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顧惜的話,??董茗茗整個人都不好了。
——啥?顧惜居居居……然押了盛修言!押就算了,居然還押了這么多。
這么說顧惜對自己都沒有信心?!
想到這里,董茗茗突然面『露』絕望地哀嚎了一聲:“我完了……”
她押了五本五三,??一本尖子生,??果賭輸了,按照現在一比二的賠率,她豈不是要‘收獲’五本五三,??五本教材全解,??外加兩本尖子生!
按照規定這些都得在一個學期做完的好吧,??那么多要了她的命也不可能的。
董茗茗看看顧惜,??最后一臉生可戀地轉了去。
看到董茗茗的模樣,??顧惜有些好笑。
本來不知道董茗茗在想什么,??不過聽到她的吐槽,顧惜大概也知道這人在擔心什么了。
看董茗茗這模樣,顧惜實在有些不忍心,所以還是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說了一句:“安心安心,??用不這么緊張。”
見董茗茗看過來,??顧惜給了對方一個安撫的,又道:“我的考分也不一定會輸的。”
董茗茗:“……”那你還押盛修言那么多本?
按照顧惜押的那個數,果打賭輸了,??就要做……
唔,??不敢算。
“要是最后你第一,??押輸了,??我不會幫你分擔的。”董茗茗面帶幾分同卻堅決地看顧惜,嘀咕了一句:主要是那么多,她一屆凡人分擔不起啊。
不過,??想想,董茗茗又道:“算了,我還是幫分擔一本、恩,兩本吧,不過說好了啊,我只做英語,還有,我不做五三。”那個太變態了。
看董茗茗一臉認嚴肅、一本正經的模樣,顧惜好笑又有點小感動:其實她想說,不用分擔,的。
不過果董茗茗想要分享的話,到時候等她贏到了賭注,也可以送她兩本。
——
下周考試,雖然顧惜對自己挺有信心的,不過也開始認真復習起來。
好在這段時間‘天創大賽’,他們的項目目前已經進入技術設計階段,基本上都是【麟】在做了,‘sl青創賽’的資料提交上去之后也還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才會有通知。所以,這段時間,顧惜可以安心復習,準備月考。
看顧惜專心致志復習的架勢,身為同桌的董茗茗表示非常欣慰:本來她已經絕望了,在想著怎么完成她的幾本練習題,現在,董茗茗終于心里又有了點底。
“顧惜。”
“恩?”
“加油!”董茗茗對著顧惜說道。心里卻在想著,顧惜押的盛修言,要是輸了,她要不就再幫她分擔兩本吧。
瞥了一眼盛修言的方向,董茗茗又一臉認地對顧惜說:“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
因為盛修言那邊也開始認真了。
——這幾天,不僅顧惜認真,就連盛修言這個萬年不來上早讀課的家伙居然都每天按時來學校乖乖聽課了,且居然每堂課都在認看書。
也因為這樣個人的狀態,現在搞整個班的復習備考氣氛都緊張了起來。
當然,押注的人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激動。
——
就在這樣緊張又激動的氛圍當中,終于迎來了附中的月考。
月考這天,顧惜倒還算是淡定,反一旁的董茗茗比她還要緊張。
“顧惜,雖然你這是第一次在我們附中參加月考,不過也不用緊張知道嗎?拿出你平常的水平,正常發揮就可以了。”董茗茗一邊拍顧惜的兩邊肩膀,一邊一臉緊張地說道。
“要是遇到又不太有把握的題目就先選一個答案上去,別一直在上面死磕,但是也別空知道嗎?”
“哦,對了,還有,考試用的筆、尺子還有鉛筆橡皮你都帶了嗎?”
