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之人自古以來就少有團圓美滿, 父子相殘,兄弟鬩墻,鮮少有人善終。
原本只有他自己一個人身陷詛咒, 是他非要把懷袖拉進來, 還自以為是分享榮華富貴,要懷袖對他感恩戴德。
“那也是我的孩子。”蕭叡的聲音響在這空蕩的屋里, 仿佛飄在半空, 不落地, “我也心疼。”
“我自幼無母,亦無父親看重,兄弟猜忌。就只曾經擁有過你,和我們的孩子。等以后寧寧跟你走了, 我就什么都沒有了。”
“我會說服寧寧答應的。”
蕭叡突然挺想去找皇叔說說話,但是皇叔云游四海去了。剛登基時,他還曾經鄙夷過皇叔, 皇叔離皇位比他更近, 卻拱手讓出大好河山,還受制于人。現在只想,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秦月勻過氣來,到底也只落了一滴淚,就回過神來,不愿再在蕭叡面前被砍笑話,冷酷道:“別跟我裝可憐,你是皇帝,你擁有后宮佳麗三千,你想要孩子的話, 你盡可以有,你并不缺。”
蕭叡:“那是皇帝有的,不是我。”
秦月:“您就是皇帝,何必把兩個身份分得那么清?您既有了天下大家,就別得隴望蜀還想要小家了。陛下。”
蕭叡見她厭惡又不耐煩,不再多舌,他想了想,錯開話題,問:“我能去看看復哥兒嗎?”
補充說:“我不會告訴他我是誰。你放心。我就看一眼。”
秦月沒有馬上答應,過了片刻,她才沒好氣地說:“……他只要你是他父親,那孩子很聰明。”
蕭叡問:“意思是我可以去看他了嗎?”
秦月說:“但我先前騙過他,我騙他說他爹死了,還說他爹是個大英雄。他說不定活不久了,我們要吵也別在他面前吵,你待他好些。”
蕭叡只在心底想,我哪敢挑架,如今不都是你罵我,我乖乖挨罵嗎?唉。
復哥兒還在睡覺。
秦月領他進屋,轉身走了。
蕭叡站在床邊,看著孩子的睡臉,不忍心叫醒他,自己搬來凳子,在床邊坐下。就算不能跟他說話,在這兒看看也挺好。
他忽地想,冥冥之中果然有報應循環,他小時候父皇不愛管他,總想著以后若是他有了兒子,一定要親手撫養,結果復哥兒也是個沒父親的孩子。
復哥兒隱約感覺到有人在看自己,迷迷糊糊地醒來,睜開眼睛瞧見一個相貌陌生的男人坐在他的床頭。
復哥兒慢悠悠地認出這個人是誰,一雙墨黑的眸子安安靜靜地瞅著蕭叡,父子倆無聲地對望彼此。
蕭叡說:“你娘答應我可以來陪陪你。”
復哥兒猶豫了一下,問:“你是我的爹爹嗎?”
蕭叡點了下頭。
復哥兒垂下眼睫,又抬起,用全新的目光注視蕭叡,像是想通了什么一直很困惑他的事情:“我娘不愛提起你,有次我問她,她跟我說我爹打仗死了,還跟我說爹爹是個大英雄。”
蕭叡好生心酸,原來懷袖還會說他的好話,他伸出手,摸了摸復哥兒的頭,這孩子一直生病,頭發絲發黃細軟:“爹爹會想辦法給你治病的。”
復哥兒眼睛一眨不眨地看他,他坐起身來。
蕭叡問:“怎么了?想喝水嗎?”
復哥兒看了一眼透過屏風透出來的娘親的身影,搖了搖頭,再轉向他,對他招了招手:“你可不可以過來一下。”
蕭叡走過去,復哥兒又拉他袖子,他低下頭。
復哥兒在他耳邊小聲地說:“要是我死了,你想辦法哄哄我娘好不好?她有時候怕我死掉,夜里會偷偷哭。她以為我不知道的。”
我也想啊。蕭叡心道,可你娘早就不喜歡我了,我和她說話,只會惹她生氣難過。
蕭叡正打算先答應下來,哄孩子嘛。
復哥兒猶豫道:“……我覺得我有見過你。”
蕭叡笑了下:“我們是在臨安見過。”
復哥兒還是搖頭:“不是……是在更早之前,在夢里,我做過一個夢,夢里見到你躺在床上,肚子上好長一道傷口,快要死掉了,后來好像又救活了。”
蕭叡怔忡,漸漸斂起笑意。
難怪。
難怪懷袖給他取名叫復哥兒。
蕭叡壓低聲音問他:“這話你跟你娘說過嗎?”
