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片刻后,大火驟然湮滅,煙霧中,火兒周身燃著火焰,熾熱逼人,光耀如日,讓人無法直視,隨著火兒一聲嘹亮高亢的鳥鳴,騰空而起,向著蟒蛇飛去。
途中雙翼揮動,生出焚天大火,將天空燃的通紅,蟒蛇被圍困在火中,無處可逃。
那火雖是無根之火,卻久燃不熄,漸漸將蟒蛇包裹起來,蟒蛇被烈火焚身,掙扎個不停。
秦老漢見此,長舒一口氣,心道這蟒蛇必死無疑,但下一刻發生的事情卻讓秦老漢臉上愁云再起,只見空中那雙頭巨蟒見無法擺脫烈焰,嘶吼一聲,兩顆斗大蛇頭齊齊張開兩張血盆大口仰頭向天,
它一口吐云,一口吐風,風卷云涌,頃刻間下起瓢潑大雨,身上烈焰隨之而滅。
蟒蛇目閃寒光,狠狠盯著火兒,火兒繞蟒飛行,故技重施,鼓動雙翼,空中憑空燃起彌天大火,較上次更甚!
整個天空已是一片火海,掀起萬丈波濤,火舌噬天,噼啪作響,向著蟒蛇蔓延而去,一路燃云焚雨,勢不可擋。
然而那蟒蛇卻渾然不懼,一聲怒吼,張口吐出一道邪風,那風非凡風,端得厲害無比,頃刻間空中狂風大作,直刮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狂風將漫天大火吹散,余勢不減,如刀似劍,向著火兒刮去。
火兒只覺四面八方皆是風,避無可避,只聽得一聲悲鳴,艷羽紛飛,血染長空,火兒自云端跌落下來,奄奄一息。
蟒蛇恨意難平,欲趁勝追擊,然此時空中一聲雷鳴響徹天地,一道閃電劃破長空,徑直向著蟒蛇轟來。
只見那蟒蛇仰頭口吐云霧,空中霎時黑云密布,護住蟒蛇,劫雷轟在黑云上,如泥牛入海,毫無作用,始終無法將那黑云擊破。
蟒蛇蜿蜒晃動身軀,向著火兒飛來,秦老漢心急如焚,正絕望之時,忽聽得一聲鳥鳴劃破長空,山野震蕩,林木悚然,那蟒蛇聽聞此聲,極為惶恐,掉頭便走。
但見西南方一片赤紅,滾滾熱浪撲面而來,隨著空中那片赤紅的急速蔓延,周遭溫度越來越高,一些枯葉已然冒出青煙,秦老漢躲在一塊山石之下,亦是汗流浹背,連呼吸都變得困難。
轉瞬之間,整個世界已被那片赤紅覆蓋,秦老漢仰頭望天,目之所及,盡是火焰,仿佛天地之間除了火再無他物!
火光中,有一赤紅大鳥,周身燃著金色火焰,發出耀目的光芒,如日臨空,讓秦老漢無法直視。
蟒蛇已逃遁到遠處,赤紅大鳥一聲厲鳴,晃動羽翼,頃刻而至,將巨蟒抓在爪中,探囊取物一般輕松,蟒蛇吃痛,張開兩張蛇口不斷噴出云霧疾風,卻只是困獸之斗,無濟于事!
風卷云涌中,大鳥絲毫不懼,毫發無損,金色烈焰里,風消云散,蟒蛇頃刻間已被燒成一具焦炭,命喪黃泉。
拋下蟒蛇,散去火焰,大鳥落于火兒身旁,輕輕扇動雙翼,一團青色火焰將火兒包裹起來,不一會兒,火兒傷勢漸愈,恢復如初。
大鳥一聲鳴叫,晃動雙翼直上云天,火兒緊隨其后,離去之時,火兒在空中朝著秦老漢再三回首,戀戀不舍,而后點了三下頭,消失在了云端。
三年之后,有一見多識廣的云游道人途經村子,暫住于秦老漢家,秦老漢便將這事告訴了道人。
道人聽罷咋舌說道:“你所說的那鳥名叫畢方,為上古靈鳥,常棲息于深山千年桑木之上,可御火,故被人稱為火神,又能守護山林不受火災,所以也被稱之為木神。”
“料想當年應當是那雙頭蟒蛇吞食了兩只畢方雛鳥,得了道行,故可以化龍,卻亦因招惹了畢方而大禍臨頭,蛇若雙首,其性必惡,若讓它得以化龍,必定會引發水患,為禍蒼生,它能被畢方所誅,當真是幸事。”
秦老漢聽了道人所言,亦暗自慶幸,若自己當年沒有救下火兒,蟒蛇渡劫之時成年畢方便不會現身,到時候惡蟒化龍,人間不知又要平添多少災禍!
