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桃花鼓 !
三天后,趙光義帶著隨從趁夜偷偷越過了大宋和南唐的邊境,又混在商隊里潛到了金陵。按著之前打探的消息,找到了那個埋葬死去了的歌姬或是舞姬的墓園。墓園沒人看著,這里埋的都是些風塵中人,一般人家選墓地,避之唯恐不及,更別提埋在這里了。所以教坊也沒有花錢雇人看守。生前有些根基的姑娘,能穿身好的裝裹,置辦一副像樣的棺木葬了。要是生前沒什么根基,又或者是下三堂娼門品流低的姑娘,也就一張席子卷著埋了,甚至幾個人埋一個坑也是有的。
之前探過位置的人引著趙光義到了東南角落的一處墳頭,指著道:“就是這座。是穆大人到南唐的時候,下的葬。”
趙光義的心猛地跳得很快,甚至全身有些抖。當初他在戰場,看著敵人的千軍萬馬也從沒有這個樣子過。趙光義蹲了下來,仔細看著墳頭,伸手抓了一把土搓了搓,這是一座新墳,土是新的,上面也沒有一絲雜草。
墳前有些紙灰,像是剛有人祭奠過,誰會來看她?趙光義又伸手扒了扒那堆紙灰,隨從看著都直咋舌,大人真是百無禁忌。
趙光義把紙灰扒開,看到紙灰下的土比旁邊的顏色更深一些,似乎有翻過的痕跡,不禁又把紙灰下的土用力刨了幾捧出來,一塊白玉的牌子露了出來,趙光義把玉牌撿了起來,這是一塊上好的白玉,瑩潤無暇,價值不菲,上面的雕工很粗糙,像是一個不會琢玉之人的功夫,只是那粗糙的線條,是朵桃花的形狀。
趙光義跌坐在了那里,全身變得冰涼,把那玉桃緊緊攥在手里,頭低了下去,心上像有血淌過,一滴,一滴,讓他呼吸不上。偶爾有風吹過,卷著墳上的黃土撲了他一身,頭發上,身上,全是。趙光義卻像毫無知覺般,鐵人似的矗在地上,眼睛緊緊閉著。玉桃,如果不是小桃,誰會在她的墳下放一個玉桃?他還記得當初在開封,就是為了丟了的玉桃,小桃和那茶商爭執起來。如今是有人又送了她玉桃嗎?
趙光義的心像被摘了似的,疼得酥麻,他伸出微顫的手,撫上了墳頭。如今,他終于離得她好近,她在里頭,他在外頭。只隔著一層黃土,可是為什么隔著的這層黃土,就這么厚?就這么把她和他永遠隔在了兩個世界?他從此,再也看不見她了啊。
趙光義此刻明白了萬箭穿心的滋味,那是一種肝膽俱碎,疼的直喘息的滋味。隨從看趙光義臉色慘白,不由上前半步扶上了趙光義的胳膊:“大人!”
趙光義過了半晌才緩過了氣,指著墳墓,定定道:“挖開它。”
隨從愣了一下,不確定地問道:“挖---挖開?”
“嗯。”趙光義應了一聲,管它什么風水堪輿,管它什么倫理綱常,他要見她,活著的時候沒有見到,即便是死了,又有什么要緊,她還是她,是他想見的她。
隨從打了個寒戰,拋人墳墓的事他還從沒膽子做過,另一個引他們前來的暗衛說道:“姑娘已經入土為安---”
趙光義打斷了他的話,聲音硬得不容一絲反駁:“挖開!”沒有他,她能安嗎?那套虛頭巴腦的什么入土為安都他媽的滾蛋,他要見她,沒有什么能阻止,死,也不能。
那兩人只好去附近找了鐵鍬來,把墳頭挖開,漸漸露出了棺槨,是還不錯的棺木,泛著沉沉的神色,兩人又向下深深挖了挖,露出了一多半。趙光義蹲了下去,很輕柔地撫著棺木外面,低聲沉沉呢喃道:“應該給她做個墓室,會冷。”過了半晌,才緩緩站了起來,吩咐著,“打開。”
二人用了九牛二虎的力氣,才把棺木的蓋子打開,推到了尾側,卻是一看棺木里面,都倒吸了一口冷氣,如果不是都是在沙場歷練過的,此刻胃里的翻江倒海一定會噴出來。
這處墳墓經歷了夏天的雨水,又處在東南位置,東南地勢低,早灌了雨水進去,外加上今年多雨,雨水滲到了棺木里面,尸身浸泡了之后腫脹腐爛,早已面目全非,連肉身都所剩無幾。只剩了錦袍還飄在上面,外加滿棺木的尸水和漂在上面的零零碎碎。整個棺木散發著一股令人窒息的味道。侍從和暗衛都向后退了幾步。
趙光義卻像沒有任何知覺,俯身蹲了下去。映入眼簾的東西,沒有一樣能說明是她,卻也沒有一樣說明不是她。身高差不多,胖瘦差不多,別的便看不出任何東西了。趙光義伸手在尸水中摸了摸,摸到了一支珠釵,趙光義拿了出來,腦子“轟”地一聲,別的他也許不認識,但這支是他親自買給小桃的。當初在紫云臺扔了出去,如今又出現在這里。
