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唐甜大力推廣詩籍的時候,小鎮等級提升了,一舉渡過了新手期,也就代表著,接下來的時間,小鎮升級需要的經驗值會大幅度增加!
恭喜小鎮升級,獲得禮包:金幣*5000 特級肥料*10 木桶*10
等級:10
地基面積:90/100畝
田地:11/12
解鎖物品:小學、酸奶廠、甜椒、木屋別墅*3······
居民:270/325
金幣:36050
經驗值:6/5000
小學(特殊建筑物)
需要人口:325
金幣:1000
時間:5T
酸奶廠
需要人口:325
金幣:1000
時間:5T
洋蔥
成熟時間:2T18時
金幣:42
產量:6000kg
······
唐甜看著小鎮面板,酸奶廠卡片后面,明確寫著崗位要求必須是小學學歷,擁有小學學歷的人,月工資可增加50金幣。
工資是挺誘人的,但現在的問題是,她連擁有幼兒園畢業證的居民都沒有培養出來呢,小鎮就開始惦記小學畢業證,就挺為難人的,她只能再接再厲。
工廠是暫時不能開業了,但該建設的還是得建設,唐甜從商店里拖出建筑物,放在了合適的位置后,也就沒有關注了。
小鎮升級的事唐甜不過分出一點心神便處理完了。
當下,最主要的還是詩籍的事。
這些天,她是請人來謄抄了上千本的詩籍,但她再如何能耐,也做不到日行千里,把詩籍直接送到皇城里去,她只能寄望于商隊,
為了穩住商隊,讓商隊在小鎮中多待上幾日,唐甜這幾日隔三差五就拿出不少好東西,用于吸引商隊的注意力。
這其中,就屬醫院內的藥包最為有用,盡管每次到醫院買藥,都有限制,例如一個人可以買多少藥品;每次買藥都需掛號排隊和醫生開的方子等等。
但眾人都樂此不疲的往醫院跑,今天買一盒治療感冒的板藍根、明天來一盒可以退燒的布洛芬、后天再買一盒止咳的口服液、大后天再去買上點止瀉藥······
短短四五天的時間,行商們就把手里兌換到的積分在醫院里花了個精光,這還不算,就連小鎮居民手里僅剩的積分也被他們抬高了價格,哄搶而光。
就算如此,行商們還不滿足,找到唐甜,想從唐甜手里大量購置藥片。
對此唐甜也沒有絲毫辦法,只能一一拒絕。在醫院內的權限,她和小鎮居民差不多,也只能限量購買、得排隊等醫生開藥方。
哦,小鎮的正式居民在這方面,倒是有一點福利,那就是在醫院住院看病花費三百金幣以上的話就能報銷一半的醫藥費,要是小鎮的正式居民在小鎮分配的職工崗位上有工作的話,還能多報銷百分之三十的醫藥費,也就是只需要交納百分之二十的醫藥費。
不過,當下小鎮內的居民也沒有什么重大疾病,醫藥用的花銷很小,自然沒發現這份隱藏的福利。
一眾商人沒在唐甜手里購置到多余的藥片,再加上在居民手里兌換不到積分后,一眾商人聚集在一處,商討過后,決定離開小鎮,出發繼續趕路。
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在小鎮內待了十來天,早前買來的紅辣椒早已晾曬成干辣椒,方便運輸、儲存,車隊內的馬車也多了十余輛,他們已經在這兒耽擱了太久的時間,該啟程了。
唐甜得知這個消息后,立馬清點了她手中擁有的詩籍,短短幾天的時間,在北野伍的幫助下,她手上已經有二十套詩籍,總共千余冊。
在商隊準備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唐甜找到了郭來福。
木屋內,唐甜讓人打開了木箱,露出了里面的詩籍,直言道:
“我想請郭大哥把這些詩籍帶到皇城去,交予有緣人,我必有重謝。”
郭來福瞧了一眼木箱,并未在意,但他有意交好唐甜,這點順道的事,自然不會拒絕,便開口詢問道:
“有緣人是誰?請唐鎮長明示。”
唐甜并未應答,只是取出一本書籍,翻了幾頁,攤開,推到郭來福面前,詢問道:
“郭大哥,你聽過這首詩嗎?”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唐、李白。
自然是聽說過,只不過,這詩籍上的朝代、署名應當是錯的,這首詩是皇城四大才女之首謝滿憐所做。”
郭來福不自覺照著讀了出來,說出來的話帶有幾分遲疑。
唐甜不語,又翻出了一本詩籍,推到了郭來福面前。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相思》唐、王維
這首詩好像也是謝滿憐所做,唐姑娘這詩籍···”
唐甜還是不語,繼續翻出書本,攤開,推到郭來福面前:
“《小池》宋、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水調歌頭》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原來這兩句是出自一首詩啊,我還當謝滿憐出口成章呢,隨意兩句話,便引起多少男憂女怨來。“
“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我就說差點什么,原來還有這么一番故事啊。”
“······”
郭來福瞧著詩籍上自己知曉的詩詞歌賦,嘴里喋喋不休著。詩籍上的詩歌讀著便是一副畫、一個故事,講述著一個個或悲歡離合、或闔家團圓的故事。
但這些足以流傳千古的詩詞歌賦,卻被謝滿憐或斷章取義、或攔腰而斬,成為自個出口成章的語句,著實讓人惋惜。
唐甜同郭來福說明情況后,再次開口詢問道:
“不知郭大哥是否能把這些詩籍帶到皇城,交予有緣人?”
