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大林突然道:“小陸,我還有一個問題,你怎么看待體制?”
陸逸回答道:“我所接觸的人,包括葉叔叔在內,有很多是體制中人,但是我對體制了解不深,對于我這個‘圈外人’來說,體制就是在刀尖上跳舞,自古以來,長說伴君如伴虎,我想體制,要么能讓一個人獲得榮華富貴,要么讓一個人粉身碎骨。”
葉大林很詫異,沒想到陸逸居然說出體質是刀尖上跳舞,聽起來有些為人聳聽,但是對于他這個在體質圈內混跡幾十年的人來說,陸逸的這句話極為正確。隨著地位越升越高,葉大林更是兢兢業業,如履薄冰,每一步邁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摔倒,這也讓他更能體會到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那陸逸,你如何看待在體制中人?”葉大林又拋出一個尖銳的問題。
陸逸呵呵一笑道:“葉叔叔,你的這句話范圍很廣,我不是體制中人,所以對體制了解不深,但是我想說的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為官一任,應該造福一方,有的時候,我在網絡上或者電視上,見到某個貪官倒下的時候,記者采訪他問當初為什么要貪污,他們都會說一句身在官場,身不由己,聽到這句話,我就想罵娘。”
葉大林和林婉溪名沒有因為陸逸語言的粗俗而反感,而且興致勃勃的聽陸逸繼續說下去。
陸逸又道:“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往,特別是在體制這個特殊的圈子內,利益更是大于一切,自古以來,為官者,有些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天怒人怨的事情,這樣的人,不管他們最后爬到多高的位置,最后下場都很慘。”
“總結一句,我認為,在官場,應該獨善其身,以身作則,兢兢業業,步步為營。”
“好,說得好!”聽到這里,葉大林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笑道:“陸逸,你說的太對了。若是體制中能多一些像你這樣有高覺悟的人,那該多好啊。”
陸逸笑著說:“等有一天,葉叔叔登頂的時候,我想一定會有更多跟我同樣想法的人。”
兩人相視一眼,會心一笑。
陸逸嘆息一聲道:“現在這個社會,物欲橫流,很多人,很多體制中人,都只知道追求物質的東西去了,根本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上級問起來的時候,這也有困難,那也有困難,哎!”
葉大林深有同感的道:“是啊,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陸逸,你如何看待當今的經濟改革?”葉大林的思維跳躍性很大,差點讓陸逸措手不已。
陸逸不是學經濟的,又非學者,他心里也明白,葉大林還在考驗自己,自己若不是答不過關,勢必影響他與葉傾城的關系。
為了讓葉大林滿意,陸逸也只好硬著頭皮,只是葉大林的思維跳躍性很強,每一個問題,陸逸都要思考一陣后才回答。
整理了一下思緒,陸逸才開口說:“華夏國自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使人們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二十世紀末人們的生活達到小康水平,也已經在二十世紀末順利實現了。我們現在正朝著第三步邁進。”
“可就在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時,華夏的貧富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在華夏,造成貧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復雜,有市場經濟發展的自然選擇因素,有轉型期的特定結構性、體制性因素,也有腐敗、市場失序等非正常因素。”
陸逸接著說:“就是因為貧富差距的懸殊越來越大,使經濟改革迫在眉睫,必須大力推行,越快越好。”
葉大林微微皺眉道:“那你說說,貧富差距的主要原因?”