趙光義盯著那枚珠釵盯了許久,才終于緩緩抬起手,把珠釵上的污穢都擦了去,細細收到了自己的袖中。看著棺木許久,趙光義微顫著,對隨從揮手道:“合了吧。細細把土抷上。”
趙光義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咬著牙出的金陵城,一路策馬沒有停歇,像奔命一樣往回趕,剛一到大宋的地界,趙光義終于松懈了下來,停下馬,一口血噴了出來,再不省人事。
金陵依舊繁華,六月李璟在南昌府駕崩,南昌府只做了三個月的國都,便又寂靜。李從嘉登基,將金陵再次恢復了南唐國都的身份。而李從嘉,改名為李煜。
皇宮里,沈同向李煜稟告著:“陛下,派人一直盯著墓園不錯的。不出所料,趙光義去了那里。”說著把趙光義去了墓園的一舉一動全都向李煜逐一匯報。
李煜手里剛寫完一首詞,邊聽沈同講,邊看著自己的詞嘆道:“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說完不禁勾唇一笑,“沒看出來,他還是個情種。”
沈同微微蹙眉:“聽說他把棺木都刨了,若是真的敬愛葉氏,怎么能不讓她入土為安?”
“那不對。”李煜直搖頭,“如果是對尋常人,拋墳掘墓那是有深仇大恨才做的出來。可趙光義不是個尋常人,他不拘禮法,不循常理,他這樣,才恰說明了葉小桃在他心里的分量。看來葉姑娘現在對他而言,還很重要。”
沈同不是很懂地點了點頭,看著李煜道:“葉姑娘現在還在瓊華臺住著,是否該另尋府邸安置?”瓊華臺是之前太子府邸的一處,李煜登基后,后宮逐步搬進了皇宮。窅娘和小桃還暫居瓊華臺。
李煜想了想道:“過幾日,將宮里的錦林殿修繕一番,把她們先接來。”頓了頓道,“祁正修還在南昌府吧?調五百青羽衛過去,注意祁正修一舉一動。這個節骨眼要盯住。”
“是!”沈同領命。
侍從把趙光義抬回了府里,李月娥看到趙光義這個樣子,急得直跺腳,忙去宮里請了御醫出來,給趙光義診治。直到御醫說不妨事,只是心急氣衰,血氣沒有歸心,服些進補的藥即可。李月娥這才放心。捂著胸口正要松口氣,此時才注意到了趙光義身上的怪味道,忙命下人把趙光義的衣服換了。
李月娥捏著鼻子用木夾把趙光義的換下的衣服翻了翻,掉出一枚珠釵,李月娥伸手撿了起來,還挺好看的,拿起來命下人擦洗干凈,收了起來。
趙光義這次說不上是什么病,御醫只說是氣血虧虛,進補即可。但趙光義始終像七魂少了三魄,要么昏昏欲睡,即便醒了也常常出神游離。也不去營帳,只是在屋里冥想著。李月娥有時和趙光義說話,趙光義總是看著遠處,有一句沒一句地應著,但從來都答非所問。
如此這么大半個月,連趙匡胤也知道了趙光義身體不好,雖不知道是為了什么,因著趙光義去金陵是私下去的,趙匡胤并不知情。但趙匡胤向御醫打聽了一番,也知道了趙光義的病情。趙普笑道:“此時,不正是好時機嗎?”
趙匡胤點頭。不日,便在宮中的玉英閣擺了酒宴,宴請了包括趙光義,石守信等在內的幾個親近的武將。趙光義身子不好,李月娥便親自陪著入宮。一路在馬車里,兩人都沒有什么話。
到了宮里,玉英閣還沒有其他人都來,趙光義便在一處的偏廳坐著,抬眸看了李月娥一眼,微微蹙起了眉頭。他今晚一直都沒有注意看李月娥,此刻才發現,她穿了一身桃粉,頭上別的珠釵,分外地扎眼。
李月娥看他盯著自己,目光里有種從未見過的火熱,不由微微低頭笑道:“看什么呢?”說完沖趙光義嘻嘻粲然一笑,“有人呢。”
那一笑,像極了小桃,趙光義本來想噴出的火忽然又收了回去,只是隱隱看著道:“誰讓你戴的這支釵?”
李月娥一愣,釵不就是給女人戴的嘛?還沒反應過來,趙光義已經站起來,從她頭上很快地把釵拔了去,小心地收到了袖子里,聲音很冷:“以后不要隨便亂戴。”
李月娥看著趙光義眸中的神色從熱到冷,忽然明白了原來他的熱不是對自己,是對那支釵。李月娥的手腳有些涼,她忽然有些明白那釵是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