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國家把土地分為屯倉和田莊兩部分,前者屬于皇室,后者屬于貴族。同時勞動人民也被分成兩部分,一小部分是奴隸,主要用于家內勞動,另一部分是部民,主要用于生產勞動。
所謂部民,是在大和國家向外征服的過程中,一些歸順的部落和被征服的部落被集體安置下來,保留了原來的部落組織,在原有土地上繼續生活,有許多仍保留著原來的原始血緣關系;此外還有一些專門從事專業生產的部,其勞動者也稱作部民。按照分類,從事農業生產的稱作田部、米部,在手工業或其他行業從事生產的總稱作品部,在品部內又按照行業的不同分為衣縫部、鍛冶部等。在大貴族田莊從事特殊勞動的部民是以其主人的氏命名的。部民有自己的家庭和生產工具,可以有少量的家庭財產。主人不得隨意殺害或買賣部民,但可以象對待奴隸一樣把他們作為禮物送給他人。所以部民和奴隸區別不大。
在當時,部民和奴隸大約占日本人口的一半以上。在貴族和部民之間是大批平民,他們的地位由于財產的變化也在變化,時刻有淪為部民的危險。大和國家在基本上統一了全國之后,失去了繼續向外擴張的地理環境,內部開始了爭奪。一些較大的貴族極力想獨自控制中央政權,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六世紀之前,比較強大的物部氏控制朝政。后來新興的蘇我氏強大起來,打敗了物部氏,奪得了中央的控制權,扶植有利于自己的天皇。
蘇我氏家族不可一世,下面的中小貴族也在瘋狂地兼并土地,殘酷地剝削部民,許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剝奪,土地和財富不斷集中,社會矛盾空前尖銳。在這種情況下,奴隸、部民和平民紛紛起來造反,抗稅逃亡。
縱觀眼下這個時代,倭國的整個社會已處于混亂狀態。
倭國的統治階級不得不考慮如何找出更好的統治方法,以取代過時的部民制。于是倭國嘗試吸取別國的改革,尋求一種出路。向中國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就是倭國尋求這種出路的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后來的歷史也證明了,倭國的確是找對了方向――當然,這是在原本的歷史上。
但是現在,歷史線改變了。倭國用不著去尋求出路了。因為大唐來了!
夏鴻升就是利用倭國社會的這種混亂,引導倭國平民,將大唐塑造為倭國百姓從大貴族手中奪取一些利益的代表者。從而使倭人中的平民百姓擁戴大唐,可以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既使大唐收獲了民心,又達到了驅使倭人對抗倭人的目的,還借助倭國固有體系動亂的時候,建立起符合大唐利益和統治的新社會文化及政治體系。
這不是有現成兒的模板嘛!
原本的歷史線上,十幾年后,倭國國主會同貴族中臣鐮足合謀發動政變,殺死蘇我入鹿,年邁的蘇我蝦夷自殺,大權終于回歸倭國天皇的手中。然后,倭國天皇效仿唐制,頒布了一些列的措施,史稱“大化改新”,終于使倭國進入封建社會,成為了中央集權國家。
只需要將“大化改新”的內容加以修改,修改成更加符合大唐的利益,更加接近大唐的規制,更加適于大唐控制倭國的措施,頒布出去就行了。雖說仍舊是封建性質的東西,可是比之倭國平民先前卻好了太多。
夏鴻升思索了一路,從李孝恭處到自己住的地方,短短的距離卻走到了大半夜。
回去之后,卻也沒有睡下,而是又讓齊勇多點了幾盞馬燈,放在桌前,然后俯身于案上,鋪開了紙張,提起了炭筆來,想了一下,然后落筆寫下了一行字來――大唐帝國東瀛道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南開大學美女校花艾麗可愛護士裝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在線看美女(美女島搜索meinvdao123按住3秒即可復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