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春曦這么一打擾,眾人也沒了賞梅的興致,返回亭子里圍爐吃茶說話。二嬸恨恨的點點春曦,可見是氣狠了。老太太見到眾人興致受挫,就講起故事來。
“我從小時候起,就喜歡花花草草,那時村里也見不著牡丹玉蘭芍藥什么的,就是在開春后折折地黃花(蒲公英),那黃花開得遍地都是,金燦燦的跟鋪了一張黃金毯子似的,且花兒也香甜,又能吃,我們一群小姑娘最愛的就是它了。
后來我嫁了你們太爺,那時還年輕,我們正是要好的時候。有一年冬天極冷,家里柴火不夠,你們太爺得上村子的后山砍柴。
一天,你們太爺從后山打柴回來,就說‘后山那有幾株野梅,正開著花呢,紅艷艷的極好看。’我那時極想去看,可又不能去,我婆婆那時還在呢,沒有留下婆婆在家干活,媳婦跑去看花的道理。唉喲,可把我急的,飯都吃不香甜了。
你們太爺看在眼里,就記在心上,第二天打柴回來時,懷里就抱了這么大一捧梅花。”老太太張開手臂比劃,臉上帶著一股由心底發出的笑意。
“我一看,可喜歡的不得了,接了花,也顧不上給你們太爺把柴卸下來,就抱著花回了我們那屋。當時也不曉得分我婆婆幾枝,后來還得了我婆婆一頓白眼。花一抱回屋里就傻眼了,沒地兒插啊,那時家里窮得叮當響,哪里有瓶兒啊罐兒啊的可以插,在屋里找了一圈,愣是找不到能插花的東西。
你們太爺進屋來,看見我抱著花兒站在地上團團轉,就拿了一把錐子,偷偷的在裝糧食的五斗柜上鉆了一個洞,好讓我插花。我婆婆知道后,抓了掃帚追著你們太爺打,還說我是個敗家媳婦兒。”眾人笑出聲來,老太太也笑開懷。隨后嘆了一口氣又說“只可憐我那婆婆,勞苦受累一輩子,竟一天福也沒享過。”
孫氏忙安慰她“可見是老祖宗積了福祉,如今我們才有福氣能四時有花可賞有瓶可插。” 老太太點頭“你這話說得很是”
話也說得差不多了,眾人出了園子。長公主讓人剪了梅花送到各院屋子里。春曦還是興沖沖的使人掃雪摘花,絲毫不理會二嬸瞪得快著火的眼睛。
二嬸是典型的文人家女兒,最是多愁善感,賞梅時正在醞釀詩情畫意,結果被她姑娘一通話打得詩意全消。
春曦找安國公要了幾壇子女兒紅,拉了春暖要制梅花酒。春暖從前跟著第一任繼兄釀過紅酒、果子酒、菊花酒、桃花酒、草藥酒,就是沒釀過梅花酒。她們當初能釀制成功,是因為運用到了科技,用儀器隨時測量液體的發窖程度。
像春曦說的這樣制酒,她也不知能釀出什么來。所以,她還是按從前那個程序來,把窨好的梅花酒埋在樹下,等待時間讓她慢慢發窖轉變。
天氣日日轉暖,等園里柳條發芽,春草碧青時,到了上巳節。
唐詩有云“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所以在這一天,不管是高門大戶還是平頭百姓,都會去效外踏青。
前些天,孫氏就同幾家與府里交好的勛貴們相約一起去城效踏青游春。正值這一日朝中放小假,安國公和幾個兒子也準備同女眷一起出去。
大門外停了一溜的車馬,丫環仆婦大包小包往車上放,主子們的貼身之物由大丫環包好隨身攜帶,其他的東西著如圍幔毯子爐子杯碗碟盞各有人負責。滿滿當當裝了三大車,又給女眷仆從準備了六輛車子。
春暖換了衣裳,裹了薄披風,身后領著青禾青苗,向孫氏院中走去。孫氏正打發婆子檢查東西看是否帶齊,見春暖過來,便細細檢查了一遍衣服飾品,又向青禾青苗問“姑娘要換的衣裳鞋子可備了?常吃的茶葉果子可帶足了?姑娘們愛玩的物什可拿了?”青禾青苗一一點頭回答。
孫氏又叫秀荷多準備兩件大衣裳拿上,以備不時之需。這才領著春暖向大門口走去。等人到齊后,登車向郊外駛去。
安國公家的馬車到達城郊目的地后,已有兩家正在安營扎寨,遠遠的打過招呼后,安國公把馬車停在一條小河邊,正適合的地方安扎。
春暖同老太太和孫氏同座一輛車,等車停住后,沒等后頭的大丫環過來扶她們下車,春暖先跳下去,又扶了孫氏下來,母女倆又攙著老太太下了馬車。其他車上的人也很快下來,仆婦們開始圍起幔帳,丫頭們取水燒爐,隨從們不遠不近的護在四周。
安國公果然尋了一個極好的地方。一條小河蜿蜒流過,河水清徹見底,河邊草木蔥絨。遠遠近近地長著幾株柳樹,枝條已見青綠,間或一兩棵桃樹,正是盛開的時候,遠遠看去,似長了一樹粉紅的云霧,清風徐來,花瓣隨著春風四處漂落。
