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挖掘先天潛能,壯大后天之本
—讓我們的體質越來越好的道家養生功法
強壯的方法,自古就有,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有強壯的權力。“撞丹田”將幫您找到人體的能量庫,使您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人體的“內力”。
“地板上的健身四法”,也就是“打通小周天”的四種方法,同樣快捷實用。
只要常常調節我們腳下的“地筋”,我們的力量就會源源而來。
1.“撞丹田”,您也可以擁有傳說中的“鋼肚”
人活于世,我們不想只滿足于不生病,不想自己是一只易碎的花瓶,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抱在懷里,生怕有一點兒磕碰。我們想讓自己更強壯,就像那路邊的小草,禁得起風雨嚴寒,禁得起路人踩踏。強壯的方法,自古就有,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有強壯的權力。如果有人問,我需要做些什么準備呢?我說,只要您拿出一點兒自信,咱們馬上就可以開始。
但您以為這點兒自信真能那么痛快地拿出來嗎?很多人根本拿不出。他們說,只有掌握了高超技法的人才會有自信;只有修煉得道的人才會有自信;只有本身就強壯的人才會有自信。
有人說,我們不喜歡聽空洞的理論,那么,咱們就來點兒實際的。今天向朋友們推薦的是道家養生功中的“撞丹田”。
對“丹田”的具體位置,自古說法不一,通常分為“上丹田”—兩眉間;“中丹田”—兩乳間的膻中穴;“下丹田”—臍下1寸3分。今天要撞的就是這個“下田”。咱們要撞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位置就在肚臍上下左右巴掌大的一塊地方。
任脈穴
① 找個像水泥電線桿一樣粗細和平滑的大樹來撞效果最好,我家里有一個20厘米寬的平整的門垛,我覺得也很方便。兩腿略分開,站在樹前,肚子離樹干15厘米。
②用肚臍去撞樹就可以了。
動作要點:開始撞時,力量一定要輕,幅度要小,最好穿運動衣褲(以防皮帶或紐扣硌到皮肉),撞的時候全身放松,不要憋氣,不要繃緊肌肉。請先感受一下撞“丹田”時腹內臟腑和心里的感覺,可以閉上眼睛,仔細體會,呼吸自然而悠閑。說是“撞”,其實那是以后的事,開始練習的時候,應該叫作“靠”更為準確。每天撞個幾分鐘,慢慢地,我相信您多半會撞上癮呢!
這個功法,可以說適合每個想要身體強壯的人,“丹田”是人體的發力點。“撞丹田”將幫您找到人體的能量庫,使您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人體的“內力”。
為了更安全舒服,可以選一個方形抱枕隔在肚子與所撞物體之間。
很多人打坐難以入靜,“撞丹田”卻可讓您輕松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如果您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勁使不出”“心神不定,魂不守舍”或者“體力透支,難以積蓄”,我想,都可以從“撞丹田”中找到解決之法。
“撞丹田”會使內力增長得很快,一段時間后,就可以從“靠”自然轉成較為有力的“撞”了。這時,您會發現原來腹部松弛的贅肉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富有彈性的肌肉,這種肌肉沒有突顯的棱角,與健美運動員的完全不同,但遠比后者的更為結實。
如果有年輕的朋友想練成“鋼肚”的話,這種方法,就是最安全有效的捷徑,若每天堅持,大概3年時間,當您氣運丹田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像汽車輪胎那樣結實了。
要注意,撞丹田的禁忌人群有以下幾類:孕婦及腹部有過較大手術的人;有急腹癥及腹部有腫物或有出血病灶點的人;撞腹后感覺不適以及對此功法心有疑懼的人。
練此功要順其自然,不可急功近利,與“推腹法”同練,效果更佳。有些朋友肚子上的贅肉較多,用推腹法根本沒啥感覺,一撞丹田便發現敏感點了。這時再用推腹法,則事半功倍。
“撞丹田”的好處太多,我把它當作最方便的養生法,我經常在心煩時撞、疲勞時撞、生氣時撞、憂慮時撞,總之,感覺它是個力量的源泉,取之不盡。
我推薦這個方法,其實更想看到的是您能撞出勇氣,撞出自信來。生活本來就是要去感受煩惱、感受恐懼、感受疾病,這些都無法逃避,那我們就迎著它,撞擊它,借著“撞丹田”,撞出心靈的感悟,撞出身體的強勢,撞出心底的力量。
2.“地板上的健身四法”——打通小周天
很多人喜歡金雞獨立,因為隨處都可以練習;很多人喜歡推腹法,因為能治慢性病,并與減肥有些關聯。但我下面要介紹的“地板上的健身四法”,也就是“打通小周天”的四種方法,同樣快捷實用。因為它不但包含了金雞獨立、推腹法、跪膝法的全部功效,還能讓身體日益強壯,領會身心合一的強大。
叩首,顧名思義就是磕頭,有人問,磕頭也是鍛煉嗎?那當然,磕頭還是道家修身秘法之一呢!