她來尋郭來福,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有人在她跟前提過,郭來福背后的靠山應該很愿意拿這些詩籍去討伐謝滿憐。
郭來福沒有立即同意,只是詢問道:
“這些詩籍墨跡還很新,想必這段時間唐鎮長大肆招攬抄書人,就是為了這些詩籍吧。”
唐甜不喜歡來回打太極,直言道:
“是的,我不想讓這些詩人嘔心瀝血的詩作,成為謝滿憐騙取世人的墊腳石,她只是一個抄襲者、一個連竊賊不如的家伙,世人有權知道,她真正的面目。
我要讓這些詩籍傳遍大廉朝的每一個角落,讓那些讀書人都知曉,她謝滿憐只是一個欺世盜名之人。
有人告訴我,把這些詩籍交到你手上,它們會發揮最強大的力量。”
郭來福聞言,深深的瞧了一眼唐甜,很嚴肅的詢問道:
“這些詩籍,現在有多少人知曉?他們都在掌控內嗎?”
唐甜覺著郭來福這話有點古怪,但沒深想,只是琢磨著道:
“只要抄寫過詩籍的人都知曉,我只是聘請他們謄抄書籍而已,不是為了掌控他們。
而且,這些詩籍的事,越多人知道越好,我不會阻止,而且很樂見其成。”
郭來福一聽這話,眉間的皺子都能夾死蒼蠅,話語中有幾分不滿道:
“這事,知道的人越多,傳播的便越快。要是四皇子提早得知消息,迎接我們的便是殺身之禍。你最好把這消息瞞得緊一點,等我把這些詩籍帶回皇城,請二皇子定奪后再說。”
唐甜聽了這話后,總算察覺出哪兒不對勁了,這郭來福怕是誤會她了,以為她也是二皇子的人,認為兩人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想對她發號施令呢。
唐甜有幾分好笑,開口道:
“郭大哥,我想你有一件事誤會了。我不知道你口中的二皇子是誰,我也不會把詩籍的事情瞞著,相反,我還要在短時間內堆詩籍的事大加宣傳,讓所有人都知道。讓謝滿憐在皇城擔驚受怕。”
郭來福聞言,一時間也不確定起來,或許唐甜說的是真話,她不是二皇子的人;或許,唐甜只是不滿意他的態度,說這些話只是想拿捏他。
但無論哪一種,郭來福對待唐甜的態度也謹慎起來,不如剛才的輕慢。
“唐鎮長,郭某明白你想要真相迅速大白,但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謝滿憐是相國之女,四皇子未過門的未婚妻,皇后親口夸贊的才女,是皇室的門面,想要掰倒謝滿憐,只能從長計議,急不得,不能讓四皇子的人抓到把柄。”
郭來福也喜歡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手段。同朝堂上的那些官員一般無二,只可惜,唐甜并不吃這套。
“我只知曉,這些詩籍多在我這兒耽擱一日,謝滿憐便會多抄襲一首傳世之作,我不想讓這些傳世詩詞被謝滿憐玷污,這些詩詞從謝滿憐嘴里說出,就是對這些詩詞的褻瀆!
