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的百姓在得到了返還的糧食后,就再也沒有見到過那個英氣逼人的年輕將軍。他們有好事者就開始打聽,是不是凌將軍又去西涼城去燒糧草了。
消息傳到凌郡王的耳朵里,讓他笑了好半天,他對阿南和阿北說:“看看,現在你們世子爺在肥城真是深入人心啊。這火燒糧草,里應外合的打法讓遠航在西北一戰成名。”
“是啊,爺,還有啊,有的百姓拉著士兵們問世子去哪里了。有知道內情的士兵給他們解釋世子在郭家鎮照顧夫人。然后這些士兵又非常驕傲地把世子妃帶人抵抗朵顏的事情給他們講了,現在肥城的人傳的不再只是世子了,他們又轉移了一個話題,現在茶樓酒店都在談論咱家世子妃抗敵的英勇事跡呢。”阿北笑著說。
阿南也笑著說:“我還聽說,有好多姑娘聽說世子妃手里有女兵,她們還問世子妃還收不收女兵了。”
郡王感慨地說:“肥城的老百姓都是很可愛的,如果沒有戰爭的摧殘,他們的生活會很幸福。現在我們只是收復了肥城,他們就能把我們捧的高高的。但愿以后他們能一直這么有興趣地談天說地。平安寧靜地過日子。”
凌遠航帶著亞茹回到肥城時,亞茹受到了肥城百姓熱烈的歡迎,尤其是那些小媳婦和大姑娘們。他們站在街頭,伸著脖子看著城門口。
郡王是個合格的長輩,他自從聽說了肥城的事之后,就一直惦記著亞茹,接到兒子的信后,知道亞茹今天要來。他就早早等在城門口。
凌遠航遠遠地就看到自已的父親穿著便裝站在那里往自已這邊看。他就在馬車外對亞茹說:“茹兒,父親親自到城門口來接你來了。”
亞茹聽了,馬上打開車門說:“是嗎?那我們快點吧,別讓父親久等。”
于是馬車加快了速度,很快就到了城門口。凌遠航過來親自把亞茹從車里扶了出來。
這時凌郡王已經到了車跟前。亞茹過來就跪下行禮。凌郡王趕緊阻止:“阿茹兒不可,遠航快扶阿茹起來,地上涼。”
凌遠航馬上扶起亞茹。亞茹感動地說:“父親,天這么冷,您在屋里等茹兒就好。怎么到城門口來迎接茹兒。這可折煞茹兒了。”
凌郡王看著她消瘦還有些蒼白的小臉,有些心疼這孩子:“阿茹,你受苦了,父親都知道了。是我們父子大意了,沒有保護好你啊。”
亞茹笑著安慰郡王:“父親,這事純屬意外。您看,茹兒現在不是挺好?”
凌郡王感慨地說:“茹兒,你是個懂事的孩子,這是遠航的福氣,也是我們凌家的福氣。你看,肥城的百姓都來接你進肥城了。”說著他用手一指城門里。然后又笑著補充:“你帶人抗擊朵顏的事情他們都傳遍了,你現在是他們心中的英雄,女中豪杰。”
亞茹往城門里一看,可不是,那邊街道兩邊全是人。于是她笑著說:“肥城的百姓真熱情,這應該是父親和夫君的功勞。這說明他們在心里是愛戴你們的,這才愛屋及烏。”不過亞茹也有一句話沒說出來,那就是人人都有好奇心。肥城的百姓對她確實有好感,但同時也很想看看她是個什么樣的人吧。
于是亞茹說:“父親,你看既然百姓是來迎接我的。我好像再坐在車里真的不太好,要不我騎馬吧?”
凌郡王看著兒子說:“遠航,茹兒的身體現在能行嗎?”