顧惜點頭,剛要說‘我帶了’,就見董茗茗從包里拿出了一袋考試文具塞給她,一邊說道:“我準備了兩份,這份是專門給準備的。”
見狀,顧惜有些哭笑不:“我帶了。”
“沒關系,再多備一套,有備患!”頓了頓,董茗茗又指文具袋外面小包上一塊紅『色』的布頭以及拉鏈上一個黃布掛墜道:“這個,是我專程在網上給求的,孔廟開光金榜題名簽,還有這個,是少林官網上請的‘心想事成符’,方丈主持親自開光,靈的,帶上這個,保證這次能考第一。”
為了顧惜拔頭籌,她這個同桌也是『操』碎了心了。
聽董茗茗嘮叨了一通,顧惜忍不住嘴角抽了抽,不過見對方一臉關切的模樣,顧惜決定還是不要告訴她這個開光的簽多半是假的,還有那個符開沒開光難說。
“好好,我會好好考的。”顧惜董茗茗遞過來的‘開光’文具袋收下,又拍了拍董茗茗的肩,道:“馬上到時間了,也趕緊去考場吧,加油啊。”
——
與董茗茗道別,顧惜找到了自己的考場。
令人意外的是,顧惜和盛修言兩人居然被抽到了同一個考場,只不過兩人的座位在教室的一左一右。
考試開始。
第一天上午是語文。
拿到試卷后,顧惜還是習慣『性』地前后看了一眼:語文試卷的難度和她上一次入學測試那一張差不多,只不過里面又多增加的最新學習的一些知識點。
大作文的題目是一幅畫,看圖寫作,不限文體。
畫上是一大家子人坐在大圓桌上吃飯,寫記敘文的話就是團圓飯、過節,議論文就是家的意義、傳統節日的意義,散文可以寫家、親情等等……
這樣的命題不算難,只是放在過去,這樣一篇作文,顧惜大約需要想象加猜測了。
現在,再看到這樣的命題,顧惜腦子里自然而然就浮現出了顧邵、還有爺爺他們的畫面。
又盯著那幅簡筆畫看了幾秒,顧惜才收回時下,從頭開始做題。
一直到最后,作文寫完,顧惜才有倒來看了一眼題目最后的附加題。
a大附中的月考試卷除了數學偶爾有附加題之外,一般不會設置附加題。可是這一次,語文試卷的最后一面卻多加了20分的附加題目。
這是一道文言文翻譯解答題。
顧惜仔細看了一遍內容,這一篇顯然是之前沒有學過的,不過,用其他文言文翻譯的知識來做,不知道的解釋結合前后文猜一猜,也能答出來。
因為沒有正兒八經參加過附中的月考,顧惜完全不知道附中月考根本就沒有附加題的傳統。
所以,當其他人在看到附加題的一瞬間,整個人都不好了:附加題,說白了不就是超綱題嗎?且這題超綱太多了吧。
聽見考場內細細碎碎的嘀咕聲,監考老師敲了敲桌子,提醒道:“認真考試,保持考場安靜啊!”
這道附加題原本也不是為了大部分學生準備的。
——這次學生之間打賭顧惜和盛修言誰會是第一名的事,快就連學校老師都聽說了,然后出題組有幾個心思活絡的老師也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提議在后面再加一道超綱題。
‘顧惜和盛修言這兩個人成績怎么樣大家都『摸』清楚了,月考的題目難度都是正常難度,萬一這兩人都考滿分不就分不出高低了嗎,加個難度大點附加題正好。’這樣一句話,居然就說動的出題組組長,同意加了這道附加題。
不僅是語文,再之后的數學、英語,以及第二天的副科考試試卷上也都加了20分的附加題。
完成最后一科的考試,顧惜從考場里交卷出來,便聽到走廊上一片哀嚎和吐槽。
大家討論的話題基本還是最后那道‘難出天際’的附加題。
這時,董茗茗從自己考場那邊過來,找到了顧惜,一把拉住了她的手:“顧惜,怎么樣,最后那道附加題做出來了沒?”
董茗茗一臉緊張,畢竟顧惜的發揮,直接決定了她后半個學期的校園生存質量。
“做出來了。”顧惜點點頭道。
最后一科考試是物理,大概是因為最近看了許多電子技術基礎知識書籍的緣故,再加上今天考試最后附加題也是電流電路類的,所以其實顧惜覺還挺簡單的。
見顧惜一臉輕松,董茗茗也動了口氣。
這時,只見盛修言閑散地從考場里出來,董茗茗的神『色』又不太好了。
——之前哪一次考試,盛修言不是一到可以交卷的時間就直接交了卷提前離開的,可是這一次的月考,盛修言居然每一場都幾乎等到了最后才交卷。
以眾人對修神長期的了解,他等到這么久才出考場,絕對不是因為不會做,是因為修神他認真了!