我唐甜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無論走到哪兒,我都能肯定的說,這些詩籍就是我讓人抄的,我讓人傳播的,那謝滿憐就是欺世盜名之人。謝滿憐能拿我怎么樣?那四皇子又能那我怎么樣?”
郭來福深吸了一口氣,一言難盡的開口道:
“他們能派人殺了你,除掉所有參與這件事的人,這就是后果。”
郭來福還在試圖著和唐甜說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唐甜剛說出的話,在郭來福看來,便是自大無腦,有點說話不過腦子。
“哦,第一,我很厲害,他們要殺我,怕是很困難,壓根做不到;第二,我打算把這些詩籍低價出售給周圍的縣城,還要請說書人在茶樓酒館一遍一遍的練、一遍又一遍的講述這些詩詞大家的過往,寫出詩詞時的所思所想。讓普通百姓也知曉其中故事。
他們想要殺人滅口,莫非是想屠城?”
唐甜一臉認真的道,按照偉人說的話,她這波,打算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郭來福聽了這話,語氣一頓:
“這些地方,天高皇帝遠的,怕是傳不到皇城里去,起不到什么大作用。”
“不是有你們嗎,等會兒,我就去找其他行商,請他們把這些詩籍帶到他們途徑的每一處。當然,我也會努力一下,爭取多去幾個縣城、府城,把這些詩籍傳播出去。”唐甜計劃著道。
“他們要是知道你這些詩籍里的內容,怕是沒人敢接手。”
郭來福開口道,就算是他這種身后有大靠山的人,也要擔心把這些詩籍帶上路的話,會不會半途就遭到截殺。其余的小商小販就更別說了。
“沒事,我只是想讓他們知道詩籍的內容而已,畢竟,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讓謝滿憐擔驚受怕一下也好。至于能不能幫忙帶去皇城,那得要看緣分。”
對于這事,唐甜并不強求。她既然打算參與其中,就不會像之前一般片葉不沾身。
郭來福聽著,眼皮抽了抽,說什么緣分,還不是盼著他帶著詩籍到皇城里面去。
而且,這事壓根不是他愿不愿意的問題,而是,他不愿意也得帶的問題。只要詩籍的事傳播出去,無論是四皇子還是二皇子都必定會打聽消息的來源。
二皇子想要拿詩籍作文章,他途徑于此、聽到了這事,便注定了要參與到這件事內。
無奈的,郭來福拿了兩套詩籍,還讓唐甜保證別把他拿了詩籍的事說出去。
唐甜可不知道郭來福心里的那些彎彎道道,郭來福要了兩套詩籍她便給了兩套,也保證不把這事說出去,這才離開了郭來福的住所,去拜訪了其余的行商。
結果不太如意,大家嘴上說著恭維唐甜的話,但愿意幫忙運輸的只有少數幾人,還是偷偷摸摸的那種。
這些人或是立場的問題,也有抵抗不了她拿出的報酬的緣故。總之,達成了目的便好。
第二天,商隊便帶著一應商品和詩籍,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小鎮。
唐甜這頭,也獨自一人打包好詩籍,穿過次元門,來到了蘭舟縣,拿出小桌子,開始擺地攤。
擺地攤自然少不了大喇叭,唐甜沒有大喇叭,只能出錢雇了幾個大嗓門的人,站在書攤前面說著廣告:
“好消息、好消息,江南老字號、最大的書鋪開分號了,為反饋新老用戶,在場的書籍降價出售,全場一折、全場一折!各位才子佳人只要對出老板出的對子,在場所有書籍免費挑選,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好消息、好消息·····”
蘭舟縣內的百姓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售賣書籍的,街道上不多的行人都跑來書攤湊熱鬧了。
有些喜歡占便宜的家伙,一張口便詢問起了書本的價錢。
“第一次聽說書籍還要降價出售的,小哥,你們這書攤上的書籍降價多少啊?一折是什么意思?”
