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行事效率很高,在與一眾青云門徒談妥了后續(xù)計劃安排之后,沒隔兩日便帶著【銀角雷蟒】前往了那株【雷竹】所在地。
此時的【銀角雷蟒】已經(jīng)接近兩歲,體長達(dá)到了三丈七尺,身子比成人大腿還粗,氣息也是達(dá)到了一階中品妖獸水準(zhǔn)。
為了把這個大家伙帶到那株【雷竹】所在地,王誠可是費了不少的力氣。
也許是血脈中的本能影響,【銀角雷蟒】在到了【雷竹】所在地后,無需王誠引導(dǎo),便很是主動的游到了那株【雷竹】邊上,將整株靈竹團團環(huán)繞了起來。
王誠也沒有打攪這條大蟒蛇的“雅興”,直接就在一旁盤坐下來,仔細(xì)回憶參悟起了那篇《種靈養(yǎng)劍術(shù)》秘法。
這篇秘法的珍貴性自然是毋庸置疑,不過其本身修行而言,卻不算多難。
真正的難處在于“劍種”凝練上面。
所謂“劍種”,便是用于施展秘法的劍器。
根據(jù)《種靈養(yǎng)劍術(shù)》上面的記載,用來當(dāng)做“劍種”的劍器,必須只能是沒有產(chǎn)生靈性的一階法器。
王誠手中的【青云劍】,倒是完全符合要求。
而王誠現(xiàn)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將【青云劍】進行細(xì)微改造,使之能夠成為合格的“劍種”。
只見他先是伐了幾根竹木過來,根據(jù)【青云劍】的大小制成了十幾柄竹木劍,然后根據(jù)《種靈養(yǎng)劍術(shù)》秘法記載,在竹木劍上面雕刻起了一個個玄奧神秘的符文。
一共一千八百七十二個符文,要將它們?nèi)康窨淘谌唛L的竹木劍上面,倒是頗為考驗雕工。
由其王誠還不是以刻刀來雕刻,而是以手指迸發(fā)出來的劍芒來雕刻。
好在他本身就是制符師,對于這種精細(xì)活本身就有很強功底,在稍微試驗了七八次后,便能夠做到完美雕刻了。
等到確定自己完全熟練了這個過程后,王誠便將【青云劍】取出放在面前,然后并指成劍,指尖迸發(fā)出寸許長的青色劍芒,一筆一劃在青色劍刃上面雕刻了起來。
作為一階極品飛劍,【青云劍】的材質(zhì)可是要比竹木堅硬許多倍,王誠的劍芒雖利,要在上面留下印記來卻也頗費工夫。
好在這并非制符,中途不得停歇,王誠慢工出細(xì)活的情況下,用了差不多三天時間,便分毫不差的完成了一千八百七十二個符文的雕刻。
因為這些符文的存在,原本光滑美麗的劍身,看起來又多出了幾分神秘。
而王誠等到所有符文都雕刻完畢后,稍事休息了半日,便以劍鋒劃破手指,逼出自身本命精血落到劍身上面,口中念念有詞的掐訣施法了起來。
奇異的一幕出現(xiàn)了,隨著王誠法訣引動,落到【青云劍】上面的本命精血,頓時如有靈性一樣向著那一千八百七十二個符文均勻流淌而去,被這些符文全部吸收了進去。
如此過去片刻后,一千八百七十二個血紅色的符文,便將青色劍身染成了青紅色。
接下來王誠便盤膝而坐,雙手捧著【青云劍】橫放于膝前,神識落于劍上,運轉(zhuǎn)起《種靈養(yǎng)劍術(shù)》上面的“種靈”之法,慢慢給【青云劍】啟靈。
一般煉器師煉制二階靈器,在“啟靈”這一關(guān),用的都是妖獸之魂。
但是王誠的《種靈養(yǎng)劍術(shù)》并非煉器之法,而是一種養(yǎng)劍之法,此法注重對劍器的養(yǎng)育,能夠以特殊秘法,令劍器自行“啟靈”。
相比于使用妖獸之魂“啟靈”的靈器,這種劍器自身孕育出的靈性,無疑更是難得和珍貴。
但這種使用秘法“啟靈”得來的靈性,也有一個不算缺點的缺點,那就是只能施法者本人御使飛劍,旁人無法祭煉。
王誠是為了用《種靈養(yǎng)劍術(shù)》祭煉自己的本命靈器,當(dāng)然不在乎別人能不能祭煉,甚至別人不能祭煉更好。
不過為劍器“啟靈”也非短時間能夠奏效的,按照《種靈養(yǎng)劍術(shù)》上面記載,越是常被人使用,存世越久的劍器,越是容易“啟靈”成功,但即便是那種上等劍器,起碼也得一兩月功夫才能見效。
這期間,王誠每日大半時間都要用來為劍器“啟靈”,同時每隔九日便需要重新以本命精血供養(yǎng)劍器。
這等消耗,可是著實不算小。
也是王誠根基渾厚,乃是以練氣十二層修為筑基成功的,不然他還真不敢貿(mào)然這樣做。
因王誠大半時間都要耗費在為【青云劍】進行“啟靈”上面,自然也是沒有時間為【銀角雷蟒】去尋吃的,是故這條大蟒蛇在繞著那株【雷竹】盤了幾日后,便餓得自己去找吃食了。
它在野外也待了差不多一年時間,如今已經(jīng)學(xué)會了如何狩獵各種獵物,山下竹海之中生活著許多以竹筍和竹葉為食的中小型動物,那都是最適合它用來飽腹的獵物。
日月交替,時光流轉(zhuǎn),很快王誠就在竹海這邊待了半個月。
這日,伴隨著雷雨天氣的降臨,王誠不得不從山上搬到了山下,并強行把【銀角雷蟒】也給帶了下來。
而在他們下來后沒多久,雨中的那株【雷竹】,便猶如活過來了一樣,竹竿和竹葉上面的銀色雷紋,都是電光大放,形成一道道銀色雷電繞竹流動了起來,間或有著拇指粗的銀色雷電從竹竿上面迸射而出,擊打在周圍地面上,在地上留下了一個個冒著黑煙的深坑。
嘶~嘶!