陸逸沉思了一會兒,說道:“貧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來自于地區差異,而地區差異的原因主要有四個,第一,是歷史原因。歷史上,東部地區尤其是江浙一帶居民的商品經濟觀念比較濃,對市場的理解和參與意識較深。相反,中西部地區的居民則相對比較保守,習慣于固守本土觀念,缺乏冒險精神和創業意識。”
“其次,東西部地區的工業基礎存在差異。雖然在六、七十年代中出于軍事戰略的考慮,國家在工業布局和資源分配上向中西部地區傾斜,在中西部地區設立了一系列軍事工業基地,這些工業基地增強了中西部地區的生產能力和工業基礎,但并沒有從實質上彌補東部與中西部地區工業化水平的差距。加上六、七十年代所建立的軍工企業在改革開放以后。由于體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經營困難,不但沒有提高中西部地區的工業生產水平,反而成為這些地區的沉重包袱。”
葉大林心里對陸逸多了幾分好奇,眼前坐的還是一個學生嗎,分明就是一位經濟專家。
陸逸繼續說:“第二原因,就是政策因素。改革開放初期,國際經濟政策便向東部沿海地區傾斜。五個經濟特區、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都是在東部,這些地方在財政政策上無論對外商還是當地企業都非常照顧,使得東部沿海地區在改革開放初期得以吸引大量的外國資本,當地經濟得到巨大發展。雖然外商投資并不是經濟發展的唯一因素,但它畢竟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尤其是對于華夏這樣的轉軌經濟而言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喝了一口茶,陸逸繼續說下去:“一九八三年到一九九六年,華夏的外商投資有接近百分之九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僅有百分之九分布于中部地區,百分之一分布于西部地區。與外商直接投資的分布相適應,內地省份在經濟發展速度上遠遠落后于沿海地區,更進一步的結果便是各地區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
“你繼續說。”‘陸逸沒有注意到,葉大林現在看陸逸的眼光就像是在看一塊美玉一樣,精光閃閃。
“這第三個原因嘛,就是貿易因素貿易依存度與出口依存度是反映貿易規模的兩個重要指標。第四個原因教育因素。”
“華夏不同地區之間教育水平的差距是相當明顯的,東部沿海地區擁有較好的教育設施和較高的教育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比較高,而中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的滯后,導致教育投入不足,進而使居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遠遠低于東部地區。這種教育水平尤其是基礎教育方面的差距構成了東西部地區間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說到這,陸逸就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沒錢上學的情景,不禁說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啊,教育才是改革的先驅啊!”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啊,教育才是改革的先驅啊!”陸逸這一句話,讓葉大林身子一震,眼中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陸逸根本就沒有注意葉大林神色的變化,繼續往下說:“當然,隨著華夏經濟的發展、體制的健全,華夏的各項制度的建立,華夏實行‘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戰略以及農民負擔的減輕,一定能夠消除各種不正當收入,減少城鄉差距、地區差距以及行業差距,使華夏社會實現共同富裕。”
待陸逸說完,葉大林足足沉思了整整三分鐘,才抬起頭來。
葉傾城是學經濟的,對于陸逸的剛才的一番長篇大論極為贊同,心里不禁有些奇怪,陸逸到底長得什么腦子,怎么什么東西他好像都知道?
剛才一番話,陸逸說的舌頭冒火,對葉傾城道:“傾城,你泡得茶真香,幫忙還倒了一杯吧!”
等陸逸一杯茶喝完的時候,葉大林才抬起頭來,精光湛湛的看著陸逸,說道:“陸逸,有沒有興趣混體制,憑你的頭腦,將來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
陸逸微微一笑,道:“謝謝葉叔叔的好意,但是對于我來說,我更喜歡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體制太復雜了,我不喜歡。”
葉大林微微失望后,繼續說:“那有沒有興趣搞經濟,以后也好幫幫傾城?”
陸逸再次搖頭,說道:“我喜歡醫學,我也相信,我以后也能夠幫上傾城的忙,至于其他的行業,我從未想過。”
林婉溪現在對陸逸喜歡得不得了,忙說道:“就是,醫學能夠普濟天下,妙手回春,不管當官的也好,還是經商的,都離不開醫生。”
葉大林說道:“可是要想成為舉世聞名太不簡單了。”
陸逸微微一笑,道:“舉世聞名對于我來說不是那么難,我的夢想則是要成為天下無雙。也許葉叔叔現在不相信,但有一天,你一定會相信,你會親眼看到。”
陸逸說這句的時候身上散發著強大無匹的自信,這種驚人的自信,讓葉大林為之動容。
天下無雙,這需要多大的決心,毅力,天賦才能實現的。
陸逸,他行嗎?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