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這一次排上號了,不是她爹娘在村里多有地位,是他們家孩子實在太多了,七個,還都沒有成年。只靠著兩個成年勞力,怎么養?
這些年,哪怕是管得最嚴的時候,誰家都不讓進山下河,他們家出去弄點吃的,都沒有說,不然怎么辦?看著孩子們餓死嗎?
如今英子十六了,也能當個大人用。
豆腐坊這邊兒一樣是掙工分,但是管飯,也算是給他家里減輕點負擔了。
再有一個人是楊樹華,都覺得再怎么著,也比外面風吹日曬的種地強吧。
倆女人是不夠的,還有兩個五十來歲的大叔,一個叫鎖子,一個叫二道。鎖子叔是單蹦一個人,家里窮得年輕時候沒娶上媳婦,打了一輩子光棍。二道叔是仨閨女沒兒子,閨女都出嫁了,老伴年前也走了。
倆老頭都是單身,平時做豆腐,起五更貪半夜的,在報國叔那邊一湊合就能住。
他們也都不老,干活兒啥的都不比年輕人差,這樣楊樹華和英子,干點兒細致活兒就行,不下太大的苦力。
豬還沒養出來之前,人家農場不可能先賒給豆子,是用豆腐換的。一斤豆子換二斤豆腐。正常一斤豆子能出三到四斤的豆腐,多出來的就算做費用了。
吃虧占便宜的,就那么滴唄。
喬之茉還給出主意,煮豆子的時候,放上兩舀子馬蹄草煮過的水。這樣豆腐出來,帶一點點清香味兒,還能一點點藥用效果,顏色里也帶上一點若有若無的青草綠。
算是特色。
楊樹華剛開始不同意,英子才不管那個,趁著她不在,就把水回里了。
那一鍋做出來的豆腐,味道明顯比其它的好。
把楊樹華的嘴給堵死了。
農場食堂每天過來拉豆腐,送豆子。
豆腐的味道深受大家喜愛,農場里有工人自己開火的,也會求著拉豆腐的車幫著帶一點。村里這邊呢,要從供銷社帶點油鹽醬醋火柴什么的,也讓幫著帶。
一來二去的,連去黑市換東西,少來少去的,都不愛跑了。
這拉豆腐的車,倒有點兒流動自由市場的意思了。
很快的,豆腐的名聲傳來,林場,附近村屯也有來拉豆腐的。
都是自己帶了豆子來,頭天送豆子,第二天取豆腐,一水的一斤豆子二斤豆腐。
豆腐越做越多,活兒多,豆渣也就多,剛開始,喂那三十幾頭豬,還得加一多半的米糠,后來干脆不加米糠也夠了。
打漁不用專門安排人,河邊長大的孩子,拿罐頭瓶都能釣到魚的,辦法多了去。五斤小魚換一塊豆腐,孩子們積極得很。???.??Qúbu.net
那魚也不都是小魚,大魚有魚骨,十斤魚骨也換一塊豆腐。家家的吃魚,魚骨頭都舍不得扔了,攢在一起換豆腐吃。
啥是良性循環,喬之茉覺得,這差不多就有那么點意思了。
她的工作呢,除了正常的大夫的活兒。
就是在牛馬圈,跟文老師一起研究怎么在現有的條件下,做出來飼料來。順手還研究了一下生物菌肥。
文老師的愛人余老師以前是教音樂的,鋼琴家,兩人是早年在國外留學時候的同學。相濡以沫一輩子了。
鋼琴是不可能有的,喬之茉拿了一把口琴出來,云慕淮又折騰著打了省城那位主任,從沒收的東西里,淘換出來一把小提琴。
樂理都是一樣的,樂器這東西吧,對于有悟性的人來說,就是一通百通。
喬之茉啥都樂意學,余老師也就樂意擺弄,院子里時常有音樂聲傳出來,生活都沒有那么平淡無趣了。
老李可沒忘了她這個學生,每次喬之茉來找文老師一起做實驗,他都要來摻一腳,還總是抽冷子就會突然問出來一個問題,隨堂考試,有些問題,書上就沒有,他也沒教過,喬之茉還得想著,該裝的時候裝一裝無知,好讓他老人家過過教學生的癮。
老劉當然不肯示弱,喬之茉不學機械工程那些知識,他就把云慕淮強行的薅來,非得收做學生。
那就跟著學唄。
因著豆腐坊里拉電磨的原因,牛馬圈這邊也通了電。
老教授們似乎也沒有特別要省電費的意識,晚上點著燈也要搞他們的學術,也要教學生。
十幾個人,就倆學生,能搶就搶,能教啥就教點啥。
后來林笑笑和周建軍發現他們這么干也沒什么風險,特別是林笑笑,原本就懂樂器,跟余老師算是遇上知音了。周建軍學得不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老師們也不管他,學多少算多少唄。
他學習是不行,但是干別的還是可以的。
看云慕淮這邊兒買了自行車,沒多久,他也弄了一輛。兩口子對外說是周建軍家里給郵的錢,喬之茉卻知道,是林笑笑拿了下鄉的時候家里就給帶著的金條,在黑市上出手換的錢。
