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后宅那些事兒 !
第十五章
楊氏覺得自己真是越活越過分了,居然因為女兒的一句話就想到了那件事上.幸虧安姐年齡還小,否則……想到這里她的臉越發紅了,也不敢再想下去:"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
安姐暗暗一笑,不過到底沒有繼續捉弄下去:"姨娘覺得吳姨娘這次如何?"
"什么?"
"就是姨娘覺得吳姨娘會因此被父親和老夫人所厭嗎?"
"這個……"楊氏一怔,出于各種原因,在吳氏被罰的時候她也在私下暗樂過,想著終于輪到她倒霉了,不過也就是這樣了,至于吳氏的未來之類的她根本就沒有去想,此時聽女兒提起,她才開始思忖,想了一會兒搖搖頭,"應該不會.她過去是老夫人身邊讀書的,慣會給老夫人逗樂子.后來跟了你爹,也是我們幾個里最能和他說上話的.你看她那院的名字尋月樓,聽起來就風雅.當時王媽子勸我跟著學,我想來想去,又請教了你周姨母,才得了這么個摘星閣,當時請了你爹來題名,他只看了我一眼."
安姐滿臉黑線,她說呢.高老夫人的院子叫福壽堂,張氏的正院叫怡和園,名字都很中規中矩,怎么就冒出來個尋月樓和摘星閣,前者也就罷了,好歹還有些小資情調,這后者讓不知道的人聽了還以為是類似于天文臺之類的地方呢.
王媽子真是很好的充當了一個豬隊友的角色.想到這里安姐心中一動:"那思煙,冰琴的名字……"
楊氏本來正常的臉色又紅了:"也是跟著吳姨娘學的."
安姐徹底無語了,心說怪不得高老爺過去不來,就算沒有早先的事,你這處處跟著吳氏學也是一步臭棋啊.想要吟花弄月,高老爺有一個吳氏就夠了,好歹人家還識字還能對上幾句話,又何必來找你啊!
"不過也就學了這幾樣,后來發現沒效果我也就不學了."楊氏連忙道,有說,"總之我覺得這次的事對吳姨娘影響也不會太大,早些年她也辦過些錯事,老爺也冷落了她一陣,但后來還是又過去了,想來對她是真喜歡的.唉,這真不是你一個姑娘家該知道的,你要說什么?"
"我想說的就是姨娘剛才說過的,我也不覺得吳姨娘會因為這個事被父親或者老夫人所棄."高老爺到底如何她不知道,高老夫人卻是真喜歡這個吳氏,沒見見了她那臉色就不一樣了嗎?而且這次的事說到底不過是她引發了高老爺的懷疑,既沒什么突出事例又沒證據,她可不信吳氏轉不回來.
"那這和你剛才說的有什么關系嗎?"
"姨娘,既然老夫人不會因為這事就厭了吳姨娘,那么我們現在去抱老夫人的大腿就是和吳姨娘爭了,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而我們要在這府里過的好,是勢必要有一個靠山的,過去也就罷了,就算姨娘投過去夫人也不見得愿意接納,而現在,夫人正需要姨娘呢."
"需要我?可我,我能做什么?"
"具體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想夫人是絕對也不想和父親鬧僵的.家里現在這個情況,夫人一時又不愿低頭,那就需要有個做潤滑的,而姨娘您現在,就是最好的人選了."
楊氏思忖了起來,對于投靠張氏她倒沒什么抵觸,雖然對王媽子的事她很有怨言,可想的最多的也就是把王媽子給趕出去,要說報復張氏,那是連想都沒想過的.她過去渾渾噩噩的,高家抬她她就過來了,高老夫人高老爺對她好的時候她也歡喜,后來冷淡了她也就默默的縮在角落里過自己的日子.也想過爭取一下高老爺,湊到高老夫人身邊說兩句討喜的話,但她從來嘴笨,也沒什么急智,見識閱歷都普通,嘗試了那么一兩次不成也就死心了.想的也就是把女兒平平安安的養大,給她找個好人家,能給她多存一些嫁妝,待她到了婆家不受欺負也就是了.
投靠張氏她過去從沒想過,但現在被安姐指出來了,她就發現這是一條好路.張氏主持著家里的中饋,女兒將來的嫁妝,體面都是她說了算,甚至女兒要嫁誰她也能當的了大半的主.而且女兒慢慢大了,也是要被帶出去見人的時候了,可她能帶她出去見誰?就算是高老夫人那邊又能認識多少人?
唯有張氏,不僅有足夠的圈子,人選也是她們接觸不到的,當然她這里也給女兒看了一家,不過這種事當然是多看看多挑挑的好.
"你說的有道理,就是如此一來,老夫人那里……"過去老夫人是不咋搭理她們娘倆,就算偶爾訓斥一兩句,主要火力還是在張氏那邊的,她們要是投靠過去……這會不會拿她們開刀?
