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監(jiān)的老婆們在曹花枝領(lǐng)導(dǎo)之下,守住提督府,王書貴遵循擒賊先擒王的老調(diào),尚沒有來得及為難這些婆姨們,因而眾夫人才得以平安無事毫發(fā)未損。這期間黃秋蟬生了個兒子,唯有阮氏梅生的是女兒,曹花枝也是兒子,上官雪先頭已說過生得是兒子(上蒼有眼,各有所需,大概是因為這些家庭都需要傳宗接代的兒子的緣故吧)。
平叛告捷,潘帥凱旋,朝庭按步就班地照常規(guī)又進行了一次必要的人事變動和封賞,胡三不出意料地頂替了王書貴的位子老華子華世雄做了他的副手。其余將領(lǐng)均有重賞,朱林宗掌管兵部,王小五吏部兼大理寺正卿,李長江、馬四海皆為尚書,黑風(fēng)達做了九門提督。小太監(jiān)的所有夫人均被封為一品夫人,因為皆是女流之輩所以不能在朝中任職。皇太后也隨之撤去了垂簾聽政的位子,只在后宮頤養(yǎng)天年。任憑兒子在朝堂上裝瘋賣傻,因而小皇保住了自己的天子位置,而朝中掌握實權(quán)的則不講自明。
應(yīng)潘又安自薦,他只受一個“一字并肩王”的虛名,以后不在朝中宮中任職,算是告“老”不還鄉(xiāng),解甲后歸哪處田野任其選擇。而且經(jīng)本人自述并由皇上欽典宣旨,貶去了他的太監(jiān)名號,以后朝野上下只許稱潘公不許稱潘公公(叫王爺當(dāng)然可以),違者誅、滅九族。
下朝后,潘又安另又面授機宜,暗囑呂蓮心如此這般由她率隊。蓮心女大喜,車?yán)R載,人挑驢馱,伙同曹花枝、黃秋嬋、阮氏梅、上官雪、三雪兒姐妹、銀杏頓珠、朱琳瑯、胡芬仙等一十一位夫人(加上烏兒蘇丹、鮮愛蓮、薛濤、南橋楓葉共是一十五位,在此表過不提),帶上所有的家丁莊丁府丁等舉家先自去了。
南橋楓葉執(zhí)意和潘郎不離左右,齊林二將發(fā)誓不在朝中為官官,潘又安也只好由他們?nèi)チ恕?br/>
諸事辦妥,潘又安準(zhǔn)備作一次遠游,該是迎取(娶)鮮愛萍、薛濤二位娘子歸來的時候了。
臨行前,潘又安去大牢探望他的爺爺王書貴。老王頭戰(zhàn)戰(zhàn)驚驚,見了就要下跪,小潘擺擺手道:
“我看這一檔子禮數(shù)還是免了吧!”
王書貴唏噓道:“如今你為上,我為下,克己復(fù)禮,尊上敬賢,這是不能免的。”
老王執(zhí)意要拜,小潘也趴在地下,算是爺孫倆對拜了一遍。
倆人席地而坐,王書貴道:
“王爺,你為何不殺我?”
“殺你?”潘又安不屑道,“殺你不如殺你一條狗,我看還是算了。”
“謝王爺不殺之恩,小老兒莫齒不忘。”王書貴又要伏地磕頭。
“算啦算啦,別來那一套了!你的過去咱也不說了,不是我潘又安善心發(fā)作,唯念你這么大一把年紀(jì),就破一回戒,給你一條活路,拿點銀子帶幾個從人回老家養(yǎng)老、數(shù)著天數(shù)過日子去吧!”
王書貴剛趴到地下,旁邊角落里龜縮的一個老頭猛地躥了過來,指著潘又安叫道:
“累細(xì)累細(xì)?……”
這人的臉大約有八輩子沒洗過了,真實面容看不清,破衣爛縷,蓬頭垢面,胡子遮住半張臉。由于激動或是生氣,渾身抖動不止。潘又安實在想不起在哪兒見過這位尊神,只是聲音有些耳熟,見問便道:
“我是潘又安呀!”
