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宦海(科舉) !
在焦急的等待之中, 總算是放榜了。
首場的紅榜出來, 大家都是歡喜不已。
不僅顧云濤榜上有名, 就是董謹言也被取中了, 另外還有顧云浩先前的同窗好友胡宇凡也掛在榜上。
只是因著還得備考下一場, 故而他們高興雖高興,也不曾忘形。
三場考完之后,待到最后快放榜之時, 顧云濤繃了這么許久, 也還是撐不住了,開始緊張起來。
放榜之日, 顧云浩亦是隨著一同前往府衙看榜。
“爹!小浩!”
突然耳邊傳來顧云濤的聲音:“你們快看看, 那個是不是我的名字?”
聞言,顧云浩忙舉目看去,果真是見著顧云濤的名字,雖然剛巧掛在尾巴上,但總算也是考中了。
“大哥, 祝賀你,你做到了, 真的考上秀才了!”
聽了這話,顧云濤不由呆在了那里,先是嘿嘿一笑,隨即又是激動地落下了淚來。
見狀, 顧云浩登時也有些手足無措。
雖是能理解堂兄的心情, 但總歸他也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情況, 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別這樣,應當高興才是。”
看著顧云濤又哭又笑的樣子,顧云浩暗暗松了口氣,還好當初他考中之時尚算是穩得住,不至于如此。
這時,卻見顧長榮也一臉笑意地擠了過來。
顧云浩不由松了口氣,暫且放下心來,繼續看榜。
“二姐夫也中了!”
看到了董謹言的名字,顧云浩又是一喜。
“謹言也中了?”
此時顧云濤也總算是回過神來,忙擠上前去,果然見董謹言掛在了第三十六名,當下也是興奮地笑了起來:“這下咱們家有三個秀才了。”
雖說不是自己高中,但見著堂兄跟姐夫都榜上有名,顧云浩也是覺得心里滿足極了。
只有些遺憾的是,胡宇凡此次院試仍是沒有取中。
好事多磨,也只能盼著他下一刻能考上吧……
顧云浩心里默默地想。
“走,小浩,咱們先回家!”
隨著顧長榮這話,四人先回到了小院。
沒過多久,便見著報喜的差役前來,向顧云濤送上了簪花宴的請帖。
顧云濤此次院試的名次并不靠前,當然就不像顧云浩當初那樣能得到封紅,但能考中便已經是足夠令人歡喜之事,這時候誰又會去在意這個呢?
顧長榮笑呵呵地直直給那差役塞報喜錢,一面連連感謝。
“大伯,咱們是明天回臨川縣么?”
這時,顧云浩思及一事,便也是笑著問道。
“嗯,早些回去的好,你爺爺他們還在家等著消息嘞。”
聞言,顧云浩也是點了點頭。
一般來說,院試取中的名冊一出,便有差役急送各縣,各縣亦是以最快地速度向這些新科秀才家里報喜。
他們現下在府城看榜,說不定那新科秀才的名單早已送到各縣了。
加上青坪村離縣城又不遠,家里今天應該就能接到顧云濤高中的消息。
但即便如此,早些回去也是應當的。
寒窗苦讀多年,一朝高中之后,自然都是想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里,跟親人分享這份來之不易的喜悅。
“那我今天下午去一趟書院,咱們明兒一早就啟程。”
顧云濤高中,也是家里的大事,他自然也是要跟著一道回去慶賀慶賀的。
“成,咱們今天就把行李拾掇拾掇,明兒一大早索性包個船回去。”
兒子中了秀才,顧長榮心里有了底氣,便袖子一揮,頗為豪氣地道。
因著顧云浩的緣故,今年顧云濤考試著實是少了許多花銷。
首先是三次考試的稟保費那十五兩便省了下來,再則府試跟院試之時,都不必再去住客棧,一應都在顧云浩這個小院里吃住,不過花費一些來回的路費罷了。
原本顧云濤跟顧長榮也是準備分擔一下伙食費,但卻被顧云浩攔了下來,說一家子兩兄弟,不過住上一段時間,實在沒必要弄得那般生疏客氣。
“咱們是兄弟,一家人。”
自打顧云浩說了這句話之后,顧云濤便再也沒有提及過要分擔伙食費之類的話。
不錯,他們是兄弟,若是換位而思,他也不想顧云浩跟他如此見外。
幾人又商議了一番明日的行程,一起吃過了午飯,顧云浩便出了門,準備去一趟陵江書院告幾天假。
臨出門前,卻是又想起一事,便叫上了巴九一起。
他先沒有著急往書院走,而是直接去了一家文房鋪子,買下了一套不錯的文房四寶,而后又去了隔壁的書肆,買下兩部新書。
“等一會,你就將這些東西送到董家,就說是我跟大哥一起送給二姐夫的賀禮,恭賀他今次高中。”
聞言,巴九自是應下。
待辦妥了這件事情之后,顧云浩方才起身前往陵江書院。
此時書院仍尚在休假之中,不過講郎們也是接到了這次院試的取中名冊,面上皆帶著幾分喜色。
畢竟書院的學生考的好,他們做先生的也臉上有光。
因著山長柳予安在洛省襄助院試之事,因而顧云浩便直接找到了他們《春秋》一經的講郎陸延寧。
分說了事情原委,陸延寧先給出了兩道五經題,讓他在家好生思量作成文章,又囑咐了幾句不可荒廢學業,在家也得好生用功之類的話,便準了顧云浩的告假。
腳步輕快地自山上下來,顧云浩只覺得心情格外舒暢。
此次淮安院試,不僅顧云濤跟董謹言考中了,就是他們陵江書院,也有五名學子得以被取中。
這個數字已經算是很了不得了。
畢竟他們書院一共才七十多名學生,且不僅僅是來自于淮安府,更是全省各地的學子都有。
而淮安府的院試,他們書院參考的學子也不過就十五人。
再則來說,因著他們淮安今年遭災,院試也是排在六州十一府最后,前面其余州府的院試早已考完,陵江書院早已有三名學子得以被取中。
要知道書院里今次下場參考的學子,一共也才二十多人,這樣的取中比例,甚至已經達到了三分之一。
陵江書院……
果真不愧越省之最這個名頭,果真不愧能傳承這么數百年!