"所以這事,第一要得到父親的父親的同意,只要有父親的允許,老夫人就算知道了最多不高興也不會說別的什么;第二嘛,王媽子的用處就有了."
楊氏一怔,安姐拍著胸脯:"娘放心吧,這個事就交給我了!"
事情進行的很順利,當安姐說自己想向心姐學習的時候,高老爺果然就點頭了,而王媽子那邊也按照她們所想的那樣來出謀劃策了.因為王媽子獻策在高老爺允許之后,她們就想著多等一天再去張氏那里,這樣更有隱蔽性,哪知道就這么一天.[,!]張氏就能和高老夫人鬧的更僵,這時候就算她們得到過高老爺的允許也不能馬上跑過去了,母女倆商量后決定再把這事翻出來,不僅要表明她們的決心,還務必要體現出楊氏的懂事體貼知冷熱.
這前面的都很好,哪知道到最后楊氏卻說不出話了,吭哧了半天楊氏才算擠出一句:"我就怕……惹麻煩."
高老爺看著她不出聲,楊氏更加慌亂了,也忘了早先商量好的應對,直接就道:"那老爺,要不就不要讓安姐去了,姑娘家也沒必要識字."
高老爺在心中嘆了口氣,大娘子什么都好,就是見識短淺了些,不過總是一心都在他身上,這一點連吳氏都比不上.他這幾天在外面跑官應酬,家里又鬧的一團糟,楊氏這樣的表現也讓他覺得窩心.他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姑娘家也還是要認幾個字的好,夫人那邊的鄭媽媽早年是在宮里呆過的,雖不是教養嬤嬤可規矩見識都不同于一般人,安姐跟著去學學是只有好處的."
說到這里他也漸漸的冷靜了下來,張家的一個媽子都能有這樣的來歷,其背景,底蘊,是高家萬萬比不過的.而張氏那里也不能鬧的太僵,他看了眼楊氏本想再叮囑她兩句,但見她臉上的紅潤還沒下,就又把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張氏是個聰明人,看到大娘子也該知道他的意思了吧,其實若不是她那么強硬,他們又怎么會每次都不歡而散?想到這里他也有些悻悻的.
而此時更悻然的卻是張氏,面對鄭媽媽她的目光只盯著自己的腳尖.
"夫人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和一個姨娘較勁,夫人也不怕丟了身份!"
"我又哪里是同那個什么吳姨娘較勁."張氏忍不住辯駁,"不過是不想看那老太婆的嘴臉罷了!"
"夫人當年在府里若也是這樣,恐怕也不會有今天了."鄭媽媽的語氣冷冷的,張氏咬了下下唇.張家何其大?只是張老侯爺就弟兄三個,雖然分了家,卻是分家不分居,來來往往混雜的,正出的嫡出的姑娘加在一起能有一二十個,她能得老夫人的歡心,一是得了老夫人的眼緣,二來也是她會討好會做事,就連她當年嫁過來也是張老夫人做的主.
"那高家雖沒什么門楣,可高博榮卻是個機靈的,別的不能保證,一個五品的帽子還是有的.你別小看五品,在這京里是不算什么,可要是放出去,那就是一府大員,不知道多舒坦呢.他還只有一個弟弟,那弟弟也不走仕途,你過去后沒人能和你相爭.再有咱們家在背后站著,只要不犯大錯你這日子就妥妥當當的."
她知道老夫人是真心為她好,以她的家世固然能找個三品大員的子弟嫁了,可必然是庶子,那日子照樣憋屈.要想嫁給嫡子,那就只有低嫁.倒是有那家世比高博榮好的,可有幾個是在二十歲就得了探花的?何況高博榮長的也是真英俊.所以雖然有姐妹明諷暗刺她還是歡歡喜喜的嫁了,她想著她是一定能把日子過好的.
怎么會過不好呢?她有家世,有美貌,有手段,她從小在侯府的老夫人身邊長大,什么沒見過?高老夫人?她就算親不起來,可總能尊著敬著.份例她給的足足的,吃穿用度都堆上去,那高老夫人還能沒事找事?
能!
高老夫人竟然真的能!她兩次懷孕她就能抬兩個妾進門,還兩個妾有身孕時都帶在身邊過!她有哪點對不起她,她憑什么這么對她?楊氏進門也就罷了,按規矩她有了身孕是該給丈夫張羅姨娘的,可她有靜姐的時候已經有楊氏了,為什么又給了個吳氏?這些也就罷了,讓她最不能忍的是,高老夫人還想染指她的軒哥!
她還沒出月子呢,高老夫人就以她年輕沒經驗要把軒哥抱過去,那一次她再也忍不了了,大鬧一場,自那以后除了逢年過節她就沒讓軒哥去給高老夫人請過安.
為這事,就連她姨娘也說了她.
"夫人現在想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