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希望的曙光</br>
且不說蝴蝶該怎么重振他的夫綱,鏡頭轉向另一邊,在首都附近的某個軍事靶場里,一場實驗也正牽動著許多人的心。</br>
“報告,所有準備工作已經完成,靶機已進入投放區域,請指示。”</br>
“開始!”</br>
隨著一聲令下,遠處的天空中,一架轟炸機在接到地面發送的指令后,隨即便將掛在機腹的一架小型噴氣式靶機給投放下去。在慣性的作用下,靶機滑翔了數秒,然后發動機自動點火,靈巧的機身立刻便在巨大的推力下加速向前飛去。</br>
與此同時,地面的雷達站也立刻發現了目標,并對信號進行鎖定。</br>
“距離5.7千米,高度1.3千米,方向XX。”</br>
“發射!”</br>
命令聲中,一道亮光沖天而起,從斜指天空的發射架直沖云霄,身后拖出的尾煙在空中留下了明顯的弧形,也就在這一刻,所有人的心一下都提到了嗓子眼。</br>
“開始變軌,投放干擾彈。”</br>
地面的控制臺前,一名身穿軍裝的技術人員緊張的盯著眼前的屏幕,右手一邊利用搖桿控制著靶機轉向,左手同時按下了釋放干擾彈的按鈕,數秒后,遠處的天空中立刻就出現了一串如同煙花般的亮團,拖著細細的尾煙向地面灑落,其方向,正是導彈所指的前方。</br>
導彈沒有轉向!</br>
因為距離太遠,在地面,單憑肉眼已經無法看清導彈飛行的軌跡,但眾人依然期待著……果然,數秒后,天空中突然綻放出一團火球,與此同時,負責進行監控的雷達站也傳來了令人興奮的好消息:目標消失,導彈確定命中!</br>
“萬歲!”</br>
“成功了!我們成功了!”</br>
歡呼聲在發射場響起,軍工人員們是最開心的,沒人能比他們更清楚要看到這團火光是多么的不易,而更令他們為之興奮的是:這原本在計劃中可能要花上好幾年才能完成的項目,竟然只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可以宣告收尾了,而且從這演習的結果與數據來看,效果竟然比理想中的更好——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br>
“了不起,實在太了不起了……請一定要代我們向情報戰線的同志們表達我們的感謝,他們帶回來的那份圖紙,還有那些芯片,實在是太有價值了!它至少讓我們的項目縮短了五年以上的時間,還為我們今后的設計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他們才是真正的功臣!”</br>
握著軍首長的手,一身干瘦的老院士滿臉激動的說道——蝴蝶的存在他并不知曉,所以,對于這次帶回來的那些圖紙與元件,政府方面也只能用‘情報戰線’的收獲來解釋。</br>
一旁,另一名院士也感慨的點頭:“是啊,這份設計實在太難得了,不僅性能出眾,最關鍵的,居然還跟我們原本的設計思路非常的相似,幾乎不用任何修改就能直接應用在我們原本的設計上,除了那幾種高性能的芯片我們目前還生產不了,其他的元件以我們目前的條件都能實現國產化,從數據來看,現在只要對導彈再進行一些細節的優化和調整,基本就可以定型投產了……只是,我們這導彈一旦定型,會不會給我們情報戰線的同志帶來什么危險?如果是這樣,那你們可一定要保護好這些功臣啊!”</br>
軍首長當然可以理解專家們的擔心和善意,盡管知道這所謂的情報人員根本是子虛烏有,卻也鄭重的作出了承諾:“這點請放心,你們的感謝我會如實轉達,相信情報部門的同志們肯定都會有妥善的安排,我們是不會讓自己的同志輕易的冒險的。”</br>
這時,一名軍官走了過來,敬禮說道:“首長,二號靶機已經就位,是否要繼續演習,請指示。”</br>
看著老院士,軍首長客氣的問道:“X老,您的意思呢?還要再試嗎?”</br>
想了想,老院士說道:“原本預計是要打三發的,但現在看來,這款導彈的性能已經完全達到,甚至超過了我們的設計要求,剩下的兩發其實不打也沒什么影響了,只是畢竟這是一款新研發的導彈……通知空軍,把靶機的位置拉遠一些,我想看看在十公里的距離上,它還能不能表現得這么好。”</br>
軍首長有些擔心的問道:“十公里,會不會太勉強了?”</br>
老院士說道:“沒關系,我就是想看一下它在極限距離下的表現,從剛才的數據看,八公里以內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了,機動性,速度,抗干擾力都可以達到世界先進的水平,如果在十公里還能準確的命中目標,那這款導彈就算跟美歐的同類型導彈相比,也不差多少了。”</br>
