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多謝早春無敵朋友的月票支持,今日加更一章。
兩個車輪大陣夾著一個錐形攻擊陣型,絲毫不亂穩步前進,是王錚想了三天才想到的無奈之舉。
他不敢賭,更不能輸,只有用這個最穩妥的打法。
這個怪異陣形的優點是,攻擊強防御更強,可令鄭軍立于不敗之地。缺點是,就算是勝了,也無法擴大戰果,不能全殲敵軍。
可是,以步卒對戰輕騎,敗了跑不掉勝了追不上也是通病,誰都沒辦法。除非是以十倍于輕騎的步卒,圍殲輕騎才能做到全殲敵軍。
只是,除掉韓庚帶走的三萬輕騎,除掉看守大營的四萬獨立軍,以及申四的四萬步卒。
王錚現在率領的僅有五萬輕騎,和十二三萬步卒,還沒敵軍的二十萬輕騎多,他怎么圍殲蒙遼軍?
先前的三個多月,破瀛洲、莫州、涿州和敵軍的幾次沖營。經過連番的惡戰,斃敵一千鄭軍也自損八百。
現在鄭軍的八個集團軍,已經沒有一個是滿編的。就像中軍的四萬將士,被韓庚帶走了兩萬輕騎,戰死了一部分,今日還能參加戰斗的,其實還不足一萬五千人。
石坤的后軍也有將近一半,被抽調進了新組成的輕騎,暫歸項梁統領。今日參與攻擊敵軍大營的,也是僅有一萬多人。
說起來也是中軍、后軍和新二軍,三個集團軍,本該是十二萬人組成的錐形陣,而將士的實際數量,其實只有六萬人。
王錚獨創的十數里方圓的‘丫’字陣形攻擊前進。蒙遼軍的主帥早已盡遣輕騎空營而出,在營門外三四里處嚴陣以待。
待‘丫’字陣形穩步到了蒙遼軍輕騎的最佳沖刺距離,只見敵軍中令旗揮動號角嗚咽。
頃刻間,十數萬蒙遼軍從東西北三面,烏云蓋頂一般傾瀉而出,戰馬踢翻的塵土遮天蔽日。
敵我雙方憋了將近三個月的大會戰,就此開始。
看看敵軍正面的輕騎已到了一千多步的距離,代老將軍一邊舉著望遠鏡觀察敵情,一邊不慌不忙下令。
“傳令韓客和石坤,不能讓敵軍進入我軍五十步以內。”
“諾。”
攻擊陣型內靠前指揮的韓客和石坤得到將令,他倆也早已做好了一切準備,韓客隨即下令道。
“傳令火炮手,掀開炮衣準備戰斗。”
“傳令其他將士,霹靂炮、火爆箭、神臂弓和諸葛連弩都抄在手中,不能讓一個敵軍漏過來。”
“諾。”
軍令下達,五十門火炮前面的數排將士,立即轉身后撤,緊緊捂住了耳朵。
其余將士也掏出霹靂炮擰開鐵蓋,左手操起神臂弓,右手從背上的箭壺里,抽出一支三棱破甲錐。然后也捂上了耳朵。
火炮手掀開蒙著火炮的炮衣,手腳麻利地,頃刻間就裝填好了落地爆炸的開花彈,然后手拿火折,就等韓客下令開炮了。
眼看敵軍沖刺到了六百步距離,韓客一聲大喝“開炮”,傳令兵令旗一揮,主管火炮營的營哨一聲令下。
在震天動地的一聲巨響后,五十發開花彈頓時傾瀉而出。
經過王錚改良后的這種火炮,射程一千步,野戰殺敵所用的開花彈,爆炸后的有效殺傷范圍是二十米。
如果裝上實心鐵彈,轟上城墻就是一個窟窿,直線轟出去,敵軍就是一個近千步的血胡同。
如果裝上更大威力,類似后世圓柱形的那種炮彈轟擊城墻,一炮就能炸塌一個垛口,三十米范圍的敵軍,也會被爆炸后的沖擊波震得尸骨無存。