“學道本無門,叩首先有益”。
但是,咱們練的叩首不是頭碰地,而是頭叩手背,就像是我們趴在桌上打盹時將額頭壓在手背上的感覺。
也就是說,怕我們的額頭直接磕在地板上會疼痛受傷,就用手墊著。這樣額頭撞在手背上,既不會因接觸面太軟而無效,也不會因為太硬而受傷。
① 按拜佛叩頭的樣子,以額頭部分(鼻根至前發際線)撞擊手背,幅度和力度因人而異,本著由輕而重的原則。
② 抬頭再叩時要有一個頭后仰的動作,每15次為一小節。
③ 接著從鼻根到下巴輕輕“撞揉”手背,每反復10次為一小節,“撞揉”時,面部始終與手背相貼進行(“撞揉”時頻率要快,如震顫一般),兩節為一組。
如此可使任督二脈在頭部順接,為打通小周天的第一步(高血壓患者暫不可練此功)。
叩首法可將氣血引入頭面,開竅醒神之力很強。對于頸椎病、頭痛、耳鳴、近視眼、黑眼圈都有療效,尤其對于長期“一竅不通”的慢性鼻炎患者,多練此功法中的“撞揉”動作,可即時通竅,并作用持久。此外,患腰肌勞損的朋友,若能循序漸進地練此功法,也有很好的輔助療效。
很多女士向我討要美容的秘方,我說,您想要哪里美麗,就把新鮮的氣血引到哪里。然后,她們就問我引血的方法。其實,您關注哪里,您的氣血就在哪里,您的財寶也就在哪里。
下面是一個叫“小牧小樹”網友的一篇小文:
“打通小周天的叩首法,對于美白很管用,我沒有天天做,只是隔三岔五地做一次,每次一小節,每小節叩首15次。慢慢地,我臉上的色斑顏色淺了。過去我練習過美白瑜伽,練了半年多,那里邊的動作也是以倒立為主,跟叩首法是一個原理,但效果就不是很明顯。所以,愛美的女生們,加油啊!”
我本人最喜歡這樣的文章,短小、隨意、充滿感情,而又極為實用。人生短暫,問題繁多,所以我們要學習“偷懶”的方法,也就是把一切問題盡量加以簡化。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遵循著一定的理念,找到一個大方向,然后自然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就可以輕松地一直走下去了。
① 先雙腿盤坐。有些人說我盤不上,而咱們這個功,盤不上正好!雙腳微盤能交叉即可。
② 然后用腳掌外緣骨用力站立,站的過程中膝蓋不可觸地。剛站一點有人說不行,站不起來也沒關系,這個功法本來就不需要完全站立起來,只要臀部離地3至5厘米就行。
③ 由于重力作用,臀部落地時正好使尾骨撞擊地板,這個動作就完成了。
這種撞擊面積較大,安全無痛。為保萬無一失,開始時臀部可墊棉墊,站起的幅度也宜由小到大,或面前有人幫忙拽起也可,主要目的就是要震動尾骨,使任脈會陰穴與督脈長強穴得以順接。
這是打通任督二脈的關鍵一步(有骨結核、骨質疏松及急性腰扭傷者,忌用此法)。
別小看這一站一坐。站時吸氣使整個脊椎督脈氣沖灌頂,落下呼氣時自然氣沉任脈丹田,乃用意而不用力之妙法。
這對婦科病、肛腸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還可強壯肝腎功能,且能降壓安神,治療腰膝疼痛,只要鍛煉時從容和緩,不急不躁,鍛煉后都會有氣力大增的感覺。
此法最能激發人體的先天之力,撞擊的位置正是督脈的長強穴與任脈的會陰穴之間。
“長強”就是可以讓您長久保持強壯的意思;而“會陰”,相當于瑜伽當中的“海底輪”,是人體能量與自然界能量相通的門戶。
震動這兩個穴,將任督二脈接通,人體就會陰陽調和。
此功法對肛門疾病、前列腺疾病、婦科疾病以及男子性功能障礙,都有顯著療效,切莫等閑視之。
它還有一個神奇的功效,此功法在站起的時候,受力點是腳外側膀胱經部位,所以最善治風寒感冒,尤其對過敏性鼻炎療效甚佳。
