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父子回來后,首先面對的就是大小吳氏。吳氏出自承恩公府。當初老郡王這樁婚事還是由先皇所賜。當年喝藥差點而死的那個吳妃就是承恩公家的嫡次女。
吳貴妃進宮里后很得先皇寵愛。凌源志的母親就是吳貴妃的妹妹。當時吳貴妃看到老郡王少年英雄,就請求先皇給自己的妹妹賜婚。
皇上一想也好,給郡王府定個國公府的小女兒也算是門當戶對。況且吳貴妃如此美貌,她的小妹妹也錯不了。于是皇上很不負責任地就把婚賜了。
當時郡王府并不想和皇室扯上關系。更不想和后宮的宮妃也扯上關系。可這婚已經賜了。沒有辦法,老郡王當時還是世子爺,就娶了吳氏為妻。
可是到成婚后,吳氏的性子也就慢慢地暴露出來,自私又不容人。其時吳氏在娘家時,由于是小女兒,又是嫡女,所以養得很是驕橫,家里的庶姐庶妹,她眾來都不看在眼里。
老郡王并不重女色,家里也就只有一個通房,是個陪自己長大的丫頭巧云。在娶了吳氏后,被抬了姨娘。
可就這么一個姨娘,吳氏也不能容忍。當時,凌源志出生后,巧云的避子湯也就停了。后來巧云有孕,吳氏知道后一碗打胎藥打掉了還未成型的胎兒。巧云小產后又加上傷心,一年后就病逝了。
老郡王對吳氏更加失望,沒想到吳氏這么狠毒。連未出生的胎兒也不放過。但大兒子也只有兩歲,吳氏當時又有了身孕。老郡王忍下了這氣口。
。
老郡王在長子三歲時,就把兒子接到外院。等到兒子七歲時,太子找人做伴讀,他唯恐自己將來要承爵的大兒子被吳氏教壞了,就把兒子送去宮里給太子做了伴讀。而自己則請求去了邊關。那時凌源輝也才四歲,一直跟著吳氏在郡王府長大。從此,老侯爺長駐邊關,再也沒回來。后來。老郡王在邊關又納了一房妾室,后來生下庶子凌源行,排行第三。凌源行一直養在邊關,后來又在邊關娶妻生子。
老吳氏賜婚前,在家里曾經和同族的一個表弟私下曖昧。吳貴妃是知道這事的。國公府的嫡小姐怎么也得嫁一個門第差不多的人家吧,就這樣,吳妃越過父母直接請先皇賜了婚。
吳氏再不懂事,也知道皇上賜婚不可更改,就這樣不情不愿地嫁了??稍谒吹嚼峡ね跤⑽涑霰娭?,和自己的表弟一對比,覺得老郡王的各個方面都是自己的表弟沒法比得上的,覺得自己嫁了一個好丈夫,還是很歡喜的??墒沁@老郡王在自己生了兩個兒子后就長駐邊關,從此再也沒回來。吳氏也知道丈夫這是怨上了自己??墒乔稍撇痪褪且粋€妾嗎,自己是當家主母,難道連懲罰一個妾的權力都沒有嗎,這吳氏自此也怨上了丈夫。其時老郡王只是覺得自己的妻子太狠毒,連一個沒出生的孩子都不放過。每次對著老吳氏,老郡王都會覺得這是一個毒婦。最后終于不愿再面對自己的妻子,而選擇了長駐邊關。
這時吳氏又想起了和表弟以前的情分了,表弟家只是小吏,她就想拉扯一下自己的表弟。就生出了把表弟的女兒嫁給自己當兒媳的想法。老太太真是天真啊。凌家父子怎么能同意。外甥女沒當成自己的兒媳。她又琢磨小表侄女給自己兒子做繼室。兒子不同意,不得已讓小吳氏做了貴妾。
老太太真是鍥而不舍啊。其時老太太這樣做,也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對于凌家父子,哪個她也控制不了。要是找個娘家人做兒媳,那就能把兒子掌握在自己手里了,還能全了和表弟以前的情分。
