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五爺道:這也剛好印證了墓室主人的身份!
眾人不明所以紛紛問道:什么是“黃腸題湊”?跟墓室主人的身份有何關系?
譚總悠悠的道:“黃腸題湊”是流行于秦漢時期的一種特殊葬制,其使用者主要是帝王及其妻妾,還有皇帝特許的寵臣。所謂“黃腸”,即黃心的柏木,就是去皮后的柏木,即堆壘槨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黃。因題湊用的木材都是剝去樹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黃而得名。
而“題湊”在結構上的基本特點,一是層層平鋪、疊壘,一般不用榫卯;二是“木頭皆內向”,即題湊四壁所壘筑的枋木(或木條)全與同側槨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從內側看,四壁都只見枋木的端頭,題湊的名稱便是由這種特定的方式衍生出來的。
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即黃腸是指墓葬的材料和顏色(柏木黃心),題湊是指墓葬的形式和結構(木頭皆內向)。黃腸題湊是西漢中期才出現的名稱,而在此之前,則稱為“題湊”。
根據漢代禮制,黃腸題湊與玉衣、梓宮、便房、外藏槨同屬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經朝廷特賜,個別勛臣貴戚也可使用。
使用“黃腸題湊”,一方面在于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護棺木,使之不受損壞。作為柏木的黃色木心作題湊的槨室的“黃腸題湊“葬制在西漢初開始出現,是漢代厚葬之風的產物。
你們看這墓室的設計,前后兩面設門,門外均用短題湊封閉,使墓室儼如方城。題湊內外各有一層回廊,內回廊同于槨室,重槨套合在一起,槨室內分前、后室,套槨置于后室。內外回廊均被分隔成若干小間,內置木俑、木獸、陶器、漆器、銅錢等隨葬品,小室門扉、壁板上有食官內戶、中府內府等字樣,表明這些小間是對地面宮室的模擬。
這也表明墓主人的身份確實是漢代某位諸侯王,跟壁畫里的描繪敘述是一致的!
眾人皆恍然大悟,對譚總的學識紛紛表示認可!
這時李金跟小海已經打開了一些石箱石柜,一時間眾人的眼睛都被晃的快睜不開了!只見各式各樣的玉器跟黃金珠寶足足裝了好幾大箱!
王老板這時卻說話了:各位,這次探墓之前我也事先跟大家說過規矩。現在我想跟大家伙重復下規矩,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現在大家看到的所有“明器”都不許私自拿取,等回到上面統一進行分配。如果有人要跟我玩心眼,那到時就別怪我王某人不講情分了!
見眾人都低頭不語,馬五爺與譚總首先表示都應該按照規矩來。李金跟小海也贊同,強子跟楊卓超本就是王老板的人自然也都附和。眾人也不是傻子,隨大流也就都默認同意了!
然后,王老板才讓大家把各自的背囊盡量全部都裝滿。因為東西太多的緣故,可能要往返好多次才能全部運出去。
李金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前面過來的時候有一個陣法迷宮,也就是那個“天絕三才陣”!運“明器”回去的時候怎么走出去,又再走進來搬東西?這個確實是個難題!
王老板考慮了一下,決定先讓大家把“明器”都搬到陣法迷宮的入口處,先別出去。等所有“明器”都搬到入口處,再由楊卓超負責帶大家一起把“明器”搬到出口。往返多次后,等到全部“明器”都搬到出口,大家再一起出去。
眾人想了想,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誰叫進出陣法迷宮的方法只有楊卓超一個人懂呢!
于是王老板把眾人分為三組,每組四個人開始倒騰“明器”到陣法迷宮的入口處。最后三組人花了五個多小時才把角落里石箱石柜的“明器”搬完!大家此時已經十分的疲倦,都圍坐在一起休息補充食物及淡水。
在休息時大家對另外一個問題又產生了歧義!那就是到底要不要開棺!歧義分為兩派,一派以李金跟小海為主;他們的觀點是,這么好的機會既然來了就得看看再說!何況他們為此已經損失了一個伙伴。
另外一派以譚總跟馬五爺為主;他們堅決不同意開棺,理由是壁畫的內容結合譚總卜的“陰長卦”是為一個“大兇”的局面!勉強開棺搞不好可能會出現意外情況,難說還會直接造成傷亡!
