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朝堂商議陳妍的封賞問題時,母老虎陳妍僅率萬余人馬,已經(jīng)殺到了真臘的首都金邊。
南疆諸國人小個矮,人口不多城墻不高,加上國力太弱太窮,這些小國的武將,堪稱陳妍一合之敵的,幾乎一個也沒有。
別說是那些蠻夷了,就算是申四和項梁,兩人合擊陳妍的話,她的一桿亮銀槍上下翻飛指東打西,也會把申四和項梁逼得手忙腳亂。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陳妍丈把長的亮銀槍,舞動起來水潑不進。
申四和項梁,卻均是手持兩把柳葉刀,柳葉刀才三尺長短,能靠近陳妍三尺之內(nèi)的話,他倆就真有本事了。
真臘的吳哥王朝,雖說國勢強盛,文化繁榮。王城建筑雄偉,建有聞名的吳哥窟。但也要和誰比。
和大鄭比,按陳妍的話說:撮爾小國,掃平真臘如探囊取物爾!
陳妍藝高人膽大,她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孤軍奮進,又把東部交趾國內(nèi),戴忠率領的六萬大軍甩了數(shù)百里遠。
陳妍趕到金邊城下征塵未洗,她一擺手,萬余將士停下腳步。
“傳我將令,無需安營扎寨,待本將軍一戰(zhàn)殺進金邊城內(nèi),在城內(nèi)吃晚飯。”
陳妍躍馬橫槍當先而立,她的身后,數(shù)十名女兵英姿颯爽,再后面,萬余將士即便是長途跋涉,卻依然是殺氣騰騰戰(zhàn)意昂揚。
金邊是真臘的都城,里面的守軍甚眾。看到陳妍僅率萬余兵馬,就敢在城下耀武揚威,城里當即就沖出來三萬兵馬,想要擊潰鄭軍,提振真臘軍的士氣。
可士氣不是那么好提的。
陳妍這個母老虎,的確是名不虛傳悍勇異常,敵軍大將剛沖到她的馬前,她不躲不閃,單手持槍迎面直刺。
那名真臘將軍的兵器短,就只得左躲右閃。可他發(fā)現(xiàn),無論他怎么躲閃,對面女將亮銀槍的槍尖,卻總是在他的咽喉外一寸處晃動。
真臘的將領大駭,瞬間就出了一身冷汗,他抬起手中刀,想要砸飛眼前的亮銀槍,可他磕了兩下,卻沒磕動。他沒想到,大鄭女將的臂力居然會那么大。
待他想要撥馬就逃的時候,陳妍戲弄夠了這位真臘的將領,就冷叱一聲,亮銀槍的槍花一閃,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那名真臘著名將領的咽喉,一個血洞噴血不止,晃了兩晃栽落馬下,眼見是不能活了。
“再來,你們五個酒囊飯袋,一起來。”
陳妍一回合就刺死了真臘的上將軍,余下的真臘武將大驚失色。
看陳妍囂張地讓他們一起上陣,就也沒和陳妍客氣,五名真臘的守城大將,策動戰(zhàn)馬一起沖來。
陳妍再次嗤笑一聲,拍馬迎了上去。此一戰(zhàn),一刻鐘不到,真臘軍五名上將,被母老虎陳妍瞬間陣斬于馬下。
“沖,沖進金邊城,活捉真臘王。”
陳妍大槍一舉一聲歷喝,然后帶頭沖進了真臘軍的軍陣內(nèi)。
真臘的大將軍,還不是陳妍的一合之敵,何況那些蝦兵蟹將?
