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br> 陳正道對方吾才是表現得很敬重,可是……</br> 人嘛,總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候,在一開始,陳正道被方先生一句殿下有子氣的話沖昏了頭腦,可后來漸漸冷靜下來,陳正道便開始覺得有些不可置信起來。</br> 自己……當真有子之氣,真的能成九五之尊嗎?</br> 而這方先生,當真和本王一條心嗎?</br> 又或者……</br> 此時,聽了糜益的這些話后,陳正道那股懷疑便更濃了幾分,腦海里,無數個念頭紛沓而至,這讓陳正道的情緒波動起來,心思異常復雜。</br> 下意識地,他深深瞥了一眼糜益,只見糜益則笑『吟』『吟』地看著他,一副很是聽從的樣子。</br> 目光相對,陳正道吁了口氣,嘆道:“你去謀劃吧,明日先讓張霖死無葬身之地,其他的事,再做打算。”</br> 糜益心下一喜,頷首點頭道:“是,學下敢不盡心竭力。”</br> 和方先生相比,糜益給陳正道的印象,很是踏實。</br> 而方先生整個人很散漫,不管他跟這方先生什么,方先生都是一副對什么事皆無所謂的樣子,對他的事更是不怎么上心,好像根本不是真心幫助他,這讓陳正道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開始起零疑心。</br> 因此,陳正道對自己剛剛的決定更多了幾分信心,朝糜益淡淡笑了笑,目光里滿是信任之『色』。</br> 糜益瞬間心情大好,只要有了在南平郡王跟前表現的機會,他便有信心能再次把郡王的目光吸引回來,那個姓方的不是很厲害嗎,這下他倒要看看,這個姓方的怎么贏他。</br> 糜益的唇邊飛快地閃過一絲得意的笑,他已經迫不及待地等著看方吾才被南平郡王趕出郡王府的情景了。</br> …………</br> 次日一大早,張霖如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來,夏日已至,氣炎熱,即便是清早,亦能感受到一股暑氣,熱騰騰的,讓人渾身難受。</br> 可即便如此,張霖卻不得不穿著正式的官服,在這炎炎夏日,官服雖不厚重,可是長發挽起發髻,再戴上梁冠,一根帶子系在頜下,身上是長袖大衫,腳上還得穿著一雙黑革的靴子,夏日穿得這么的嚴實,這種感覺,真心不太好受。</br>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今日乃是廷議,作為翰林,雖然只是從六品,卻是有資格參加的。當然,張霖認為自己只是去湊數的罷了。</br> 不過,無論如何,這是朝廷大規模的朝會,一個月也只是舉行兩次,所以還是頗為期待的,就當是去那里學東西吧。</br> 和鄧健到了翰林院,照例又點卯,張霖已和點卯的書吏相熟了,張霖與他寒暄幾句,過不多久,便預備入宮。</br> 百來個翰林,魚貫至崇文門入宮,又是通過那長長的甬道,在這巍峨的宮中,人們在這晨曦之下拉著長長的影子,隨即,張霖由人領著,抵達了宣德殿。</br> 這宣德殿,乃是三大殿之一,唯有在正式的場合,方才啟用。</br> 站在這由無數圓柱所支撐的巨大宮殿里,張霖顯得很不起眼,其他大臣也紛紛自洛陽宮的承禮殿而入,除了翰林和御史,能參與廷議的官員,至少是五品以上,算是有了位列朝班的資格。</br> 先是諸官們各自分班站好,再之后,便是一些重要的大臣入殿了,那大學士姚文治、陳一壽諸人徐徐而入,諸官紛紛朝他們行注目禮。</br> 姚文治等人目不斜視,也不過是微微頷首,算是回應。</br> 隨即,便是趙王、梁王等人入殿,他們則顯得和藹了許多,有人見了趙王來,紛紛作揖。</br> 這趙王一身蟒袍,顯得渾身精神奕奕的,他和姚文治等人只意思一下的不同,卻是駐足,朝行禮的人一一點頭。</br> 這殿中一下子多了幾分勃勃生機一般,張霖的耳邊聽到了不少的七嘴八舌。</br> “殿下好。”</br> “殿下金安。”</br> “好,好,好,都好。”趙王一步一停,面上帶著和藹可親的笑容,直到他走至張霖的面前時,笑道:“張翰林,第一次參加朝會,不要緊張。”</br> “是。”張霖朝他點頭。</br> 這親切的慰問,若不是張霖當初和趙王之間有點隔閡和嫌隙,似張霖這樣的翰林,第一次入朝,得到了似趙王這等位高權重,甚至是當今子生父的鼓勵,只怕足以一輩子銘記于心了。</br> 這陳贄敬又凝望了張霖一眼,朝他點零頭,才移步上前,只不過身后的幾個親王,對待張霖的態度就欠奉了,張霖也懶得計較。</br> 再之后,那南平郡王姍姍來遲,陳正道趾高氣昂地進來,這殿中又恢復了冷清。</br> 除此之外,便是各國的國使,以及一些入京述職的大臣。</br> 直到鐘聲響起,這里的喧嘩頓時戛然而止,緊接著,隨著宦官的一聲大呼,太后的圣駕已到。</br> 太后頭戴鳳冠,穿著一身端莊宮服而來,徑直入了珠簾之后,身后響起了眾臣的齊聲稱頌:“見過娘娘,娘娘千歲。”</br> 這時,姚文治踏步而出,便道:“陛下、娘娘,今日的議程,不知是否已經過目,今日所議為三,其一,乃羽林衛勇士營擾民之事,此事在老臣心里,非同可,勇士營曾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這毋庸置疑,可自下承平之后,勇士營官兵,歷來為京師一大害,他們駐在上林苑,卻疏于『操』練,朝廷曾派人都督,卻往往無功而返,今次,只因為一個勇士營的伍長,與一個販發生了爭執,那么便數百人沖進民宅,肆意打砸,影響可謂奇壞,至今,京師還是沸沸湯湯,若是朝廷再不節制,恐怕遲早還要釀成大禍。”</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