遠處有一座山,山上樹木繁多,一眼望去盡是綠意融融。春暖覺得以前的唐詩都白學了,到此時此刻她才知道何謂花開無主、絕勝煙柳。
直到耳邊響起春曦小黃鸝一般的叫聲,春暖才回過神來。目光疑惑的看向春曦,春曦語帶興奮的說“剛老太太說,三月三,薺菜賽仙丹,我磨著她帶我們挖點子薺菜,讓廚上給我們包餃子吃。”春暖悄悄撫額嘆息,這丫頭真是會做煞景之事。想一出是一出的,不過,她也許久不曾挖過薺菜了。
從前,只要有薺菜出沒的地方,常常人滿為患。
現在這個時代,倒少有人吃了。薺菜跟肉搭在一起才好吃,精吃的話,吃了不解饞倒剮肚子里的油水,窮人家本就少油肉,哪里會多吃這個,只在青黃不接時調劑一下菜色。
富人家倒是有油肉,卻又嫌它上不了桌面,只在初春偶爾嘗嘗鮮便可,也不多吃。所以就長得漫山遍野全是。
拿了編的精致的小籃子,手握小花鋤,兩人跟在老太太身邊,開始做采集。薺菜,蒲公英,小莧菜,都極鮮嫩水靈。
幾人并沒采多久,只圖個樂子罷了,就把菜籃子交給丫環,祖孫們又洗了手,整理了衣服鞋子。一會兒肯定有人上來拜見長公主,若是她們衣裳凌亂,手腳帶泥,那就失禮了。
有車馬不停的駐扎在周圍,春暖的外祖,理國公家也安扎在旁邊,這邊剛安頓好,理國公老夫人便領了一眾媳婦女兒拜見老太太和長公主,理國公也領著一眾兒子去了寧國公的帳里。
孫氏出去迎了母親進來,見過禮。老太太看著理國公夫人身后的一大群婦人女孩兒們,高興的對她說“親家太太好福氣,女孩兒們長的花兒似的,看著就養眼極了。”
老太太和長公主把見面禮分發下去,就向孫氏等人說“我們和親家太太說會兒話,你們出去轉轉吧,可憐見的,整日間在府中忙的歇不著氣。今日你們且快活一日罷。”
孫氏等人出了圍子,并不敢走遠,只在周圍散步說話。春暖春曦卻被一群小姑娘拉在小河旁,玩水撿石頭。
一會兒功夫,各家都領了媳婦和女孩兒們來給長公主老太太問安。照例把媳婦們和女孩兒都攆在外面,十幾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老夫人坐在一處說笑。
春暖招呼各家女孩兒們在河邊樹下聚會,這里就有不少小姑娘是年前菊花宴上見過的,還有春曦那位愛看話本子的李表姐,去年九月正逢生病便沒來成。果然是個極有意思的女孩子。
那位最愛吃肉的朱家姑娘,白白胖胖又極愛笑,上前拉了春暖的手說“你不曾見過我,定也聽人說起過我的。我這人除了嘴饞好吃以外,性格也是極利落爽快的。以前總聽人說起過你,我便存了心思要結識于你,可巧,今日里正是遇上了,只你別嫌我長得不好看。”
春暖平時最愛和有意思的小姑娘們打交道,看到這個明快爽利的姑娘,她也極高興,便說“我家老太太整日里念叨要我多吃點肉,長的白白胖胖才好看。可我縱是吃得再多也總不長肉,我家老太太嫌的說我‘別整天介的不吃飯,瘦的跟片兒紙人似的,被風一吹就飛走了,我可到哪里尋你去?又不是風箏人得用繩兒綁了。’所以,我同我家老太太一樣,最愛長得似糯米團子一樣的姑娘了。”
朱姑娘笑的像顫抖的大白團子,說“怪不得別人說起安國府的雙珠時,說和大姑娘說話如清風明月入懷。和你說話真真是舒服極了。”
不遠處有小姑娘朝這里喊“朱大妞,別拉住我們春暖不放,這里有這么多人都等著呢。”
朱小姑娘聽見人在春暖面前喊她小名,就很生氣的向那邊喊“我就不放,你可勁兒的等著吧,王大丫。”
周圍小姑娘一陣笑,叫王大丫的小姑娘便羞惱的跺跺腳,連叫了幾個姑娘的小名,小姑娘們又是一陣大笑,氣的幾人追著撓她。
春曦也向身邊的小姑娘們說“現在看我阿姐端端莊莊的,在家里人面前可乖可軟了,我家老太太和祖父祖母都叫她‘乖囡’的。”
春暖走過來咬牙輕聲說“看來你和小伙伴們談的很高興啊,寧二囡。”
一伙兒小姑娘立刻笑得伏在地上,嘴里還不停調笑“二囡,你今兒穿的真好看。”
“二囡,改天我們一起玩跳花繩吧。”“二囡乖,叫聲姐姐來聽聽。”
春曦氣的朝她姐姐道“我們正說你的事呢,把我扯進來干什么。大家都知道我的小字,都該取笑我了,寧乖囡。”
春暖微笑著回道“這種事嘛,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不必太計較的。寧二囡。”
春曦“……”
一眾姑娘們再次笑出聲來,引得不遠處的少年們頻頻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