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隨家出自日本甲州武田氏甲州武田氏則出自源氏這個守隨信吉的祖先也是武田山猴子的一個兒子。勝賴公殉村后守隨家就跑到了日本關西地區在黃石原本的歷史上這家最后的工作是做商人延續到了幕末他們家族一向以腦子活絡和善于見風駛舵著稱。
</br>
</br>這個守隨信吉今年才二十歲去年他剛投奔到長州藩當上了足輕頭每年有五十石米的俸祿。上個月藩里突然秘密動員的時候守隨信吉還以為是幕府終于要對長州下黑手了。但他滿懷悲壯地走進戰隊的時候領隊的侍大將才告訴他原來是去打一群“海匪”。
</br>
</br>王直等海匪在中國叫倭寇在日本曾經被叫做“明寇”。后來幕府不敢這么稱呼了于是就換上了海匪這個稱呼。倭寇在大明一直被中國政府追著打但在日本他們常常追著日本政府軍打。日本戰國時期各強大的“諸侯”對大股的海匪一向非常客氣——因為海匪一般比日本的諸侯強大。直到幕府時期雙方的力量對比才逐漸改變。朝鮮戰爭后德川摹府也算是了狠了拼了命把周圍的海匪剿滅了不少生怕給大明以動戰爭的借口。
</br>
</br>至于最強大的幾股海匪德川幕府掩耳盜鈴地把他們稱為“海商”。比如李旦和鄭一官之流這幾個家伙個個能動員幾萬兵力而且和大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還掛靠大明有著閩商的身份。德川幕府自知決計剿不了他們所以對他們侵占日本土地、城市的行為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br>
</br>聽說對手是海匪后守隨信吉和他手下的農民兵就士氣高漲起來——對方既然不能被稱為“大明海商”的話那就說明他們沒有什么實力。一路上下級武士和農民們還聽說這幾百海匪占了長州藩的下關港還公然勒索長州藩這讓他們更高興。因為這次長州藩足足動員了快三千大軍其中戰斗兵就有兩千人。那打幾百個上岸的海匪還不就是玩么?
</br>
</br>可是一到下關附近守隨信吉就覺得不對了對面一排排士兵一看就不是土匪。隊列站得比自己這邊的武士們還整齊;等雙方排兵布陣的時候就更不對了對面地 “海匪”一水的鐵甲守隨信吉的上司看得直愣連常用的列隊命令都忘了下達了其他的武士們也都看傻了眼。守隨信吉不像他的土包子同事那么沒見識他在界地時候聽說過很多大明的傳聞眼前的鐵甲一看就是大明的軍國之器這東西根本就是有錢也沒有地方買。
</br>
</br>守隨信吉瞄了一眼估計幕府承認的那幾個“海商”全加一塊也湊不出這么多的鐵甲來他小心地把心中的疑慮跟領隊的頭目說了那個頭目就把他派去和這次的總大將說。那個總大將看到對面耀眼的裝備后也和被雷劈過的蛤蟆一樣說不出話了。聽過守隨信吉的報告后那總大將一邊痛罵藩里的那些軍情騙子一邊哼哼唧唧地打部下過去試探著交流一下。
</br>
</br>那個使者走到海匪軍前二十米大叫道:“我乃長州藩毛利家……啊——”話才說了一半那倒霉蛋就被鐵炮打成了馬蜂窩。楊致遠來以前黃石曾拾他介紹過一些日本的風土人情黑島還沒有把話翻譯完楊致遠就認定這個儀式乃是戰前的挑戰早等得不耐煩的楊游擊立刻下令開始作戰。
</br>
</br>三磅和六磅炮打過來的彈丸呼嘯著向長州軍的頭上飛了過去長生島的炮兵技術比幾個月前強了不少。對手遠程火力和騎兵都很差所以長生島的炮兵把火炮推近了進行跳彈射擊。一次精準的炮擊就是在長州軍的密集陣上開出一個血胡同滾燙的鐵球那可是擦著就死挨上就亡。明軍條例都是雙人炮組而十八磅紅夷炮也不過是特別強化到四人炮組長生軍這種為了野戰而訂做地二十人炮組提供了充沛的人力火炮的射度甚至過了火繩槍。現在三磅炮巳經能達到每分鐘三并還有進一步提高的余地。
</br>
</br>據黑島一夫說日本已經有兩代人沒有打過仗了在場的長州武士和農民也確實都是第一次見識野戰火炮。不過令楊致遠驚嘆的是……他們竟然扛住了并且在生扛了明軍的火炮有一刻之久后他們還是沒有出現崩潰的跡象。這種勁頭讓楊致遠贊嘆不已。水土不服讓明軍近兩成的戰斗員上不了戰場所以楊致遠一直希望長州軍能被火炮嚇倒。
</br>
</br>可是現在不能再等了楊致遠擔心對手遲早會從最初的震驚中清醒過來所以他命令步兵開始進攻。黑島一夫提供的第一個情報看來不太準確但他希望黑島一夫不要犯第二個錯誤。據說長州軍主要是由農民構成的楊致遠希望白刃沖鋒的時候農民兵會一哄而散然后靠人數消滅那些不逃跑的武士。