我們都看過壁虎或諸如蜥蜴、鱷魚的爬行吧,咱們這個動作就完全依照它們來進行,爬行得越像越好。
但是,咱們在地板上練時不用真的往前爬,如果真的向前移動了,那就必然是四肢在用力,而這個鍛煉法四肢是不用力的。
① 所有動作的完成雖然主要是靠胸腹和腰的力量,但我們卻不可把意念集中在那里,而應集中在“爬”上—此時您就是一只壁虎,自然放松得像壁虎那樣去擺動肢體就可以了。
② 記住壁虎的所有動作都要有,因為您就是一只壁虎。
③ 爬時大腿內側和上肢內側以及胸腹部都會直接接觸地板,所以為防止地板過涼、皮膚擦傷等問題,應先有些簡單的防護措施(如鋪地墊、穿衣服等)。
此功法的作用是:
① 此功法主要用來打通任脈,對增強五臟功能效果卓著,尤其對肝臟有很好的養護作用;
② 對腸胃疾病、便秘、婦科病痛經、不孕等癥都有很好的療效;
③ 減肥消脂的作用也非常明顯;
④ 任脈乃陰經之海,總調陰經各脈,對于更年期婦女尤為重要。
此功法從頭到腳,從頭項四肢,到五臟六腑,從皮膚肌肉到筋骨關節,都同時得到了鍛煉。但由于動作和緩自然,習練者隨時交叉處于運動與休息狀態,所以不會感到絲毫的疲憊。又加上了意念,把自己想象成壁虎,使“心力”與“體力”相合。
這種鍛煉之法,體力沒有消耗,只有增長,而且增長的是自然協調之力,對于體力虛弱無法進行激烈運動的朋友,最為適用。游戲之間,就練成了“九陽神功”,豈不妙哉?
有的朋友更關心此功法能治什么病,否則說得再好,也覺得與己無關。“我們總是關注疾病,而不關注健康”,要知道,如果您的體質增強一分,疾病就減弱二分。
有的人渾身是病,癥狀無數,寫私信來,問我應從哪個病開始調治,我回復道:“從增強體質開始。”既然我們無法驅散寒冷,那我們就去尋找陽光吧。疾病是要靠“內力”趕走的,而“內力”是我們每個人所固有的,但要我們去尋找,去培養,去激發,因為它就是我們心中的“太陽”。
① 放松仰臥于地板,兩手抱于頸,好像要做仰臥起坐,頭略微抬起,現在我們開始做原地踏步的動作。
② 您問了,原地踏步,腳心碰不到地面呢!對,不是讓您腳踏實地,而就是一種想象,您就躺在那里,腳跟貼著地板,兩腳一收一伸踩著虛空,做原地踏步的動作就對了。
③ 動作不要大,同時頭隨著腳的伸縮而向左右轉動,收左腳時,頭轉向左腳,收右腳時,頭轉向右腳。想象著自己站在一個空地上,抱著頭,悠然自得地做著原地踏步。動作要和緩從容,用意不用力。
這個動作主要是鍛煉整個脊椎,也就是督脈。督脈是陽經之海,總攝各條陽經,能夠升發人體陽氣。
這個功法只要練上幾下,就會讓人渾身發熱、氣血旺盛,尤其對于腎臟有很好的強壯作用,且活血通絡作用很強,可治療虛寒癥及腰腿病,對心臟及腦供血不足的人效果明顯,最新發現,對于慢性鼻炎也有很好的療效。
不過要注意的是,練此功時脊椎供血非常旺盛,正是要打通督脈,但是有些人脊椎長期有瘀血阻滯,或側彎,或膨出,或鈣化,這時就會感到脊椎某些部位會產生一些較強烈痛感,也就是好血在沖擊這些病灶。不必擔心,這種痛感很快就會過去。
為了使鍛煉更加順暢安全,鍛煉要循序漸進,時間寧少勿多,以不疲勞為準。另外,如在練完此功后取俯臥位,讓人用掌根從頸一直按摩到尾骨,常會發現有格外疼痛的點,需稍加仔細按摩,這樣可加速打通督脈。
很多早期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向我咨詢調養方法,我總是推薦踏步搖頭法,因為此病癥狀雖在脊椎,其實病因卻在肝腎。
踏步搖頭時,能激活督脈上的筋縮穴,此穴通肝,善治筋脈拘攣強直,此為“舒筋柔肝之法”。“一搖一踏”,鍛煉的部位主要是督脈與膀胱經,督脈為諸陽之會,陽氣最盛,膀胱經是寒氣出入之所,寒氣最多。