可是凌源輝從小就和自己的母親不親,他也知道自己的父親為什么一去邊關就再也不回來。不是父親不想自己,而是父親不想面對自己的母親。而且自己的母親做的事情他也看在眼里,那根本就上不了臺面。
而且他對妻子去世的如此突然也曾經懷疑過,還私下里讓人查過,什么也沒有查出來。但這件事也成了他心里的一個結。他又怎么能任憑老吳氏擺布。
在凌郡王走后,小吳氏曾對著表姑母老吳氏哭泣。老吳氏就勸她,讓她注意自己的肚子。老吳氏又告訴小吳氏:“阿圓,只要你生了志兒的骨肉,他回來后怎么可能不認你,你啊,先別想這么多,先把孩子給我生下來再說。天天哭器嘀啼的影響孩子的成長?!?br/>
小吳氏從此她安心養胎,果然她很爭氣,生了個兒子。當郡王給兒子取了名字后,小吳氏的心又活了起來??礃幼涌ね跣睦镞€是有兒子的,有兒子就好說。以后自己要把兒子教育好,讓他爹喜歡他。郡王喜歡了兒子,還能不喜歡兒子的娘嗎。
后來,郡王來的信很少,都是寫給老吳氏的。小吳氏天天侍候在表姑母身邊,所以每次郡王的來信她都知道,剛一開始她還盼著郡王的信里能提一提自己,可是每當老吳氏讀完信后,眼光都是躲閃著自己,也不和自己說信的內容。小吳氏就知道那信里沒有自己,后來漸漸地她就不再期盼,慢慢的她的心也越來越涼。
幾年過去了,她終于明白郡王的心里真的是一點也沒有自己的位置??ね鯛攲ψ约阂稽c情分也沒有,全是自己和姑母的一廂情愿。好在自己肚皮爭氣,產下一子。而郡王對這個小兒子也并非完全無情。還給自己兒子取了名字。看來,以后只能指望兒子了。
于是小吳氏就把兒子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小吳氏有一點很好,那就是她對兒子從來不嬌慣。三歲就找人給兒子開蒙。而凌遠旭也很是個聰明,學東西也很快。而且小吳氏天天陪著自己的表姑母,時間長了,她就發現了老吳氏的自私和驕橫。她又從府里老人那里聽了許多表姑丈和表姑母的事,她的心里也就慢慢有了變化。。
記得有一次凌遠旭問祖母:“祖母,爹爹的信里有提到我嗎,爹爹為什么不回來看旭兒啊,是不是不喜歡阿旭,只喜歡大哥???”
老吳氏回回答小孫子:“你是奶奶最喜歡的心肝,可是你大哥是郡王府的世子,你爹爹自然更喜歡你大哥?!?br/>
凌遠旭當時小,才四歲,他一聽爹爹更喜歡大哥,他都要哭了:“那我怎么樣才能讓爹爹喜歡我超過喜歡大哥呢?祖母你告訴我?!?br/>
老吳氏當時答:“聽祖母的話,乖乖的。祖母一定會讓你爹更喜歡你的。
小吳氏聽著趕緊把話接過去:“阿旭,你只要乖乖聽話,好好念書,懂事不淘氣,你爹爹一定會特別喜歡你。”
從那之后,她盡可能少讓兒子單獨和老吳氏待在一起。就怕表姑母把凌遠旭教的什么都聽她自己的,從而教壞了兒子。
小吳氏是個精明的人,她在覺得郡王真的瞧不上她之后,她覺得必須把凌遠旭教育的和自己的父親近,也必須讓凌遠旭尊敬自己的哥哥,只有這樣,凌遠旭長大之后才會受到父兄的庇護,才有前程,兒子的前程就是自己的將來。也幸虧小吳氏想得透徹,否則要依著老吳氏的教育,凌遠旭非得嫉妒自己的哥哥,也不會親近自己的父親。所以現在的凌還遠旭還是一張白紙,也還是個心思很單純仰慕父兄的孩子。
這次,凌郡王父子一起回來了,大小吳氏兩人心里又多少還是有一些期盼,這么多年過去,凌遠旭都這么大了,凌源志還能這么倔強嗎?而小吳氏也是這么個心思,也許表哥能改變心意吧。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