(xiàn)沒什么興趣,也就對戰(zhàn)、武器之類的有意思,張高峰姥爺舅舅都在部隊,我跟著他去看過,喜歡那種簡單直接的氛圍。”
家里父母都在政府工作,程青睿看的多覺得挺麻煩,哥哥在研究院,沒日沒夜的進行各種測算和推演,他知道自己做不來也不感興趣,還有什么建筑、文學(xué)、生物醫(yī)學(xué)等,都沒法讓他產(chǎn)生那種可以奉獻一輩子的熱情,直到進入軍營后,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骨子里渴望的是什么。
程青域了然的點頭,其實他也覺得弟弟適合從軍,從小就精力旺盛,熱衷于打鬼子的游戲,寧愿不買吃的也要買彈弓、木槍、火炮。
軍校畢業(yè)后就是軍官,進入軍隊起點高,家里雖然沒有部隊方面的背景,但相交好的張家是有的,多少對弟弟有所助力。
他也不擔(dān)心程青睿從軍后發(fā)展不好,這家伙相當(dāng)聰明,有一種輕易能讓人喜歡的特質(zhì),睜著眼說瞎話都能讓人看出真誠來。
“好,既然你想好了,爸媽也不反對,那你就好好準備吧,軍校不僅看成績還看身體素質(zhì),想要進去后一鳴驚人,現(xiàn)在就該鍛煉起來。”
普通家庭選擇軍校的少,多的還是軍人家庭的孩子“子從父業(yè)”,想在這群人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須拿出令人信服的能力來才行。
程青域不愧是比弟弟多吃幾年飯的,花了近一小時分析了各種情形,讓程青睿的思維更加清晰、目標明確。
“哥,你放心吧,不管我做什么都會努力做到最好,不會讓你們臉上無光的。”
程青域像小時候一樣摸著他的頭,可惜頭發(fā)不像記憶中那樣綿軟,時間過的真快,記憶里喝奶的小娃娃已經(jīng)長的跟他一般高了。
程青睿這晚不肯回房,非賴在哥哥這里睡,程青域沒法,只催著他去洗了個澡就分了一半的空間給他。
堂屋另一側(cè)的屋子里,李靜然一直注意著孩子們的動靜,直到深夜那邊的屋子燈光暗下后,她才放下心來,跟身旁的丈夫說,“孩子們睡了,有青域在,青睿那邊不會有問題。”
青域這個兒子實在是省事,小時候就非常好帶,大點了還能幫著照顧弟弟,那些同事羨慕的不得了,都說他是來報恩的。
想到最近排著隊來給青域做媒的人,李靜然笑了。
“別人都說‘一女百家求’,到我們家怎么反了,光是拒絕她們的好意都費了我白天口舌呢,我說青域還小不著急,她們說緣分經(jīng)不起耗,蹉跎下去錯過良緣,我說緣分是天定的該來的時候來,她們說人定勝天,做父母的得給孩子把好關(guān)。”
她繪聲繪色的學(xué)著,連顧勝民聽著都笑了,摟著她道,“誰讓你養(yǎng)了個這么出色的兒子,等以后青睿大些,恐怕家里的門檻都要被人踏破。”
怡人清香不斷涌入鼻尖,手心是她柔軟的腰肢,縱然兩個孩子已經(jīng)大了,但四十八歲的顧勝民依舊火力旺盛,對著心間上的嬌妻少不得意動著,火熱的吻落下時李靜然赫然的回應(yīng),倒是沒有拒絕。樂文小說網(wǎng)
誰說人到中年沒有幸福的權(quán)利呢,只有被愛滋養(yǎng)的女人才能永葆年輕。
第二天開始程青睿就按照哥哥的建議就開始體能訓(xùn)練,他也沒有瞎來,而是拉著張高峰一起去部隊里請教了專業(yè)的教官制定出詳細的訓(xùn)練表。
教官對他格外欣賞,甚至有種想將他直接招進部隊的沖動,但對方明白對于程青睿而言,最好是通過正規(guī)考試進入軍校學(xué)習(xí),這樣才有更加廣闊的前程。
“好小子,加油干,以后來部隊咱們做戰(zhàn)友。”
軍校畢業(yè)就有軍銜了,自然不能跟新兵蛋子似地,因此教官才說做戰(zhàn)友的話。
拿著訓(xùn)練表回去后程青睿格外自律,哪怕張高峰偶爾犯懶不練他也從不缺席,到冬天的時候,他已經(jīng)練出了六塊腹肌,線條也越發(fā)流暢有力,不過穿著衣服看不出什么,只覺得精氣神變的更好了,眼睛也格外有神。
父母天天見他不覺得,閉關(guān)了三個月才有時間回家的程青域感受尤其明顯。
他扶著弟弟的胳膊仔細打量道,“好家伙,幾個月不見好像變了個人。”
之前程青睿比他略矮些,現(xiàn)在已經(jīng)跟他平視了,頭頂隱隱還有高過他的趨勢,改變最大的當(dāng)屬氣質(zhì),如果說之前是沒心沒肺的少年氣,現(xiàn)在則是英姿勃發(fā)的小青年了。
一九六二年,程家發(fā)生了兩件大事,一是大兒子因為工作原因去了位于西北的研究基地,大有一日不成功不回來的勢頭,二是小兒子成功考取軍校,成了一名光榮的軍校生,家里一下子就安靜了許多,李靜然有時候下班回來還不適應(yīng)。
對此程青睿的建議是,“媽,你看上去這么年輕,要是覺得我們不在家太無聊,不妨考慮再給我們生個弟弟妹妹,有事忙就不覺得無聊了……”
可惜話沒說完就被李靜然捶了,叱罵道,“瞎說什么呢,有這么開父母玩笑的嗎?”
她都四十多了,雖然看上去像三十,但年齡這種東西是騙不了人的,雖說有不少婦女因為沒有措施的情況下一路生到四五十,但這種情況絕對不會發(fā)生在李靜然身上。
孩子不是小貓小狗,生下來是要負責(zé)人的,她已經(jīng)沒這個精力再將一個小嬰兒撫養(yǎng)長大了。
程青睿笑嘻嘻的跑遠,還不忘回頭說,“媽,你別不好意思,前街的石磊他媽不就懷孕了嘛。”
這種事大院里太多了,程青睿早就見怪不怪,誰家不是三四個孩子,多的能生七八個,就他們家孩子最少,小時候他還經(jīng)常鬧著要妹妹呢。
等顧勝民下班回來李靜然就把小兒子的渾話說給他聽,“這孩子,我當(dāng)他上了軍校就懂事了,誰知道還是這么不著五六,氣的我差點把掃帚扔出去。”
程青睿已經(jīng)回學(xué)校了,他的學(xué)校離首都不遠,每月有假可以坐火車回來,只要三小時就到家。
顧勝民笑著搖頭,不知道是笑妻子還是笑兒子胡鬧,不過在生孩子這個問題上兩人早有共識,兩個足矣,不考慮多生,他們的愛情已經(jīng)得到了延續(xù),再多的孩子反而消耗了妻子的青春和健康,高齡生產(chǎn)還是很有風(fēng)險的,他曾遇過幾個真實案例,更不敢往妻子身上想。
對他而言,妻子曾經(jīng)也是花一般的姑娘,為了他才成了妻子,成了孩子的母親,對此他格外感激,自然愿一世將她視為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