練此功法時,因為頭部要抬起,自然會小腹繃緊,這樣會使氣聚丹田。丹田氣盛則內力轉輸督脈,令督脈之陽氣源源不絕,便可將膀胱經之積寒輕易驅出,隨汗而解。此為“散寒補腎之法”。常練此功法,再配合其他補益肝腎之法,強直性脊椎炎或有痊愈的可能。
此四法在博客上發出后,有心練習者已大為受益,很多慢性病都得以緩解甚至消除,虛弱之體迅速強健。
真希望更多的朋友也能因此踏上健康之路,如果您還在我的書中苦心搜尋與自己相符的病癥,不如先練練這“地板上的健身四法”,不要因為給它起了個“小周天”之名而就敬而遠之,試著練一練,您將馬上找到全新的感覺。
3.揉“地筋”,打造人體的“鐵骨銅筋”
每個人都渴望健康,渴望能夠快樂地生活。可是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太多的人心中充滿躁動和不安,似乎一時一刻的舒適都成了奢望。肝病的恐怖,前列腺的困擾,還有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失眠癥、心腦血管疾病、帕金森、性功能障礙,以及小兒多動癥等很多疾病,看似毫無關聯,其實問題都出在一個地方—“筋”。
《黃帝內經》說:“肝主筋。”筋是什么呢?筋就是人身體上的韌帶、肌腱部分。很多病癥,說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從筋論治。
人的身體里有一些總開關,治病養生都是在這些地方用力,所謂的“不傳之秘”也盡在于此。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一個書中很難找到的,但對以上諸癥皆有療效的養生之法—揉“地筋”。
道宗秘訣中有這樣一句話:“天筋藏于目,地筋隱于足。”藏于目的“天筋”,一般人難于下手去鍛煉;隱于足的“地筋”,我們卻可以把它找出來,為我們所用。
那怎么找呢?將腳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會發現一條硬筋從腳底浮現出來。按摩這條硬筋,把它揉軟,會有神奇的功效。
通常脾氣越暴的人,這根筋就越硬,用拇指按一下,就像琴弦一樣。凡是有肝病的人,這條筋是必按之處。
您可能會問,這條硬筋在腳底,并不循著任何一條經啊?稍微仔細些就會發現,其實這根筋是循行在肝經上,只是肝經一般都標注在腳背而不是腳底。
肝的問題是人體的一個核心問題,肝的功能加強了,人體的解毒功能、消化功能、造血功能就會顯著提高。但肝卻是最難調理的臟腑,藥物難以起效,針灸似乎也鞭長莫及,古人的一句“肝主筋”,卻道破了我們通往肝經的捷徑—通過調理“筋”就可以修復肝,
所以說“書是黃金屋”一點兒也不過分,岐黃經典,真是字字珠璣,隨便摘下一句都是零金碎玉,我們真是需要睜大眼睛才行。
這根筋雖然用途極廣,但有些人卻找不到它,揉這地方的時候反而會感覺這根筋軟弱無力,塌陷不起,這樣的人通常肝氣不足,血不下行,反而需要把這根筋揉出來才好。
還有的人雖然這根筋很粗大,揉起來卻毫無感覺,也不堅韌,像是一根麻繩,五十歲以上的男士較為常見,這樣的人通常年輕時脾氣暴躁,肝功能較強,但由于酗酒、房勞、憂慮等諸般原因,現已肝氣衰弱,更需要常揉此筋。
只要常常調節我們腳下的“地筋”,我們的力量就會源源而來。到過上海楊浦大橋的人都會驚嘆于它的宏偉壯觀。但是您發現了嗎,是誰在支撐著它?承載著它的巨大負荷的,是那些粗壯有力的鐵索,那就是這座橋的“筋”。我們要打造的,也正是這樣的“鐵骨銅筋”。
