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新來的局長</br>
因為蝴蝶的惡搞,原本只是作為一個騙局而存在的星球大戰計劃已經徹底的變成了一個大坑,但無論在這背后有多少人支持,如此重大的一項決定顯然也不是一兩天就能作出的——有人支持,當然就會有人反對,畢竟這世上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所謂的主神的存在的,同樣也不是所有的資本家和財團都能在這場高達百億美元的聚餐中分得蛋糕,更有明眼人從一開始就不認為美國有支撐這樣一項龐大計劃的國力,在他們看來,如果非要將大量的資源投入到這個根本不可能有太多回報的項目中,就勢必要砍掉很多其他的項目,而那些項目,卻都是可以實實在在的影響到美國未來的發展和戰略布局的,所以,無論所謂的主神與平行空間是否存在,他們也不認為這種冒險的行為是一個明智的選擇。</br>
所以,盡管已經有相當多的勢力參與進來,試圖要推動這項計劃在國會得到通過,但最終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果,卻還猶未可知。</br>
……</br>
鏡頭轉向另一邊,此時的國內,蝴蝶卻是正在饒有興致的閱讀著一篇刊登在報紙上的文章,不過,這篇文章報導的卻并非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國家大事,也不是他平常最為關注的那些奇聞趣談,卻是一篇討論究竟什么是‘資本家’和‘剝削’的文章。</br>
老實說,這種辯論性的文章,在這個時代也算是一大特色了,畢竟從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的一二十年間,絕對是中國各種思想沖突與轉變得最為激烈的一個時代,尤其是眼下這時節,國家剛剛打開國門,又正值改革開放,各種針對政策與一些社會現像討論幾乎每天都能在報紙上看到,不過蝴蝶卻是很少關心這些的,因為在他看來,這些人的觀點和想法實在是可笑,不過今天卻是有些例外,因為這篇文章里引用的一個案例,卻是他耳熟能詳的。</br>
傻子瓜子——雖然在蝴蝶生活的時代里,這個品牌已經不復昔日的光輝,但在網絡上,蝴蝶卻也是不止一次的見到過這個名字的出現,很多人甚至都將這個公司與它的創始人年廣久的經歷視為中國改革的標志性事件,也正因為如此,這篇文章才會吸引了蝴蝶的注意。</br>
“雇傭超過十二名工人,到底算不算資本家……哈哈,有意思,這種問題也用得著爭論嗎?不過這年廣久也確實夠倒霉的,做生意的人里面難得有他這么老實實在的,卻老是被人當靶子打,還坐了幾回牢,沒被整死也算是命大了。”</br>
或許是在后世逛論壇看貼子養成的習慣,蝴蝶每當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新聞時,總是喜歡發表一些評論,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看來這些不過是隨口而出的話,卻都是會被周圍的工作人員給用心記下來的,事后甚至會有專人進行整理。</br>
不過,相比起他的不以為然,坐在一旁的方碧瑤卻是對這篇文章的觀點很是認同:“人家說得也沒錯啊,雇傭十二名工人,這的確應該算是資本家了吧?不過你說這老板坐了幾回牢?這上面好像沒提到啊?”</br>
蝴蝶隨口應道:“那應該是后面的事,我也記不太清了……嗯,印象中好像說是三次,不過也因為有‘老首長’的幾次點名保護,倒也沒受太大罪,只不過這人的格局終究還是有限,雖然是趕上了改革的頭班車,但公司最終也沒發展得多大,在我們那會兒,已經沒多少人還記得他這品牌了,我也是在網上才知道他這事的。”</br>
“老首長幾次點過他的名?”</br>
聽到這信息,方碧瑤也有些意外,雖說她是蝴蝶的妻子,平時也從蝴蝶口中聽到過不少有關于未來的信息,但倆人交流的時間畢竟有限,在一起的時候也不可能都讓蝴蝶給她作報告寫回憶錄,甚至于,出于紀律等方面的考慮,她甚至都很少會主動詢問有關于未來的那些信息,所以對這傻子瓜子的事情,還真是頭一回聽說。</br>
蝴蝶來自未來,加上又是出身于社會底層,所以就算知道一個民營的企業能幾次被大首長點名關注和保護這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在心理上也不會有太多的驚訝,但方碧瑤卻不一樣,她可是很清楚這背后的份量的——這要放在古代,完全就可以用‘上達天聽’來形容了,而一個小小的農民出身的小老板,能幾次卷入上層的這種路線斗爭,最終還能全身而退,這人的經歷也真算得是一段傳奇,潤色一下怕是都能拍部電視了。</br>
