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鄄城內(nèi)外,便如同一座狂亂的屠場。迫于中原賊寇的威脅,原本由東海王幕府勉強維持著的統(tǒng)治和約束至此蕩然無存;數(shù)以萬計的殘兵敗將,反倒在彼此廝殺奪路時釋放出了最大的能量。好在眾人昔日在太行山中與朝廷官軍周旋時,危機四伏的場景經(jīng)歷得不在少數(shù)。由此培養(yǎng)出的積年山賊自保本能,確非常人所能具備。眾人一旦發(fā)覺形勢不妙,立即謀求脫身,絕不稍作耽擱。
縱使如此,一行人仍然屢遭險殆。沿途數(shù)次陷入洶涌人潮之中,險被踩踏做肉泥;又?jǐn)?shù)次卷入亂兵械斗的戰(zhàn)場,幾乎遭到萬刃分身,種種危難簡直難以用言語講述。到得此時,眾人竟然并無折損,實在是僥幸之極。
驚魂稍定之際,按照眾人的想法,便莫要再留連險地。畢竟中原賊寇的大隊鐵騎距離不遠(yuǎn),誰也沒打算去螳臂當(dāng)車。孰料張武不知為何,突然說要等待東海王出城……部屬們心里難免有些疙瘩,一時間,誰也不愿出聲響應(yīng)。
伏牛寨上下一窩賊寇,原不似尋常軍伍中那般階級分明。張武雖是此行的負(fù)責(zé)人,日常行事也須得與眾人商議。此刻出言未得回應(yīng),他愣了愣,也覺得自己的主意有些唐突。他反應(yīng)也是極快,立即撥馬回頭,誠懇地道:“諸位,咱們數(shù)月來辛苦行事,好不容易才算在中原落下腳跟;最近又靠著諸位的同鄉(xiāng)、親屬、故友等關(guān)系,逐漸結(jié)交種種人物,布設(shè)諜報來源。這其中,諸位有多么機敏果斷、多么盡心盡力,我都看在眼里。原以為這些成果必將有益于軍府,藉此也足以使各位日后獲得高升厚賞,不枉這一場辛勞。誰料東海王幕府竟然無能到了這種地步……”
張武抬手一指眾人身后喧騰如沸的鄄城,大聲道:“今日,東海王幕府在中原最后的一個有力據(jù)點、最后的兵力也陷入到了徹底的崩潰。諸位可曾想過,那些被我們刻意結(jié)交而來的官吏、將佐,幾乎都將在這場崩潰中喪命!那些或明或暗的情報來源,也都將徹底被摧毀!諸位可曾想過,平北將軍鄭重交付給我們的使命,毫無疑問地失敗了!既受重托而來,卻一無所成而去,諸位與那些人有什么不同?諸位又何以面對平北將軍?何以面對大寨主?”
就在他說這幾句話的功夫,愈來愈多的軍民從城門里擁擠出來了。中原戰(zhàn)場的連番失敗使得滿城軍民都積累了太多的壓力,而賊寇們大舉迫近的消息,就成了壓垮他們心理防線的最后一根稻草。這些陷入崩潰的人們毫無指揮、毫無秩序,猶如被搗碎老巢的蟻群那樣,漫無目的地四處狂奔著,彼此沖突爭斗,發(fā)出仿佛野獸瀕死前的呼號。又不知是誰,竟然將官道北側(cè)的一處草料堆場點燃了,熊熊烈焰轟然竄起,縱是白晝天光之時,紅色的火光和濃黑的煙柱仍在張武的瞳孔中躍動不已。
眾人一時沉默。有人格格地咬著牙,有人低聲嘆氣。附近的散兵游勇看到一行人騎著駿馬,便有人起了貪念,呼喝著過來搶奪。幾名從騎冷著臉,提韁奔行出去,揮舞著刀劍將他們驅(qū)散,又撥馬回轉(zhuǎn)過來,依舊不言不語。過了好一會兒,才有人沉聲道:“到了眼前的局勢,鄄城必不可守,東海王想必很快就會逃亡??墒牵鸟R亂之中,我們?nèi)绾螌さ綎|海王一行?就算找到了,以我們的微薄力量,又如何護得住他們?”
“這卻容易!”張武哈哈大笑,抬手指向西面不遠(yuǎn)處,毗鄰官道的一片林地:“此地乃是東海王逃亡的必經(jīng)之路,而這片林地深處便是咱們飼養(yǎng)牛馬的營地,現(xiàn)有幽薊良馬數(shù)十匹和健牛若干在此。我還曾以進(jìn)獻(xiàn)良馬的名義,邀請東海王的多名得力近侍來此觀看。諸位,中原駐軍連番敗績之后,本就缺乏畜力,當(dāng)此倉促起行之際,幕府上下也不可能準(zhǔn)備充分……當(dāng)他們狼狽逃亡到此,會不會想到探察一番,從我們這些馬販的手中調(diào)集牛馬呢?”