關于“筋”,我再提供些其他的知識,您可參照著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調理。膝為“筋之府”(所以要經常跪著走以養筋),膽經的陽陵泉為“筋之會”(所以要常撥動以舒筋),脊椎督脈上有個筋縮(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膀胱經有個承筋(所以要多用拳峰點按以散筋)。
請記住,理筋即是調肝。而凡和“搖動”“震顫”“拘攣”“強直”“抽搐”“火氣”“眩暈”“抑郁”等有關的病癥,都與肝經有關。
同時穿越了99個世界
神庭大佬重生記
一女御皇
霍太太,你馬甲掉了舒情
近身狂婿(楚云蘇明月)
你聽得見
鬼王妖妃
延時心動
爵跡
異探筆記
② 然后用腳掌外緣骨用力站立,站的過程中膝蓋不可觸地。剛站一點有人說不行,站不起來也沒關系,這個功法本來就不需要完全站立起來,只要臀部離地3至5厘米就行。
③ 由于重力作用,臀部落地時正好使尾骨撞擊地板,這個動作就完成了。
這種撞擊面積較大,安全無痛。為保萬無一失,開始時臀部可墊棉墊,站起的幅度也宜由小到大,或面前有人幫忙拽起也可,主要目的就是要震動尾骨,使任脈會陰穴與督脈長強穴得以順接。
這是打通任督二脈的關鍵一步(有骨結核、骨質疏松及急性腰扭傷者,忌用此法)。
別小看這一站一坐。站時吸氣使整個脊椎督脈氣沖灌頂,落下呼氣時自然氣沉任脈丹田,乃用意而不用力之妙法。
這對婦科病、肛腸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還可強壯肝腎功能,且能降壓安神,治療腰膝疼痛,只要鍛煉時從容和緩,不急不躁,鍛煉后都會有氣力大增的感覺。
此法最能激發人體的先天之力,撞擊的位置正是督脈的長強穴與任脈的會陰穴之間。
“長強”就是可以讓您長久保持強壯的意思;而“會陰”,相當于瑜伽當中的“海底輪”,是人體能量與自然界能量相通的門戶。
震動這兩個穴,將任督二脈接通,人體就會陰陽調和。
此功法對肛門疾病、前列腺疾病、婦科疾病以及男子性功能障礙,都有顯著療效,切莫等閑視之。
它還有一個神奇的功效,此功法在站起的時候,受力點是腳外側膀胱經部位,所以最善治風寒感冒,尤其對過敏性鼻炎療效甚佳。
我們都看過壁虎或諸如蜥蜴、鱷魚的爬行吧,咱們這個動作就完全依照它們來進行,爬行得越像越好。
但是,咱們在地板上練時不用真的往前爬,如果真的向前移動了,那就必然是四肢在用力,而這個鍛煉法四肢是不用力的。
① 所有動作的完成雖然主要是靠胸腹和腰的力量,但我們卻不可把意念集中在那里,而應集中在“爬”上—此時您就是一只壁虎,自然放松得像壁虎那樣去擺動肢體就可以了。
② 記住壁虎的所有動作都要有,因為您就是一只壁虎。
③ 爬時大腿內側和上肢內側以及胸腹部都會直接接觸地板,所以為防止地板過涼、皮膚擦傷等問題,應先有些簡單的防護措施(如鋪地墊、穿衣服等)。
此功法的作用是:
① 此功法主要用來打通任脈,對增強五臟功能效果卓著,尤其對肝臟有很好的養護作用;
② 對腸胃疾病、便秘、婦科病痛經、不孕等癥都有很好的療效;
③ 減肥消脂的作用也非常明顯;
④ 任脈乃陰經之海,總調陰經各脈,對于更年期婦女尤為重要。
此功法從頭到腳,從頭項四肢,到五臟六腑,從皮膚肌肉到筋骨關節,都同時得到了鍛煉。但由于動作和緩自然,習練者隨時交叉處于運動與休息狀態,所以不會感到絲毫的疲憊。又加上了意念,把自己想象成壁虎,使“心力”與“體力”相合。
這種鍛煉之法,體力沒有消耗,只有增長,而且增長的是自然協調之力,對于體力虛弱無法進行激烈運動的朋友,最為適用。游戲之間,就練成了“九陽神功”,豈不妙哉?
