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和那人一見面,兩人都高興地拍手大笑。龐統(tǒng)問他們笑什么,法正說:“這個人是廣漢人,姓彭名羕,字永言,是蜀中的一位豪杰。他因為直言冒犯了劉璋,被劉璋剃了頭發(fā)、上了鉗子,罰做奴隸,所以現(xiàn)在是短發(fā)。”龐統(tǒng)就以賓客的禮節(jié)接待了他,并問他從哪兒來。彭羕說:“我特地來救你們數(shù)萬人的性命,但只有見到劉將軍我才能說。”法正急忙去告訴了劉備。</br> 劉備親自來見彭羕,問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彭羕問:“將軍在前寨有多少兵馬?”劉備如實告訴他:“有魏延、黃忠在那里。”彭羕說:“做將領(lǐng)的,怎么能不懂地理呢?前寨緊靠涪江,如果決開江水,前后用兵堵住,一個人也逃不掉。”劉備聽后恍然大悟。彭羕又說:“罡星在西方,太白星也降臨到這里,預示著將有不吉利的事情發(fā)生,一定要小心謹慎。”劉備立刻任命彭羕為幕僚,并派人秘密通知魏延、黃忠,讓他們早晚小心巡邏,防止敵人決水。黃忠和魏延商量后決定,兩人輪流值班,如果敵軍到來,就互相通知。</br> 而泠苞見當夜風雨大作,便帶了五千兵馬,沿著江邊前進,準備決開江水。但他們剛出發(fā),就聽到后面喊聲四起,泠苞知道對方已有準備,急忙回軍。這時,魏延率軍趕來,川兵自相踐踏。泠苞在逃跑過程中,正好撞上了魏延,兩人交戰(zhàn)沒幾個回合,泠苞就被魏延活捉了。等到吳蘭、雷銅來接應時,又被黃忠的軍隊打退。魏延把泠苞押到涪關(guān),劉備責備他說:“我以仁義相待,放你回去,你怎么敢背叛我?這次絕不能饒你!”于是下令把泠苞推出斬首,并重重賞賜了魏延。劉備設(shè)宴款待彭羕。</br> 忽然有報告說荊州諸葛亮軍師特地派馬良送信來。劉備召見馬良,馬良行禮后說:“荊州平安無事,請主公放心。”然后呈上了諸葛亮的書信。劉備拆開信看后,大意是:諸葛亮夜觀天象發(fā)現(xiàn)今年歲次癸巳年罡星在西方;又看到太白星在雒城方位:預示主將帥身上多有兇險少吉祥。應謹慎行事。劉備看后讓馬良先回去并說自己將回荊州去商議此事。</br> 龐統(tǒng)卻暗自思考:“孔明是怕我取了西川立下大功才故意寫這封信來阻撓我們。”于是他對劉備說:“我也算過太乙數(shù)知道罡星在西方應驗主公將會得到西川這并不預示其他兇險的事情。我也觀測過天象看到太白星在雒城方位但我們已經(jīng)斬了蜀將泠苞應驗了兇兆。主公不必疑慮應該迅速進兵。”</br> 劉備見龐統(tǒng)再三催促便領(lǐng)軍前進黃忠和魏延接入營寨。龐統(tǒng)問法正:“到雒城還有多少路?”法正畫了一張地圖給劉備看劉備拿出張松所給的地圖對照發(fā)現(xiàn)并無差錯。法正說:“山北有一條大路直通雒城東門;山南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到雒城西門;兩條路都可以進兵。”龐統(tǒng)對劉備說:“我命令魏延為先鋒走南路小路進兵;主公命令黃忠為先鋒走北路大路進兵;我們在雒城會合。”但劉備說:“我從小就熟悉騎馬射箭多走小路。軍師可以從大路去取東門我走西門。”然而龐統(tǒng)卻堅持要走小路并表示愿意承擔風險。劉備還是有些擔憂說:“我昨晚夢見一個神人手拿鐵棒打我的右臂醒來后還感覺臂膀疼痛。這次行動是不是不吉利?”但龐統(tǒng)認為這是將士臨陣的常見現(xiàn)象不必過分擔憂。他還指出劉備是被諸葛亮的信所迷惑諸葛亮是擔心他獨自立下大功才故意寫這樣的信來動搖他的決心。最后龐統(tǒng)表示愿意肝腦涂地以報知遇之恩并請劉備不要再多言第二天早上就準時出發(fā)。于是當天下達命令軍士們五更做飯?zhí)烀魃像R黃忠、魏延領(lǐng)軍先行。劉備再次與龐統(tǒng)約定了會合的時間和地點然而就在出發(fā)前劉備的坐騎突然失控把龐統(tǒng)掀了下來。劉備急忙跳下馬來扶住了那匹馬。</br> 劉備問龐統(tǒng):“軍師為什么騎這匹劣馬?”龐統(tǒng)回答說:“這匹馬騎了很久了,以前從沒這樣過。”劉備說:“臨陣時馬匹生疏,可能會誤人性命。我所騎的白馬,性格非常溫順熟悉,軍師可以騎它,萬無一失。劣馬我自己來騎。”于是,他與龐統(tǒng)交換了所騎的馬匹。龐統(tǒng)感謝道:“深深感謝主公的厚恩,即使萬死也不能報答。”于是,他們各自上馬,分路前進。劉備見龐統(tǒng)離去,心中感到非常不快,郁郁而行。</br> 在雒城中,吳懿、劉璝得知泠苞被擒后,與眾將商議對策。張任說:“城東南的山間有一條偏僻小路,非常關(guān)鍵。我自引一軍去守那里。你們緊守雒城,不得有失。”突然有報告說漢兵分兩路前來攻城。張任急忙帶領(lǐng)三千兵馬,先去小路埋伏。看到魏延的軍隊經(jīng)過時,張任命令放過他們,不要驚動。后來看到龐統(tǒng)的軍隊到來時,張任的軍士指著軍中的大將說:“騎白馬的一定是劉備。”張任大喜過望,傳令下去按計行事。</br> 龐統(tǒng)率軍緩緩前進時,抬頭看到兩山之間狹窄且樹木叢生密集;又正值夏末秋初之際樹木枝葉茂盛。他心中開始起疑并拉住馬問:“這里是什么地方?”隊伍中有新投降的軍士指著前方說:“這里叫落鳳坡。”龐統(tǒng)聽后大驚失色地說:“我的道號是鳳雛,而這里卻叫落鳳坡,這對我不利。”他立即命令后軍迅速撤退。但就在這時只聽得山坡前一聲炮響;接著箭矢如雨點般飛來且都瞄準著騎白馬的人射擊。可憐的龐統(tǒng)最終死于亂箭之下;享年僅有三十六歲。后來有人作詩感嘆說:</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