這番話一出,眾人頓時意動。張武繼續(xù)道:“至于你說,要護住他們……哈哈,我們何須護住彼輩?我們只要奉上牛馬,與他們一起逃亡便是。這份共患難的交情,足以讓我們得到東海王幕府的接納,進(jìn)而獲得更多信任。而這,豈不正是平北將軍最希望我們做到的么?”
他目光炯炯地瞪視著從騎們,問道:“我們就在這里稍許等候。若是能撞上東海王幕府中人,便與之同行。若是中原賊寇們先到,我們便不耽擱,自家逃命去也。怎么樣?行不行?”
從騎們彼此對視?;蛟S是感受到了主人逐漸變得昂揚起來的心態(tài),原本有些疲沓的戰(zhàn)馬猛地昂起頭,此起彼伏地嘶鳴起來。
******
大晉開國以來,宗室諸王出將入相,多有總領(lǐng)軍旅者,雖然往往敗績,但積累下來的逃命經(jīng)驗,竟似不比伏牛寨的山賊們稍遜。東海王自從率軍出鎮(zhèn)中原以來喪師失地?zé)o數(shù),自身和幕府親貴們卻毫毛未損,這方面的才能更足以傲視同儕。
張武等人剛來得及將諸多牲畜收拾停當(dāng),官道上便有人聲鼎沸,一支由數(shù)百名騎兵簇?fù)硐碌年犖榧柴Y而來。官道雖然擁堵,可騎隊前驅(qū)的數(shù)十騎手持長鞭亂打,硬生生地將人群驅(qū)散,簡直好像決了堤的河水向河床外面的洼地溢出那樣。處在隊列中心的大量牛車、馬車,便沿著人群被驅(qū)散的縫隙楔入進(jìn)去。哪怕有人滑倒在官道上的泥淖里不及起身,車輛也并不停頓,而是毫不留情地碾壓,努力加快速度前進(jìn)。
隊伍的前半部分很快就越過了張武等人身處的營地,而隊列的后半部分則逶迤綿延得猶如長蛇一般。不少衣著華貴的官員都沒有騎乘,只能徒步踉蹌跟隨。有時候會聚集起較小規(guī)模的隊伍,很快又因為體力的差異而離散開來。隊列中偶爾見到幾匹馱馬,它們都被套來拉了大車,車上擠滿了人。擠不上大車的人只能雙手緊握著車轅借力,步行跟隨著。
雖然整個隊列并沒有任何旗幟標(biāo)識,可張武幾乎瞬間就確定了,這正是隨同東海王逃亡的隊伍。僅僅在眼前二三十丈的范圍內(nèi),他就認(rèn)出了五六名與自己有過一面之緣的高官貴胄。就在昨日,自己還需要跪伏著小心伺候,才能夠和他們說上只言片語,但現(xiàn)在的局勢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了。
他情不自禁地冷笑出聲,雙腿輕夾馬腹,帶領(lǐng)幾名部下從林地里現(xiàn)出身形。許多掙扎在道路上的人用嫉恨地眼光注視著這支配備齊全的小小騎隊,似乎低聲咒罵著什么,卻又畏懼騎士們手中的刀劍,不敢靠近。
不過,畢竟張武在鄄城上下活動了好些日子,與他熟悉的人著實不少。再過得片刻,便有人聲嘶力竭地叫喊起來:“張先生!張先生救我!”
在飛揚塵土中縱聲叫喚那人,聽聲音大約三十來歲,臉上滿是灰塵泥濘,看不清相貌。或許因為久居高位,養(yǎng)尊處優(yōu),因此生了個極其肥碩的大肚子,隨著他的每個動作晃來晃去,十分累贅。這人喊了幾聲,便猛地跌坐在地大喘起來,又過了會兒才繼續(xù)扯開嗓子:“張先生!張先生,是我啊!是我程恢在此??!快來搭救??!”
張武遠(yuǎn)遠(yuǎn)地凝神看了看,提鞭虛指此人,向左右道:“這程恢程叔弘,乃侍中程延之子,隨侍東海王左右的親密近臣之一。既遇得此人,正合我等用事?!?br/>
轉(zhuǎn)過頭來,他拍馬向前,面上已換作了七分驚訝、三分關(guān)懷的表情,幾乎連眼淚都要淌了下來:“莫非……莫非真是叔弘公?唉呀,唉呀……您怎么落得這般田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