</br>
</br>沖鋒動后楊致遠更加震驚地看到長州軍全體哄散了。那些世襲的武士跑得比農民還要快。一支才表現出驚人紀律和素質的軍隊竟然會有這種表現讓楊致遠很擔憂他制止了原定的追擊以防有詐并下令審訊俘虜——黃石給楊致遠的命令是要優待俘虜長生軍在日本既要是一支威武之師更要是一支文明之師。黃石目前的目標是做生意萬一挑起人民戰爭就太不高明了。
</br>
</br>通過審訊楊致遠才明白他犯了教條主義錯誤。長州軍一開始的堅挺并不是因為勇敢而是因為從上到下都被嚇傻了其實就是駭過頭了。而當明軍白刃沖鋒的時候清醒過來的長州軍自然以最快的度瓦解了。
</br>
</br>當天晚上長州藩現守隨信吉會漢語而且腦子很活絡后就火線提拔他為侍大將來和“海匪”談判聽說這假錢鋪子的幕后老扳是大明的太子少保后長州藩武士們的臉都嚇綠了。他們估計這次一定要有人自栽謝罪了最后這個光榮的任務再次落到了剛執行完九死一生任務歸來的守隨信吉身上他在榮升侍大將的同一天再次被提拔為長州藩家老然后被派赴大明道歉謝罪。
</br>
</br>陪同守隨信吉前來地兩個長州藩副使一路上向他灌輸了不少主家為大的道理并不停地暗示守隨信吉要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勇敢地“承擔起責任”來。守隨信吉嘴上慷慨激昂心里卻大罵不止——老子沒吃過幾天肉連老婆都還沒有誰Tmd去剖腹啊。
</br>
</br>這三個各懷鬼胎地正副使者跟著報信員登上長生島時已經驚訝地說不出話了他們雖然從小就知道大明是個龐然大物也曾不斷提醒自己大明的實力深不可測但看到原來只是這么小的長生島都有大批鐵甲兵的時候他們三個人的精神終于到了崩潰的邊緣。
</br>
</br>至于為什么大明地太子少保大人會在這里呢?這很容易解釋。太子少保大人正在一線指揮對蠻夷的作戰。這三個家伙看見長生島一排排的鐵甲兵后抱定了一個念頭那就是絕不能招惹大明讓她有絲毫不快。
</br>
</br>守隨信吉的俸祿巳經漲到二百石了但這個不知感恩的東西還是沒有一絲一毫為長州剖腹獻身的覺悟。他一見黃石就趴到在地把責任一股腦地替長州藩攬了下來并打算接受對方的全部要求。
</br>
</br>黃石倒是沒有想提什么過分的要求西南各藩和幕府地關系就是互相看倒霉但無論如何長州背后總還是有一個德川幕府。不管質量如何一個能動員十幾萬軍隊、其中職業戰士數萬的幕府還是不可小視的也不是現在的黃石能對付的。
</br>
</br>守隨信吉很快就注意到黃石似乎并不是完全地理直氣壯所以他飛快地對長州的行為進行了解釋成功地把責任推拾了德川幕府。最后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黃石可以繼續他的銅錢買賣但是所有的銅錢都要賣給長州藩長州藩用自己的渠道去銷售。達成這個共識后守隨信吉忍不住暗自高興看起來自己是能活著回去了。而且這樣就可以和大明拉上戰略伙伴關系長州藩大概也會很滿意起碼不會殺了自己泄恨。
</br>
</br>黃石提出的另一個條件就是傳教他要求長州藩允許忠君愛國天主教會進入長州。這個提議讓守隨信吉考慮了很久最后提出為了照顧幕府的臉面這個教會必須要改名宇——比如叫“忠天皇愛長州教會”。守隨信吉覺得黃石這個要求不過是一個信徒的附加條件沒有啥大不了的為了讓黃石高興他還愿意做第一個加入這個教會的日本人。當黃石告訴他巳經有了個叫黑島一夫的教友后守隨信吉還顯得有些遺憾。
</br>
</br>而在黃石的算盤里他需要一個侵入日本的突破口。雖然這個時候日本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都遠遠沒有覺醒歷史上也沒有被荷蘭給刺激出來。但現在又要加上一個黃石這事情就不好說了。而宗教無疑是能產生深刻認同感的東西用宗教認同感去滲透一個封建國家還是比較容易的。
</br>
</br>天啟五年六月初。守隨信吉返回日本的船上還多了兩個忠君愛國天主教的牧師。船只在九原地區加水的時候這兩個牧師虔誠地在碼頭上做祈禱一個看上去才五、六歲的日本農家子弟也跟著他們劃了個十宇還跪在兩個牧師旁邊童聲童氣地用日語做起了祈禱。
</br>
</br>“這個小孩真好玩”一個長生島牧師看著那孩子清澈的大眼晴忍不住摸出了兩個小饅頭塞給他一邊撫模這孩子頭的時候一邊問旁邊的守隨信吉:“這孩子姓名是什么?”