陳妍如虎入羊群砍瓜切菜,霎時間就把真臘的軍陣,殺的是鬼哭狼嚎人仰人翻。沒馬,真臘的普通軍士騎不起戰(zhàn)馬。
無數(shù)真臘軍看看不敵,慌忙要退回城內(nèi),陳妍等的就是這個機會。她看到金邊的吊橋已經(jīng)放下,城門也已經(jīng)打開,想要讓潰兵進城。
于是陳妍帶頭拍馬直沖,竟然在真臘的潰兵進城之前,先一步就殺進了城內(nèi)守住了城門。
鄭軍將士無心誅殺城外真臘的潰兵,也是接連不斷地擁進了城內(nèi)。
至天色傍晚,陳妍占領金邊,生擒吳哥王朝的國王。和其余的高官顯貴王妃王子無數(shù)。
第三天,一根繩捆著的兩千多,吳哥王朝的俘虜,被鄭軍將士押往上京獻俘。
這一次,已是陳妍第三次滅國,第三次給皇上獻俘。
現(xiàn)在,陳妍的手下將士越打越少,但戰(zhàn)死的卻不多,大部分都是守城和押送俘虜了。
至陳妍兵發(fā)占婆國時,她率領的將士,已經(jīng)僅有八千人。
這些小國你打我我打你,兵戎相見近百年,誰也奈何不了誰。
可和武裝到了牙齒的大鄭精銳相比,他們就像是三歲的小兒,在和膘肥體壯的壯漢動手,實在是不堪一擊。
在陳妍兵發(fā)占婆的路上,她收到了從上京發(fā)來的公文,以及封賞她的圣旨。
陳妍這才知道,王錚僅率十六萬將士,已經(jīng)打下了興州,并且還在李昊七十萬大軍的猛攻下,在艱苦地死守興州。
“將士們,速速進兵,盡快拿下占婆國后,咱們也來一次奇襲興州,幫大將軍解圍。”
陳妍身后的眾將士聞言,一個個面面相覷。占婆距離興州,豈止是三千里?這個瘋婆子,這是要讓大家跑死的節(jié)奏啊!
可陳妍才是主帥,她的軍令沒人敢不聽。而她的能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這眼看著,她馬上就又要滅了占婆國。
待打下占婆之后,她是三個多月就滅了四國。
順道還捎帶著,嚇得大理國君段正鑲,趕緊屈膝投降。主動提出,親自去上京給大鄭的皇上進貢,求的大鄭皇上的詔書,封他為大理王。
五個國的滅國之功啊!皇上封她為柱國將軍,開國伯,貌似還有些低了。
只不過,所有人也都很清楚,這幾個小國加起來,也沒法和一個西夏比。
別的就不說了,僅是現(xiàn)在,李昊圍攻興州的兵馬就是七十多萬,這五個小國的總兵力加起來,也才五十多萬人,已經(jīng)和西夏差了太多。
在這個年代,這些小國,叫他們還沒開化的蠻夷,一點都不夸張。
之所以說五十多萬人,沒有帶‘馬’字,是因為沒馬。
這些小國除了大將,別的將校甚至都騎不起戰(zhàn)馬,穿不起盔甲,就連所用的兵器,最多的是最省精鐵的矛。
所用的弓箭,大部分也是竹弓和竹箭,射程不遠,殺傷力不大,很難對鄭軍將士造成傷害。
也是因此,母老虎陳妍才能連滅數(shù)國。
戴忠之所以打的慢,主要是戴忠的戰(zhàn)法不太對頭,他不太會用奇襲,不懂兵貴神速,他的手下將領,也沒有像陳妍那樣的虎將。
他按部就班地攻打下去,最后也能拿下這幾個小國,只是太慢了些。
占婆國更小,全國的兵力加起來,不過才五六萬人,同樣是沒馬,和鄭軍將士比起來,即便是一個普通的鄭軍軍士,臨陣之際斬殺對方的主將,也不算稀罕。
這些小國的所謂‘上將軍’,按職銜的話,類似大鄭的柱國將軍。可他們的本事,比一個大鄭的普通軍士,也高不了多少。
別的全都沒法和鄭軍比,別說是陳妍了,即便是一個六七品的校尉,帶一萬鄭軍精銳,不急不躁穩(wěn)扎穩(wěn)打的話,也能滅了占婆國。
母老虎陳妍所向披靡,一日攻進占婆境內(nèi)二百里,到第三日,就已經(jīng)殺到了占婆國的首都城下。
在鄭軍將士的眼里,占婆的首都,甚至還不如大鄭的一個縣城。城墻低矮不說,有些地方,甚至還是土筑的。
而和鄭軍將士交戰(zhàn)的主將,騎在一匹矮小的馬上,他率領的軍士,有些居然還拿著竹槍。
至于盔甲,算了,盔甲就不說了。在這個大陸最南方的土著小國里,能穿得起皮甲的都不多。
大部分士兵,都是穿著各式各樣的,破爛的民族服侍,赤著腳,最多穿著草鞋,砍一根竹子削尖,就成了武器。再不然就是極其簡單的獵刀和弓箭。
說占婆是土著并不夸張,占婆確實,是由當?shù)氐耐林⒌膰摇?br/>
只是,這個類似部落的國家,從不服暹羅、真臘和交趾的管理。被打怕了就聽幾年話,過幾年再反。
和占婆的軍士相比,鄭軍就好像是后世的歐洲人,拿著洋槍洋炮在屠殺印第安人。印第安人那樣的土著,怎么可能是洋槍洋炮的對手?