謝必安繼續說道:這畢方原在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是大火之兆,畢方的名字有可能來自竹子和木頭燃燒時發出的噼啪聲響。畢方的外形象丹頂鶴,但是只有一條腿,身體為藍色、有紅色的斑點,喙為白色。
據說畢方的出現預示著大火。而傳說黃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時,乘坐著蛟龍牽引的戰車,而畢方則伺候在戰車旁。后來,畢方因此被稱為火神的侍寵。
據說當年軒轅黃帝花七年時間兼并了東方諸國,隨后又在中條山諸猛獸的協助下消滅了南方的競爭者蚩尤,終于讓寰宇華夏的疆域擴張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首席大臣風后卻不識時務地用沉重的措辭向國王呈送新的戰報。風后說,零星的叛亂并未因此平息。蚩尤的殘部依舊侵犯著邊境各地的平靜!
東南方向,著名的統帥相柳正重新招集蛇蟲,依托茂密的森林隨時準備反撲。西北方向,靈媒們也正加緊趕制招魂的法器,準備聚集蚩尤的魂魄,組建亡魂的軍隊,與黃帝再作搏殺。
黃帝聽到這樣的報道,心里充滿恐懼。他再也無法站穩,直直地向后傾倒。幸虧侍女敏捷,輕輕托住了黃帝,他才不至于硬生跌倒。風后趕緊將瓦解敵人的方法和盤托出。
數日后,黃帝獨自乘著一輛由各種火的符號裝飾的戰車,馳向泰山。這輛巨大的戰車載著黃帝在泰山顛簸的小路上奔馳了五天。到第六天時,黃帝忽然發現戰車前閃過一團黑影子。
這影子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漸漸分出了頭頸與眉眼。它面朝戰車,向后飛行,背后的影子逐漸聚集過來,而正面的影子卻因為被風帶動,逐漸消散。
盡管如此,黃帝還是很快分辨出了它的形象。這個形象黃帝相當熟悉,此前,他曾經統帥軍隊,與之戰斗,也曾經下令在北方極端寒冷之地砍下他的頭顱,
即使這樣寒風依然無法立即封凍腔中的黑血,名為蚩的甲蟲因此爬滿了北方的國土。它便是蚩尤!
黃帝大驚失色,完全癱軟在戰車中。他看到蚩尤的影子被一股疾風吹動,快速地析出一部分,逐漸凝結成手臂伸向自己。黃帝不知道對方想干什么,哀叫著抬起手,用袖子遮住臉,試圖阻止蚩尤的襲擊。
沒人聽到黃帝的哀叫,因為這叫聲被另一陣尖銳的聲音掩蓋了。黃帝只覺得一陣紅光閃過,象群便得了命令一樣停下了沉重的腳步。國王放下袖子再看,黑色的影子便已經消散!
遠處,一只紅色的大鳥越飛越遠。四周安靜了下來,連草葉生長、蚯蚓呢喃的聲音也聽不到。
多年以后,風后才又向黃帝提起了那只紅色的鳥。他說,這只鳥名叫畢方,形態與鶴相似,習性也幾乎沒有區別,因此有時被誤認為只有一條腿。
畢方的羽毛是深淺不一的紅色,喙相當寬大,黑色并帶有白色的花紋。正是這只鳥,將黃帝征討四方時殺死的敵軍封鎖在泰山之中。
當然,借助這只鳥也可以將那支亡魂組成的軍隊釋放出來。只是博學的風后也并不知道方法罷了!
楊卓超向著葛老問道:像畢方這種怪鳥,歸屬于“玄鳥族”統領嗎?還是單獨算是一種上古神獸而已?
葛老答道:回稟少主,自軒轅黃帝之后,便再也沒有這種神鳥的消息!這異獸雖然長得像鳥,但真正并不屬于飛鳥一類,因此并不歸“玄鳥族”統領!而是自成一脈,劃歸為“上古異獸”這一類別!
楊卓超點點頭道:嗯,那就好!我還怕無意中傷到了它。既然是一只上古的異獸,那就不用管它了!
謝必安道:現在魔族大軍后撤了五十里,那魔王夜卿也被上仙打成了重傷。這對于整個幽冥地府來說,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這還多虧了上仙的義助啊.....
楊卓超擺了擺手道:小事一樁,不用客氣!現在須得防備這些魔族養精蓄銳后,再次來犯。各位可有什么好的建議?
葛老道:少主,老夫建議趁其軍心渙散,不如一鼓作氣把這些魔族之人全部趕出幽冥。省得到時候夜長夢多,多拖一日便有一成的變數,總體來說對我們是不利的!
謝必安也道:我同意葛老尊者的意見,不能給對方休養生息的時間以及機會!
楊卓超望了望眾人的眼神,從他們的眼中可以看出,眾人都比較贊同這個意見。于是他便說道:既然大家都有這種想法,那我現在就去與神荼將軍商議,大家做好準備,隨時都有可能出發。
果不其然,那“東方鬼帝”神荼也有這樣的意思!眾人一拍即合,迅速集結好了隊伍,在神荼的一聲令下后,百萬陰軍分為前、中、后,三軍向著那魔族大軍的營寨開拔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