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聽說諸葛誕聯合了吳兵前來決戰,于是召集散騎長史裴秀、黃門侍郎鐘會商議破敵之策。鐘會建議:“吳兵幫助諸葛誕,實際上是看中了利益。我們可以用利益來引誘他們,必定能取得勝利?!彼抉R昭采納了他的建議,命令石苞、州泰先帶領兩支軍隊在石頭城埋伏,王基、陳騫率領精兵在后,又派偏將成倅帶兵數萬先去誘敵,再命令陳俊帶著車仗牛馬驢騾以及裝載著賞賜給軍隊的物資,在陣地四面聚集,如果敵人來了就丟棄這些物資。</br> 當天,諸葛誕命令吳將朱異在左,文欽在右,看到魏軍陣中人馬不整,諸葛誕于是大驅兵馬直接進攻。成倅退走,諸葛誕驅兵追擊,看到遍地的牛馬驢騾,南兵紛紛爭搶,無心戀戰。忽然一聲炮響,兩路魏兵殺來,左有石苞,右有州泰。諸葛誕大驚,急忙想要撤退時,王基、陳騫的精兵已經殺到,諸葛誕的軍隊大敗。司馬昭又帶兵接應,諸葛誕帶著敗兵逃入壽春,閉門堅守。司馬昭命令軍隊四面圍困,并力攻城。</br> 此時吳兵退屯安豐,魏國皇帝的車駕駐扎在項城。鐘會說:“現在諸葛誕雖然敗了,但壽春城中糧草還很多,更有吳兵在安豐駐扎作為掎角之勢。現在我們四面圍攻,他們如果緩慢就堅守,如果急了就死戰,吳兵可能會乘勢夾攻,我們軍隊沒有好處。不如三面圍攻,留下南門大路,讓敵人自己逃走,我們在后面追擊,可以全勝。吳兵遠道而來,糧食必定不足,我們帶輕騎兵抄襲他們的后路,可以不戰而勝。”司馬昭拍著鐘會的背說:“你真是我的子房啊!”于是命令王基撤退南門的軍隊。</br> 吳兵駐扎在安豐,孫綝叫來朱異責備他說:“你估計一個壽春城都救不了,怎么還能吞并中原呢?如果再不勝就斬了你!”朱異于是回本寨商議。于詮說:“現在壽春南門沒有被圍攻,我愿意帶領一支軍隊從南門進城去幫助諸葛誕守城。將軍你和魏兵挑戰,我卻從城中殺出:兩路夾攻,魏兵可以被攻破?!敝飚愅饬怂慕ㄗh。于是全懌、全端、文欽等都愿意入城,就同于詮帶著一萬兵馬從南門進城。魏兵沒有得到命令,不敢輕敵,任憑吳兵入城,然后才報告給司馬昭。司馬昭說:“這是想與朱異內外夾攻來攻破我軍。”于是召來王基、陳騫吩咐說:“你們可以帶領五千兵去截斷朱異的來路,從背后攻擊他們?!眱扇祟I命而去。</br> 朱異正帶著軍隊前來時忽然背后喊聲大震左有王基右有陳騫兩路軍隊殺來吳兵大敗。朱異回去見孫綝孫綝大怒說:“屢次失敗的將領要你有什么用!”喝令武士推出去斬了。又責備全端的兒子全祎說:“如果你們不能擊退魏兵你們父子就不要來見我了!”于是孫綝自己回建業去了。</br> 鐘會對司馬昭說:“現在孫綝退去外面沒有救兵了城可以被圍攻了?!彼抉R昭同意了于是催軍圍攻全祎。全祎帶著軍隊想要進入壽春但看到魏兵勢力強大無路可進退無路于是投降了司馬昭。司馬昭加封全祎為偏將軍全祎感激司馬昭的恩德就寫家書給父親全端和叔叔全懌說孫綝不仁不如投降魏國將書信射入城中。全懌得到全祎的信后就和全端帶著數千人開門出城投降了。</br> 諸葛誕在城中感到憂悶謀士蔣班、焦彝進言說:“城中糧食少士兵多不能長期堅守可以率領吳、楚的軍隊與魏兵決一死戰?!敝T葛誕大怒說:“我想守你們想戰難道有異心嗎?再說這樣的話必定斬首!”兩人仰天長嘆說:“諸葛誕將要滅亡了!我們不如早點投降免得被殺死!”當晚二更時分蔣、焦兩人越過城墻投降了魏國司馬昭重用了他們。因此城中雖然有敢戰的士兵但也不敢再說要出戰了。</br> 諸葛誕在城中看到魏兵四面筑起土城來防淮水,他只盼望淮水泛濫,沖倒土城,然后就可以驅兵攻擊。但沒想到從秋天到冬天,一直沒有大雨,淮水并未泛濫。城中的糧食漸漸用盡,文欽在小城內與兩個兒子堅守,看到軍士們一個個餓倒,只得來告訴諸葛誕:“糧食都已經用盡,軍士們都餓壞了,不如將北方的士兵全部放出城去,以節省糧食?!敝T葛誕聽后大怒說:“你讓我把北軍都放走,你是想害我嗎?”他命令左右把文欽推出去斬了。</br> 文鴦、文虎見父親被殺,各自拔出短刀,立刻殺了數十人,飛身跳上城墻,一躍而下,越過護城河投奔到魏寨投降。司馬昭對文鴦過去單騎退兵的英勇記憶猶新,懷恨在心,想要斬了他。但鐘會勸諫說:“罪過在文欽,現在文欽已經死了,他兩個兒子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來投降,如果殺了降將,會堅定城內人的抵抗決心。”司馬昭聽從了鐘會的建議,于是召見文鴦、文虎入帳,用好話撫慰他們,賜給他們駿馬錦衣,加封為偏將軍,封為關內侯。兩人拜謝后,上馬繞城大叫:“我們兩人蒙大將軍赦免罪名,賜給爵位,你們為何不早點投降!”城內人聽到這話后,都議論說:“文鴦是司馬氏的仇人,尚且被重用,何況我們呢?”于是大家都想投降。</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