“我把你這個忘恩負(fù)義的狗東西!”老人說罷就要掙扎著爬起來撕抓潘又安。
小潘不解,稍一躲閃,笑道:
“老人家莫慌,你先說說你是誰?”
“我是誰?我是你丈人爹呀!你當(dāng)初拿了我的銀子不說,賴賬也就賴了,未料想還要殺人滅口,謀害我的性命,你說你還是個人嗎?”老人怒道。
伏在地下的王書貴急忙幫腔道:“安兒,他說他是你的丈人胡老員外,不知怎么讓人給關(guān)這兒了?”
潘又安不由分說,一貓腰背起老頭轉(zhuǎn)身就走。王書貴在后嘆道:世態(tài)炎涼人心不古啊,這位王公大人本來應(yīng)是背我出去的,到了兒卻背了兩姓旁人去了,都是我自找呀!早知如今何必當(dāng)初呢!
原來老胡頭關(guān)進大牢之后,按大理寺管事的文世昌的意思是要餓死他的,獄卒新來沒有對上號,卻把另一個人餓死了,這才讓老頭揀了一條命。
潘又安上路,他歷來就喜歡獨來獨往,如今情況不同,朝中他的兄弟們也決不會讓潘王爺再冒這樣的風(fēng)險,好說歹說,精選了二百個壯士由齊光元、林如貴率隊,遠遠跟在后頭,以防不測。南橋楓葉仍舊扮作書童,出了京城直奔老家的方向而去。
這一日,到了一個所在,打聽問路才知此處叫作鴛鴦鎮(zhèn)。鎮(zhèn)子不大,卻是熱鬧非凡,商家店鋪,鱗次櫛比,叫賣叫買,熙熙攘攘。鎮(zhèn)子中間,更有一座高臺,臺下周圍聚集了不下三五百人,一陣陣高聲吶喊,喧嘩不止。
潘又安向來愛湊熱鬧,不知那兒發(fā)生了什么事,和南橋使個眼色,兩人拉馬擠進去一看,原來是一家大戶人家的女兒拋繡球招親的。南橋不便阻擋,小潘心里一熱就想去碰碰運氣。
鴛鴦鎮(zhèn)小地方卻也藏龍臥虎哩!只見臺子上那女孩穿著打扮也合體,雖是愁眉緊鎖,卻是一頭烏發(fā),鶯聲燕語,天姿國色,娥娜多姿,裊裊婷婷,好一個天造地設(shè)的玉人兒!
小潘本就是好色之徒,見了美貌女子豈有無動于衷之理?剛才他還想是碰運氣,這陣則是立定要娶這個女子為妻了。當(dāng)然,娶妻非是搶妻,如果人家把彩球扔向另一男人,他也只能是怨自己命運不濟,咽口酸水罷了。明搶暗奪,欺男霸女,非是他潘某人的性格,如若那樣,他與那諸如蓋氏兄弟、三匹騾子以及斷壁崖的山匪和胡芬仙遭遇的花賊又有何異?
女孩名叫魏新梅,是鎮(zhèn)子上的首富魏致中老員外的獨女。魏小姐年已及笄,美艷無雙,加上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但卻苦苦找尋不到一個才貌相當(dāng)?shù)娜缫饫删@衔侯^絞盡腦汁,苦思不得其解,萬般無奈之下才想出這么一個餿主意。原來打算是,如果能碰上個深藏不露的本鄉(xiāng)才子抑或是遠道而來的巨富商賈也未可知哩。說好是以七天為限,否則就胡亂嫁個窮漢丑漢皆由天定了,否則必須遵從父命嫁于本縣太爺侯勛臣。眼見七天將至,今日恰巧又是最后一天,魏小姐愁緒滿懷,自艾自嘆,正要準(zhǔn)備閉上眼睛把手中的繡球扔下臺子之際忽然眼前一亮,一位風(fēng)流倜儻的外鄉(xiāng)人牽著匹白龍駒朝臺前走來,這不就是她的白馬王子嗎?她不敢錯過時機,稍一用力,毫不猶豫地把手中球兒拋給了那個模樣俊雅而氣宇又不凡的青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