只是,這種威力巨大的開花彈,因為沒有后世的那些種大型機械,還是純手工打制。太姬八不好打造,稍一不慎就會炸膛,就會造成工匠的死傷。
因此,雖然實驗成功了。可為了工匠和將士的性命,王錚下令兵部的作坊,暫停打造這種開花彈,等以后工藝更發達了再說。
火炮的威力是巨大的,火炮的巨響也是很嚇人的。不過,人還能忍受這種震耳欲聾的巨響,可馬匹就不行了。
因此,敵軍沖陣的前鋒,沒被炸死多少,戰馬卻是突然急停,再也不敢前沖。
可后面的蒙遼輕騎還在猛沖向鄭軍的陣營,一時間勒不住胯下的戰馬。于是就造成了蒙遼軍的互撞。
前面的蒙遼軍被自己的戰友撞翻在地,接著就被接踵而至的戰馬踩成了肉泥。
后面的蒙遼軍士勒馬急停,不想踩死自己的戰友。可更后面的蒙遼軍卻不知就里還在猛沖。
于是乎,蒙遼軍馬撞馬馬踩人亂成了一團。還沒等他們緩過勁兒,第二聲巨響后,第二波的開花彈又已在頭頂爆炸。
僥幸躲過火炮轟炸的蒙遼軍前鋒,依然哇哇怪叫著猛沖向鄭軍的陣營。可迎接他們的,是劈頭蓋臉的三棱破甲錐箭雨。
三棱破甲錐,只有足夠富裕并且不缺鐵的大鄭將士,才能大量配備無限制地使用。
蒙遼軍為了這次的會戰,短時間內趕造出來的霹靂炮、鐵胎弓都不足用,只配備了幾萬人。
并且,霹靂炮屬于仿制大鄭的,火藥的配置不合理,威力太小。鐵胎弓的鐵質不好,射程不夠還易斷,破甲錐的鐵量不足,射不遠。
而蒙遼軍所穿鐵片甲的防御力,比鄭軍的板甲也頗有不如。
因此,這次的會戰,鄭軍只要不漏出破綻,被蒙遼軍抓住并且擴大,鄭軍就可立于不敗之地。
六輪火炮齊射后,蒙遼軍死傷慘重開始躊躇不前。
韓客一看,卻是不依不饒。
他得到的軍令是正面強攻,殺進敵軍的中軍大營,焚毀敵軍的大營。
給周圍的近二十萬蒙遼輕騎造成恐慌,降低、最好是摧毀敵軍的戰斗意志,迫使其由攻轉守,最后被徹底擊潰。
“傳令:火爆箭和霹靂炮壓制敵軍,火炮手推炮前進。”
“諾。”
此令過后,數千神臂弓手霹靂炮手,迅速前沖至火炮前,然后把火爆箭和霹靂炮,以四十五度角拋射向敵軍的陣營。
其實,火炮震懾敵軍的目的已經達到,到了此時已無大用,再有的作用,就僅僅是轟開敵軍大營的營門了。
即便沒有火炮,使用集束霹靂炮,也很容易地就能轟開敵軍大營的木柵欄。
在這個年代的大鄭,火炮還屬于新式的大殺器,很多的鄭軍將士都沒聽說過。就更別說是孤陋寡聞的蒙遼軍了。
王錚急調火炮前來助陣,其主要目的,一是為了震懾敵軍,讓敵軍失去戰意,提高了這次大會戰的勝率。
二是為了攻打燕京的堅城時,轟擊城墻或者是城門。別的其實沒啥大用。
火炮的使用,其震懾效果比殺傷力大得多。
果然,還是第一次見到火炮的蒙遼軍,對鄭軍那些穿著紅衣服蹲在地下,嘴里能噴出的火蛇,卻能在一千步外殺人的黑乎乎的怪獸,產生了極大的畏懼心理。
開始躊躇不前,已經戰意大減。
在這個年代,越是愚昧的人越不怕死,可越是愚昧的人,越害怕鬼怪邪說。
對于蒙遼軍來說,鄭軍再是勇猛,也不是三頭六臂的妖怪,并不可怕。可那些個蹲在地下的妖怪就太可怕了。
試想,按現在的科技水平,誰能在一千步外殺人?就連鄭軍投石機的射程才不過七八百步。可那些妖怪,竟然能在一千步外殺人,還讓不讓蒙遼兒郎活了?
