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過了除夕新的“年就要開始了叮“川譏復始,萬象更新。古時候的人們非常重視這天,就是帝王家也不例外,憲宗自登基之后,每年這咋,時候都要設宴,不過宴請的卻不是外朝臣子。而是宮內自己的諸位嬪妃和有頭有臉的太監宮女們。</br></br>與清代將太監和大臣都當作奴才相比,明朝的皇帝對于太監這等伺候自己的下人,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人性和尊重的,這可能和當年三寶太監鄭和有關。當然更多的則是因為太監所在的司禮監在一定種度上充當皇帝分權內閣的工具,他們手中的權力并不比那些六部尚書們低,所以身為皇帝自然是要籠攏好這些下人的,不然誰敢擔保此間不會再出一個曹吉祥呢。</br></br>胡義自從和汪直回到京城后,在享受了幾天英雄待遇之后,就又開始了冷板凳生涯,沒有被升職,也沒有被提品,只是受了幾句憲宗的口頭表揚,然后就不聞不問了,沒差事派給他,也不去問他,倒讓胡義享受了個把月快樂時光。</br></br>倒是汪直,被晉為司禮監隨堂太監,仍以御馬監掌印的身份監騰爆四衛。這與汪直起先以為自己會因功晉為司禮秉筆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所以他私下里在胡義面前埋怨過幾句。</br></br>因為在永州城外有并肩抗敵的經歷。胡義對汪直又有救命之恩,所以汪直和胡義經常走動,二人關系也越來越是親密,很多時候,汪直在胡義面前表現出了一種大哥的樣子來,見他這樣,胡義也不為意,你汪直想當我大哥那就當吧,反正小弟這時候還比較嫩,有你幫我頂著再好不過。</br></br>雖然又被憲宗冷落,但胡義在萬貴妃面前一如繼往的受著寵信,而且提督西廠的職事又沒被拿下,論身份在宮中也是排在前幾位的,憲宗的除夕盛宴他自然是要在出席名單之中的。當他與從御馬監回宮的汪直撞面后一起來到昭德殿時,殿中已滿是人頭,二十幾張桌子早已經擺好瓜果干貨,太監宮女們正在忙個不停。為了能讓出爐的酒菜不因天冷的原因送上桌時冷掉,所以御膳房臨時把爐子全搬到了昭德殿外。就近烹制宴會的菜式。但這樣一來,宴會還沒開始,整個昭德殿就能聞到濃烈的油香味,這讓正在等待宴會開始的太監女宮們讒蟲被早早的勾了出來。就連胡義也情不自禁的咽了咽口水,仿佛回到后世小小時候家中煎肉圓的場景。</br></br>那些正聚在一塊交談的大太監們胡義基本上都認識,無外乎司禮監的那幫人,還有東廠尚銘的幾個手下,以及各監掌印們。當然還有一些人他不認識,問過汪直后才知道,那是些才從外地回來的鎮守太監,照規矩回來述職的。除了這些職事太監們外,就是一些各宮有品的女官。憲宗不多的幾咋,老婆也圍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說著什么,其中兩個肚子挺得高高的,已經有孕在身了。這兩咋,大肚子的妃子胡義是認識的,一個是蕭妃,另一個則是拍妃。對于前者,胡義倒不怎么上心。不過后者肚子里這介”胡義卻是上心得很,因為她兒子將是憲宗第四個兒子,將來被封為興獻王的朱估杭,而他的兒子就是那個很有名的嘉靖帝了,因為堂兄正德,也就是九兒的兒子死了之后,無人繼承帝位,他這堂弟便從藩王搖身一變成了大明朝的皇帝。而就是這嘉靖,開創了明朝皇帝積年累月不上朝的習慣,之后由他孫子萬歷發揚光大。</br></br>胡義清楚的知道,這兩個女人肚子里的孩子一落地,九兒的太子之位就懸了。回京之后,萬貴妃已經不止一次在自己面前露過口風,一切早準備好了,就等這兩個妃子里的孩子落地,只要其中有男孩那么九兒的太子之位就要讓一讓了。所以胡義現在很憂心,在讓九兒跟他那些老師謝遷、劉健等人處好關系,極力取悅他們的同時,也暗中在外朝物色那些不得志的官員,好拉過來,將來作為外援。武的他們不行。文的總能上吧,有他們搖旗為九兒壯勢,再有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庶的祖制,想廢九兒也不是那么好相與的。</br></br>細細打量拍妃肚子的時候,胡義的眼角卻瞥到一個熟悉的人影,側臉看去,卻是吳后在阿儀的陪伴下正站在西側的角落里,冷眼看著殿中眾人。</br></br>胡義心下一動,就要去找吳后。不過很快就打消此念,在這種場合,還是不要對她表現出太多好感才是,不然萬貴妃知道了,討不了好。從劉凹曰甩姍旬書曬)小說齊傘曰刀胡義知道發兩個月,吳后那邊沒什么事發生,因為有悔四的吩咐,太監宮女們也不敢給西宮的人什么臉色,也不敢再刁難他們什么。