可惜的是,蝴蝶雖然看過有關于傻子瓜子事件的信息,但本身也就是當成一樁趣聞來看的,看的時候根本就沒往心里去的,加上時隔得太久,也記不清具體的經過是怎樣了,所以對于方碧瑤的詢問也只能含糊應對,好在方碧瑤也只是有些好奇,見他答不上來也就沒再多問,不過聊著聊著,倆人卻是又扯到了這‘資本家’的話題。</br>
“資本家?資本家當然都不是好東西啊!這還有什么可懷疑的?馬克思的書你應該比我熟吧?他老人家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資本家就沒一個是好的,統統都該槍斃!”</br>
“胡鬧,馬克思哪有說過這樣的話?”</br>
方碧瑤沒好氣的拍了蝴蝶一巴掌,不過卻對蝴蝶的這番言論很是意外,因為據她所知,蝴蝶一直以來都是很支持改革的,而且他自己現在就是中國最大的資本家,怎么看,似乎都沒理由不站在資本家的立場上說話——這么高的覺悟,這可一點都不蝴蝶啊!</br>
當然,要說好感,從小受社會主義教育的方碧瑤對資本家也同樣是沒有半點好感,甚至可以說是相當的厭惡,但她難以理解的是:蝴蝶明明一直以來最大的夢想就是要做有錢人,也就是當一個資本家,可他為什么對資本家卻又是這樣一種仇視的態度?</br>
從蝴蝶的神情中,方碧瑤可以確定,蝴蝶的這番言論雖然是以開玩笑的語氣說出來的,卻絕對是他內心最真實的寫照。</br>
對方碧瑤的疑問,蝴蝶理所當然的答道:“這有什么可奇怪的?你是沒見過那些資本家坑人的嘴臉,為了錢,那些人是什么事都敢做,在那邊,別說一般的老百姓,就算是像我這樣的有錢人,想吃一口放心飯都難,鬼知道那些肉里面打了多少的激素,菜里又加了什么化學添加劑,還有醫院,國家公立的醫院還算好點,費用雖然也不便宜,但好歹醫生還是認真的給你看病,那些被私人承包的什么普田系,簡直就是謀財害命,哪怕是一個好好的人進去,他們也能給你查出一堆的毛病來,然后騙著你又是吃藥又是動手術,花多少錢倒是小事,最后能不能活著出來都得看運氣。”</br>
聽到這話,方碧瑤的臉色都變了——一直以來,蝴蝶支持改革的態度與他對未來那個富裕的中國的描述都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未來的中國是十分的美好的,改革也是非常成功的,雖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確實是事實,但不得不說,在這美好背后所出現的一些問題,也是遠遠超出了她的想像。</br>
雙方只是閑聊,蝴蝶也只是隨口舉了兩個例子,但這兩個例子卻也未免太嚇人了:一個吃飯,一個就醫,這兩項可以說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產業,居然存在著這么嚴重而又普遍的問題?這是什么性質的事件?往小了說,這關系到每一個中國人的生存與健康,關系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往大了說,這絕對是足以動搖國家和民族的根基的問題,因為一個國家的國民如果連最基本的健康都無法保證,生了病,卻連醫生都無法信任的話,這樣一個國家哪怕是再有錢,也是沒有未來可言的。</br>
“怎么會這樣?這些事,政府難道不管嗎?”</br>
“管不過來,太多了,而且你以為這些人敢這么囂張,背后會沒有人給他們撐腰?”</br>
蝴蝶的回答再次讓方碧瑤感到一陣心寒,讓她心寒的不是蝴蝶給出的答案,而是蝴蝶在說出這番話時那理所當然的語氣——這是一種習以為常的平靜,但……這樣的事情,又怎么可能習以為常?</br>
“在聊什么呢?沒打擾二位吧?”</br>
就在方碧瑤還想多了解一些的時候,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在李悅新的陪同下走進了院中,并遠遠的就對著他們打起了招呼。</br>
看到兩人,蝴蝶起身迎了過去,笑道:“沒事,就是閑聊。”</br>
說話間,好奇的打量著這位陌生的男子,并招呼著倆人坐下。</br>
李悅新趁機介紹道:“這位是我們新來的局長,姓趙,他以后將會接替老吳的職務,今天過來是跟你打個招呼,順便給你送東西來的。”</br>
趙局長笑著與蝴蝶握了握手,倒是一點架子都沒有,氣質與老吳也是有幾分相似,這讓蝴蝶也多了幾分親切。(未完待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