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宦海(科舉) !
此為防盜章 他早已學(xué)完了四書, 又通讀了五經(jīng), 只是也遇到一點(diǎn)不盡如人意的事情。
因著治經(jīng)需從《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中擇一作為本經(jīng),若從個人興趣而言,顧云浩還是想以《春秋》作為本經(jīng), 但梁成業(yè)卻是主治《禮記》,這倒是很讓他苦惱了一番。
若是想科考取士,則必治經(jīng)。
一般而言,都是先生以何為本經(jīng), 那么學(xué)生也自然以此為本經(jīng)。
這樣不僅秉承了師徒一脈相承的意思, 更是因為人的精力有限, 大多讀書人窮其一身, 也未必能將一經(jīng)完全研磨通透,而兼治兩經(jīng)的更是少之又少。
梁成業(yè)雖然學(xué)問不錯,但總歸也只通《禮記》一經(jīng), 故而若是顧云浩以《春秋》為本經(jīng), 梁成業(yè)只怕教不了他多少。
思慮了許久,顧云浩還是不知該如何抉擇, 卻是不想被梁成業(yè)看出了一些苗頭。
這日,將顧云浩叫到跟前,梁成業(yè)沒好氣地教訓(xùn)道:“老夫原本以為你是個天資不錯的, 哪曉得不過只是個讀死書的酸腐之人,且你這樣短志, 實在不配做老夫的弟子。”
“難不成你竟沒有信心, 能在這幾年內(nèi)就考過院試, 進(jìn)為生員?”
說到這里,梁成業(yè)更是不悅地?fù)u了搖頭,一副恨其不爭的樣子。
“學(xué)生自然想過下場之事,只是這主經(jīng)……”顧云浩還是覺得有些頭疼。
他到現(xiàn)在還沒決定主經(jīng)呢,又何談科考?
“自找煩惱的庸才!”
話還沒說完,就被梁成業(yè)打斷道:“我知你想以《春秋》為主經(jīng),待取中生員之后,再另找先生研習(xí)又有何妨?難道是你沒那本事通曉兩經(jīng)?”
這話的意思是……
是要他先主治《禮記》,等過兩年考上了秀才,再另找先生跟著研讀《春秋》?
兼治兩經(jīng)啊……
顧云浩萬萬沒想到梁成業(yè)居然對他有如此高的期望,當(dāng)下也覺得心潮涌動。
他真的能做到么?
細(xì)細(xì)思量一番,顧云浩就做了決定,要按著梁成業(yè)說的辦。
若是讓他因著個人興趣,一時又找不到先生能教他治《春秋》,科考一途就難上加難,這是絕對不可以的,畢竟科考是他唯一的出路。
但若就此放棄自己的想法,顧云浩又覺得心有不甘。
梁成業(yè)所言,也算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當(dāng)然,兼治兩經(jīng)自然要比主治一經(jīng)難上許多,也就意味著他今后要更加努力才行。
不過好在顧云浩本就堅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因而也倒沒有什么畏難之心。
“多謝先生指點(diǎn),學(xué)生明白了。”
淡淡一笑,顧云浩對著梁成業(yè)一禮,拜謝道。
*****
想通了主經(jīng)之事后,顧云浩只覺整個人也輕松不少,當(dāng)下就回到寢舍收拾書箱,第二天一大早就回青坪村去了。
他們私塾每個月休假三天,這倒是與顧云濤他們私塾有些不同。
背著書箱走到臨川縣城的西城門口,顧云浩額上已經(jīng)有些汗,便放下書箱開始歇息,也順便拿著從書箱里拿出竹筒喝了口水。
因著青坪村和附近的幾個村子都在臨川縣的西方,因而大多數(shù)都是從西城門進(jìn)程。
一些農(nóng)家漢子來城里打短工,也都是在西城口聚集,等著城里有人需要用勞力了,就會到城門口找些人去做工。
因著牛車不能進(jìn)城,鄉(xiāng)下趕牛車掙錢的也都是將牛車趕在城門口,在這里下人裝貨。
青坪村的吳家就是如此,每到農(nóng)閑時候,都會拉上牛車到西城門口,來回接送村子里進(jìn)城的人。
牛車的收費(fèi)并不算貴,一個小孩坐車回村要兩文錢,大人要三文,貨物則需要另外付錢。
“云浩啊,今天學(xué)里散學(xué)了?這是要準(zhǔn)備回村吧?!壁s牛車的吳老頭一見著顧云浩,就笑瞇瞇地問道。
“吳爺爺好,今天還是要麻煩你了?!?br/>
見著有人相問,顧云浩自然溫和有禮地回道。
“哪里來的麻煩不麻煩的話。“吳老頭故作埋怨說了一句,又接著道:“只是要稍微再等一下,還有貨沒到嘞?!?br/>
“應(yīng)當(dāng)?shù)摹!?br/>
雖然要花兩文錢,但顧云浩覺得還是很值得。
畢竟青坪村離縣城要走兩個多時辰,一趟走回去,腿都會酸一兩天。
坐在牛車上,顧云浩抱著自己的書箱,看著沿路的草木,覺得很有一種恬然之意。
今天除了顧云浩外,也沒有什么旁的坐車的人,牛車上堆滿了各色雜貨,吳老頭也坐在車沿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跟顧云浩說話。
“也不知道你們讀書人的腦子是怎么長的,居然能看那么厚的書?!眳抢项^笑呵呵地道。
“吳爺爺,你家小孫子也快念書了吧?”