</br>
</br>守隨信吉打量了這個農家孩子兩眼嗤之以鼻地說道:“農民的兒子沒有姓的。”日本很多武士寧可餓死也不肯去做農民就是因為日本農民沒有姓氏。落魄武士一旦當上了農民就意味著斷絕了家紋。
</br>
</br>那個孩子正大口地啃著饅頭守隨信吉半蹲著問道:“你這小孩叫什么名字?”
</br>
</br>孩子大睜著眼晴脆生生地回答說:“我有姓的。”
</br>
</br>“哦這么小就有當武士的志向了。了不起。”守隨信吉哈哈大笑起來:“有志氣的小孩你給自己起的姓是什么啊?”
</br>
</br>男孩子也沒有更多的解釋。用清脆的童音驕傲地說道:“我叫天草四郎和貞。”
</br>
</br>……
</br>
</br>同月孫承宗在山海關登臺拜將。他親自為馬世龍請來了尚方寶劍還保舉馬世龍升右都督節制關寧各總兵。在這個時空里馬世龍因為黃石而受到影響的前程終于因為黃石的推卸而回到了原點只是時間稍微晚了一點幾而已。
</br>
</br>感激涕零的馬世龍鄭重其事地接過了尚方寶劍。孫承宗在拜將臺上當著眾人地面一連行了三次抱手禮:“東事就托付馬帥了本部堂會為馬帥籌集糧秣也絕不插手過問具體軍務。”
</br>
</br>馬世龍單膝跪下指天誓地:“孫大人放心。末將一定不負國家、皇上所托必要將建奴一舉蕩平!”
</br>
</br>根據馬世龍的計劃他的心腹大將魯之甲會組建一支機動部隊這支機動部隊會由一個車炮營和一個鐵騎營組成。再由兩個水營負責運輸工作整個機動部隊會有戰兵五千輔兵五千戰車三百輛戰馬、馱馬三千匹船只一千四百只并裝備大炮百門——其中有紅夷大炮兩門各式火銃三千支。一旦現后金軍的防御薄弱處馬世龍就會用這支強大的機動兵力動雷霆萬鈞的攻擊以打開缺口然后他再親自督促后方地關寧大軍跟進務求給予后金軍以重大打擊。
</br>
</br>馬世龍還親自考問過魯之甲推薦的猛將李承先他對這個武將也很滿意。李承先兵法韜略對答如流馬上、馬下的功夫也頗為了得。馬世龍當即拍板提拔他為關寧參將并由魯之甲親手把先鋒大印授給李承先。
</br>
</br>“金冠、姚與賢統帥兩水營李承先負責車炮營周守廉率鐵騎營……”魯之甲興致勃勃地部署了一番任務。關寧的水營任務和長生島類似都是負責接送病員武器過河并運輸糧食和傷員。魯之甲一個個地指過來把每個人的責任都又重復說明了一遍營中眾將也轟然應諾。
</br>
</br>軍務部署結束后魯之甲倒也不忘了聯絡聯絡感情畢竟打仗這事情就是玩命啊:“諸位兄弟今夜就到我那里去聚一聚吧。”
</br>
</br>幾個將領再次紛紛叫好七嘴八舌地嚷嚷道:“魯大人的酒那是自然要去討一杯喝。”
</br>
</br>酒席喝到眼紅耳熱的時分魯之甲還叫出了歌女作陪。他自己更是一個勁地招呼客人生怕冷落了那位部下。這些部下一個個都手握兵權既是他魯之甲的生命保證也是建功立業的力量來源。
</br>
</br>“魯大哥小弟聽說馬總兵不太看的起我們啊。”周守廉趁著酒意就扯起了一個很敏感的話題這話問得魯之甲心里也是咯瞪一聲。
</br>
</br>“哪有此事哈哈周兄弟說笑了。”魯之甲故作瀟灑地打起了哈哈。這馬世龍祖先是寧夏衛將門雖然這些年來馬世龍一直按照遼西的口氣說話而且他本人也注定要在遼西長期呆下去但還是有很多遼西人把馬世龍看作外人還在背地里罵他魯之甲是叛徒。魯之甲受馬世龍恩情頗重早就認定馬世龍才是他今生追隨的長官:“諸位兄弟我魯之甲可以拍著胸脯說馬帥是打心眼里為我們著想啊。”
</br>
</br>一邊的李承先也覺得馬世龍這個人很不錯他扯著大嗓門贊同道:“不錯馬帥兵法韜略很不錯但最重要的還是他為人寬厚。我信得過馬帥這條命也就交給馬帥了……”
</br>
</br>“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周守廉聞言大喜趕快敬了魯之甲一杯酒:“那魯大哥可要給我們兄弟多美言幾句啊。”
</br>
</br>“一定一定。”魯之甲大笑著和周守廉干了一杯金冠的酒此時也到了魯之甲又是一飲而盡……
</br>
</br>離開了魯之甲的大營后周守廉立刻把滿臉的笑容卸掉了。他冷冷地問金冠和姚與賢:“你們怎么看?”
