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退去。
乾清宮再度恢復往日的寧靜。
只有一老一少二人,連服侍的太監宮女也都出去了。
“爺爺,您最近躺著累嗎?”
朱允熥含笑道。
在他看來,老朱裝病這么久,一定很辛苦。
朱元璋瞇著眼,笑道:“先前的確是病了,后來好了,索性來這么一出。”
朱允熥恍然大悟,一臉天真的說:“爺爺受苦了。”
聞言,朱元璋哼了一聲:“朕就是想看看,哪些人陰奉陽違!”
他是個強勢的,掌控欲旺盛的人。
這種人最怕自己病危時,有人跳出來以下犯上對自己不利,甚至做出危害國家的事。
朱元璋性格特點非常鮮明,也極具個性化。
他是志氣和狠氣并存的梟雄式人物。
主要呈現:自尊心極強、做事果決、性情多變、務實卻缺乏安全感。
或許真正的皇帝應該是這樣的吧,誰都進不了他的心,時刻謀劃著。
這就是所謂的皇道孤心!
帷幔低垂,朱元璋站起身來,直了直腰。
“有些人總想著立皇太孫為自己謀取利益,朕讓你們出去籌錢,不過是想收些利息。”
聽到這句話,朱允熥的臉色一下子古怪起來。
以立皇太孫未幌子,讓下面的人拼命送錢,輕松搞了幾百萬兩銀子。
這種事擱誰能干?
朱允熥心說您當年不去做生意,人類痛失一名首富!
“爺爺,您就不怕在立儲一事上生出意外?”
朱元璋眉頭一皺:“皇帝以天下為棋盤,以蒼生為棋子,落子布局,也要提前準備。”
“朕有意立你為皇太孫,豈能因為別人而發出意外?”
朱允熥低頭,心悅誠服:“爺爺圣明!”
忽然,朱元璋笑道:“老子不死,爾等終為孫子!”
......
吏部后衙。
“詹翁,這事您怎么說?”
大理寺卿夏長文滿臉憂郁。
他和詹徽、趙勉等幾個人又在偷偷開小會。
吏部尚書詹徽說話了:“在朝堂上,人人都在局中,不過是皇帝一枚棋子而已。”
看著幾位老朋友,詹徽輕嘆了一口氣:“想要保住性命就已經不易,想要從中覓得生機,運籌帷幄,你們也太高看老夫了!”
朱皇帝是在挖坑等人跳。
還好老子淡定,沒在乾清宮說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話來!
好險!
戶部尚書趙勉道:“明日大朝就要宣布冊立皇太孫人選了,瞧這情況,立吳王為皇太孫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到時候咱們就沒生機了!”
先前把吳王得罪死了,將來真難說!
安靜了片刻,詹徽又道:“若說生機,也不是沒有。”
“什么?”
幾人來了精神。
詹徽緩緩吐出兩個字:“尸諫!”
“事情鬧大了,棋局自解,起碼能為我們爭取一些時間。”
終究還得玩命是吧?
玩就玩吧,反正老子不是言官,又不需要我尸諫。
趙勉心中這樣安慰自己。
他也清楚,等吳王成了皇太孫,他們每個人頭上都隨時懸著一把刀。
是坐以待斃?還是垂死掙扎,已經沒得選了。
......
大朝會。
朱元璋毫無意外地宣布了冊立皇太孫之事。
唯一人選,吳王朱允熥!
這一宣布,立刻引起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
“臣反對!”
“臣也反對!”
“立皇太孫應該立長,怎么能立吳王呢?”
昨夜老朱釣魚執法,讓他們很生氣。
讀書人最要體面了!
怎么能這般不信任我們?
身為當事人,朱允熥很鎮定的看著這些人表演。
然后他發現大家果然都是演員。
有的人演技優秀!
但大多人的水平,只是群演的龍套水平。
滿朝大臣,也許他們的智商能力都不低,但是這些都是久在官場的官油子們,不存在什么信仰和堅持。
只為利益!
不符合利益的事,都要反對!
其實演員多不可怕,主要看導演的水平如何。
厲害的導演,自然會導出一出好戲。
但要是導演不行,只會被人罵。
被噴成渣!
顯然,朱元璋這個的導演的水平很強。
強到別人噴他都得斟字酌句,小心翼翼。
御座上的朱元璋眼神深邃,面色平靜,任誰都看不出朱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等大臣們反對差不多了,他才緩緩開口。
“朕曾讓在京官四品以上官員投票,在文武支持上,吳王碾壓惠王。”
“朕又三考皇孫,前兩考二人回答的都不錯,這第三考是為開鑿運河籌款。”
朱元璋看向下面:“吳王,伱籌款多少?”
朱允熥驕傲地回道:“全賴陛下洪福,江浙士紳商賈支持,孫兒此番共計籌款三百五十萬兩,盡數帶回京師王府中,只等陛下查驗后交予戶部。”
“嗯,惠王呢?”朱元璋又看向朱允炆。
“孫兒.......孫兒籌了百萬兩銀子。”
朱允炆顯得底氣不足。
“銀子呢?”
“被......被賊人所奪.......”
朱元璋拍案而起:“被賊人所奪?天子腳下朗朗乾坤,哪來的賊人?”
“在鳳陽府被劫的,那幫賊人數量龐大,恐不是一般人......”
朱允炆老實回道,他甚至懷疑就是上面這個人暗中指使的。
但他沒有證據。
“中都竟發生此等事?”
朱元璋大怒:“傳旨,將鳳陽知府革職查辦,打入天牢!”
三百里外的鳳陽知府,額頭緩緩冒出一圈問號。
此事不了了之。
朱元璋也沒再提起追銀子的事。
當然,朱允熥知道是燕王干的,他也沒說。
老朱要是想查,他有一百種方式查出。
但他沒追究,只能說他已經知道了。
既然都知道了,朱允熥也就沒必要說了,免得兩邊得罪。
人家父子之間的事,你一個孫子插手確實不妥。
朝會結束后。
有御史跪在午門,反對冊立吳王為皇太孫。
說要立就得立長,挺在那要尸諫!
“輸了玩不起了是吧?”
吳王府,朱允熥的聲音凝重。
長史李志剛點了點頭:“這幫家伙是鐵了心的反對殿下。”
控制輿論是很多勢力的基本操作。
尤其是嘴炮云集的都察院,這些個御史言官,主要工作就是這個。
無論哪朝哪代都這樣。
明朝的言官,將嘴炮推向了歷史巔峰。
這次更是制造輿論,故意讓冊立皇太孫之事變黃。
遙想半年前,他們可是極力推動冊立皇太孫的。
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就強烈反對。
都快趕上聯大投票了!
此時朱允熥也意識到了都察院的目的,他有些驚訝:“尸諫?這幫御史有點勇啊!”
在官場,見風使舵、落井下石、有奶便是娘,才是官場的真實寫照。
他們什么時候這么不怕死了?
李志剛道:“只因近日,都察院里突然流行一句話:怕死不當御史!”
朱允熥恍然。
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怕死,證明自己是合格的御史?
解縉有些感慨:“這就對了,他們是為了名!”
有幾個家伙的底氣十足御史,干脆在午門前搭著小帳篷。
朱允熥披了件外套:“走,一起去看看那群跳梁小丑的可笑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