董茗茗心里又打起鼓來。
“顧惜,說這一次盛修言考怎么樣?”
“應該還不錯吧。”顧惜想想,說道。
“那你呢?們兩覺誰更好?”董茗茗追問。
“我也不知道。”顧惜攤攤手,說道。
頓了頓,顧惜又拉住了董茗茗的手:“走吧,考都考完了,在想結果都是一樣的。咱們還是先考慮一下大賽的事吧。”
“恩?啥大賽。”
顧惜幽幽地看了董茗茗一眼:“青創賽。”
這位小董同學不會是已經把‘青創賽’的事忘了吧。
被顧惜這么一提醒,董茗茗才想起來,‘青創大賽’的第一輪答辯賽就在月考之后的一周。
當時董茗茗好像還聽到顧惜和盛修言兩人在討論,說是什么有三天的時間,可以準備講解內容還有ppt。
迎上顧惜‘深邃’的目光,董茗茗臉上一紅,訕訕一:好吧,她承認她是個不專業的躺贏黨。
“那什么,和盛修言準備講解內容的話,把資料給我,幻燈片就我來做吧。”董茗茗說道。
“沒問題嗎?”顧惜有些不放心地詢問。
“當然,跟我說,做ppt,我是專業的!”頓了頓,董茗茗又道:“且,正好我也熟悉一下咱們了課題內容。”
顧惜想想,便點了頭。
——
于是,在剩下的幾天里,三人便開始利用上課之余的時間開始準備第一輪答辯需要的材料。
過程中,守兩位大神,董茗茗本來想旁敲側擊地打探一下兩個人的考試況,分析分析究竟誰更好一些。可惜,見顧惜和盛修言兩個人都在認的準備材料,董茗茗也只好作罷,繼續處于抓心撓肺的狀態當中。
——
第二周,‘sl青創賽’的第一輪答辯如期至。
為了不造成參賽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大賽采取輪流答辯制:參加答辯的組在候場區等候,按照抽簽順序依次進入答辯會場進行解說答辯。
顧惜他們抽到的簽很靠前,因此,沒有等太久便輪到了他們。
三人走進會場,此時會場里安靜,除了前排5個主要評審,后排20位參與評審之外,也就只有幾個現場工作人員還有攝制組的人員。
她們剛進去時幾位評審似乎正在討論著什么,顧惜隱約聽到好像是在說她們的課題。
顧惜三人面向評審做了自我介紹,坐在首排的其中一位女評審朝他們笑了,道:“開始吧。”
現場,董茗茗負責ppt的播放以及她們組模型的掩飾任務,顧惜和盛修言則分別對課題的設計思路、念、可行『性』概述以及設計部分作了匯報。
在匯報過程中,顧惜可以明顯看出現場評審臉上的神變,從期待到驚喜,甚至其中那位女評審的臉上還一直掛肯定的微小,這也讓顧惜內心的緊張消散了不少。
“以上,就是我們組的課題匯報,謝謝各位評審老師。”顧惜幾人朝評審們行了一禮之后,結束了匯報。
坐在最中間的評審最先開口,評價道:“們這一組的課題還是不錯的。”
這句評價雖然說沒有滿,不過透過這位評審的表情卻不難看出他對顧惜他們課題的認可。
頓了頓,評審的話鋒卻略微一轉,又指那個模型道:“們這個模型目前來看只能、我們姑且稱之為‘傳播’,現在只能傳播五中味覺和嗅覺物質,似乎有些太少了,我們也知道,論是氣味還是食物的味道,它都是一個組合物質,是很復雜的。”
聽到評審提出來的問題,顧惜點點頭,并不隱瞞地解釋道:“老師您說對,實際上要實現我們課題中所描述的味覺氣味傳播需要復雜并且精細的設計,我們的設計模型遠遠達不到,所以我們設計它的初衷更多的是想可視地將運行模式演示出來,并且證明這個設計的可行『性』。”
顧惜的答中肯,顯然讓評審十分滿意。
這時,另外一位評審開口:“那么,我也來問一個問題,順著們這個設計遠期的進展來說,氣味和食物的口味都是很復雜的組成,尤其是食物的味覺,氣味還比較好說,只需要氣味物質按照比例組合釋放就可以了,那么,們課題中第二步提到的味道該如何實現,并且讓接收端的人真正感受到呢?”
