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忙之中,他趕緊站起來,對著獵人喊:“我是人,請別放箭呀!”獵人一愣,這才發現自己將要獵殺的竟是本國的國君。聽郯子講了來這兒的原因,獵人被國君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竟然說:“為了表示我的敬意,以后我再也不射殺鹿了!”
郯子父母的眼病在鹿乳的治療下漸漸地好了,最后完全恢復了健康。郯子的孝心終于有了回報,他也成了自己國家的百姓孝敬長輩的榜樣。在他的治理下,郯國的人民生活得很幸福。
孝順不只是在平時父母需要的時候才幫一點小忙就夠了,很多人在父母年輕健康的時候顯得很孝順,但父母一生病他們就跑開了,“久病床前無孝子”說的就是這種假孝順,這樣是不好的。難得的是在父母生病時還能時刻掛念著他們,想辦法讓他們健康開心,在父母生病時我們可以端茶送水、做點家務,這樣也會讓父母的病情更快地好起來的。
緹縈討公道
——真誠的孝心,連法律都為之改變
西漢的時候有個著名的醫生叫做淳于意,他的醫術特別高明,治好過很多人,也曾經當過官,留下了很好的名聲。有一次,當地一位大商人的妻子病得非常嚴重,去診斷過的醫生都說沒救了,治不活了,商人還是不死心,就請淳于意過去瞧瞧。他去了一看,發現果然病得不輕,已經到了晚期。
但是商人苦苦地哀求說:“請您試著給治一治吧,哪怕有一絲希望呢!”淳于意只好使出了全身本事,精心地給她治療,但還是因為病得太重,商人的妻子沒幾天就死了。
誰知道,商人一見妻子死了,馬上就誣陷淳于意,說自己的妻子是他故意用錯藥害死的,將他告到了官府,還悄悄給官府送上了銀子,勾結在一起,把淳于意抓了起來判了肉刑。肉刑就是先在犯人的臉上燙字,再割掉鼻子,砍掉手腳,手段極其殘忍。
淳于意的妻子得到了消息,哭得昏倒在地,幾個孩子也傷心極了,抱在一塊兒可憐巴巴地望著母親。人們很同情這一家子,紛紛說:“淳醫生命苦啊,生的全是女兒,要是有個兒子,哪怕死了也安心啊!”
這時,淳于意最小的女兒——只有9歲的淳于緹縈站了出來。她雖然年紀小,卻十分聰明懂事,3歲時就開始學寫字、讀書,明白很多道理。她說:“我爸爸是冤枉的!官府肯定有人收了錢,故意陷害我爸爸!我就不相信女孩不如男孩!”她決定去京城找皇帝告狀,替父親討回一個公道!
媽媽和幾個姐姐一聽她要去京城都嚇壞了,急忙勸她:“緹縈啊,你傻了嗎?京城是你去的地方嗎,你這么點小孩,竟說傻話。”但是,緹縈已經決定的事情就不會更改,誰勸也沒用。
按照當時的法律,凡是人命大案,都要把犯人押解到京城,由刑部審核了之后才能用刑。所以,借這個機會,緹縈就以照顧父親的名義,與押解他的人一塊兒向京城趕去。
也不知走了多長時間終于到了京城。到了京城后,父親馬上被投入了大牢。沒人照顧緹縈,身上也沒錢,她只好睡在大街上,一邊討飯,一邊尋找皇宮。
這天,她終于看到了皇宮,高興極了,擦了擦臉上的泥土,整了整已經破舊的衣服,邁著小碎步就往里走。站崗的衛兵趕緊攔住她,大聲地喝斥:“你是哪兒來的小叫花?竟然敢闖皇宮,真是不要命了,再向里走,就砍了你!快滾吧!”
緹縈告訴衛兵,自己是來找皇帝告狀的,要為父親伸冤。衛兵聽了,笑得牙都快掉下來了:“哈哈哈,小叫花還想見皇帝呢,你是活得不耐煩了吧,快點走吧,再不走,真要砍死你了!”
她只好離開,但是接下來幾天,她都早早來到皇宮門外,流著眼淚向衛兵講訴她父親的故事,請求他們放她進去。這件事終于驚動了來上朝的大臣,他們聽她講了父親的冤情,被她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就向皇帝作了匯報。
皇帝一聽是個9歲的小女孩,很感興趣,就把緹縈叫到了殿上。緹縈是第一次見皇帝,但她一點也不害怕,聲音響亮,句句在理,把父親被人陷害的經過講了一遍之后,還告訴皇帝:“父親做官的時候,努力為百姓做事,從來沒有私心,這個大家都知道;他做醫生的時候,救死扶傷,每個人都贊揚他。可是他現在被小人陷害,判處肉刑,馬上要變成了廢人了。我不僅替父親難過,也替所有遭到肉刑處罰的犯人難過。這個處罰太殘忍了,一點也不合情理!它不能起到讓人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作用。我請求皇上把我判給官府做奴隸,來贖我父親的罪,也請求皇上廢除這一個殘酷的肉刑!”
