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鴻升同李承乾還有李恪都十分驚訝,相視看了一眼,然后就聽李承乾問道:“這……這位壯士,敢問這位壯士同那尹闋野狐嶺村,可有甚子關(guān)系?”
李承乾雖然貴為太子,可是于易秋樓來說也并未見他有多惶恐,只是拱了拱手,說道:“某家與那村人并無甚子干系,只是路過,在那廂借宿了一晚而已。”
幾人又是面面相覷,路過一個村子,就因?yàn)榭床贿^去,于是就要幫村人除害,發(fā)現(xiàn)了采花賊,為了完成答應(yīng)過村人的事情,不惜一直追到嶺南,硬是見那采花賊斬殺于刀下,將他的人頭提回去給了村人。這不是旁的地方,而是一路追到嶺南啊!且如今的消息何等閉塞,說真的,一個人若是有心想要藏起來,幾乎是沒法找到的。可想而知這一路又有過多少的艱辛。
“易壯士言必信,行必果,小王佩服!”李恪唏噓了一下,然后起身給易秋樓添了杯酒,說道:“壯士為民除害,又為了給無辜村女報(bào)仇,遠(yuǎn)走嶺南,耗時年余,硬是完成了自己的承諾,將那采花賊斬落于刀下,真乃當(dāng)世之豪俠也!來,易壯士,小王敬你一杯!”
“殿下說笑了,左右不過是砍翻了幾個小采花賊而已,哪里當(dāng)?shù)玫钕氯绱苏f來,叫某家汗顏。”易秋樓搖了搖頭,端起了面前的酒一飲而盡,說道。
夏鴻升唏噓了一下,感慨道:“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易兄真乃俠士耳!”
眾人都對易秋樓的經(jīng)歷感到十分好奇,所以問來問去的,易秋樓也是個直白豪爽的,也不避諱。有問必答,將自己的種種經(jīng)歷講訴于諸人,聽的他們熱血沸騰的。其中尤以夏鴻升內(nèi)心更加激動,眼前的這位可是一個貨真價(jià)實(shí)的俠客,不少小說里面所想象,也非是演義之中所杜撰。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一位俠客!
殺與被殺之間的辯證古往今來從未有人講清過,但殺人償命卻成為律法和道義上公認(rèn)的一條準(zhǔn)則。
然而俠以武犯禁,想來。每個中國人的江湖里,大都有一個“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俠客夢。
夏鴻升自然也不例外。
不論是“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的飄逸,還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的灑脫,亦或是“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的堅(jiān)毅與“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的浩然,都深深吸引著每一個中國人骨子里的血性。讓每個中國人的心里都有一個江湖,江湖里都有一個俠客,手握著殘陽瀝血,心中有冷月凝霜。
刀與劍與夢,俠與義與情,共同構(gòu)筑了人心里最初的江湖。
俠客一道。是亙古佇存在國人靈魂與精神里的一種文化基因的表征。
這種文化存在的最大意義在于,它既表現(xiàn)了個體對體制的強(qiáng)權(quán)保持一種個人的挑戰(zhàn)――無論是真正武力上的,還是思想上的――使得體制的強(qiáng)權(quán)無法真正的控制一切,也表現(xiàn)了漢文化中個體對于理想化人格矢志不渝的追求。俠義之道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使國人面對壓迫始終堅(jiān)韌。使國人心懷正氣,浩然于天地之間。可惜,宋代滅亡之后,在長期的非文明式的殘暴**王權(quán)壓制下,這個基因已經(jīng)在很大程度上休眠了,而到了近代,更是受到強(qiáng)勢的西方文明的沖擊,國人的吃飯、穿衣、一舉手、一投足、一動念,都開始追求符合西方人的規(guī)范,是否有“紳士風(fēng)度”。所以俠客一道的文化基因在現(xiàn)代中國也是離死不遠(yuǎn)了。
夏鴻升自小就是看著武俠小說長大的,心中對那刀光劍影里面的大俠無限憧憬。如今見到了活生生的古代俠客,心中自然激動。
看看對面,易秋樓已經(jīng)醉眼朦朧了。白酒到底辛烈,他估計(jì)還是頭一次喝道,能撐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很大的酒量了。
“來人吶,帶易兄下去休息,記住,往后易兄就是家里的貴客,好生招待著,萬勿怠慢。”眼見易秋樓已經(jīng)醉的爬桌子上了,夏鴻升叫來了下人,囑咐道。
“好家伙,早聽說這世上有一種人,專急他人之所急,除他人之所惡,話本傳奇上面看了不少,沒曾想還真是有這種人呢!”李承乾的眼中流露著艷羨的神色來,看著被抬下去的易秋樓,說道。
看著李承乾眼中流露出來的向往,夏鴻升心中笑了笑,可憐的,成天只能在深宮大院里面幽鎖著,何曾想象過世間還有如此一種率意灑脫,熱血不羈的生活。李承乾這是在羨慕他的自由灑脫,率性而為啊。
“恪也是常聽人說起,卻也從未曾認(rèn)識過。”李恪點(diǎn)了點(diǎn)頭,對李承乾的話表示贊同,說道:“升哥兒,你說,這便是太史公陛下的俠么?”
