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順帝在位整整五十年,成為了大周開國以來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他活活地熬死了五個皇后,還熬死了一個太子。就在眾人都以為他是個不死的老妖怪時,他終于是死了。
他殯天時,國無儲君。突然就讓一個女伎出身的人生出來的三歲娃娃坐上了那個大位,成年的親王們可甘心?
陸正顧不得喜宴賓客,換下了喜慶的衣袍,便匆匆趕往府衙。
第二日溫蕙早早就醒來,落落準(zhǔn)備了套霜色的衣裳給她穿。銀線老大不開心。
“國喪呢,沒辦法。”落落勸說,“說不得還要披麻戴孝呢。”
銀線道:“新婚大喜呢!”
“那能怎么辦?”落落說。
銀線垂頭喪氣。
“沒事,沒事。”溫蕙向來是個心大的,反而不在意,“這衣服不也挺好看的嘛。”
真是睜眼說瞎話。溫蕙喜歡大紅大綠,喜歡織著金線銀線,閃閃發(fā)亮的遍地金的料子。這件霜色的衣服自裁了,就沒穿過幾回。但這是去年裁的新衣,而且是好料子,所以一并帶過來了。
銀線跟溫蕙的審美完全一致。她一直覺得落落有時候給溫蕙配的衣服太素了。
但不管怎么說,她們家姑娘心這么寬,其實也挺好的,起碼不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喪氣。
銀線便跟落落爭辯:“頭上戴得也太素凈了吧,多插一支吧。怎么也是新嫁娘呢。”
落落為難:“那就顯得頭重腳輕了,看著不協(xié)了。”
落落言談舉止和氣質(zhì),比起溫家人,都更向陸家人靠近。
溫蕙雖然有自己的審美,可也頗有自知之明。她想她娘肯定亦是。要不然她娘做什么專門尋了一個落落這樣的婢女給她呢。
銀線道:“姑娘,你看……”
溫蕙卻道:“聽落落的吧。”
便這么定了。
落落小聲提醒:“以后要叫少夫人。”
收拾利落,原是預(yù)備著今日認(rèn)親的。溫蕙卻被告知她的公公半夜才趕回家歇下,恐怕一時半會是起不了身。
溫蕙問:“那……認(rèn)親?”
來人稟報:“喬媽媽吩咐,情況特殊,請少夫人先用飯,待老爺起身再說。”
溫蕙還能說什么,只能點頭。
外面已經(jīng)有粗使的丫鬟拎了沉沉的食盒到正房明間,青杏、梅香往桌上擺飯。
忽又有小丫頭掀開簾子來稟報:“公子來了。”
看起來跟落落差不多年紀(jì)的小丫頭,可能還不如落落大,也還不知道名字。這院子里現(xiàn)在溫蕙才只知道青杏和梅香,還是因為這兩個是貼身屋里伺候的。
溫蕙忙起身去了明間正堂,一跨過槅扇就看見了陸睿。
陸睿在正堂負(fù)手而立,聽見聲音轉(zhuǎn)過身來。他穿著件霜色的圓領(lǐng)袍,絲絳束腰,玉佩垂懸。有種說不出來的干凈出塵之意。
溫蕙以前沒意識到,霜色可以被穿得這么好看。
銀線呆呆地張開嘴。旁的丫鬟都低下頭去抿唇而笑。
實在太巧,溫蕙和陸睿,竟然不僅穿了一樣的顏色,還顯然是一樣的料子。溫蕙忽然想起來了,這塊料子,本就是去年陸家送來的節(jié)禮中的一塊。
陸睿眸子明亮,對溫蕙一笑:“心有靈犀了?”