</br>
</br>金冠冷哼了一聲:“魯之甲這個狗腿子我早說他是叛徒你們還不信。”
</br>
</br>“誰不信了?”姚與賢臉紅脖子粗地反駁道:“只是那魯之甲畢竟是我們遼西人。我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真要讓馬世龍這個回回騎到我們頭上那誰也撈不了好。這么簡單地道理他怎么就是不明白呢?”
</br>
</br>“他根本不想明白哼今天你們還想勸他結果他也想勸你們。哈哈當時真要笑死老子了。”金冠說著說著就哈哈大笑起來了。
</br>
</br>“噓——收聲。”周守廉沖著金冠作了個噤聲的手勢遠處傳來了李承先的聲音那個人喝得醉醺醺地也告辭出來了:“馬世龍扔拾他一個參將的破餅這狗立刻就把自己的祖宗忘了。”
</br>
</br>天啟五年六月初長生島。
</br>
</br>第一批赴日地士兵已經回來了黃石給楊致遠地命令就是炫耀完武力后立刻以最快地度撤退回國。他黃石就是一個徹底的紙老虎而且還要仗著大明這幾百年的積威。如果日本人堅持抵抗那他也就只能當作練兵了但眼下看起來效果還算不錯。
</br>
</br>黃石最近收到了孫承宗的一封信信里說的很模糊但看得出來孫承宗有意于遼東。雖然黃石不明白孫承宗為什么不肯明說但他相信孫承宗這么做一定是有道理的。據黃石的判斷孫承宗的目標應該在三岔河到娘娘宮一帶。關寧軍自負天下強兵戰馬、火器也頗為充沛馬世龍一個個外來的武將看見這么多兵馬器械肯定會徑直去找后金大部隊的麻煩。再說他馬世龍一個外系的武將要想立足遼西也需要一份說得過去的戰功。不然孫承宗遲早有走的一天嘛。
</br>
</br>想到馬世龍目前的處境黃石心中也隱隱有同情之感。因為這讓他回想起了自己初到東江的艱辛。黃石把孫承宗的信件又看了一遍細細品味著里面的含義—— 孫大人是要我主動去助馬帥一臂之力吧?但又怕傷了馬帥的自尊……嗯看這信的語氣和寫法。說不定已經傷過馬帥的自尊了。唉我又該如何是好呢?
</br>
</br>黃石的煩惱不僅僅來自遼西就在收到孫承宗信件的兩天前東江本部那里還來過一封密信耿仲明的一個心腹隨船來到遼南他貼身帶來了耿仲明獻上的好意。
</br>
</br>耿仲明在那封密信里告訴黃石:陳繼盛最近一直想出動出擊為此他巳徑給毛文龍兩封信了。雖然這兩封信都被毛文龍駁回了但毛文龍第二封信的語氣似乎也顯得有些松動陳繼盛目前正在寫第三封信。耿仲明以一個朋友和孔有德密友的身份提醒黃石切不可被陳繼盛把風頭了過去。信得末尾還看似隨意地講了兩句說什么東江外系武官都對黃石很欽佩覺得他很給外來的武將爭臉讓他們也感到揚眉吐氣。
</br>
</br>毛文龍的干兒子們說什么外系武將……黃石第一感覺是可笑但是他靜下心來一琢磨又感到一陣陣狂喜因為這說明他的影響已經足夠大了至少有相當一批東江軍官巳經在觀望并視他為毛文龍的接班人。比如這個耿仲明和孔有德就已經把寶押在了他黃石身上。
</br>
</br>黃石對著地圖看了許久但他眼前流過的卻是孫承宗的那滿頭銀耳邊回響的則是近日聽到的那些故事那些正生在遼東大地上的慘絕人寰的故事。
</br>
</br>——只要我搶在馬世龍前攻擊復州就應該可以吸引來后金更多的注意力這應該可以幫助到馬世龍了吧?大規模圍攻復州也可以在東江觀望派的心目中再投下一記砝碼……如果蒼天注定要我做戚繼光第二那我也只好以封侯為滿足。(全本小說網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