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西岐城的各個路口便貼出了告示,引得民眾們紛紛圍觀。
就聽到守在告示下的官員們朗聲宣讀道:“西伯示諭軍民人等知悉:周國之境,乃道德之鄉(xiāng);無兵戈用武之擾,民安物阜、訟簡官清。本侯囚里羈縻,蒙恩赦宥歸國,因見邇來災(zāi)異頻仍,水旱失度;及查本土,占驗災(zāi)祥,竟無壇址。另,丞相呂尚,亦向本侯提起,須有一臺以供賢者落位。昨觀城西有官地一隅,欲造一臺,名曰靈臺,以占風候,查驗民災(zāi)、安置賢者。又恐士木之繁,有傷爾軍民力役;每日給工銀二錢支用。此工亦不拘日之遠近,但隨民便;愿做工者,即上部造,以便查給,如不愿者,各隨經(jīng)營,并無強逼。為此出示諭眾通知。”
西伯侯在聽取了呂尚的建議之后,又想起了周國現(xiàn)在的祭祀一般都是到岐山上舉行,來往不是很方便。
剛好借此機會,將呂尚建議所造的高臺也用于祭祀。到時,有修士們參與的祭祀活動便會更顯得正式神圣了。
正是一舉而兩得,何樂而不為?
只是,周國的傳統(tǒng)便是不擅用民力,凡是動用大量民工的工程都會給予民工們足夠的糧錢報酬,所以便有了這份告示的出爐。
而圍在告示下面的眾民聽完官員宣告后,紛紛大聲嚷叫了起來!
“我等累世深受國君恩惠,方能有有此安定的生活!尤其西伯侯在位期間,雖有戰(zhàn)爭但卻是于民無害、反而有益!”
“今日侯爺欲造靈臺,非但給予工錢,還是為了占卜風雨、招賢納士,為民著想。若是領(lǐng)了侯爺?shù)墓ゅX,心中如何能安?”
“我等現(xiàn)在正值清閑時節(jié),情緣出力為侯爺建造此臺,寧愿不要工錢!”
頓時,群情激奮、數(shù)以萬計的民眾都大聲喊著要出力建造高臺。卻又情愿不要工錢!
負責宣布告示的官員們連忙將民情上報,最后負責此事的散宜生無法、只好將此民情匯報給了西伯侯姬昌。
姬昌于是便將呂尚也叫到近前,讓呂尚來進行決斷。
呂尚稍一思索之后,開口說道:“工錢還是必須要給!理由如下:”
呂尚豎起手指道:“其一。我等施政必須公正,哪有用工而不付工錢的道理?”
“其二,周國民間雖富,但也有窮困之民。這數(shù)萬民眾之中,也未免有手頭窘促的人。一旦這些手頭窘促的人也來參與建造。但卻因為眾人不要工錢而使其也得不到工錢,那么這人的生活便會更加窘迫了。”
“其三,民眾情愿出力而不要工錢是因為有感恩之心。感恩之心是民之美德,我們不能輕易糟踐這種美德。”
“其四,民眾們有工錢可拿,我們才能在建造的過程之中施以適當?shù)莫劻P。若是都不拿工錢,獎無可獎、罰無可罰,如何能將此高臺按照規(guī)制迅速造好?”
“所以工錢必須要付,而且若是民眾們出力甚多、能夠加快建造速度的話,還要給予相應(yīng)的獎賞才是!”
姬昌和散宜生聽了。也是點頭同意呂尚的意見,便決定下來按照丞相的意見來施行。
相應(yīng)的獎罰政策出來后,民眾的熱情更是高漲!
在西伯侯和呂尚推算出的吉日開始,每天都有數(shù)萬的民工以及軍士們在官員們的安排下奮力推土運石、搬木營造。
僅僅用了一旬十天的時間,一座底闊百丈、高有三丈五尺的高臺就在萬眾一心的勞作之下聳立在大地之上!
高臺的周圍,又按照九宮的格局、建造了一些輔助建筑。
南面,則是一灣池沼,與高臺形成了水火相濟的格局。
高臺建成之后,西伯侯姬昌帶著呂尚以及文武百官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天地儀式,正式宣告靈臺建成、投入了使用。
而與此同時。朝歌的大殿之中,商國國師申公豹也向商王帝辛建議建造一座高臺,用以安置自己招攬而來的洪荒散修們。
只聽申公豹朗聲說道:“臣以為,這座高臺應(yīng)造九丈五尺高。底闊三百丈。”
“臺高九丈五尺,正好對應(yīng)大王九五之尊的尊崇地位!”
“也能預(yù)示著大王能夠再為人族立下奇功、成就九五至尊的功勛!”
帝辛聽了,心中歡喜,不過還是欠了欠身子,開口問道:“此臺叫什么名字?有何說法?”
申公豹又說道:“臣為此臺取名叫做鹿臺。”
“數(shù)千年之前,人族先賢、黃帝軒轅正是在逐鹿之地為人族消邇了一場大禍。建立了不朽功勛嘛。”
“臣以為大王英明神武,自然也能憑借招攬散修、重啟道錢交易而成就不弱于黃帝逐鹿之功的天大功勛。”
“所以將此臺取名為了鹿臺!”
“哈哈!”
就聽得帝辛放出了爽朗的笑聲,拍著手笑道:“好一個鹿臺!好一個堪比逐鹿之功!”
“孤準了!”
“不過不知國師招攬散修之事進行的如何了?”
帝辛現(xiàn)在還是最為關(guān)心著申公豹招攬修士的事情,畢竟他也聽聞道周國好像也有想要招攬修士的舉動了。
申公豹施施然一笑,拱手稟告道:“臣已經(jīng)與幾位修士達成了協(xié)議,只待鹿臺造好,他們便會自己前來大商、入我大商為大王效力!”
帝辛一聽,愈發(fā)高興起來!
轉(zhuǎn)頭朝向了丞相比干,帝辛說道:“比干丞相,鹿臺便由丞相親自監(jiān)造如何?孤有些等不及要見到國師延請的眾位修士們了!”
比干在心中盤算了一番之后,有些愁苦地向帝辛拱手稟告道:“啟稟大王,我大商由于大力鑄造道錢,大肆交易鑄造所用的貴重材料。”
“現(xiàn)在的國庫已經(jīng)十分空虛了!再造如此大的高臺,微臣恐怕國庫支撐不下去了!”
帝辛的臉色一變,質(zhì)問道:“孤富有四海,國庫豈能支撐不下去!?”
比干于是便將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大商因為要鑄造道錢而花費的材料等物一一在朝堂上講了出來。
說道最后,比干如實說道:“我大商為了鑄造道錢,耗資靡費!”
“而且,由于工藝以及材料問題,大部分材料都在鑄造的過程之中浪費掉了。而能夠鑄造出來的絕大多數(shù)又是一般的金錢,不是道錢。”
“直到現(xiàn)在,我大商一共才能成功鑄造出將將超過百數(shù)的道錢。”
“而且,在運輸以及搜集鑄造道錢所需的材料之時,我大商民眾都已經(jīng)是勞累過甚、甚至有人在搜集材料之中死于非命了!”
“所以,微臣也還正想建議大王暫時先停止道錢的鑄造,讓萬民可以有些休養(yǎng)生息的時間。”(未完待續(xù)。)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