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行無忌無彈窗,會員登陸后<b>無彈窗</b>.<ahref="
葉啟先回頭問道:“你們誰的老家是在高郵?祖姓是姓吳的?”
香山軍兵馬雖然不少,祖籍高郵的也有,可又要祖籍是高郵,又要祖宗姓吳,就一個符合條件的都沒有了,祖宗之姓氏怎么可輕易更改,老爸姓吳,兒子姓尤的畢竟太難尋找!
見眾將領搖頭,葉啟先道:“真是怪事,這個叫李文秀的官怎么總吳將軍吳將軍的喊啊,他到底在叫誰呢?”
李文秀連跑帶顛地跑到葉啟先的跟前,一只手拉住馬韁,道:“吳將軍,下官總算把你盼來了,清人殘暴,禍害百姓,吳將軍領兵來攻,解我遼陽一城百姓倒懸之苦,下官心下甚是感激,天佑我大明,天不棄我大明遼東百姓啊!”
李文秀聲淚俱下,滿臉都是鼻涕眼淚,表情激動,似乎覺得光贊美老天,對吳將軍有些不夠尊敬,人家可是掌兵的大將,如不拍好馬屁,豈不有失禮數,對以后的仕途有些大大的不妙!
葉啟先和手下各將領都是目瞪口呆,人人心想:“這人剛還是滿清的官,投降還不到半盞茶的功夫,就滿口大明大明的了,見風使舵的功夫未免太過爐火純青了吧?”
這還不算,忽聽李文秀大叫一聲:“嗚呼,吳將軍威武,領天兵到此,縱馬馳騁……,……,……我李文秀代全城百姓給吳將軍磕頭了!”長篇馬屁拍完,他一撩衣襟,就在馬前給葉啟先跪下了,大磕響頭!
葉啟先大受感動,心想:“這官雖然認錯了人,但看來是個漢人,說不定屬于人在曹營,心在漢的那種人,我得好好待他。看他口才這么好,如果派出當說客,沒準兒還能多說服幾個漢人官員反投我軍!”
心念如此,葉啟先下馬,扶起李文秀,含笑說道:“李兄忠義,開城迎我王師,實是對我大明北伐滿清有大功之人。只是李老兄認錯人了吧,本將軍姓葉,不姓吳啊!”
“啊,將軍姓葉,不是姓吳?難道將軍不是從山海關來的?”李文秀大吃一驚,他先入為主,一直以為這支軍隊是從山海關方向來的,如果不是從山海關過來的,也沒其它路好走啊!
葉啟先一皺眉頭,隨即瞪眼罵道:“我軍自然不是從山海關過來的!他媽的,你以為老子是誰?”一聽山海關,又是姓吳,他自然想通李文秀把他誤認成誰了,心下登時大怒,吳三桂為了女人,連國家都出賣了,是個大大的漢『奸』!我葉大少爺眉清目秀,英俊瀟灑,哪里長得象漢『奸』,竟把我當成了他!
“不是吳三桂將軍呀?哎呀呀,下官早看出葉將軍非平常人也,這份英勇豈是那吳三桂可以比擬的!聽葉將軍口音似是廣東人氏,其實下官的祖籍正是廣東,只是不知葉將軍是哪城……”李文秀立即口風大轉,又要和葉啟先攀上些老鄉交情。
“去你媽的!”葉啟先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掄起馬鞭刷刷刷就幾鞭子,罵道:“王八蛋,我讓你『亂』認老鄉!”香山兵將見將軍親自動手,立馬兒一擁而上,皮鞭大腳輪番上陣,直打得李文秀大叫“媽呀”,馬屁拍到馬腿上,其結果就是被打得鼻青臉腫,不知東南西北!
葉啟先不再答理這個混蛋知府,他要做的事情太多,沒時間浪費在這種人身上。李有儀在旁看得直搖頭,對一名士兵道:“這人太混蛋,把他砍了吧,只砍脖子,不要砍到臉皮上,就算你的刀再快,也不見得能砍得動他的臉皮!快點砍完,咱們好去那個豪格的王府,里面必有大量金銀!”
士兵高高舉起大刀,對準李文秀的脖子正要下砍,忽聽這人叫道:“將軍饒命,下官愿戴罪立功,城里金銀無數,所存地方下官全都知道,這便帶將軍去取!”說罷,也不管李有儀答不答應,掙扎著站起身,撒腿向前跑去,一邊跑一邊回頭叫道:“府庫離此不遠,我這便帶將軍去!將軍莫要遲疑,快跟上我,快快!”他的表情竟然比香山軍還著急。
李有儀手按太陽『穴』,大感頭痛,這世上怎么會有這種人啊,簡直就是個極品人渣嘛!
葉啟先一面派人去尋他的炮兵部隊,一面叫人在城里貼安民告示,為了達到恐嚇的作用,他還叫人把那四千多海城八旗家屬帶到城里,告訴城里的其他八旗百姓,如果不乖乖投降,敢與對抗大明官兵,這些人的今日,就是你們的明天!
香山將領們更是忙得四腳朝天,又要帶人去打劫府庫存銀,又要四處拉壯丁征集新兵,忙得不亦樂乎!一直忙到傍晚時分,這才稍稍安定下來,葉啟先霸占了豪格的王府,連夜開會,商討如何進攻盛京。
與此同時盛京的皇宮里也是燈光不熄,滿朝文武聚于大殿之上議事,他們中午得到消息,說多爾袞發動兵變,要回襲盛京篡位,晚上又得到消息,說不知從哪冒出來的一隊明軍,竟把遼陽給攻下來了,豪格被俘,鰲拜戰死,李文秀已經投降!一時之間滿朝驚駭,人人不知所措,都跑進了皇宮聽皇帝訓斥,只不過皇帝才六歲并不知亡國之危,朝中事情主要是靠太后孝莊做主。
孝莊懷里抱著小皇帝,強自鎮定地對滿朝文武道:“各位愛卿,你們都是國家柱石,這種時候,大家快拿個主意出來呀!”
大臣范文程越班而出,道:“太后,僅憑李文秀送來的消息,怕是不能斷定攝政王謀反,臣以為還是立即派人去山海關方向打探清楚后,再做定論!”
另一大臣出班道:“太后,臣以為不然,如果攝政王不反,那么明軍怎可能入我大清腹地?就算是中午報信的人誣陷攝政王,那么晚上來報遼陽失陷的人總不會瞎說,臣已派人去遼陽,如果真的被明軍占領,那么可以說明攝政王已反,引明軍出關來攻打我盛京。”一聽這人說話,就知他是反對多爾袞的人。
孝莊道:“山海關要派人,遼陽也要派人,事關重大,一定要弄清楚才行。”她心里也是沒底,她早知多爾袞有取代自己兒子之意,只不過沒想到多爾袞動手這么快罷了。
范文程說道:“遼陽據盛京不過百余里,快馬奔馳半日即可回來,我們著急也是無用,還是等人從遼陽回來再說吧!”
孝莊無法,只好點頭,想了想又叫人把那送信的遼陽牛錄叫上殿來,她要親自問清楚才能放心。
[Q-Q]
℃¤好看小說網¢更新最快
<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