七日后,占婆滅國。一根繩綁了三百多人,被押往上京獻俘。
占婆太小,國王還不如大鄭的一個縣令富有,占婆國所有的顯貴,連帶他們的家人子女,也不過才五六百人。這三百多人,已經(jīng)是占婆,最重要的那一批高官顯貴了。
注:關于這幾個小國的情況,筆者所言并不是太夸張。
不僅是這幾個小國,在公元十世紀左右的時候,即便是因為經(jīng)常遣使,去往中原皇朝朝貢學習的倭國,以及新羅、百濟等國,情況比這幾個小國還強一些,但在當時也是窮的離譜。
《清波雜志》記載:“倭國(日本)一舟飄泊在(宋)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日本)婦女悉被發(fā),遇中州(中國)人至,擇端麗者以薦寢,名‘度種’”。
這則記載是說,倭國婦女來到宋代中國,遇到宋朝美男子就要主動獻身,目的是生下后代,來給倭國改良人種。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中原地區(qū)的文明程度以及富有程度,是當時世上,任何一個國家也無法相提并論的。
著名歷史學家漆俠先生曾指出:“在兩宋統(tǒng)治的三百年中,我國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居于世界的最前列,是當時最為先進、最為文明的國家。”
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曾說:“在社會生活、藝術(shù)、娛樂、制度、工藝技術(shù)等諸領域,中國(宋朝)無疑是當時最先進的國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僅僅看作是蠻夷之邦。”
別說是這些南疆小國了,就是后世歐洲的那些大都市,在這個年代,基本上還類似于華夏的縣城,大多還不如大鄭的縣城。
因此,陳妍率領強大的鄭軍將士,征服這幾個,人口最多的暹羅才二三百萬人,最少的占婆僅僅一二十萬人,全國僅有五六萬拿著竹槍的軍隊。輕松橫掃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實征服這幾個小國不難,難的是,以后如何管理這些小國的百姓。
只不過,那是文官的事兒,陳妍的任務,只是把這些小國的政權(quán)消滅,然后就交給了文官管理。
在陳妍的身后,大鄭的各級文武官吏,已經(jīng)緊隨她的腳步,開始進駐這些小國,行使大鄭官員的權(quán)利,安撫百姓維持治安了。
占領占婆全境三天后,稍事修整,在四個小國留下三萬多將士,幫助文官清剿殘余維護治安。陳妍已經(jīng)挑選了五千將士,出發(fā)直奔西夏。
她喜歡的那人在西夏的興州城內(nèi),還在被李昊的七十萬大軍圍攻,她不顧一切,也要去救出她的心上人。
雖然她的心上人,還并沒有把她陳妍看成是心上人,甚至還不知道陳妍喜歡他。
但這就是陳妍,這就是大鄭唯一的女柱國將軍,這就是讓大鄭的很多虎賁,也提起來就皺眉頭吸涼氣的母老虎陳妍。
不是正文:再次感謝書友36784426的打賞,和早春無敵的月票,多謝。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