聽著顧云浩提到家里的小孫子,吳老頭更是來了興致,道:“倒是要快五歲了,只是被他奶給怪壞了,皮實的很,又是個記吃不記打的,每天都要挨他老子一頓打?!?br/>
說到這里,吳老頭就忍不住感嘆:“若是有你跟云濤這樣爭氣就好咯……”
村里少有人家把孩子送到城里讀書,因而顧云浩跟顧云濤一直被村里大人看作“有出息”的孩子一類,但凡說起他們家,村里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有兩個讀書郎。
雖然有些不好意思被人這樣夸贊,但也知道這里面的事情難以說清楚,顧云浩只得謙虛幾句,就岔開了話題。
回到青坪村,已經(jīng)快將近酉時。
顧云浩下車后,拿了兩文錢強(qiáng)塞給吳老頭,又道了聲謝,便背著自己的書箱往家里走。
夏至剛過,因又下過了兩場雨,村子里皆是一片蔥郁,走在沿河的小路上,聽著河水嘩嘩作響,看著田里長勢喜人的莊稼和蔬菜瓜果。
顧云浩深吸了一口氣,不由生出回家真好的感嘆。
還未進(jìn)院子,家里的黃狗就叫了兩聲,跑到他的身側(cè)搖尾巴。
“弟弟回來了?!?br/>
二妞在院子里剝豆子,見著顧云浩,一臉驚喜地道。
“二姐?!?br/>
“怎么今天回來的要晚些?”
二妞一面問,一面就要往灶房去了,嘴里還說道:“餓了吧?鍋里給你扣了吃的,先墊下肚子。”
顧云浩放下書箱,又舀了清水洗臉,那種黏膩膩的感覺一下子就沒了,整個人也舒爽了不少。
這時,二妞就端了一碗玉米面粥,拿了一個饅頭出來。
顧云浩確實有些餓了,邊啃著饅頭,就跟二妞說話。
“老胡啊,這是什么回事?”顧明良有些詫異,站起身來問道。
胡德全一面把人往院里引,一面說道:“這是府城的季老爺,前兒你們家幺娃子救了季家人,人特地尋了來致謝的。”
說到這里,胡德全又在院子里瞅了瞅,問道:“幺娃子呢?”
“在學(xué)里念書呢?!鳖櫭髁嫉?。
“哦,倒是我記錯了。”胡德全先是一拍腦門,而后又跟來人解釋,“那孩子已經(jīng)進(jìn)學(xué)了,在我們村里的顧氏族學(xué)念書,是個頂聰明又刻苦的。”
只見那季老爺雖然一身簡單布衣,但絲毫不顯寒酸,反而另有一種高貴之氣。
聽聞顧云浩在學(xué)里念書,季老爺眼里明顯劃過一絲欣賞,而后說道:“農(nóng)戶人家要出個讀書郎實在不易,那孩子知曉刻苦,想必是明白家里艱難,是個有心志毅力的?!?br/>
胡德全也是連連點(diǎn)頭,又把顧云浩夸贊了一番。
“這位想必就是顧家少年郎的祖父吧?”
見季老爺相問,胡德全忙點(diǎn)頭:“正是?!?br/>
“老兄弟,可多謝你家孫子見義勇為,不然我也就要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了。”季老爺上前,對著顧明良行了一禮。
因見著這位季老爺跟自己年歲差不多,顧明良也不好受他的禮,只往旁邊一側(cè),避了一下。
顧明良將季老爺跟胡德全引到院里坐下,又讓三妞去端水。
“季老爺客氣了,我那孫子也沒多大本事救人,想來也是舉手之勞罷?!?br/>
在縣衙當(dāng)差多年,顧明良自有一套觀人之法,見這季老爺雖然衣著簡單,但渾身的氣勢并不尋常,心里也知道此人來路不簡單,遂說話也極為謹(jǐn)慎客氣。
“過謙了?!?br/>
季老爺笑道:“我此番來的匆忙,也未曾備下什么,只有些黃白俗物,也表謝意,請勿嫌棄粗鄙?!?br/>
言畢,就見這位季老爺身后的仆人捧出了一個小匣子。