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伉看看田壟上,三只健壯的黃牛甩著尾巴悠閑吃吃草,一只皮實的瘦黑狗在三牛身邊跳來跳去,不時地撩騷幾下,惹得三頭黃牛哞哞哞直叫。
再一看地里,前頭三個背著繩索正揮汗如雨地拉犁,后頭兩人吃力地扶著犁,那犁還特么的是長直轅犁,靠人來拉得多費力氣啊。
誰家耕地的時候,讓人下去拉犁,牲口在岸上歇著的?
“為什么不讓牛拉犁?”牛力氣大,比人拉犁快多了,還省力。
蕭何只管捋著胡須呵呵笑不說話,比蕭何官小的羅珠只好上前為樊伉解惑。
“郎君要犁的地面積不大,如果用牛拉,雖然省力,但是難以回轉,費事費力。牛耕現在還只在開闊的大片平原上使用。”
樊伉見那犁都快有三米長了,十分笨重,使用起來確實不太靈活,尤其轉向的時候,更是麻煩。
如今天這般只有兩分地的小面積,用牛耕還不如人耕更省時省力。
“換成短曲轅犁不就成了?”樊伉隨口道。
黃珠:“……”
蕭何:“……”
蕭何扭頭對身后的一個小黃門道:“記下來。”
樊伉順著他的目光望過去,果然見開始跟過來的一個小黃門手里拿著竹簡和筆,正“唰唰唰唰”地飛快記錄著什么。
樊伉:“……”
“不知這短曲轅犁小郎君又有什么說法?”蕭何眉開眼笑,不枉他丟開一天的公務跟著出城,果然有大收獲啊。
跟著小郎君,總是會有各種各種的意外之喜。
“等我想想,過幾天給你畫個草圖。”樊伉本來就是學這個出身的,而且畢業后從事的也是跟農事有關的工作,對于曲轅犁自然不陌生。
他小的時候還見他爺爺趕著牛犁過地,用的就是曲轅犁,可沒現在這么麻煩。
不過知道樣子也不是人人就能畫出來的,這其中還涉及到各種力學計算,樊伉一時也拿不準,得回去好好琢磨琢磨才行。
“好好好。”蕭何一連說了三個好字,道,“若是小郎君能將這什么曲轅犁弄出來,我定回稟陛下,給你記一大功。”
“不敢,伉身為大漢子民,自當為國效力。”樊伉十分謙虛地回答道。
小小年紀就如此謙遜知禮,明明于社稷有大功勞卻不居功,蕭何頓時對樊伉更加喜愛了,看著他的目光慈祥得跟看自家小孫子一般。
只有劉盈臉色臭臭的,一點兒也不高興的樣子。
無名似乎不太喜歡這些漢朝的官兒,吹了一聲口哨,帶著大黑竄進了旁邊的林子。
蕭何去樊家的時候見過無名幾次,知道這個少年郎曾經救過樊伉的命,所以被樊家待為上賓,一直在樊府住著,道:“無名公子還是老樣子啊,冷冷淡淡的。”
樊伉心中一跳,也跟著呵呵兩聲,道:“他性格就是這樣,比較冷淡。”
羅珠也跟著點頭:“無名公子雖然待人略冷淡了些,卻是個不錯的不年郎。”
當初安置流民的時候,無名跟著樊伉一起也沒少出力,他對這幾個小少年觀感都挺好的。
能在那么危急的時候,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的都是好少年。
樊伉帶的人多,犁地的時候,后頭就有人拿著鋤頭照樊伉的要求將砂土敲得細細的,也能讓肥料均勻地散在地里,每壟之間起深溝,以便排水。
人多力量大,兩分地將近二十來個人,不到兩個時辰就全部整理完畢。
見地犁得差不多,樊伉起身,朝著蕭何拱了拱手,道:“丞相和羅珠公稍坐,趁著天色尚早,我教人先將紅薯藤種下去。”
蕭何道:“我和羅珠公也很好奇這不需用種薯就能種的紅薯,我們也過去看看。”
羅珠點頭,:“丞相,請。”
兩人一動,身后的小黃門也跟著下地,剩下劉盈一個人站在路上沒什么意思,只得也一起下地。
樊伉讓人將牛車上早就提前剪好的藤節取了下來,算著距離插在地里,培上...-->>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