軍首長聞言笑道:“好!聽您老的,就十公里!”</br>
片刻后,地面監測站再次回報:目標消失,導彈確認命中!</br>
轉過身來,軍首長笑容滿面的對老院士說道:“X老,別的我就不多說了,這次我是一定要為你們請功!有了這款導彈,從今往后,我這腰桿子才算是有了幾分底氣啊!只是接下來您老還得再辛苦一下,要盡快讓這紅旗七早日投產,我們實在太需要它了!”</br>
老院士苦笑搖頭:“請功就不必了,我們受之有愧,花了國家那么多經費,最終卻是靠情報戰線的同志冒著生命危險得來的圖紙和芯片才完成了設計……投產的事情你可以放心,我們得到的圖紙其實已經相當完善,甚至還包括了很多關鍵部分的工藝設計,接下來只要照著圖紙把生產線搭建起來就能正式生產了,只是這里面所需要的幾種芯片,我們國內目前還無法制造,這還得靠你們來想辦法。”</br>
也不怪得老院士心情如此糾結:原本計劃要小十年才能完成的導彈設計,現在能提前這么多年完成,不說節約的時間和人力物力,單單只是從國家戰略安全的角度來考慮,這就絕對是一件足以令舉國歡慶的大好事,可問題是,這樣驕人的成果卻并非是出于他們這些科學家的努力,這讓他們這些為了這個項目已經在科研戰線上奮戰了近兩年的科學家們情何以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等于就是宣告了他們這一年多來的工作全都白干了,因為他們干不干,對眼下的這份結果都不會有太大影響,這背后的失落心情,又該對誰去說?</br>
看到老院士如此失落,軍首長心中卻是不免生出幾分愧疚:老院士不知道實情,但他卻是清楚的,蝴蝶帶回來的這份導彈設計圖紙,實際上也就是老院士他們正在研發中的紅旗七改進型,也正因為如此,項目組在拿到圖紙后,才能在短短的幾天內就拿出三枚試作的樣品進行試射驗證,就是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們自己的設計,只不過照原本的歷史軌跡,這款導彈是要在七年后,也就是1988年才能最終完成設計并定型投產,現在只不過是因為蝴蝶的原因,將這一結果給大大的提前了。</br>
軍首長雖然不是搞科研的,但他卻完全可以體會到老院士此時的心情,這就好比是他接到了上級的戰斗命令,然后厲兵秣馬,數十萬大軍苦練數載,卻在戰斗還沒有打響之時,發現敵軍竟然已經被國內派出的三千城管給打趴了,他們這些軍人只需要過去接管陣地然后享受勝利的榮譽就行……這心里多半也不是滋味。</br>
不過,好在老院士也并非是心胸狹窄之人,在軍首長寬慰了幾句之后,倒也沒再介懷,更多的還是對國防力量增加的喜悅——沒辦法,中國落后發達國家實在太多了,就這防空的問題,幾乎是從建國之初就一直困擾著國人,無論是美帝臺灣的飛機偵察轟炸,還是蘇聯的戰略轟炸機的威脅,時刻都像是一把劍懸在國人的頭頂,現在,能靠著自己的力量造出這樣一款性能優秀的防空導彈,就等于是給中國添了一張保護傘,今后說話做事也都能硬氣幾分。</br>
只是,回程的車上,老院士趁著旁邊沒人,卻是偷偷拉著軍首長問道:“你跟我老實說,這圖紙究竟是哪來的?”</br>
問罷,也不等軍首長開口,便又說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了我,這導彈的設計初看像是法國人的‘響尾蛇’,也就是我們現在正在仿制的那款導彈,但細節上卻有很大不同,而且這些改動幾乎都完美的符合了我們自己的國情,簡直就是為我們量身打造的,只有那幾枚芯片超出了我們的加工能力。據我所知,這樣的設計在世界上是找不到第二家的,情報戰線的同志就是神通再怎么廣大,難道他們還能無中生有?”</br>
軍首長聞言苦笑——不過對于老院士能看出這些問題,倒也并不意外,只是他沒料到對方會這么干脆的把這層窗戶紙給捅開,想了想,也不好保密條令來當擋箭牌,只得意味深長而又含糊的輕聲說道:“您老心里有數就行了,這件事可千萬別跟任何人提起,就算是項目組里也別提……我只能告訴您,不出意外的話,今后像這樣的圖紙,還會有很多,但要將這些技術消化吸收,也不是一件易事,您老還得多費心才是。”</br>
“還有很多?”</br>
老院士聞言不由得一驚,似乎明白了什么,也不再追問,凝重的點了點頭:“明白了,我不該多問的……好啊,太好了!中國,有希望了!”(未完待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