緹縈朗朗說來,毫無懼色,把滿朝的文武大臣和皇帝驚得目瞪口呆,都想不到一個才9歲的小女孩竟然這么有見解,這么有孝心!于是,皇帝與大臣們經過商量,不僅下令放淳于意回家,還真的廢除了肉刑呢!緹縈用自己的孝心救了父親,連法律都為她做出了讓步!
緹縈救父的故事告訴我們,孝順應該出自內心,真心地關心自己的父母,不會因為任何困難改變自己的心意。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真正的孝心是能讓一個人為之改變自己的做法的。
楊香斗虎
——孝順不是嘴上的甜言蜜語,而是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晉朝的時候,有一個勇敢的女孩兒叫楊香。她剛出生不久母親就去世了,父親楊豐一個人把她拉扯大,教她認字、讀書,給她買衣服穿,十分疼愛。在這個苦難的環境里,楊香慢慢地長大了,她特別懂事,心眼也好,知道父親把自己撫養大是多么不容易,既當爹又當媽,吃了很多的苦頭。因此,她對父親非常孝順,白天把飯端到他面前,晚上,又燒好洗腳水給父親端過去。
在她14歲這年的一天,楊香跟著父親去田里干活。他們住在山區,野獸特別多,那天,突然從樹后面竄出來一只大老虎,一下子就把楊豐撲倒在地,張嘴就咬住了他的肩膀。楊豐拼命地躲閃,才沒讓老虎啃住他的脖子,但是情況已經十分危險,等他體力一耗盡,老虎肯定就會吃了他。
就在這時候,一心只想著父親安危的楊香,以最快的速度沖了上來。她完全忘記了自己與老虎的力量相差多么大,不顧個人的生死,只想著把父親救出來。她用力地掐住老虎的脖子,不管老虎怎么撲騰,她的一雙小手始終不松開,死死地卡住老虎的咽喉。這里是它的要害部位,所以,時間一久,老虎無法呼吸,慢慢地就失去了力氣,癱軟在地上動不了了。
楊豐趁機從老虎的身體下面鉆出來,拉著女兒就跑了。因為楊香的勇敢,他們父女躲過了這場災難。楊香救父的故事很快就傳播開來,人們紛紛到她的家里向她表示敬佩,當時的官府還專門獎勵給她一筆銀子,用來資助他們父女倆。
孝順不能只用嘴巴說說,更要體現在生活中,要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敬愛和關心,在父母有困難的時候,我們也要盡自己的一份力,不要懷疑自己的力量,哪怕是一個勇敢的舉止,也會讓父母感到欣慰。
彩衣戲親
——敬愛父母,時時為父母營造快樂的氣氛
東周時期,楚國有一個人叫做老萊子,他70多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已經90多歲了。雖然已是一大把年紀,走路都不怎么方便了,但是老萊子卻仍然像小時候那樣對待父母,特別孝順。冬天時,他為父母準備棉衣,修補房間的窗戶,以免北風吹進來;夏天時,晚上睡覺前他親自拿著扇子坐在床前,為父母驅趕蚊子,直到他們睡著了,自己才去睡。
為了讓父母生活得更快樂,他還千方百計地讓家里的氣氛變得很開心。老人畢竟年紀大了,90多歲的人,最怕別人說到“老”字。因此,老萊子在他們面前從來不說這個字,即使自己身體不舒服也不讓父母知道。他還經常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扮成小孩兒蹦蹦跳跳,快樂跳舞的樣子,在父母面前表演,引著他們笑出聲來,逗他們高興。通過這種行為,讓父母自己也覺得年輕了好多呢!
有一次,老萊子端著茶水去客廳給父母喝,突然摔倒在地,像個小孩子一樣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兩位老人一看,壞了,這回摔著了吧?趕緊去扶他,嘴里還慌慌張張地說著:“哎呀,你也這么大年紀了,胡子都快長到地上了,還這么不小心!”
不過,老萊子一下又跳了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土,裝出頑皮的樣子笑了起來。父母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在逗自己開心呢!于是,客廳里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孟子有一句話說:“真正孝順的人,他們一輩子都會尊敬父母!”楚國人老萊子正是這樣的大孝之人,他雖然也一大把年紀了,為了讓父母開心,就盡量創造一種快樂的家庭環境,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惱一惱,老一老。”可見,心情的好壞,對身體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父母年紀大了,怎么可能經得起那些煩惱的折騰呢?老萊子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才時常把自己打扮成小孩子的樣子,為我們留下“彩衣養親”的經典故事!
現在有一些做兒女的,把父母當做自己的負擔,不僅不想照顧老人,還整天盼著老人趕緊去世。你想,這對老人來說,心理上怎么能夠承受呢?孝順父母應該身體力行,考慮到每一個細節,應該根據父母的需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人們都不喜歡痛苦難過,那么我們就要學會快樂,在父母勞累時為他們講個學校的趣事,盡力營造一個快樂幸福的環境,這樣一家人都開心,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