有的朋友更關心此功法能治什么病,否則說得再好,也覺得與己無關。“我們總是關注疾病,而不關注健康”,要知道,如果您的體質增強一分,疾病就減弱二分。
有的人渾身是病,癥狀無數,寫私信來,問我應從哪個病開始調治,我回復道:“從增強體質開始。”既然我們無法驅散寒冷,那我們就去尋找陽光吧。疾病是要靠“內力”趕走的,而“內力”是我們每個人所固有的,但要我們去尋找,去培養,去激發,因為它就是我們心中的“太陽”。
① 放松仰臥于地板,兩手抱于頸,好像要做仰臥起坐,頭略微抬起,現在我們開始做原地踏步的動作。
② 您問了,原地踏步,腳心碰不到地面呢!對,不是讓您腳踏實地,而就是一種想象,您就躺在那里,腳跟貼著地板,兩腳一收一伸踩著虛空,做原地踏步的動作就對了。
③ 動作不要大,同時頭隨著腳的伸縮而向左右轉動,收左腳時,頭轉向左腳,收右腳時,頭轉向右腳。想象著自己站在一個空地上,抱著頭,悠然自得地做著原地踏步。動作要和緩從容,用意不用力。
這個動作主要是鍛煉整個脊椎,也就是督脈。督脈是陽經之海,總攝各條陽經,能夠升發人體陽氣。
這個功法只要練上幾下,就會讓人渾身發熱、氣血旺盛,尤其對于腎臟有很好的強壯作用,且活血通絡作用很強,可治療虛寒癥及腰腿病,對心臟及腦供血不足的人效果明顯,最新發現,對于慢性鼻炎也有很好的療效。
不過要注意的是,練此功時脊椎供血非常旺盛,正是要打通督脈,但是有些人脊椎長期有瘀血阻滯,或側彎,或膨出,或鈣化,這時就會感到脊椎某些部位會產生一些較強烈痛感,也就是好血在沖擊這些病灶。不必擔心,這種痛感很快就會過去。
為了使鍛煉更加順暢安全,鍛煉要循序漸進,時間寧少勿多,以不疲勞為準。另外,如在練完此功后取俯臥位,讓人用掌根從頸一直按摩到尾骨,常會發現有格外疼痛的點,需稍加仔細按摩,這樣可加速打通督脈。
很多早期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向我咨詢調養方法,我總是推薦踏步搖頭法,因為此病癥狀雖在脊椎,其實病因卻在肝腎。
踏步搖頭時,能激活督脈上的筋縮穴,此穴通肝,善治筋脈拘攣強直,此為“舒筋柔肝之法”。“一搖一踏”,鍛煉的部位主要是督脈與膀胱經,督脈為諸陽之會,陽氣最盛,膀胱經是寒氣出入之所,寒氣最多。
練此功法時,因為頭部要抬起,自然會小腹繃緊,這樣會使氣聚丹田。丹田氣盛則內力轉輸督脈,令督脈之陽氣源源不絕,便可將膀胱經之積寒輕易驅出,隨汗而解。此為“散寒補腎之法”。常練此功法,再配合其他補益肝腎之法,強直性脊椎炎或有痊愈的可能。
此四法在博客上發出后,有心練習者已大為受益,很多慢性病都得以緩解甚至消除,虛弱之體迅速強健。
真希望更多的朋友也能因此踏上健康之路,如果您還在我的書中苦心搜尋與自己相符的病癥,不如先練練這“地板上的健身四法”,不要因為給它起了個“小周天”之名而就敬而遠之,試著練一練,您將馬上找到全新的感覺。
3.揉“地筋”,打造人體的“鐵骨銅筋”
每個人都渴望健康,渴望能夠快樂地生活。可是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太多的人心中充滿躁動和不安,似乎一時一刻的舒適都成了奢望。肝病的恐怖,前列腺的困擾,還有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失眠癥、心腦血管疾病、帕金森、性功能障礙,以及小兒多動癥等很多疾病,看似毫無關聯,其實問題都出在一個地方—“筋”。
《黃帝內經》說:“肝主筋。”筋是什么呢?筋就是人身體上的韌帶、肌腱部分。很多病癥,說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從筋論治。
人的身體里有一些總開關,治病養生都是在這些地方用力,所謂的“不傳之秘”也盡在于此。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一個書中很難找到的,但對以上諸癥皆有療效的養生之法—揉“地筋”。
道宗秘訣中有這樣一句話:“天筋藏于目,地筋隱于足。”藏于目的“天筋”,一般人難于下手去鍛煉;隱于足的“地筋”,我們卻可以把它找出來,為我們所用。