凌遠航說:“沒有什么大礙,騎的時間又不長,一會就能到大帥府。慢慢騎沒有事的。”說完他又過來給亞茹整理了一下狐貍披風的帽子,把她的小臉又遮了遮。然后讓人把亞茹的馬牽過來。
亞茹騎上馬,和凌遠航并排而行,凌郡王走在兒子媳婦的旁邊,三人同行竟然也很和諧。他們緩緩地經過人們留出的通道。三人臉上都浮著笑意。
肥城的百姓好奇地打量著這位傳奇女子,只見身上披著的是紅色面料的狐貍皮披風。披風和邊上全是縫制的白色的狐貍毛。一張有些蒼白但不掩絕色的小臉隱藏在一圈白色的狐貍毛里,一雙大大的杏眼,直挺秀氣的小鼻子,天然的風華,高貴的氣質,真是傾國傾城地美麗。就這樣一個弱質纖纖的美貌女子,如果不是剛剛發生在郭家鎮的事情擺在面前,他們還真不敢相信她能舞動大刀,同瓦剌士兵拼殺。再看她身邊的凌將軍。眉如遠山,眼睛深邃,長相俊美,一臉的英氣逼人,又看看兩人旁邊的郡王,雖然中年但仍然是個非常英武俊郎的美大叔。肥城的人感慨了,這京城的人真是天人天顏啊,這邊遠的城里哪里會有這樣氣質高華的人物。
肥城的百姓們紛紛向亞茹問好,亞茹騎在馬上一直在向他們微笑著。他們的馬走的很慢,她時不時地在百姓問話時回答上幾句,那和藹可親的笑臉立刻俘獲了肥城百姓的心。多少年后,人們提起當年的凌夫人仍然是津津樂道。
亞茹來到肥城的第十天,凌家父子帶領大軍收復了西涼城。朵顏在襲擊郭家鎮后,損失這么多的人馬,所以他并沒有回西涼城,而是直接回了瓦剌的王城,大王子戰死,哈都爾卻不知去向。這讓要找朵顏報仇的凌遠航和亞茹都很失望,看樣只能等以后有機會了。
大元軍隊先后收復了丟失的三個城后,戰事并沒有結束,因為瓦剌人并沒有遞出投降書,也沒有任何和解的意思。那就意味著西北的戰爭還要繼續。
可是朝廷同意凌遠航護送亞茹回京的圣旨到了,于是凌遠航在收到圣旨的第三天就帶著亞茹和他自已帶來的西大營的五千人馬啟程了。
遵照父親的意思,凌遠航這次準備帶著亞茹先繞道洛川去給自已的祖父和母親掃墓。
這天他們到達了洛川。他們是突然間來的,來之前并沒有事前告訴過任何人。所以當他們的大隊人馬出現在洛川街頭時,震驚了洛川百姓。洛川是一個不大的小鎮,目測只有郭家鎮的一半大小。
洛川的百姓看著旗幟上大寫的凌字,就紛紛猜測。這來的是凌家的什么人啊,難道是郡王,聽說郡王父子正在邊關打仗呢,怎么會到洛川呢?于是百姓們也好奇,他們就跟著隊伍一直走到凌家的老宅。
凌家的老宅住的是凌郡王的二叔,凌遠航的二爺爺,想當初凌老侯爺在位時,這位二爺爺就是個愛好非常奇怪的人。他不好讀書,但他的書讀得卻很好;他不愛練武,可是他的功夫在家人里也屬得上。他最愛讀的書是陶淵明的詩,他無事時就搗鼓著種些地。成親后,他固執地非要回老家,就帶著妻兒回來了。如今已經在這居住了幾十年,老人家現在已經是花甲之年。
他的小曾孫跑進屋說:“曾爺爺,外面來了好多兵,還有大旗。”
凌二太爺一聽就有點納悶,他看看小孫子:“好多兵?在咱家門口?”
“對啊,曾爺爺,他們正在跟門房的凌爺爺說話呢。那還有個好漂亮的姐姐。”七歲的小男孩已經學事學得很清楚。
凌二老太爺心里有了點猜測,可他不敢確定,于是他牽起小曾孫的小手:“走吧,跟曾爺爺去看看。”
凌二老太爺剛走出門,門房的老凌頭就興奮地跑過來說:“老太爺,快來看,是世子爺來了。”
二老太爺往前一看,只見一張熟悉的面孔,這張臉酷似自已的大哥,那早已經去世的老侯爺。這是遠航啊,幾年前來過的遠航大孫子。
二老太爺激動了,凌遠航這時早已經奔過來跪下,他眼里淚光閃閃:“二爺爺,我是遠航,是遠航啊,您老還好吧?”
二老太上前抱住凌遠航:“遠航,可把你盼來了。孩子,你還好吧。”老人家哭了,一邊說一邊摸著凌遠航的胳膊,嘴里還念叨著:“不是說你和你爹又去打瓦剌了嗎,怎么來了這里,你沒有受傷吧。快讓二爺爺看看。你父親還好吧。他回來了吧?”老人家一氣問了好幾個問題,凌遠航都不知道應該回答他哪一個,只是笑著反手抱住老爺子:“二爺爺,我們都很好。您老放心吧。看,我把媳婦帶來了,給您看看。”說著回頭叫亞茹。
亞茹在旁邊一直笑咪咪地看著祖孫倆相會的場面。她現在基本上已經恢復了心情,不再沉溺于對過去的痛苦回憶。她聽到凌遠航叫,就趕緊過來跪下:“二爺爺,孫媳給您老請安。”
二老爺看著亞茹,老人家一看到亞茹,就覺得這是個好孩子,他也不知道為什么,大概是亞茹投了他的眼緣。他連忙說:“好孩子,快快起來。到家了,不講究這么多的虛禮。”
這時凌家人都過來了,他們一一見過禮,先是一陣寒暄,然后凌老太太就讓自家的兒媳孫媳去忙活飯菜。凌遠航也安排自已的人扎帳篷,埋鍋做飯。
亞茹則是被老太太叫到屋里炕上暖和。老太太看著亞茹,心里滿是喜歡。老太太因為生產時傷了身體,所以她只生了一個兒子后就沒有再懷孕。二老太爺也沒有妾室,這一生就守著她一個人過日子。兒子和孫子后來娶妻后也都沒有納妾室,所以家里很清靜也很和睦。
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因為常年跟著自已的丈夫種地,所以身體還很硬朗。她拉著亞茹問長問短,亞茹很耐心地笑著回答。祖孫倆倒也談得很融洽。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