“沒有。”復哥兒答,“我娘都和我說你死掉了。她騙我就是為了讓我相信我,我不拆穿她,她才高興啊。”
他說得理所當然,倒顯得蕭叡像是個傻子似的。
蕭叡心情復雜,連個小孩子都比他會哄袖袖開心。
蕭叡對他說:“你安心治病,你能好好活下來,你娘最高興。別整日想著死掉以后要怎樣。”
這么小的一個小毛孩子奶聲奶氣又無比鄭重地說:“等我死了就來不及了,這叫未雨綢繆。”
蕭叡又好氣又好笑。
復哥兒又開始覺得困了,說:“我想睡覺了。”
蕭叡給他掖背角:“睡吧,我也該回去了。”
復哥兒打了個哈欠:“你以后還來嗎?……上次姐姐哭得那么厲害,她還會再來嗎?我好想她。”
蕭叡承諾道:“我回去以后告訴你姐姐,你好好養病,努力好起來。”
~~~
話是這樣說。
這幾日寧寧根本不想聽他提這件事。
蕭叡今天回去以后,跟她轉述復哥兒的問候,她倒是有些動容,但還是沒有松口答應,反而勸他把復哥兒接進宮來養病,說得煞是有理有據,說宮里那么多太醫可以看顧他,還有奴仆。
蕭叡頭疼欲裂,他現在明白自己是真的把女兒養得太黏他了。
可他只有這么一個女兒,不寵她寵誰呢?
小時候還挺好騙,越長大越不好騙。
蕭叡哄她說:“你娘親生你多不容易,懷胎十月,吃了許多苦,流了好多血,冒著生命危險才把你生下來。她那般思念你,都是因為爹爹,才沒能把你養在身邊。你也心疼心疼你娘親。”
寧寧卻說:“可爹爹照顧我也很不容易啊,像秀姐兒她們的父親,都不親手撫養她們。”
蕭叡心頭一暖,覺得倒也沒白疼女兒。
寧寧又說:“爹爹你再說下去我要生氣了。你為什么非要把我給娘親,我又不是個物件,還能給來給去?我想跟誰就跟誰,我就是想留在宮里。”
蕭叡暫且放下此事。
何妃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隱約知情的幾個妃子都被下了禁口令,無人敢透露半分,生怕自己被殃及,一道被皇上處置了,安分守己待在自己的小院,不敢出去串門,還要在心里罵何妃自己死就罷了,卻還要拉墊背。
還有那個進了蘅蕪殿的新人,也不知去向。
沒人再聽說她的消息。
本來還羨慕她是不是得到皇上寵幸,現在想想,怕是也兇多吉少,眾人不禁感慨,皇上這幾年性情真是愈發古怪,明明瞧上去還是那么溫文爾雅,也不知是怎么了。
轉眼到了清明。
又要作今年的清明祭陵。
大齊以孝道治國,尤其蕭叡這等出身不好、得位不正的皇帝,他尤其重視祖宗神靈地祭拜,四時八節都要祭祀,清明是一年首祭,他每次都要親自前往,今明兩年艱難,更不能怠慢,還要百官陪祭,遣備武將行禮。
也如往年一樣,帶著寶貝女兒一起去。
寧寧不大想去,她別扭地說:“既然娘親沒死,你要我去磕什么頭?她還活得好好的。”
蕭叡訕訕道:“爹以前也不知道你娘還沒死……”不然他也不至于好幾回自個兒騎馬過去哭陵。
“可你還得去拜其他祖宗。你是公主,這是公主的責任。”
祭陵辛苦,他也覺得累,還有官員裝病逃避,別說寧寧一個小孩子了,可他還是想帶女兒去,袖袖那邊的事還沒定下來,他不能表現出一分對女兒的冷淡,這皇宮的風向全看皇帝的喜好厭惡,一旦他們覺得寧寧失寵了,他一個不留神,說不定就會發生意外。
蕭叡不敢去賭這一絲一毫的風險。
寧寧勉強答應了。
她近來郁郁寡歡,一臉不情不愿,蕭叡不禁感慨,他小時候多想被父王帶去祖陵行祭,只有得寵的皇子才有的去,他少時只被帶去過三次,還是站在后面湊數、服侍。
寧寧嘴巴說不樂意,真到了祖陵,跟著父皇,祭拜得有模有樣。
蕭叡見她嘴里仿佛還念念有詞在祈禱什么。
一整天忙下來,可把她給累壞了,回宮以后倒頭睡了一日。
他們才從祖陵回來,京城就開始下起一場久違的大雨,伴隨春雷陣陣。
寧寧怕打雷,蕭叡自然要來陪她睡覺。
寧寧便告訴她:“爹爹,我在祭拜祖父時許了愿,希望他能保佑復哥兒,驅散病疫,讓復哥兒健康起來。”
蕭叡笑笑,夸她乖巧,聽著外面轟隆隆的雷聲,總有不祥的預感。
兩日后。
守陵的官員稟告說皇陵有一間屋舍和一塊先帝立的石碑被雷劈毀,此為兇兆,蕭叡原想瞞下,偷偷修繕。
消息卻在民間不脛而走,且還以訛傳訛,成了先皇的墓碑被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