那怎么找呢?將腳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會發現一條硬筋從腳底浮現出來。按摩這條硬筋,把它揉軟,會有神奇的功效。
通常脾氣越暴的人,這根筋就越硬,用拇指按一下,就像琴弦一樣。凡是有肝病的人,這條筋是必按之處。
您可能會問,這條硬筋在腳底,并不循著任何一條經啊?稍微仔細些就會發現,其實這根筋是循行在肝經上,只是肝經一般都標注在腳背而不是腳底。
肝的問題是人體的一個核心問題,肝的功能加強了,人體的解毒功能、消化功能、造血功能就會顯著提高。但肝卻是最難調理的臟腑,藥物難以起效,針灸似乎也鞭長莫及,古人的一句“肝主筋”,卻道破了我們通往肝經的捷徑—通過調理“筋”就可以修復肝,
所以說“書是黃金屋”一點兒也不過分,岐黃經典,真是字字珠璣,隨便摘下一句都是零金碎玉,我們真是需要睜大眼睛才行。
這根筋雖然用途極廣,但有些人卻找不到它,揉這地方的時候反而會感覺這根筋軟弱無力,塌陷不起,這樣的人通常肝氣不足,血不下行,反而需要把這根筋揉出來才好。
還有的人雖然這根筋很粗大,揉起來卻毫無感覺,也不堅韌,像是一根麻繩,五十歲以上的男士較為常見,這樣的人通常年輕時脾氣暴躁,肝功能較強,但由于酗酒、房勞、憂慮等諸般原因,現已肝氣衰弱,更需要常揉此筋。
只要常常調節我們腳下的“地筋”,我們的力量就會源源而來。到過上海楊浦大橋的人都會驚嘆于它的宏偉壯觀。但是您發現了嗎,是誰在支撐著它?承載著它的巨大負荷的,是那些粗壯有力的鐵索,那就是這座橋的“筋”。我們要打造的,也正是這樣的“鐵骨銅筋”。
關于“筋”,我再提供些其他的知識,您可參照著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調理。膝為“筋之府”(所以要經常跪著走以養筋),膽經的陽陵泉為“筋之會”(所以要常撥動以舒筋),脊椎督脈上有個筋縮(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膀胱經有個承筋(所以要多用拳峰點按以散筋)。
請記住,理筋即是調肝。而凡和“搖動”“震顫”“拘攣”“強直”“抽搐”“火氣”“眩暈”“抑郁”等有關的病癥,都與肝經有關。
同時穿越了99個世界
神庭大佬重生記
一女御皇
霍太太,你馬甲掉了舒情
近身狂婿(楚云蘇明月)
你聽得見
鬼王妖妃
延時心動
爵跡
異探筆記
② 您問了,原地踏步,腳心碰不到地面呢!對,不是讓您腳踏實地,而就是一種想象,您就躺在那里,腳跟貼著地板,兩腳一收一伸踩著虛空,做原地踏步的動作就對了。
③ 動作不要大,同時頭隨著腳的伸縮而向左右轉動,收左腳時,頭轉向左腳,收右腳時,頭轉向右腳。想象著自己站在一個空地上,抱著頭,悠然自得地做著原地踏步。動作要和緩從容,用意不用力。
這個動作主要是鍛煉整個脊椎,也就是督脈。督脈是陽經之海,總攝各條陽經,能夠升發人體陽氣。
這個功法只要練上幾下,就會讓人渾身發熱、氣血旺盛,尤其對于腎臟有很好的強壯作用,且活血通絡作用很強,可治療虛寒癥及腰腿病,對心臟及腦供血不足的人效果明顯,最新發現,對于慢性鼻炎也有很好的療效。
不過要注意的是,練此功時脊椎供血非常旺盛,正是要打通督脈,但是有些人脊椎長期有瘀血阻滯,或側彎,或膨出,或鈣化,這時就會感到脊椎某些部位會產生一些較強烈痛感,也就是好血在沖擊這些病灶。不必擔心,這種痛感很快就會過去。
為了使鍛煉更加順暢安全,鍛煉要循序漸進,時間寧少勿多,以不疲勞為準。另外,如在練完此功后取俯臥位,讓人用掌根從頸一直按摩到尾骨,常會發現有格外疼痛的點,需稍加仔細按摩,這樣可加速打通督脈。
很多早期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向我咨詢調養方法,我總是推薦踏步搖頭法,因為此病癥狀雖在脊椎,其實病因卻在肝腎。
踏步搖頭時,能激活督脈上的筋縮穴,此穴通肝,善治筋脈拘攣強直,此為“舒筋柔肝之法”。“一搖一踏”,鍛煉的部位主要是督脈與膀胱經,督脈為諸陽之會,陽氣最盛,膀胱經是寒氣出入之所,寒氣最多。