“不對,我剛剛可聽得清清的,這位小哥說了,這兒的書籍免費、免費,自己拿就好。”
還有人想渾水摸魚,嘴上說著,伸手就要去抓攤子上的書本。
唐甜就坐在旁邊,見狀,從腰包中拿出一把匕首來,抽出匕首,刀尖對準了男子偷偷摸摸的手刺了下去,男子只覺著眼睛被一道亮光刺了一下,回過神來,指縫間就插著一把鋒利的刀刃。
男子驚恐的發現自己控制不足手腳的顫抖,哆嗦著,只感覺下身一陣熱意,一股尿騷味在周圍傳播開來,顫抖著身子,看向對面平靜無波的女人。
唐甜沒想到這人這般不經嚇,為了避免這人自己不小心誤傷了自己,唐甜只能抽回了匕首,警告道:
“再讓我看到你來偷書,這只手就給我留下來。滾吧。”
男子聞言,顫抖著身子,頭也不敢回的擠出了人群。
書攤周圍的眾人,瞧著書籍上面留下來的刀口,紛紛咽了一下口水,不自覺的便退后了幾步,遠離唐甜。
前后不到兩分鐘的時間,被廣告吸引來的百姓便散去了一半,剩下的只敢遠遠觀望著,不敢上前詢問。
唐甜見狀,很是無奈,但她的主要目標是會識字、看得懂詩籍的讀書人,對于那些被自給嚇走的行人倒是沒有多少心疼。
不過,為了能更加直觀的吸引道讀書人,她還是把這些書籍的價格標上去吧。
唐甜出來擺攤之前,調查過書籍的市場,了解大概的價格。
總之就是一句話,書籍很貴、非常的貴!紙張發明到至今不過三百余年,制作法子只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并未普及到平常百姓,導致紙張的價格居高不下。
一沓(100張)能寫字的、最便宜的紙張也能賣到四錢銀子,最便宜的墨一斤也要四錢銀子,最便宜的筆得二十個銅板、最便宜的硯臺也要一錢銀子,一套置辦下來少說也得一兩銀子。
在加上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活字印刷術,一切書籍都得靠謄抄,也導致了書籍的價格居高不下。
一卷五千字約有三十頁的書籍能在書鋪出售到一兩銀子一本。她讓人謄寫的詩集最多的有十多萬字,分為百卷,也有十多首詩詞為一本的書籍。
但這些詩籍最厚的也不過百來頁,最薄的也有十來頁。唐甜按照不同的厚度把書籍放置在不同的角落,價格最高的不過一百文錢、最低的也就十文錢一本。
書攤前還擺放這一面小木板,上面貼著對聯,只需對上一副對聯,就能免費拿一本詩籍。
唐甜讓幾個臨時工拿著廣告紙、提著嗓子,走街串巷的宣傳著。簡單點的廣告就是對對子、免費送詩籍;詩籍大降價,一卷詩籍只需10文錢的夸張字眼來達到宣傳的效果。
很快,唐甜的書攤前便再次熱鬧起來,這一次,不再是一竅不通的市井小民,而是穿著長衫、操著一口官話的目標群體。
“老板,你這兒有四書五經嗎?”
唐甜:沒有,只有詩籍
“老板,這兒有三字經嗎?”
唐甜:沒有,只有詩籍
“老板你有百家姓、千字文嗎?”
唐甜:沒有,只有詩籍
“老板,你有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唐甜:沒有,只有詩籍
眾人沒得到想要的答案后,滿臉失落,嘴上嘀咕著:
“什么都沒有,那還賣什么書,難怪這兒的書這般便宜。”
“是啊、是啊,這些詩籍雖好,但你我都是要考科舉之人,這些詩籍并無太大用處。”
當然,其中也有愛詩之人,翻看著書攤上詩籍,愛不釋手扯下腰間的荷包便要掏錢購買。
唐甜見狀,擺了擺手,沒收錢,指著木板上的貼著的對聯道:
“公子只需把上面的對聯對出來,寫在這本書上,這詩籍就送給公子了。上面有五副對聯,公子每對上一副對聯,便可在書攤上多選一本詩籍。每人最多只能選五本。”
唐甜對眼前的公子說道,同時,也是說給在書攤前逗留的眾人聽。
眾人一聽,立即來了興趣,既能當眾展示才藝、又可免費拿到書籍,一舉兩得之事,大家自然積極參與其中。
一整天的時間,唐甜手中的詩籍便散發出去了兩百余冊。其中有用銀子購買的,但大部分還是對對子換來的。
接下來幾日,唐甜又用同樣的法子把手中的詩籍散發到周圍的幾個縣城,一時間,詩詞之風在邊塞彌漫開來。
詩詞文會上,要是有人不認識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骨程子昂,那就說明這人落伍了,跟不上時代,融入不了圈子。
唐甜以這種轟炸式的宣傳方式,讓詩籍大刀闊斧的進入世人的眼中,在世人的心中留下了濃厚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