他雖然開著玩笑,但那笑容溫和,人也守禮只停在正堂,沒有進(jìn)里間。負(fù)手而立的樣子像一叢挺拔的青竹,既清且凈,還給人一種安心之感。
不像昨天晚上,看她的目光讓她心臟怦怦直跳。
所以昨天晚上果然是因為喝醉了吧。
溫蕙吸了口氣,微微屈膝,道:“夫君怎么過來了?”虧得昨天晚上跟銀線練過了,要不然今天這一聲“夫君”怎能叫得如此流暢。
陸睿道:“父親昨天半夜才回,快四更才歇下,今日府里也在忙著搭靈棚準(zhǔn)備祭品、孝衣,認(rèn)親的事且得等父親起身。我怕你不安,過來陪你用飯。”
溫蕙心中如喝了溫水一般,忙道:“我并沒有不安的,你別擔(dān)心。你若有事,就先去忙。”
陸睿仔細(xì)看她。沒有洞房,新娘子安穩(wěn)睡了一個晚上,精神抖擻,確實沒什么惶恐不安的模樣。
“該忙的自有管事們?nèi)ッΓ夷苡惺裁词隆鴨适码m大,卻遠(yuǎn)在京城。”陸睿含笑,“眼前,我的事便是你了。”
他這個人!
丫鬟們都聽著呢,他怎么能這么說話!
然丫鬟們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的,陸睿又含著笑,溫蕙不想表現(xiàn)得小里小氣地被人看不起,硬撐著羞澀,努力表現(xiàn)得淡然鎮(zhèn)定,道:“那、那便一起用飯吧。”
陸睿的目光在溫蕙變得粉紅的耳垂上掃過,知道她恐怕是到了極限。她是新嫁婦,逗逗可以,卻不能讓她在仆婦面前失了方寸,損了威嚴(yán)。遂忍住笑,收斂了,正色道:“先用飯吧。”
兩人挨著落座,青杏、梅香伺候著。銀線覺得自己該上去,可插不上手。便老實地站在后面,看著陸家的丫鬟怎么做。
一落座,衣裳料子的同步便更顯眼了。陸睿問:“誰給你挑的衣裳?”
看了眼銀線:“這丫頭嗎?”
“不是,是落落,小的那個。”溫蕙臉上雖繃著,內(nèi)心里卻因這小小的巧合有點雀躍。
“這丫頭眼光好,記得賞她。”陸睿說著,夾了一個小籠包放到溫蕙的碟子里,問,“可吃過我們余杭的湯包?”
那包子小小的,面皮也跟山東的大包子很不一樣。
“沒有。”溫蕙說,“但我在《亭翁游記》里讀到過,說這里面有熱湯,不小心的話,會燙破嘴皮是嗎?”
陸睿瞥了她一眼:“給你的書都看了?”
“都看啦。”溫蕙的聲調(diào)歡快起來,“你給我的書好多都很有意思,有的我看了兩三遍。”
剛才還在害羞,忽然間就歡悅了起來,真的是還小。陸睿笑起來:“可知道怎么吃?”
“知道,《亭翁游記》里寫了的。”
“趁熱吃吧。”
湯包里的湯汁真的很燙,虧得先在書里看到了,曉得要先咬破皮,吹吹涼,輕輕吸湯,再吃皮和餡,不至于露怯。
溫蕙照著亭翁所說的那樣,吃到了滿口的鮮香,眼睛都亮了。
陸睿也吃了兩只湯包,喝了半碗粥,用些小菜,落箸說:“江州這邊飲食,有吳楚之風(fēng),喜食辣,一大早便喜歡往湯粉、湯餅里撒辣椒,我實是吃不太慣,日常都是在家用了早飯再去書院。咱家的廚子都是從余杭帶過來的,擅長江浙菜系,偏淡偏甜,可能與青州不大相同。你先試試,若吃不慣,我叫他們學(xué)學(xué)魯菜,也可以再找個擅長北方菜的廚子。”
“不用如此。”溫蕙忙道,“我素來不挑嘴的。”
“這不是挑嘴,實是飲食因地域而異,吃不習(xí)慣太正常。母親到江州這么久了,一口江州菜都吃不下的。”陸睿道,“你不要多想,但有什么不習(xí)慣的,只與我來說便是。”
溫蕙感受到他的關(guān)心體貼,垂下頭柔聲道:“我若真?zhèn)€不習(xí)慣,定與你說。我若沒說,你不要興師動眾。總之,多謝你啦。”
陸睿凝視她綠鬢如云,雪白脖頸纖美微垂,染上淡淡的粉,十分地想去撫一撫那頸子。但今天他可沒醉,只移開視線,溫聲道:“你我夫妻,不必說謝。”
新婚第一日,撤紅燭,著素服,至今尚未見到公婆,未敬茶,未認(rèn)親。然而陸睿的話又甜又暖,溫蕙的心里竟絲毫沒有了新嫁娘的惶恐不安。
待用完飯,兩個人在次間榻上坐了,溫蕙問:“我們便在這里等嗎?”