被問及這個問題,臺上的三人都停下來思索了片刻。
然后,盛修言說道:“本質來說其實沒有差別,氣味的載體是空氣,那么只需要味道找到一個載體就可以了,比固態的糖片或是『液』態的入口噴霧。”
接著盛修言的話,顧惜又補充了一句:“至于食物的口感方面,可以利用電磁波設備在合范圍內給口腔神經定的刺激來實現。”
兩人的答在評審的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是因為他們也是這么考慮的,意料之外則是因為評審們并沒有想到眼前兩個不大點的初中生能想到這一步,且想法完善。
“我沒什么問題了。”這位評審笑說道。
“我還有最后一個問題,”另一位評審說道:“就是你們設計的這個裝置未來是應用于普通群眾的,過于復雜的設計過程可能會導致機器很大,就像現在的家庭跑步機一樣,占地方,麻煩,沒用,這個你們有想過嗎?”
聽到這個問題,顧惜想了想,點點頭,又語氣自信地說道:“未來這個設備的設計我相信不會太過于龐大的。”
說著,顧惜舉了例子:“這就像是通過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能夠計算機的計算功能從160平方米濃縮到一臺手機上一樣,我們這個設計未來的大小也可以做到只有手機那么大,完全成為一個輕便的小型附加設備。”
“且,就拿現在的技術來說,目前我們模型上所使用的運算芯片、敏感元件等等,實際上的體積都可以縮小到現在的5~10%,其他多輔助元件也已經可以做到微米級了。”這個顧惜是在顧邵書房里某天在他的筆記本上面瞄到的。
顧邵能寫的,一定是有的,只不過不一定已經面世了已。
說這話時,也不知道是不是顧惜的錯覺,她總覺好像在現場、后臺控制室的方向看到了顧邵。
——大概是看錯了吧。
顧惜默默搖搖頭,心里嘀咕道。
——原本今天的答辯顧惜是想顧邵能來看的,不過一方面這個環節并不對外公開,另一方面顧邵今天有一個很重要的峰會,所以這個想法也只好作罷。
對于顧惜的答,顯然,現場的評審驚訝之余都十分滿意。
“好了,沒什么問題了,謝謝。”
“謝謝評審老師。”三人又朝評審們行了一禮,離開了會場。
至于她們課題還有這次答辯的評分不會馬上揭曉,需要等到3天后才會統一公布出來。
——
三人離開,剛走出賽場,顧惜手機上便收到了一條消息。
看消息,顧惜雙眸一亮,臉上滿是驚喜。
【答辯不錯。】
這條消息是顧邵發的。
所以顧邵剛剛的來了?!
顧惜心里雀躍,一旁的董茗茗還有盛修言不知道她在樂呵什么,還以為是因為答辯成功了,所以高興的。
——
顧惜他們的課題的確很成功。
不僅拿到了高分,甚至還和另外兩個課題一起登上了專門的媒體報道。
只是,就在這時,卻有人跳出來對顧惜他們的參賽課題提出了質疑。
最先提出質疑的人叫做劉德興,這人是歷年青創大賽都邀請的重要專家之一,唯獨今年沒有參加,不過,也因為劉德興在這方面長久以來的權威『性』,他的話有分量。
劉德興一通:這個設計就是海市蜃樓,想法花里胡哨,根本毫合『性』和可行『性』。
簡單來說,在他看來,顧惜她們的想法根本無法實現。
這番評價引起了不小的關注與爭議,也因此,大賽組決定要對顧惜她們的課題進行重新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