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市場,中村允并沒有急著回酒店,又坐車在市里幾個最大的商場轉了幾圈,最后還在一家老字號的飯館里吃了頓豐盛的晚餐,等回到酒店房間的時候,天色都已經泛黑,這才結束了一天的行程。</br>
進到房間,中村允先是不動聲色的查看了一下自己在房間和行禮箱上留下的幾處暗記,確定沒有人動過之后,這才坐到沙發上,將那個小紙包拿了出來,小心翼翼的打開。</br>
不出意外,紙包中果然放著一張小小的標簽,當看到標簽上的漢字時,眉頭微微皺了一下,卻并沒有太大反應,接著又拿出了一個放大鏡,一點一點的仔細查看標簽的每一個細節……這一看就是十幾分鐘,直到把所有的細微之處都反反復復的查看了好幾遍,甚至閉上眼睛,腦中都能清晰的浮現出標簽的完整細節,這若有所思的結束了觀察,然后閉目凝思。</br>
9517工程,這無疑是個出乎意料的新發現。原本以為那種水準的電子制造技術和電池,都只能是發達國家,比如美國或蘇聯才能擁有的,到中國來只是想追查這種產品的來源而已,誰知卻查出這么個結果——如果那個小老板沒有說謊,那復讀機的來源可就真的值得推敲了,若是從這個標簽來看,難不成這東西竟然還是中國自己生產的?但這根本就不合情理!</br>
并不是對中國的偏見,而是經過了細致的調查和推論才得出的結論。他看過關于那個復讀機的研究報告,看起來那東西并不大,但實際上,拋開那種從未見過的電池技術和芯片設計不說,即便是以日本的工業水平,要想將這東西原模原樣的造出來,都不是一件易事。</br>
別的不說,單單是那看起來最簡單的塑料外殼,所使用的材料就是市面上從未出現過的,其性能和外觀明顯就超出了目前任何一種塑料的配方,不僅更加結實耐用,而且外觀也更加美觀大方,甚至還透顯出一種金屬般的光澤感,直接就把整個產品的檔次提升了好幾個級別。</br>
還有,在內部的電路構造上,這種復讀機還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印刷電路板技術,不僅最大限度的縮小了電路的體積,也讓制造變得更加容易,所有零件焊接都是自動化完成,絲毫沒有手工焊接的痕跡,那精致到極點的做工,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br>
如此成熟的技術和制造工藝,即便是沒有那種逆天的電池技術,哪怕是用來生產普通的電子產品,也能把市場上絕大多數的電器品牌打得潰不成軍了,而且這些技術和制造工藝分明就是針對大規模量產而開發的,如果中國真的擁有這樣的技術,他們有什么理由不加以利用?可事實上通過這半天的走訪調查,在市場上根本就沒有發現任何一件在制造工藝和技術含量上采用了這些全新技術的。</br>
不過,比起這點來,其實整件事本身就充滿著詭異。</br>
首先,像這樣一款先進的電子產品,無論是哪個國家生產的,按理說只要一投放市場,肯定就會引起轟動,但事實上,日本政府和各大財團幾乎已經動員了所有力量,在全世界的范圍內,卻都沒有發現有任何類似的產品與技術存在,它唯一出現的地點就是在中國,而且還不是正規的大型商場,而是在幾個小商販手中——這完全就解釋不通。</br>
信息實在太少,而且已知的信息又如此凌亂,根本無法形成完整的拼圖……非要將它們拼在一起也不是不行,比如,這個復讀機是由某個機密的研究機構暗中研發,并沒有打算投入市場,卻被內部人員給偷了一些出來販賣,雖然很多地方還是說不通,但至少在邏輯上是成立的。</br>
嘆了一口氣,中村允放棄了這種無謂的猜測——情報工作有時候確實得開一些腦洞,但漫無邊際的胡亂猜測卻是毫無意義的,這只會干擾自己的思路。</br>
9517……聽起來倒確實像是中國人的風格,跟蘇聯一樣,他們總是喜歡把自己的一些重要研究項目或是科研計劃弄一個數字編號來代替,而且中國人好大喜功,雖然在整體的技術實力上遠遠落后于世界,但也不能排除他們在某些領域里集舉國之力,弄出一兩個所謂的‘世界領先’,若這樣說來,或許這復讀機還真是他們生產的也不一定,只是受限于整體的工業水平,這種產品根本無法大規模量產,所以,為了防止技術泄漏,才沒有將其投入市場。</br>
……</br>
不對!</br>
就當自己的思路順著這條線越想越順之時,中村允突然猛的一驚,眼神也瞬間變得凌利——那個小商販他說過,這復讀機的標簽是第二次出現在市場時才有的,而第一次國內得到的那幾件樣品,卻沒有任何標簽……撕掉標簽可以理解,或許是擔心泄露機密,但第二次的標簽為什么沒有被撕掉?</br>
站起身來,中村允在房間內來回走動著,越想越覺得這里面大有文章。情報工作是從來不相信巧合的,任何事情都必然有它的理由。如果說這張標簽是某些人故意留下的,那么,他們的目的是什么?這個所謂的957工程,又代表著什么含義?為什么會有人想將它公布于眾,卻又是用這種半遮半掩的手段?</br>
腳步停下,目光再次投向放在茶幾上的標簽,中村允雙眼微瞇著,他想到了一種可能,但還需要證實。</br>
小心翼翼的將標簽收起來,用信紙包好,然后便再次離開房間。</br>
走出酒店后,中村允左右看了看,徑直走向了一輛停在酒店不遠處的轎車。</br>
“先生,不好意思,我這不是出租車。”</br>
“我有急事,可以出高價。”</br>
“您能出多少?”</br>
“十美元。”</br>
“太多了,我只要七美元。”</br>
暗號正確無誤,中村允將包著標簽的小紙袋遞給了司機:“馬上把這件東西送回國內,讓他們化驗這上面的膠水成份,與1號樣品上的膠水殘留進行對比,盡快把結果告訴我。”</br>
將紙袋收好,司機輕聲問道:“就這一件事嗎?”</br>
想了想,中村允又問道:“最近上海有發生過什么特別的事情嗎?”</br>
司機沉呤道:“要說特別,也就是前些天在市區發生了一起槍擊殺人案了,不過死的只是一個小流氓,而且兇手也很快就落網了……哦,對了,前些天的時候,有人在黑市上懸了高價要找一個人,但沒過幾天,這個黑市就被端了,經營黑市的那個老板據說是被遣送回國。”</br>
中村允微微皺眉:“找人?什么人?價碼是多少?”</br>
司機答道:“十萬美金,外帶三本移民的護照……找什么人就不清楚了,他們也只提供了一張畫像。”</br>
中村允微微一驚:“這么大手筆?看來這個人還真的挺重要……你有線索嗎?”</br>
司機苦笑道:“我倒是想,可單憑一張畫像怎么找人?”</br>
中村允問道:“那張畫像你手上有沒有?”</br>
司機點了點頭,從轎車的物品箱里拿出一張折好的復印紙遞給中村。</br>
接過畫像,中村并沒有急著打開,對司機說道:“開車吧,隨便轉一圈。”</br>
轎車發動,然后緩緩駛離酒店,望著窗外燈火輝煌的街道,中村允突然覺得,這里的夜景似乎也跟東京一樣的美麗。</br>
不過,他還是更喜歡父親那個年代的上海,因為那個時候,這是日本的上海,而不是中國的。(未完待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