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后宅那些事兒 !
第三十二章
高老爺就算天真了些,也知道目前的情況很不對勁.倭寇這個問題是一直以來就有的,眾商家也把這其中列為了海貿風險中的一項,基本上就是碰上了,大家都自認倒霉些,當然若是能不碰上那就最好了.也就是說少量的,不影響大局的倭寇,眾商家咬著牙還是能接受的.這一點那位李大人也應該非常清楚,他若是沒有發瘋,就應該知道把倭寇控制在大家能接受的程度,這樣,他也有錢拿,海貿也依然能進行下去.可是現在,倭寇把眾商家逼的都不敢下海了,這對誰有好處?
高老爺雖然很希望是李永祥精神出了問題——最好身體也出了問題,可他也知道這只是自己美好的想象,更大的可能還是事情已經到了某種不可收拾的地步.雖然高老爺很希望有什么事情等他離任再發生,但他也知道現在江寧只是看起來太平,所以當張氏去信說她要過來的時候,高老爺立刻要求她不要過來.
高老爺實在不知道女人的心思,他不知道他這么說,哪怕張氏原本有三分不愿意來呢,這下也要變成一定要去.好在這一次張氏知道事有蹊蹺,見了信倒沒有生氣,只是有些驚訝,在她的感覺里,高老爺當官一向沒什么天賦,不過是資本夠好,后臺也夠硬才能走到這一步的,想不到這一次,卻仿佛有些靈性了?
而在這個時候,張家的話傳來了,張氏不由得開始糾結了:"媽媽,你說我要怎么做?"
孫媽媽也很為難,高老爺明確希望張氏不要去,張氏過去了必得不到什么好臉色,這對夫妻走到今天已經相敬如冰了,再鬧的厲害些,那成什么樣子?可張家這邊的要求也不能置之不理.她想了想,總算找到一個理由:"我記得老夫人的壽辰快到了,不如夫人以這個名義過去?到時就算老爺生氣,也不會太過了."
張氏看了她一眼,孫媽子道:"哎喲我的夫人啊,到了這時候您還想不開?就是對那個老太太服個軟,做些表面功夫.過后您要真不想理她,照樣還把她放在一邊就是了."
"也不知江寧那邊,是個什么情景."
孫媽子一怔,她雖然見多識廣,畢竟眼界局限于后宅.雖然張氏并沒有瞞她什么,她也只想到了應是張家在那邊有什么生意,不要以為勛貴家就真不在乎商賈之事,事實上這么一大家子的吃穿嚼用,只靠田里的出產和俸祿那是怎么也不夠的,而且當今國策還同先朝不同,所以滿廄的勛貴人家就沒有不經商的.張氏此時這么一說,她也就想到了后宅上,當下道:"據說還是楊氏當家,她這幾年也算是風光了.不過她是個識時務的,夫人去了,這一切必定還是夫人的."
"媽媽的意思是我還是過去?"雖然張氏知道江寧那邊有些不妥,但她也沒有比孫媽子想的更遠.
"我知道夫人還是顧慮著老爺,但您去了也就是老爺有些不高興,可您要是不去……就連馬姨娘都會有些不妥呢."
張氏看向她,孫媽媽囁嚅了一下,還是道:"我只是覺得,去了更好些."
張氏抿著嘴,過了好一會兒終于點了下頭:"你說的不錯."
是的,她若去了,高老爺會不高興,但她若是不去,張家都會不高興.她雖是高老爺的妻子,但她能有現在的生活,大半靠的還是張家.再說的白一些,離開了高老爺,她總還是張家的二姑娘,就像這些年在廄,她生活的也沒有什么不好的.可要是離了張家……只是高老太太都不知要怎么揉搓她了!
這邊張氏準備過去,而那邊安姐等人已經準備離開江寧了.其實早先高老爺就想讓自己的妻女家小離開了,為此還想了個理由——給他爹掃墓,雖然離他爹的忌日還有大半年,可這不要提前準備嗎?雖然這一次不是什么大日子,可這不也是體現孝心嗎?不過他一提出來就遭到了高老夫人的反對.
高老夫人覺得在江寧的這幾年她才真正成了老夫人,雖然中間有金氏這么個糟心的吧,可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因此她雖然也想回老家顯擺顯擺,可還是舍不得現在的日子.老家什么時候都能回去,這江寧可是有天數的,誰知道再過兩年兒子會到哪兒?何況這既不是整十,又不是生辰的,急著掃什么墓?
楊氏也不太愿意走,她其實是想回老家的,這些年都沒回去了,也想回去看看,但留哥年齡還小,身體又弱.把他留下來吧,她是不放心,帶著走吧,更怕路上有個什么,所以她也覺得再過兩年,高老爺回京述職,他們再拐彎回老家比較好.
