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黑道學生 !
“北哥……你……你怎么跟她在一起吃早餐?”趙鵬輝把車子停在陸小北身邊,一眼認出了康渺渺。
“不光一起吃飯,昨晚還一起睡的。”康渺渺帶有炫耀色彩的說道。
“什么,不會吧,北哥你也太牛逼了……”趙鵬輝羨慕的說道。
“牛逼什么啊,一般一般了。對了,你一大早找我來干什么?”陸小北也一臉流氓相的說道。
“我這不給你送錢來了嗎。”說著,趙鵬輝把車子支好,然后走到陸小北面前坐下。
“送什么錢?”
“咱完成這次任務的賞金啊。昨天你沒去啊,刀哥給了咱倆高度贊揚,不但確立了咱們在快刀堂正式成員的身份,更重要的是給了咱兩萬塊錢賞金。”趙鵬輝把“兩萬塊錢”這四個字說的聲音特別大,好像窮人詐富一樣。
“你他ma的燒包啊!喊什么喊,不就兩萬塊錢嗎,沒見過錢是嗎!”陸小北的聲音比趙鵬輝的聲音還要大,搞的在一旁的康渺渺一頭冷汗。
“給你,這是你的!。”說著,趙鵬輝將一萬塊錢拍在桌子上,陸小北連數都沒數迅速的揣進兜里。在那個年頭,一萬塊錢真的不是一筆小錢啊。剛剛十五歲的陸小北和趙鵬輝兩個人竟然就拿到了一萬,這絕對是任何人都羨慕不來的。
“怎么樣,哥們兒夠牛逼吧,一把生意賺了一萬塊錢。”陸小北跟身邊的康渺渺炫耀道。
“行了,你別臭不要臉了。要不是我?guī)湍銈儯銈儸F在沒準都進局子了。還有,你們知道你們送的這批貨值多少錢嗎,一共十二萬啊,你們只拿了區(qū)區(qū)兩萬塊,有什么好在本姑娘面前炫耀的。”
“你少來,分明是嫉妒,赤*裸*裸的嫉妒!我大丈夫不跟你這娘們兒計較了。”陸小北洋洋自得的說道。
“北哥,不要跟他廢話了,咱哥兒倆瀟灑瀟灑去吧。”
陸小北也興奮地起身,然后拍到桌子上一張一百塊錢,頗有王霸之氣的說道:“大小姐,您慢慢吃,這頓早餐我請,一百塊錢放這了,隨便你怎么吃,把鍋里的老豆腐都喝光了都行。”說完,陸小北和趙鵬輝兩個人嬉笑著騎著自行車走了。丟下了康渺渺一個人,康渺渺看著兩個人的背影,牙縫里冒出一句:“倆傻逼!”
陸小北他們是不是傻逼這個誰也沒法從現在判定,至少在他們倆看來,現在才算是真正的瀟灑,手里拿著錢,才算是真的體會到生活的快樂。
兩個人不知道去哪里揮霍,躺在河邊的草地上,看著藍天,心情舒暢的很,十點鐘的太陽不算足也不算淡,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趙鵬輝嘴里叼著一根草,陸小北嘴里叼著一根煙,就剩下最后一根煙了,所以趙鵬輝讓給陸小北抽。這是最后一根紅河香煙,陸小北答應趙鵬輝,自己把這根抽完后給他買一條中華來。
“北哥,黑社會真的這么好混嗎,輕輕松松的大收兩萬塊錢。”
“好混個屁,這次是咱哥倆吉人自有天相,運氣好罷了,昨天早上要不是康渺渺那娘們兒及時出現,咱各倆現在已經在公安局里蹲著了。”
“按你這么說,咱們能有現在的成就,跟康渺渺有著很大的關系,咱是不是要請他吃頓飯,以表謝意?”
“請個毛,我剛剛不是請他吃過早飯了嗎!”
“草!你真夠摳門的,人家?guī)湍阗嵙艘蝗f,你就請人吃了一頓早點。對了,北哥,你昨晚真把康渺渺那娘們兒給上了?”
“怎么,你還不信哥的實力?”陸小北驕傲的說道。
“你的魅力倒是挺有,但是……但是那個康渺渺好像不是那么好搞。”
“康渺渺剛才自己都說了,晚上跟我睡過覺,她自己的話你還不信。”
“她倒是這么說了……要是那樣的話,北哥你就太牛逼了,認識第一天就把人家給上了,她……還是處nv嗎?”
“當然是了……行了,別迷戀哥,哥就是個傳說!”陸小北在趙鵬輝面前一頓吹牛逼,要是吹牛逼真的能把牛吹上天的話,恐怕現在天上的牛已經遮天蔽日了。
下午,哥倆去海江道逛街。現在有了錢了,就要揮霍一下。他們倆目前的觀點就是,錢就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賺,掙了錢不花出去,那這些錢就只能是一張張的廢紙。
九十年代的嶺北鎮(zhèn)沒什么像樣的商場,海江道是嶺北鎮(zhèn)最大的也是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區(qū),一個個琳瑯滿目的門臉,賣著各式各樣的雜貨,這條街上就有一座像樣的大型購物商場,百貨大樓。里面買的都是一些當時來講挺有名氣的品牌服裝。對于當時嶺北鎮(zhèn)人的消費理念來說,在百貨大樓買衣服就是一種奢華的享受,稍微有點錢的頂多在這里扯幾尺不錯的布料去裁縫店里做衣服,只有身份很高貴的人才會來這里買品牌服裝。
陸小北和趙鵬輝走在商場里,人不是很多,衣服的種類倒是不少,看著兩個人眼花繚亂。當時正是板鞋在中國興起的時候,尤其是開化較晚的嶺北鎮(zhèn),板鞋是年輕人的最愛,是時尚潮流的先驅者才會穿的。
“我買雙這個純白色的,你看怎么樣?”陸小北拿著一雙香港品牌的板鞋說道。隨著香港回歸日益臨近,香港的貨源也開始大批量的流入中國大陸,板鞋是最早來的貨品之一。
“我看不錯,那我就來這雙純黑的,跟你那個擺的款式一樣。”趙鵬輝也拿起一雙黑色板鞋,然后坐下,脫下自己的鞋子,準備試穿。
“那小孩,你干嘛呢?”售貨員很不高興的走過來說道。
“試鞋啊。”趙鵬輝很無辜的回答,這是他第一次做出無辜的樣子。
“這鞋子不能隨便試穿。”
“不試試怎么知道合不合適?”
“你準備買嗎?”
“當然。”趙鵬輝很坦然。
“這雙鞋是香港進口的,英國牌子,標價是二百二十塊錢。”售貨員拿著鞋子上的標簽說道。也許現在買雙阿迪或者耐克的鞋子好幾千的都算不得貴,但在九十年代的嶺北鎮(zhèn),那些大多數人還懷揣著奔小康的夢想,過著溫飽生活的市民們,有幾個能花二百二十塊錢買雙鞋的?即便是有,也不可能是這么大的孩子,那時候連家長身上都沒多少錢,孩子的零花錢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