“別擔(dān)心。等父親醒了,母親會使人來喚我們。”陸睿道,“也不會很晚,今日還有很多事。”
“國喪的事嗎?”溫蕙問。
“是。”陸睿點頭,“先帝仙去,五十二皇子已經(jīng)登了大寶,詔令下來,各州各府皆在本地憑吊。今日里各家都在搭靈棚,明日準(zhǔn)備路祭。”
溫蕙的關(guān)注點卻歪:“皇帝有那么多兒子呀?”嚇,五十二?
陸睿失笑:“先帝長壽,子嗣豐盛,在本朝列位帝王中算是最多的。”
溫蕙心想,這可比他們百戶所里錢大娘養(yǎng)的豬還能下崽。當(dāng)然這話只敢在心里想想,說是不能說的,要是對皇帝不敬,可是會掉腦袋的。
這個皇帝,可是連自己兒子們都會殺的皇帝。
溫蕙欲言又止地,陸睿挑眉:“想說什么?只管說。”
溫蕙其實很想問問,老皇帝死了,對她們到底有什么影響。但她又怕說錯話,若被陸嘉言笑話倒沒什么,只怕被陸家的丫鬟們笑話了去,丟了溫家人的臉。
便忍住了好奇心,說:“昨天揭蓋頭的時候,仿佛看到一位老夫人,是不是……”
“是祖母。”陸睿點頭,“祖母一直在余杭,我從前在余杭的梧桐書院讀書,一直在她老人家身邊。祖母特意為著我們的婚事而來。”
“蕙娘。”他微笑向她保證,“祖母一定會喜歡你。”
陸府的中路正房,因為陸正半夜才歸,還在補眠,整個院子里都十分安靜。
陸夫人原坐在西次間的榻上看書,等著陸大人補覺醒來,喬媽媽卻自外面而來,停在了槅扇門口,給她使了個眼色。
陸夫人會意,放下書冊,輕手輕腳地跟著喬媽媽穿過正堂,去了東次間。
陸大人有自己的書房,正房的東次間和梢間里有琴有榻,有書案、筆墨、畫卷,是陸夫人日常起居的場所。
喬媽媽關(guān)上了東次間槅扇的門。
“怎么了?”陸夫人問。
喬媽媽放低聲音,道:“老太太今晨一起來,便喚了管事,叫他去請個有名望的道士或僧侶。”
“她是要卜什么?還是要做什么?”陸夫人蹙眉。喜事遇上國喪,家中本就亂,偏老太太還添亂。
“院子里的丫頭說,老太太昨天回去一直不高興。好好的喜事竟碰上了國喪,念叨了一晚,怕會妨了睿官兒。”喬媽媽道,“我想著,十有八九是要卜算卜算。管事報過來,我讓他去請白月庵的慧明了。”
陸夫人眉頭蹙得更深:“怎地找她?”
白月庵的慧明師太是個極會鉆營的人。自陸正到江州履任,陸夫人也跟過來之后,這個慧明曾數(shù)次來訪。只陸夫人只見她一面便知道這是個六根不凈,汲汲營營之人,十分厭惡,次次都給她吃閉門羹,只給些香油錢打發(fā)了。
喬媽媽忙道:“若是平常,決不叫她這等人踏進(jìn)我們家的門。只慧明這姑子雖市儈,卻有一個好處——她收錢便肯辦事。想讓她說什么話,只要給足銀錢,她便說什么話。”
“原來如此。”陸夫人秀美的手指在榻幾上緩緩輕叩,“那就讓她告訴老太太……新娘子命格薄弱,經(jīng)不得沖。她遇上了國喪受不住,大半的福氣都給沖掉了,且容易妨著老人家,不宜與她相處過久。也別說得太過了,就說……倒也不需驚懼,離得遠(yuǎn)些,不要同處一室超過半日即可。”
喬媽媽掩口笑:“和我想的差不多。”
“她巴巴地從余杭趕過來,看蕙娘的眼神那么明顯,當(dāng)我看不出來嗎?”陸夫人冷笑,“只這是我的媳婦,怎么能給她當(dāng)槍使,反過來對付我?”
“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