書院的學子們能有如此好的成績,顧云浩也是覺得與有榮焉。
及至山下,又突然忍不住轉身看了一眼,但見山中份外清幽雅靜,山巒樹木也似乎都帶著幾分欣榮之意。
與他而言,能到這里來讀書,實在是太幸運了!
回過頭來,顧云浩狠狠一贊,隨即不再作停留,直接往府城而去。
*********
次日,因著要回臨川縣,顧云浩四人都是起了個大早。
隨便吃了個簡便的早飯,便各自收拾了行李,準備動身到碼頭坐船。
“小浩,我剛想起一事,咱們且再等一等。”
待出門時,顧長榮卻是突然想起一事,攔下眾人,面帶歉意地道。
“怎么?是有什么東西忘了?”顧云濤不解地問。
“唉呀,我昨天高興得忘了,董謹言也考中了,咱們也還是該準備了賀禮送到董家才是,快把行李放下,咱們先上街。”
聽聞這話,顧云浩不由一笑,說道:“大伯,放心吧,昨天我已經送了賀禮去了,順便也幫著大哥送了一份,不礙的。”
“小浩,還是你想的周到。”
聞言,不僅顧長榮連連稱贊,就是顧云濤也忍不住感嘆道:“我雖是年長你兩歲,但這些事還得你來費心操持,這個兄長當得我實在慚愧的很。”
“不說這個,回家吧。”
一手搭著顧云濤的肩膀,顧云浩淡笑說道。
“嗯,回家!”
因著這段時間日頭長,回到青坪村之時,太陽也才剛剛開始往下落。
村里人顯然也是早就接到了喜報,都是在村頭等著他們回來。
顧明良估算著行程,也是覺得今天顧云浩他們就得回來,故而一有空,便也到村頭槐樹坐著,一面與眾人閑聊,一面等著他們家的兩個秀才回來。
“還是五叔有本事,一家里出了兩個秀才,這只怕不光咱們紫云里,就是整個臨川縣,估計也不多吧……”
眾人此刻話題的中心,自然都是圍著顧明良跟顧家的兩個小秀才來講。
“真的是好福氣喲,前兩年小浩才中了秀才,現下小濤也考中了,老五啊,有的是你們享福的日子喲……”
一位跟顧明良同輩的顧氏族人又是感嘆又是羨慕地道。
“哎呀,爹,可不能再喊‘小浩’跟‘小濤’了,你這算是……哦,對了,你這算是對秀才相公不敬,被人知道要挨板子的。”
那老人的兒子忙一面攔著自己老爹,一面說著不知道在哪里聽來的規矩。
“哼,‘小浩’跟‘小濤’都是咱們看著長大的,我不信就這么喊一聲,他們就會找人打我的板子。”
那老頭先是面上一紅,隨即又是帶著幾分得意地笑道,好似看著兩個秀才長大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一般。
“就是這話,即便兩個孩子考上了秀才,那也是咱們青坪村的人,是你們看著長大的,哪里有那么多的講究。”
顧明良也是連連點頭謙虛道。
自昨天接到喜報,他就高興的一夜沒有睡著。
他顧明良果真有兩個考上秀才的孫子……
一想到這里,顧明良便忍不住咧嘴想笑。
在眾人的議論和夸贊之中,顧云浩、顧云濤四人總算是回來了。
“哎喲,那是不是咱們村的兩個小秀才回來了!”
“是了,是了,這個時候哪會有馬車來咱們村子,肯定是他們。”
不知是誰眼尖看到,驚喜地叫了一聲,隨即眾人全部轉頭往村頭的路面看去,果然就見一輛馬車遠遠地馳來。
待那馬車停下,車簾子一掀,果然就見著顧長榮自車上下來,隨后顧云浩、顧云濤跟巴九也先后下了馬車。
“是咱們村的兩個秀才公回來了!”
眾人此時也反應了過來,一面歡喜地喊出了聲,一面盡是喜色地向顧云浩兄弟二人涌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