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的回歸讓諾德明顯安穩下來,到底約瑟夫才是諾德的核心、才是一切的基礎、公民信任的來源。
諾德內閣會議室
看著排列兩旁的軍政十余位高官,約瑟夫的臉色很難看,他毫不回避的訓斥這些人在叛亂中的無能表現,其中尤其以諾德副外長克萊爾為甚,舒曼不在的情況下他是唯一能夠同羅伯特抗衡的大佬,可是在關鍵時刻他卻選擇退縮……
雖然他借口一直在處理美國國務卿即將到訪的事情,但是誰都看得出這解釋并不過去,最起碼克萊爾自己都有些不出口。
看著坐在尾端的外交副外長,約瑟夫很認真的開口道:“克萊爾,我希望這是最后一次,諾德是拉格納家族的諾德,你們是諾德的大臣而不是部長。”
克萊爾副外長能夠什么?只能唯唯諾諾的頭,大臣和部長都是大概相同的意思,但是真追究起來能夠發現其中的不同,一個是家臣而另外一個則是公仆。
“華夏缺少一個大使,你過去吧!”
“啊!”
克萊爾副外長有些吃驚的看著約瑟夫,諾德公國還沒有一位使臣而現在突然設立是什么意思?尤其還是華夏而不是美國,不僅僅克萊爾就是其他的高官也滿是不解,唯一有猜測的只有杰姆斯,他暗中嘆一口氣,看起來自家大公要一條路走到黑。
雖然內心不滿,但是克萊爾能拒絕?敢拒絕?答案是明顯的,因此這件事就這樣確定下來,沒有人知道約瑟夫的真實意義。
華夏此時還是一個比較落后的國家,但是十幾年之后他在國際上的地位如何?經濟直逼美國位列gdp第二,而且它還是聯合國常務理事國,雖然虛名占據大多數。
也許華夏不是一個發達國家,對于生活在那片國土的人來并不是質量比不上歐美,但身為盟友,沒有比華夏更合適的國家。
東方講究遠交近攻,并且華夏的國策對諾德沒有威脅,因此他們沒有根本利益上的沖突,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最起碼對于現在來。
華夏需要西方的影響力,而隨著諾德在歐洲影響力的增加,它在華夏的眼中地位無疑越來越重,而一旦成為歐盟成員國之一,這種地位無疑會成倍增加。
而對于諾德來,除去需要注意保持美國和歐洲諸國的關系,經濟上的結盟對于諾德來好處無疑是巨大的,那里畢竟是一個消費大國。
克萊爾雖然在這一次的叛亂中有絲絲背叛的背景,畢竟他沒有及時的站出來并阻止羅伯特,可是他也沒有同羅伯特站在一起,外加他是諾德公國少有的外交人才,留下他并把他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去才是約瑟夫應該做的。
克萊爾的事情得到解決,接下來就是內閣重組的事情,羅伯特的叛亂直接讓內閣減員百分之六十,不過與之相對的是純凈內閣。
“我建議成立國防部,國防部有權協調但無權調動和指派皇家禁衛軍,新任國防部部長為司法部副大臣、警察總局局長巴赫?海森堡先生。”
巴赫?海森堡也在會議行列,但是他沒有想到這樣的好事情會落到他的身上,待杰姆斯完這句話之后他直接呆滯在原地。
首先國防部的事情,國防部其實只是名義上的作戰指揮部外加后勤部而已,真正的軍事調動權還在約瑟夫手中,叛亂的事情給約瑟夫一個提醒,既是提醒他牢牢掌控軍權也是提醒他應該適當的給予內閣一權力,因此才有現在這樣的事情發生。
權力已經給予內閣,但這份權力……不也罷!最不過是為皇家禁衛軍增加一位保姆而已,并且讓軍方正式邁進內閣序列當中。
這一次的國防第一軍事件讓約瑟夫看到諾德公國的國防漏洞,現在把諾德皇家禁衛軍并進國防部內,其目的就是從根本斷絕內閣募兵的權力。
諾德律法并沒有明內閣可以募兵,但是皇家禁衛軍屬于皇室,內閣無權調動,而恰逢美國國務卿即將到來,羅伯特就是借用這樣的借口才組建起“儀仗隊”。
巴赫?海森堡在叛亂中其實表現的也并不是太盡人意,可幸運的是他被國防第一軍抓捕,這無形當中就算是承認他的忠君愛國,否則羅伯特為什么抓捕他?
如果巴赫?海森堡知道這就是自己晉升的理由,估計會哭笑不得,因為這實在是太湊巧、太憑借運氣了。
“馬克?湯姆森先生,恭喜你成為內閣的一員。”
同對待巴赫?海森堡完全不同雖然同樣是晉升,但諾德皇家電視臺臺長晉升為宣傳部大臣時,杰姆斯臉上的微笑任誰都看得出來。
不由杰姆斯不親切,這一次羅伯特的叛亂計劃被打亂八成是馬克?湯姆森的功勞,皇家禁衛軍不計算到其中,因為他們的長官從一開始的選擇就是錯誤的。
在馬克?湯姆森有些惶恐中接受任命后,杰姆斯有宣布幾名新內閣成員和高官,其中包括前諾德皇家禁衛軍團長、現任司法部副大臣的博諾瓦,前奧迪公司總裁、商業部副大臣、現任商業部大臣魯伯、前商業部大臣、現任內政部大臣史密斯。
民政部更改為內政部,它在諾德公國的地位越發靠前,內政部大臣類同內閣副首相,約瑟夫對于史密斯的看重可想一般。
軍方的變動不是很大,諾德皇家禁衛軍的負責人變成副團長,巴赫?海森堡現在只是掛名團長而已,相信日后會取消這個兼職全心全意做他的保姆。
諾德內閣的一系列變化在當天晚上的電視臺播報出來,普通公民沒有看出什么,但是一些他國政府能夠很清楚的意識到諾德公國的政治風暴結束。
政治風暴之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盡量降低對游客的影響,想好這里的消息還沒有傳遞出去,知道的只是還在諾德的這些游客,相信只要付出一些財富,這些人大部分會選擇保密,不過再指望他們到來諾德估計要幾年之后,對此無論是約瑟夫還是杰姆斯都沒有奢望。
羅伯特的事情告一段落,不過關于他的妻子諾德還是比較為難的,追究會給人一種諾德公國咬死不放的印象,雖然難聽但這是實話,可是放棄約瑟夫又不甘心。其實同樣糾纏約瑟夫的還有另外一件事,參與國防第一軍的華工和東歐勞工。
諾德皇家電視臺的那部分華工好解決,他們戴罪立功只需每人繳納$,000的罰款外加一個月的義工就可以,這不過是他們一年的薪水而已。
至于那群躲起來的華工約瑟夫的第一反應是驅逐出境,但是想一想實在是太便宜他們,可因為華夏的問題又不好太過分。
并非是害怕而是奧迪公司上市時華夏的幫助約瑟夫深記在心,此時這樣對待華工有些不合適而已,最終還是華夏政府幫著解決這一事情。
華工全部引渡回境,由華夏政府為他們代支付每人$0,000的罰款,并且判處至少不低于三年有期徒刑的刑罰。
逃跑的華工數量不少,加起來也有幾百萬美元的罰款,并且他們也會得到相應的懲罰,約瑟夫雖然不是很滿意但最終還是同意這條方案。
相比較華工那群東歐勞工還要難對付,畢竟此時東歐的局勢……
最終在內閣政府的帶頭下,這上百東歐勞工用勞力補償他們的罪責,五年油井的辛苦勞作就是他們的最終處罰。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