他是俠么?夏鴻升看看易秋樓被抬走的方向。
江湖里永遠(yuǎn)都不會少了任何一種人,可誰能做那當(dāng)之無愧的俠客?
那肆意凌弱,隨手屠戮無辜的只是兇徒。
那坑殺百萬,焚書毀國的卻是暴君。
而背水一戰(zhàn),折戟沉沙的,可稱霸王。
那扯一個彌天大謊,而自己冷眼旁觀的卻是梟雄。
唯有那承此一諾,將信一生的,仁義蒼生,天下止戈的,正氣凜然,浩乎天地的,才是真的俠客。
不由得想起來后世里的一句話,正合放在這個時代來用。于是便開了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啊!”
這個易秋樓的年紀(jì)不大,不過行事卻頗有一番俠客之風(fēng)。夏鴻升這心思就活絡(luò)了起來,當(dāng)初在陸渾的客棧里面,他就眼饞這個游俠兒的一身功夫,如今他竟然找來了,那就更要想辦法讓他留下來發(fā)揮作用了。
好在,他是為了想要學(xué)夏鴻升的犯罪心理的知識而來的,那短期內(nèi)應(yīng)該不會離去。不好在,夏鴻升也只是因?yàn)楹笫览锟戳朔缸镄睦淼拿绖≈髮Υ撕芨信d趣,于是網(wǎng)上買了幾本這方面的盜版書看了看而已,根本就濫竽充數(shù),沒有這方面的真材實(shí)料的。上一次能夠在陸渾順利找到兇手,也只是因?yàn)闀嫌幸粋€十分近似的案例,所以就直接套用了過來。
“他說要教你拳腳功夫啊!”李恪頗有些羨慕的對夏鴻升說道:“你家親兵都不是他的對手,若是你能學(xué)了他的功夫來,豈不是也要變得十分厲害?”
夏鴻升搖了搖頭:“我?興許吧,學(xué)個三拳兩腳的也好。不過,他武功如此高強(qiáng),若是單單只來教我,豈不可惜了?”
“哦?那你想要如何?”李承乾對夏鴻升的打算很是好奇,問道。
夏鴻升看了看李承乾,說道:“人們需要有俠義精神,能夠心有浩然,奉行正義,這是好的。不過,太平盛世里,卻是不需要俠客的。俠以武犯禁,這話說的不是沒有道理。這些人武功高強(qiáng),能力出眾,又桀驁不馴,灑脫不羈。我在想,能不能有一個辦法,讓朝廷和這些江湖游俠和諧共存。”
夏鴻升知道今天的事情,李承乾回去之后一定會告訴給李老二。朝廷向來對這些游俠兒是十分頭疼的,所以夏鴻升一來這是表明自己跟那些江湖游俠兒并沒有多深的干系,二來,也的確是出于想要讓那些游俠為國家出力的考量。這些游俠兒們都是身手極好的,所謂高手在民間,這些游俠兒的能力很強(qiáng)不說,范圍更廣,各種各樣千奇百怪五花八方的技能,許多時候,這些千奇百怪的技能,反而能夠另辟蹊徑。夏鴻升后世里也是看過不少網(wǎng)絡(luò)小說的人,什么龍組啦,749局啦,民調(diào)局啦,特別事件處理局啦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不都是網(wǎng)羅民間的高手,通過合作的形式,借用他們的力量為國家所用的么。其實(shí)現(xiàn)在的朝廷里面也有這種人,皇宮里面的都有些供奉,不過多是服務(wù)于皇帝,為皇家辦事的。所以夏鴻升就想,能不能也成立這么一個機(jī)構(gòu),牽頭將那些能力出眾的江湖人士給籠絡(luò)起來,給他們合法的身份,以供奉待之,然后讓他們?yōu)閲倚ЯΑMㄟ^一些道義條款限制他們傷及無辜的行為,然后平日里對于起自由活動也不用太過于限制,只是在國家有事的時候讓他們出力。這么一想的話,哥豈不是要開創(chuàng)一個大唐版的中國龍組?想想就中二感爆棚啊!十分來勁兒有木有?
畢竟這些人,你放到江湖上不管,他容易生禍端,亂法度。可你要管吧,這些人他又能力高強(qiáng),不服管束,你越是限制的很,他越是反抗的激烈。
既能夠減少這些游俠對于法度的破壞,又能夠讓朝廷獲得一個不小的助力,而對于那些游俠兒來說,即獲得了朝廷的尊重和面子,又不用再無名無份的落草為莽,所以這樣的合作雙贏是很好的一個辦法。
正好從這人的身上試試,看看行不行的通。
不過,這么做是不是顯得小人了?他不遠(yuǎn)千里的找來赴約,自己卻這么想,終究不是報(bào)恩之道啊。可游俠兒不是長法,隨著大唐的強(qiáng)盛,這些以武犯禁的游俠兒勢必會收到朝廷的打擊。這么做,也是為他尋一個最好的出路了。
可終究怎么說,這么做到底不怎么厚道。俠義每是屠狗輩,背信多為讀書人,這句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未完待續(xù)。。)</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