有了自行車,來往山里農場公社都更方便了,兩個人算是撒開歡的折騰。
牛馬圈這邊的生活質量,也跟著上升了不少。
當然,這指的單純就是吃的上面。
在這大山里頭,想有啥城市里的銷售,那是別想。
偶爾能弄回來點細米細面,再做點肉,就很不錯了。
有了豆腐坊之后,喬之茉燉魚的手藝顯出來了。
江魚燉豆腐,加上粉條,用自家做的大醬燉的,什么多久的調料都不放,多放湯,小火慢燉,燉入味,豆腐比為魚都好吃,那個湯,或是泡飯,或是泡餅子,泡饅頭,餅,都絕了。
支書和隊長在豆腐坊混過一頓飯之后,就時不時的村里開會的時候,提前通知大家,晚上別做飯了,到大隊部吃大鍋飯了。
村民們就都知道了,肯定是做飼料那邊兒,攢夠了大魚,小茉莉要給大家伙燉魚吃了。
就在大隊部院子當中,架上兩口當初吃大鍋飯時候那種大鍋,滿滿的燉上兩大鍋的魚和豆腐。自己帶主食,帶碗來盛菜,邊吃邊開會。
豆腐坊的生意好,村里收入多,一個月吃上兩回,還是能吃得起的。
靠山屯這日子,誰不羨慕?
村里的姑娘小伙的,都跟著成了香餑餑,搶手貨。
今年雨水有點大,入夏開始雨就沒怎么停過,大雨下完下小雨,晴天的日子沒幾回。
空氣里都透著潮。
地里收成也受影響。
進山也危險了。
就是水漲了,魚能多點。
但是又沒法子晾,就得烘干。
干柴禾又不多,濕柴燒了煙大嗆人的很。
這個夏天,算不上好過。
“茉莉,我大姐要結婚了,你能請假跟我一起去看看她嗎?”
這天,云慕淮頂著雨去公社幫喬之茉送藥材去,收到他大姐云慕涓的來信,說是要結婚了。怎么著都不放心,想想,天氣不好,也出不了工,干脆請假去看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沈兄!”
“嗯!”
沈長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會打個招呼,或是點頭。
但不管是誰。
每個人臉上都沒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對什么都很是淡漠。
對此。
沈長青已是習以為常。
因為這里是鎮魔司,乃是維護大秦穩定的一個機構,主要的職責就是斬殺妖魔詭怪,當然也有一些別的副業。
可以說。
鎮魔司中,每一個人手上都沾染了許多的鮮血。
當一個人見慣了生死,那么對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淡漠。
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沈長青有些不適應,可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
鎮魔司很大。
能夠留在鎮魔司的人,都是實力強橫的高手,或者是有成為高手潛質的人。
沈長青屬于后者。
其中鎮魔司一共分為兩個職業,一為鎮守使,一為除魔使。
任何一人進入鎮魔司,都是從最低層次的除魔使開始,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
然后一步步晉升,最終有望成為鎮守使。
沈長青的前身,就是鎮魔司中的一個見習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級的那種。
擁有前身的記憶。
他對于鎮魔司的環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沒有用太長時間,沈長青就在一處閣樓面前停下。
跟鎮魔司其他充滿肅殺的地方不同,此處閣樓好像是鶴立雞群一般,在滿是血腥的鎮魔司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寧靜。
此時閣樓大門敞開,偶爾有人進出。
沈長青僅僅是遲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進去。
進入閣樓。
環境便是徒然一變。
一陣墨香夾雜著微弱的血腥味道撲面而來,讓他眉頭本能的一皺,但又很快舒展。
鎮魔司每個人身上那種血腥的味道,幾乎是沒有辦法清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