其它人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贊成開棺的有;李金、小海、李老板和他的兩個保鏢彪子跟阿豹(他的保鏢沒有決策權只能以李老板馬首是瞻)。不贊成開棺的有;譚總、馬五爺、宋剛。觀望的只有馮哥,而楊卓超跟強子屬于王老板,可王老板全程卻閉口不語!所以三人皆沒表態!
眾人又再爭論了幾分鐘,這時王老板終于說話了:我看這樣吧!我個人傾向于開棺,理由呢就是;我是一個純粹徹底的生意人一切以利益為先!當然了馬五爺與譚總的看法存在他們的道理,小心駛得萬年船也是不折不扣的真理!那接下來我們研究一個方案,即開了棺又保證了足夠安全。大家意下如何?
譚總與馬五爺對望了一眼,譚總開口道:如果只能這樣那只好先由五爺在棺槨周圍布置一些機關陣法,然后再由本人布置一些簡單伏魔陣法輔助。說實話這些東西非我強項,哎!也只能先這樣了,希望不要出現什么麻煩!五爺覺得如何?
馬五爺表示自己沒什么問題!眾人也就開始準備,各自檢查武器彈藥,然后默默退到石門附近或離棺槨遠一點的柱子后面,準備一有什么情況不對勁,要打要跑也方便。這真是即可攻又可守還可退!
一切就緒后,由李金跟小海上前開棺,強子跟馮哥負責在旁邊警戒保護,譚總與馬五爺在周圍準備策應,其它人則就位靜待。
隨著一層層的打開,終于要揭開最后的棺木了!此時眾人都非常緊張,生怕一揭開棺蓋會從里面跳出一個妖怪來!
李金跟小海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同時用力把最后的棺蓋揭了起來。大家的心都緊張的快跳出嗓子眼了,可什么事情也沒發生!
大家都驚呆了!因為棺材里什么都沒有.....!
出乎眾人意料之外,棺材里居然什么都沒有!大家也想過各種各樣情況,唯獨這種情況沒有想到過!
眾人發了會小呆,王老板發聲道:既然棺內什么都沒有,大家再檢查一遍幾個墓室,看還有沒有其它遺漏的“明器”,然后準備撤離!
見大家都去搜尋“明器”,王老板叫住譚總與馬五爺然后走到他們面前低聲問道:兩位對剛才之事有沒有什么看法?
你還記得剛要進山洞之前的那具骷髏骸骨嗎?譚總問道
王老板沒說話,點點頭示意譚總接著說。
你就不奇怪為何會有一個道士,或者說修道之人重傷死在了這個享受著“黃腸題湊“這種規格待遇的漢代諸侯大墓里嗎?他為何要來這?又是怎么受的重傷?這些難道不奇怪嗎?
還有最重要的是,里面的所有墓門都有打開后沒有關閉好的情況!墓主人的尸體哪去了?如果結合壁畫上的東西,你們難道沒有什么不好的聯想嗎?
王老板跟馬五爺對望一眼均感覺到有些毛骨悚然!你的意思是.....?
我只是猜測,或許這個墓主人當年就沒死!或者說因為是妖的緣故,不可能被凡人輕易的殺死。那剛好有個修道之人想把這妖徹底除去,但是結果自己卻受了重傷死在了山洞外!而那妖怪卻逃脫了。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何棺槨中沒有尸體的原因!
馬五爺提出異議:既然修道之人與那妖怪交手后重傷逃走到外面才死,那為何棺槨又是蓋好的呢?是誰把棺槨又蓋了回去呢?還有,那修道之人會不會是那墓主人的重孫請來滅除妖怪的呢?
譚總緩緩道:我先回答你第二個問題,修道之人斷不可能是那墓主人的重孫請來的!因為如果是那重孫請來的,絕不會放任他一個人進來,至少也要有幾個輔助掌燈的下手。但山洞外只有一具尸骸,那就說明修道之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自己一個人來的!
至于你的第一個問題,我回答不了。但你們想,那妖怪重傷修道之人后如果沒死會去哪?如果讓我選,我會選擇就在這墓中修煉!誰會想到呢!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這墓中反而是最安全的所在!
還有最后一個事情我們也忽略了,你們怎么解釋山崖邊小洞里堆積的那一大堆各種年代尸骸呢?要說是野獸,什么野獸能活這么長的時間?
那譚總你的意思是.....?
根據綜上所述,或許.....!你們說會不會那個妖怪還活著!而且就隱藏在這古墓之中繼續修行呢?
王老板跟馬五爺此時越聽越覺得心驚膽寒,連臉色都變得煞白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