就是有一些膽大的。也被劉謹狐假虎威,抬出胡義的名頭給治了下去。</br></br>“皇上,貴妃娘娘駕到”。</br></br>“皇后娘娘駕到!”</br></br>“太子殿下駕到!”</br></br>隨著內侍蔡倫的通傳,憲宗和萬貴妃出現在眾人眼前,隨后出現的則是名義上的正宮之主王皇后。說來她也真夠憋屈的,身為正宮之主皇后,卻連跟憲宗一起露面的機會都沒有,不能不說是她最大的不幸。不過她跟在憲宗和萬貴妃后面。臉上卻看不出一絲不滿,始終掛著笑容,讓人看上去那么親近。最后出來的九兒,則是以一種少年老成的姿態,平靜的跟在后面,一點也看不出孩童好玩多動的特點,這也是得益于胡義回京之后對他的一些加強型輔導,美其名曰為“偽裝術。”就是讓九兒裝也得裝出少年老成的樣子,不讓憲宗有太多借口發作。</br></br>“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br>“貴妃娘娘千歲千歲干千歲!”</br></br>“皇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br></br>“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br></br>眾人的行禮參拜聲很有次序小沒有哪一個敢將這三個順序給叫錯的。這可不是順序的問題,而是誰主誰次的問題,要是將王皇后叫在萬貴妃前面,那可就是拿自己的前程和腦袋開玩笑了。</br></br>“都起來吧,今天除夕,聯與你們同賀,就不要講究那些虛禮了</br></br>憲宗看起來很高興,待眾人行禮之后,揮手示意讓眾人回坐,眾人回席之后,也不敢出聲,靜靜的等待憲宗發話。</br></br>憲宗打量了一眼大殿,見布置得很是春意盎然,很滿意點頭,說道:“諸位不必拘禮,隨意就好。聯設這宴會實際就是民間的家宴,一年終了,你們都是伺候聯與聯家人的。說來都是一家人,就不必在這介。時候還有太多顧慮了,都放開些。”</br></br>話雖如此,但哪個敢輕易動。最多是靠近的偶爾低聲說幾句話,宴會氣氛一時有些僵硬。這時就是考驗宴會組織者的時候了,身為尚膳監的掌印太監,彭萬山已經主持過幾屆除夕宴會,對這類事情已經很有經驗了,知道如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好讓憲宗覺得有種其樂融融的氣氛。只見他不不慌不忙的站起來,說道:“皇上,難的除夕盛會,不如讓教坊司的奴婢們出來一起慶賀,不知皇上意下如何。</br></br>“好,彭公公這提議好,如此良辰,若得欣賞教坊司的眾舞妓跳上一曲,真是人間美事。”</br></br>率先叫好的是東廠尚銘,此話一出。廳內眾人忙紛紛出言贊成,叫好聲一片。</br></br>這時坐在蕪宗身邊的萬貴妃掩嘴對尚銘笑道:“每年都是讓教坊司的奴婢們先出來舞一曲,你們才能放開些,這規矩就不能改改?若是那些外官們在此要看,本宮也沒什么想說,可是你們這些內官也要看。倒是有趣</br></br>尚銘也不在意萬貴妃話中所含意思。呵呵一笑,道:“娘娘見笑了。今日除夕,難得與皇上娘娘同樂。況也不是奴婢一人想看,大伙可都是盼了一年了。”</br></br>與尚銘隔著一張桌子的**聽再銘這么說,打趣道:“怕是尚公公盼了一年了吧,我們可沒盼著啊。”</br></br>憲宗聞言笑道:“好,好,聯就讓她們出來給你們跳上一曲。讓你們飽飽眼福,省得說聯小氣,大過年的也不讓你們圖個眼福</br></br>憲宗是知道這些太監宮女們礙于尊卑,不敢放開拘束,與自己真正同樂的。讓教坊司的奴婢出來跳舞。只是讓眾人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然恐怕這宴會就會從開始僵硬到最后。坐在憲宗身旁的九兒也是一臉期盼之色,道:“父皇,孩兒也想看她們跳舞。”</br></br>憲宗瞧了九兒一眼,摸了摸他的頭趁勢答應道:“嗯,難得太子也想看,那就讓她們出來跳上一曲,以祝酒興吧。”</br></br>很快,二十來名教坊司的舞女穿著統一的衣服依次進入大殿,偏偏起舞起來。不過跳得中規中矩,不是胡義想看的那種勁舞。看了幾眼。就沒什么心思再看。趁著眾人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的拿起桌上的干貨就吃了起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