可憐高老爺既想讓家人安全,又不敢隨便亂說,每天愁的就跟什么似的.最后好說歹說,還拿出了倭寇,當然,高老爺是不敢說出那些猜想的,只說現在倭寇猖獗,還是避一避的好.
對此高老太太和楊氏一開始都有些不以為然,她們想就算倭寇猖獗,還能來到江寧城里?還能來到這衙門里?倭寇猖獗的事她們倒也都聽過,可那都是在別的地方發生的,離江寧遠著不說,真的假的還不一定呢.不過看高老爺那個樣子,也不像是裝的,于是慢慢她們也有些松動了.但就在她們準備動身的時候,永宣皇帝駕崩的消息傳.[,!]了過來.雖然國喪期間沒有不準遠行這一說,可一些事總要緩一緩.
這一天安姐正同楊氏在逗留哥,此時留哥已經八個多月了,自他六個月后安姐就開始同楊氏,奶娘,錢媽子等人琢磨著怎么給他加輔食.淮山藥和大米磨的細細的熬成粥,雞蛋只取蛋黃蒸成羹,時鮮水果配著各式蔬菜壓成汁.不得不說,這孩子一加輔食,就同光吃奶不一樣.雖然留哥現在看起來還是比同齡的弱小一些,可再不是那種隨時都要生病,一副養不大的樣子了.
對于這種境況,楊氏自然是欣喜的,每天看著留哥就笑的合不攏嘴.現在的留哥,已經能很利落的翻身,自己坐在那里——雖然還免不了有些東倒西歪.但有時候他抓著東西,還要試圖站起來.
安姐記得現代都說讓孩子多爬爬好,所以就引誘著他爬,把他喜歡的玩具,鈴鐺放在前面,叫著他的名字讓他去抓.留哥還爬不好,總是翻滾著前進,一下摔到這邊,再一下摔到那邊,抬起頭卻發現離目標越來越遠,小臉很是迷茫,逗的一屋子人都要發笑.
"留哥看起來真是越來越好了."楊氏喜不自勝的說,安姐道,"所以姨娘也不用擔心他路上會不適應了."
楊氏嘆了口氣,正要說什么,外面就傳來一陣嘈雜,片刻,一個管事媽子步履匆忙的走了進來:"姑娘,姨夫人,倭寇!倭寇進城了!"
楊氏呆在了那兒,安姐站起身:"你說什么?"
那媽子含著哭腔:"外面都傳瘋了,說幾百個倭寇從東門進來,已經殺了幾百人了!"
……
一片寂靜,就連本來正在努力拿鈴鐺的留哥都停在了那兒,有些茫然的看著周圍的大人.兩個膽小的丫頭已經開始發抖了,安姐皺了下眉:"父親大人在什么地方?"
"老爺,老爺大概是在前院吧?"
"一,立刻派人去探聽情況,這很可能是誤傳;二,立刻去傳報父親大人;三,關閉所有院門.內外門緊閉,各院人不準來回走動,是哪個院子的就給我呆在哪個院子,在我沒有開口前,不準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走動,串聯,傳遞消息.所有發現的一律捆了抓起,過后不論什么理由什么原因什么身份,都要先打十棍!"
她一連串的說完,那管事媽子也愣住了,安姐道:"還不快去?"
那管事媽子回過神,連忙下去了.她走后,楊氏有些不安的開口:"安兒……"
"沒事的姨娘,以訛傳訛的事咱們聽的還少嗎?不定出個什么事,就被他們亂傳開了.我以后一定要建議父親,這種胡亂散播消息的,以后也要問罪!你們幾個,也不要一副沒見過世面的小家子氣,仔細驚住了留哥!"
后面一句是對屋里的幾個丫頭說的,語氣嚴厲,但卻奇異的令屋里人平靜了不少.安姐正要再說些什么,就感覺外面的天色有些不對,她走到窗邊,打開來,就見東南方向一股黑煙冒起,夾雜著吞吐的火光.
"姑,姑娘……"
安姐眉頭緊皺:"去看水缸中的水有沒有裝滿,有欠缺的立刻補上.姨娘,你在這里帶著留哥不要出來,我去看看.冰琴,你去請葉娘子過來守在這里."
"安兒!"
"沒事的,我不出去,就是找個高處,看看外面的情況."安姐說著已經走了出去,百合苑沒有樹,她就讓人拿了梯子爬到墻上.放過去這種事情是絕對不會發生的,但此時眾人心中都是一片凄惶,她說什么也就去做了.
此時東門已經亂成了一片.哭聲喊聲,火光煙霧,眾多紛亂糾集在一起.江寧很大,就算在此時,江寧也是一個很大的城市,它有內外兩城,有八個城門,知州衙門幾乎在正中間的位置,從安姐這里并不能看清東門那邊到底發生了些什么,但是她能看到,那邊很亂,很危險,而且,正在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