“不能讓他們活,給我轟。”中軍司馬都尉韓客,咬著后槽牙繼續下令。
中軍司馬韓庚不在,司馬都尉韓客,就暫時代理中軍的主帥,后軍司馬石坤也得聽他的將令行事。
韓庚和韓客兩人,家里都是雁山衛、相隔六百里遠門子的本家兄弟,但在從軍前卻誰都不認識誰。
曾是雁山衛中軍乙旅的旅帥,同樣是一員有勇有謀少見悍將的韓客,殺敵時同樣也是毫不手軟。
“霹靂炮、火爆箭攻擊前進,神臂弓和諸葛連弩收拾漏網之魚。”
“錐形陣迅速變陣鶴翼陣,加速前進,盡快抵達敵軍大營。”
萬喜和高丕的車輪大陣,抵擋住了蒙遼軍大部分的攻勢。
韓客抓住時機,想一舉沖破正面敵軍的陣營,把迎面的蒙遼軍壓迫向兩側,交給車輪大陣殲滅,讓開正面的敵軍中軍大營。
他想要轟開敵營的南門,一鼓作氣沖進敵營。
可蒙遼軍籌備了這次大會戰這么久,自然也不會輕易認輸。而中軍大營,又是蒙遼主帥韓德壤的帥帳所在,自然不能讓鄭軍攻克。
于是,一撥又一撥的蒙遼軍勇士,從四面八方,悍不畏死的猛沖鄭軍的大陣。
導致韓客指揮的數次沖營都被壓了回來。霹靂炮的殺傷力再大,也殺不盡蒙遼軍前赴后繼的拼死猛沖。
何況,蒙遼軍也不是空著手沖陣,他們的霹靂炮和粗制濫造的三棱破甲錐,也在不要錢似的往鄭軍的陣營里傾瀉,給鄭軍的將士造成了很大的殺傷。
項梁率領的輕騎太少,主要是遮護錐形陣的陣屁股。
為了避免蒙遼軍沖破了錐形陣的陣形,不能放開手廝殺,只能左支右拙,把項梁急得不住地哇哇怪叫。
蒙遼軍近二十萬人馬一起沖擊鄭軍的怪陣,聲勢也確實駭人,威力也確實極大。一時間,萬喜和高丕的車輪大陣,處處險象環生。
防御力極強的車輪大陣,在蒙遼軍悍不畏死屢次的強攻下,也是屢被突破。
此戰,是決定兩個民族兩個國家命運的,極其重要的一戰。
鄭軍的戰械太犀利,霹靂炮等大殺器的殺傷力太大,戰法太出其不意。
不到三個月,燕云十六州已經大部落于鄭軍之手,蒙遼軍現在,可以說是只能背水一戰。 這一戰如果失敗,燕京如果被鄭軍攻破。燕云十六州假如全部丟失。
那么,契丹一族,就只能退守極北苦寒之地,過幾百年前那種食不果腹的漁獵生活。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契丹人自從擁有了燕云十六州這百年來,早已習慣了奴役漢家百姓,才帶給他們的奢侈生活。現在鄭軍要把他們打回老家去,過那種不如豬狗的的原始生活,他們當然不同意。
因此,此戰的慘烈程度前所未有。蒙遼軍從上到下,均是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死了一批再上一批,誓要打開一個缺口,沖破鄭軍的車輪大陣。
拼著自己一死,也要給后面的弟兄,一個沖進鄭軍陣營的機會。
和攻破涿州的死戰相比,這次會戰的慘烈程度,更是翻倍地增長。戰死的雙方將士也是成倍的增加。
車輪大陣防御極強,卻不能任意攻擊敵軍,萬喜和高丕就只能左支右拙拼命死守。
這一戰,真是殺得血流成河日月無光,雙方人馬近四十萬人,每一個人均為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拼盡了全力,流干了汗水。
而躺在地下或已被踩成了泥漿的雙方軍士,更已是魂歸天國尸骨無存。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