練此功法時,因為頭部要抬起,自然會小腹繃緊,這樣會使氣聚丹田。丹田氣盛則內力轉輸督脈,令督脈之陽氣源源不絕,便可將膀胱經之積寒輕易驅出,隨汗而解。此為“散寒補腎之法”。常練此功法,再配合其他補益肝腎之法,強直性脊椎炎或有痊愈的可能。
此四法在博客上發出后,有心練習者已大為受益,很多慢性病都得以緩解甚至消除,虛弱之體迅速強健。
真希望更多的朋友也能因此踏上健康之路,如果您還在我的書中苦心搜尋與自己相符的病癥,不如先練練這“地板上的健身四法”,不要因為給它起了個“小周天”之名而就敬而遠之,試著練一練,您將馬上找到全新的感覺。
3.揉“地筋”,打造人體的“鐵骨銅筋”
每個人都渴望健康,渴望能夠快樂地生活。可是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太多的人心中充滿躁動和不安,似乎一時一刻的舒適都成了奢望。肝病的恐怖,前列腺的困擾,還有強直性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失眠癥、心腦血管疾病、帕金森、性功能障礙,以及小兒多動癥等很多疾病,看似毫無關聯,其實問題都出在一個地方—“筋”。
《黃帝內經》說:“肝主筋。”筋是什么呢?筋就是人身體上的韌帶、肌腱部分。很多病癥,說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從筋論治。
人的身體里有一些總開關,治病養生都是在這些地方用力,所謂的“不傳之秘”也盡在于此。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一個書中很難找到的,但對以上諸癥皆有療效的養生之法—揉“地筋”。
道宗秘訣中有這樣一句話:“天筋藏于目,地筋隱于足。”藏于目的“天筋”,一般人難于下手去鍛煉;隱于足的“地筋”,我們卻可以把它找出來,為我們所用。
那怎么找呢?將腳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會發現一條硬筋從腳底浮現出來。按摩這條硬筋,把它揉軟,會有神奇的功效。
通常脾氣越暴的人,這根筋就越硬,用拇指按一下,就像琴弦一樣。凡是有肝病的人,這條筋是必按之處。
您可能會問,這條硬筋在腳底,并不循著任何一條經啊?稍微仔細些就會發現,其實這根筋是循行在肝經上,只是肝經一般都標注在腳背而不是腳底。
肝的問題是人體的一個核心問題,肝的功能加強了,人體的解毒功能、消化功能、造血功能就會顯著提高。但肝卻是最難調理的臟腑,藥物難以起效,針灸似乎也鞭長莫及,古人的一句“肝主筋”,卻道破了我們通往肝經的捷徑—通過調理“筋”就可以修復肝,
所以說“書是黃金屋”一點兒也不過分,岐黃經典,真是字字珠璣,隨便摘下一句都是零金碎玉,我們真是需要睜大眼睛才行。
這根筋雖然用途極廣,但有些人卻找不到它,揉這地方的時候反而會感覺這根筋軟弱無力,塌陷不起,這樣的人通常肝氣不足,血不下行,反而需要把這根筋揉出來才好。
還有的人雖然這根筋很粗大,揉起來卻毫無感覺,也不堅韌,像是一根麻繩,五十歲以上的男士較為常見,這樣的人通常年輕時脾氣暴躁,肝功能較強,但由于酗酒、房勞、憂慮等諸般原因,現已肝氣衰弱,更需要常揉此筋。
只要常常調節我們腳下的“地筋”,我們的力量就會源源而來。到過上海楊浦大橋的人都會驚嘆于它的宏偉壯觀。但是您發現了嗎,是誰在支撐著它?承載著它的巨大負荷的,是那些粗壯有力的鐵索,那就是這座橋的“筋”。我們要打造的,也正是這樣的“鐵骨銅筋”。
關于“筋”,我再提供些其他的知識,您可參照著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調理。膝為“筋之府”(所以要經常跪著走以養筋),膽經的陽陵泉為“筋之會”(所以要常撥動以舒筋),脊椎督脈上有個筋縮(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膀胱經有個承筋(所以要多用拳峰點按以散筋)。
請記住,理筋即是調肝。而凡和“搖動”“震顫”“拘攣”“強直”“抽搐”“火氣”“眩暈”“抑郁”等有關的病癥,都與肝經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