王誠身邊,【銀角雷蟒】好似也感知到了危險一樣,不安的嘶鳴了起來,腦袋更是在王誠褲腳蹭來蹭去,想要他離得再遠(yuǎn)一點。
“小銀別怕,我們已經(jīng)離得夠遠(yuǎn)了。”
王誠蹲下身子摸了摸大蟒蛇的腦袋以示安慰,然后就眼神眨也不眨的繼續(xù)看向了那株【雷竹】。
沒有讓王誠多等,很快一道粗大的銀白色閃電便在山坡上面炸開,大量開叉的閃電直往下方【雷竹】轟擊而去,最終將那株【雷竹】轟得竹竿亂顫,劇烈搖晃不休。
但就是這樣連筑基期修士都能轟殺的天雷閃電,最終卻沒能在那株【雷竹】上面留下丁點傷痕,其力量不是被竹竿導(dǎo)入了大地之中消散了,便是被其吸收了。
一物降一物,這便是自然之神奇!
一場雷雨大約持續(xù)了半個時辰,期間王誠親眼目睹著那株【雷竹】被閃電轟擊了十二次,結(jié)果每次都是無法傷到【雷竹】什么,反而令得那株【雷竹】氣息愈發(fā)強盛了起來。
“若是假以時日,等這株【雷竹】吸納了足夠多的天雷之力后,說不定真能夠晉升成為三階靈竹!”
王誠口中喃喃自語著,眼中也不由流露出了一絲可惜的神色。
如果【雷竹】真的晉升成為了三階靈竹,那么他用《種靈養(yǎng)劍術(shù)》種出來的本命靈劍,很可能直接成為二階上品靈器,甚至日后成為三階靈器也不是難事。
可惜他沒法等那么久了,時間不容許他再拖延下去。
雨停之后,山上那株剛才大展神威的【雷竹】,又恢復(fù)了平常的樣子。
王誠帶著【銀角雷蟒】重新上山后,這條大蟒蛇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好處一樣,忽然興奮的嘶鳴著游向了那株【雷竹】,然后向此前一樣整個盤在了竹竿上面。
還好這是一株天雷也劈不壞的二階靈竹,不然普通竹竿被它這種體重近千斤的巨蟒壓上去,還真的無法承受得住那種重量。
王誠見到這種情況,只是嘖嘖了幾聲,便盤膝坐下,繼續(xù)為【青云劍】進行“啟靈”儀式。
此后一個多月時間里,王誠竟然又經(jīng)歷了三次雷雨天,每次下雨打雷之時,山上的【雷竹】都會在雨中吸收天雷之力強化自身。
這一日,王誠時隔九日之后,照常用本命精血供養(yǎng)了一下【青云劍】,然后繼續(xù)盤坐下來為劍器“啟靈”。
此時他短短四十多日時間里,連續(xù)六次消耗本命精血供養(yǎng)劍器,哪怕以他底蘊之厚,臉色也不可避免因為身體虧空而蒼白了許多。
不過王誠卻沒心思在乎這些了,最近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在為劍器“啟靈”的時候,明顯感應(yīng)到【青云劍】內(nèi)有著一股微弱的靈性在回應(yīng)著自己,這說明他距離成功已經(jīng)不遠(yuǎn)了。
只要這“啟靈”一步完成,那“劍種”便算是祭煉完成了,到時候只需以秘法將“劍種”封入【雷竹】之中,后面的事情就會簡單很多了,他也會有大把時間恢復(fù)受損精血。
因為太過專注于為手中的劍器“啟靈”,王誠甚至都沒有注意到,盤繞在【雷竹】上面的【銀角雷蟒】,不知何時進入了蛻皮狀態(tài)。
當(dāng)他為手中劍器“啟靈”了四十九日后,【青云劍】內(nèi)那股微弱的靈性,終于像是沖破了某種阻礙一樣,與他神識建立起了一種親密無間的深厚聯(lián)系。
嗡嗡嗡!
青紅色的飛劍在沒有任何法力催動下,自動從王誠手中浮空而起,劍身震動間散發(fā)出輕微的劍鳴聲,劍刃上面更是爆發(fā)出了寸許長的青色劍芒。
看見這一幕的王誠,不由長吐一口氣道:“終于成功了!”
然后把手一招,【青云劍】便如有靈性一樣自動飛到他手中,被他大手握住。
王誠手握著孕育出了靈性的“劍種”,轉(zhuǎn)身向著【雷竹】走去,欲要以《種靈養(yǎng)劍術(shù)》中的“種劍”秘法將“劍種”植入【雷竹】里面。
也就是這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盤繞住【雷竹】的【銀角雷蟒】竟然正在緩慢蛻皮。
“這個小銀,怎么剛好會在這時候進行蛻皮?這不是成心給我找亂子嗎!”
王誠皺了皺眉,又看了看手中的“劍種”,猶豫了一陣后,還是沒有強行施展“種劍”秘法,又退了回去,繼續(xù)對“劍種”進行蘊養(y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